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高瞻遠矚
作者:零度流浪      更新:2020-07-04 10:02      字數:2196
  張遼將雙鉤鐵槍斜斜揚起,韓暹就插在槍尖之上,韓暹坐下的烈馬已經失去主人依舊在往前狂奔,笨重的大刀砸在地上濺起幾許塵土。

  韓暹滿臉惶恐,充滿對死亡的恐懼,渾身顫抖哀求道:“我不想死,請張郡守饒我一命。”

  渾身疼痛已經讓他喪失理智,極度驚恐之下,隻能將最後活命的機會放在張遼身上。

  他早就忘記了自稱爺爺時的囂張,生命彌留之際,也已忘記正是張遼示弱和激將的計策才讓他有此下場。

  張遼手中的鐵槍微微旋轉,將韓暹最後的生機無情剿殺。

  他槍挑韓暹驅馬上前,來到白波軍嘩然的陣容麵前,大聲喝令道:“爾等大多為西河良民,受到白波軍裹挾為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首惡韓暹已死,餘者既往不咎。”

  白波軍鴉雀無聲,除了陣型躁動之外再無其他動靜傳出。

  韓暹死得太過突然,他們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本就在牛二和吳三木攻殺之下已無還手之力的張遼,猛然之間宛如神力灌頂,舉起手中的鐵槍一招就將韓暹擊殺當場,這給他們造成的震撼太過劇烈,他們的腦子如同漿糊混沌不堪,接下來要如何做早就失去主見方寸大亂。

  “願意從軍效力於戰場者,我歡迎大家在我麾下效命,願意耕田牧農者,可重新歸於農田伺候莊家。”

  張遼耐心很足,給白波軍給出了尚有餘地的選擇。

  “殺死西河太守,為韓渠帥報仇。”

  韓暹的七八位同鄉騎馬奔出陣型直撲張遼,他們見自己的慫恿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暗恨之餘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衝殺,若是僥幸擊殺張遼,回到白波穀之後他們將會受到重賞。

  張遼將韓暹的屍體遠遠拋出砸飛一人,然後手中的雙鉤鐵槍頻頻閃爍,宛如電閃雷鳴般迅即無比,每一次從空中劃過都能帶起一片血雨。

  須臾之間,七八位鼓搗不休的白波軍騎兵全部命喪當場。

  五千餘白波軍除了數百騎卒之外,其餘皆是武器不全的步卒,也就數百騎卒勉強穿了皮甲,其餘人都穿著補丁遍布的單衣,手中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以農具和棍棒為主,真正的刀槍劍戟這等神兵利器普及率不到半成。

  麵對這樣一支隊伍,張遼憐憫之心大作,如何能夠不管不顧痛下殺手呢?

  張遼的目光從裝點門麵的前幾排白波軍身上掠過,望著後麵大批的白波軍部眾亂哄哄一片盡顯躁動氣息,大聲催促道:“此刻不降更待何時?難道要讓我率領鐵騎將你們殺破膽之後,才肯甘心歸降嗎?”

  “我等願意歸降。”一位小頭目率先開口,然後就是一片接著一片的附和聲從不同的角落響起。

  “入我麾下皆要聽從我的軍令行事,若是膽敢滋事生亂定斬不饒。”

  張遼冷漠的聲音飄蕩在空氣當中,他不關心眾人的心底有何想法,不容商量的喝令道:“但凡是騎馬者全部下馬,將韁繩牽在手中靜候處理。”

  白波軍的騎卒將領是牛二,早已死在張遼槍下,麵對張遼的命令他們不敢反駁,隻能亂哄哄的將馬牽在手中,成廉派出兩曲人手將戰馬收為己有。

  “讓開道路,跟隨在我身後一同進入韓暹營寨。”張遼再次發出命令。

  亂嗡嗡的隊伍讓開一丈寬的道路後,陣型顯得越發混亂。

  張遼統轄騎兵在前,五千餘白波軍部眾垂頭喪氣隨在身後,隨波逐流一般將最後的希冀寄托在張遼的身上,他們隻能奢求張遼能夠兌現自己的承諾,給他們一條活路。

  成廉看著張遼無奈的道:“依我之見,鐵騎衝殺之後投降的白波軍才會膽寒,才不敢再起為非作歹的心思,如今將他們拋在身後,若是有人鼓搗逃跑,我們將沒有能力約束。”

  “逃跑者下次碰到不必手下留情,留下來的人才會規矩一點受我重視,是去是留全看他們自己的選擇。”

  張遼毫不關心會有什麽樣的後果,他已經仁至義盡,如果還有人不識好歹的話,隻能再找機會誅殺。

  “張郡守犯不著為了這些黔首百姓,從而跟韓暹那樣的肮髒角色周旋,飲過鮮血搶劫過他人的白波軍,已經品嚐過不勞而獲的好處,再想讓他們歸於農田十分困難,說不定有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不可能再做一個安守本分的良民。”

  成廉有自己的想法,直抒胸臆道:“張郡守憐憫百姓的品行讓我十分敬佩,但要是讓我去忍受韓暹的接連羞辱才能體現這種品行,我做不到,誰要是敢當著我的麵自稱爺爺,我非將其千刀萬剮不可,若不是張郡守命我不可妄動,我早就殺出陣去,將韓暹擒於張郡守腳下隨你處置。”

  “韓暹那等粗人,也就張狂得了一時,何必在乎呢。”

  張遼大度的笑了笑並不在意,往後陳琳將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痛罵了一遍,曹操平定袁紹後非但沒有懲罰陳琳,還對其委以重任。

  其中自有一番道理存在,張遼可以學習之處良多。

  往後久經戰陣,難免被人挑釁怒罵,要是忍受不了別人謾罵從而出戰的話,很多時候恰好正中敵人下懷。

  因此,罵人也是一種激將的方式,不可等閑視之。

  也就像韓暹這樣的無知蠢貨,才會將侮辱別人當作是自己的勝利。

  張遼看了一眼士氣萎靡的白波軍,滿是向往的道:“這些人當中,有人會成為我麾下的士兵為我衝鋒陷陣,也有種田的農夫為我繳納糧草,比起無情的殺掉他們,我更希望他們能夠真正的幫助到我。”

  他的心底還有一個執念,那就是盡可能挽救更多漢家兒郎的性命,不至於讓曆史上的慘劇再度上演,以至於釀造出千裏無雞鳴的悲劇,致使五胡外族在華夏大地上肆意逞凶。

  成廉順著張遼的目光看了過去,張遼的話對他來言就是一種鞭策和教誨。

  他滿眼歎服的感慨道:“張郡守高瞻遠矚,所思所想都讓我難以企及,末將受教之餘感悟良多。”

  張遼笑而不語,成廉的態度變化讓他極其富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