☆、十五:心跡
作者:二分明月      更新:2020-06-22 02:41      字數:3441
  先是吉安公主表明對謝王爺之子的心意,隨後長孫長擊也是表明心跡……前一刻兩國使臣還要啟程離開,這一刻兩國使臣卻同時要求永昌帝賜婚,如此轉變,即便是永昌帝也是有些吃驚,不明白吉安公主與長孫長擊到底在打什麽主意。

  若說吉安公主要求永昌帝賜婚的時候,彥南還沒有反應過來,所有人隻是有些吃驚,畢竟當日彥南可以說是救了吉安公主一命,或許吉安公主就是由此生情的,這多多少少還可以理解;那麽長孫長擊要求迎娶凝蓮的時候,在場則更是嘩然:十數日之前的永昌帝大壽慶典上,長孫長擊給人的印象便是戾氣極重,頗為桀驁,這種人如何會看上凝蓮?甚至有人猜測:莫不成這長孫長擊就是喜歡公孫紫薇、凝蓮這般擅長音律的女子?似乎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釋了。

  長孫長擊話語一摞,謝王爺臉色便是一緊,剛欲上前說話,彥南卻是已經走上前了,“陛下,此事……還望慎重。”

  阿瑾也是走上前,“父皇,請慎重。”

  謝家僅有的兩名年輕人皆是勸阻自己,永昌帝眉頭一皺,反而向麵前的吉安公主問道,“公主如此要求,朕自然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可公主求的這門婚事,興安帝可知道?公主畢竟是一國公主,彥南更是我皇弟輔國親王唯一的兒子,此時涉及兩國國體,還望公主慎重,按照規矩,兩國遞交國書之後才能確定名分的。”

  “陛下所言,吉安自然知道。”似乎早就料到永昌帝會這麽說,吉安公主倒也不意外,捧著羽毛的手依舊不曾放下,“興安皇帝在吉安來一平之前便透出讓吉安與輔國王爺之子謝彥南結為連理的意思,隻是當時吉安並未見過彥南,對這門婚婚事並不是那麽看好,可是來到一平見過彥南之後,吉安心底對彥南極為傾慕。”

  “這麽說……興安帝對於你和彥南的婚事是極為讚成的了?”永昌帝心底一驚,眯著眼睛,倒也沒有露出自己的心思,看向謝宏義,又看向彥南,兩人臉上皆是露著驚容,自然猜出些許——怕是彥南和謝王爺也沒想到有這種事!

  隻是嘴上卻依舊問道,“那國書?”

  “隻要陛下應允,吉安回國之後,國書便可發出!”

  吉安公主說的極為肯定,隻是永昌帝卻是沒有直接回複,永昌帝又看向彥南,“賢侄,你與吉安公主何時暗生的情愫?瞞得我們全都不知,若不是今日吉安請朕賜婚,朕還不知道你們竟是有了感情,不過讓吉安公主一個女子求朕賜婚,這可不是男人該有的作為啊。”

  彥南聞言,不由得看向吉安公主,隻見吉安公主正視自己,一襲淡黃色的長袍,長長的後擺拖在地麵,微風吹過,薄紗微飄,似是夢幻,臉上不如以往那般盡是笑意……此時卻是一臉的緊張,嘴唇抿著,眼中瑩光閃爍,似乎彥南一旦說出什麽否認的話,那眼淚便會決堤似的。

  公主雖是一臉的情義,但是彥南當日可是看見這公主手持軟劍腰帶劍殺了數名刺客的,那等果斷,就連自己都是比不上的,彥南此時甚至懷疑這公主的袖口中就藏了暗箭!彥南暗歎一口氣,也不知自己到底哪裏被那公主看上了,但是身為男人,眼下總不能讓公主難堪吧?

  “小侄也是思量,侄兒與公主相識不過數日,若是這麽快便向陛下說明,怕是有些心急;再者,侄兒也隻是單方麵對公主有些……別的心思,還未與公主點破,若是貿然,怕是惱了佳人,不想……”彥南卻也不知該怎麽繼續說下去了,自己本想說些委婉的話,不想如今卻是將自己繞進去了。心底打定主意,回去之後再和吉安公主說清楚的好。

  “不想卻是郎有情、妾有意!”永昌帝似是明白一般,直接代彥南說了出來,說罷更是拍手道,“賢侄當真魅力無限,有朕當年風範啊。”

  永昌帝此話一出,吉安公主臉色微變,但很快便恢複過來;阿瑾臉色卻是巨變,雙手更是忍不住握緊,嘴唇更是抿緊,似乎下一刻便會咬破嘴唇流出血來。

  永昌帝又看向長孫長擊,“勇正,崔凝蓮乃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唯一獨女。自古言:父母命,媒妁言。朕最多隻能算個媒人,此事還要崔尚書應允才可,如今你不求崔尚書,反倒是直接要朕賜婚,是不是有些……”

  長孫長擊被崇文帝封為勇正親王,如今永昌帝直接稱自己為勇正,這已經表明自己的立場了:永昌帝個人是同意長孫長擊和崔凝蓮的婚事了,隻是此事還要崔尚書應允。長孫長擊聞言,也知道自己犯了錯,便朝崔尚書跪下,“還望崔尚書成全!”

  崔尚書聞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臉上也是露出一分苦惱,崔尚書雖是才過不惑之年,但身體卻不是很好,如今才是秋中,身上便披了裘衣,看樣子,比一些到了知天命年紀的人還要蒼老。

  眼見崔尚書走上前,阿瑾、彥南臉上盡是緊張之色,永昌帝的意思他自然是能聽出來的,眼下若是崔尚書同意,父母命、媒妁言可就都有了,甚至不需要問凝蓮的意思,這婚事直接便可定下。

  “陛下。”崔尚書正欲下跪,永昌帝卻是製止了,“愛卿體弱,這些俗禮便不必了。”

  “謝陛下。”崔尚書還是作揖,“小臣膝下唯有凝蓮這麽一個女兒,還指著小女給小臣送終,臣自然是不想小女遠嫁沉荒的,這樣一來,日後若是想見小女一眼,怕都是千難萬難了。不過這隻是小臣的意思,小臣還想回去問問小女的意思,小女若是同意,小臣雖然不舍,但也會同意的。”

  崔尚書的話倒也讓彥南送了一口氣。

  “愛卿此話倒也在理。”永昌帝思量一番,“婚姻皆是大事,不能草率決定。如彥南侄兒與吉安公主,身份非是等閑,雖是郎有情、妾有意,但兩國若是沒有國書,又顯得有些草率;至於勇正請求,還待崔尚書之女的反應,切不可急。”

  “不知陛下打算如何。”長孫長擊心中惱火,隻是此刻卻不能表現出來。

  “公主與彥南侄兒的婚事還要等興安帝的國書,公主今日自然便可回去,國書一到,朕自然便準了二人婚事;勇正所求還要待崔尚書之女的回複,若是勇正心切,自可多留幾日等個明確的回複;若是不急,今日回國,他日若是崔姑娘同意,朕當以公主之儀送崔姑娘去沉荒!”

  長孫長擊聞言思量幾番,內心也不知是怎麽想的,“如此小臣便再留幾日,待到崔姑娘回複之後再回國。”說罷,長孫長擊轉頭看向一旁的吉安公主,“公主打算?”

  吉安公主並沒有理睬長孫長擊,反倒是看向手中的輕羽,“那麽吉安便立刻回國,三日內,國書必將發出,還望陛下準了吉安所求。”

  “公主!”彥南站出來打斷吉安公主的話,轉身跪下,“陛下,彥南不過才過弱冠,尚無建樹,若如此便取了公主,怕是心中不安;還請寬限些時日,待彥南功成名就之時,自會請求陛下賜婚的。”彥南說罷又看向吉安公主,“還請公主多等些時日,彥南定不相負。”

  吉安公主沒有說話,隻是眼中閃過的傷感卻是掩不住的。

  永昌帝看到吉安公主的表情,又看看彥南,低聲道,“古人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賢侄如今已過弱冠之年,也不小了,況且二十多年來,朕也從未聽說過你有什麽不好的德行,若想建功立業,還是先齊家吧。”

  彥南當然聽明白永昌帝話中的意思,眼見自己勸說無望,不由得看向自己的父親、輔國親王。

  看到自己兒子的目光,自然明白那目光中的意思,暗歎一聲,走出來,“陛下,犬子婚事,還請延遲幾日……”

  “賢弟……”永昌帝還想說什麽,謝王爺卻止住了,“臣自然知道自己在說什麽,隻是微臣保證,定會給陛下一個回複的。”

  “如此?”永昌帝不由得看向吉安公主,畢竟剛才自己已經是準許吉安的請求的,可是現在改了主意;雖是對謝王爺十分信任,但拖延數日難免會出些意外。

  “吉安回國之後靜候陛下佳音。”吉安公主不卑不吭,隨後便起身,手中的那根羽毛卻抓得緊緊地,看向彥南,“總有一日,你會主動要求我給你這根羽毛的!”

  說罷,也不待彥南回答,起身上馬,一勒韁繩,“啟程!”

  馬鞭鞭笞聲傳出,戰馬受痛之下四蹄邁出。安黎國其他人員見狀趕緊追過去,隻是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盯了彥南一眼。

  似乎想要掩飾心中的不悅,不想讓其他人看見,吉安公主一騎蹦出。風將那淡黃色長袍後擺吹起,似一道淡黃色的飛箭,轉眼便隻能模模糊糊的看到背影。

  “如此美人,也不知彥南兄如何虜獲芳心的。”長孫長擊看到吉安公主遠去的背影,自然也是感到了吉安公主的怒氣,“小王可是聽說,這吉安公主從小到大可從未正眼瞧過哪位男子啊。”

  彥南聽長孫長擊半帶調侃的話,也隻能懵懂一笑,不由得看向自己的父親,方才若不是父親的話,自己恐怕直接便被永昌帝送出去了吧。

  “回去之後,我有話對你說。”謝王爺甩出一句便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不再多說一句話。

  彥南有些意外,從小到大,父親說話可從未這麽嚴肅。

  “如此朕便先回宮了。”剛欲轉身,永昌帝對身後的崔尚書說了一句,“崔尚書,勇正之事還望記在心上啊。”

  “微臣謹記。”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