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生死相隨
作者:零度流浪      更新:2020-07-04 10:02      字數:2345
  徐晃歸家之後,方才得知張遼拜訪一事,聽聞西河太守兩次登門拜訪的過程之後,不敢有絲毫的耽擱,麵帶狂喜之情馬不停蹄直奔張遼營帳。

  徐晃求見西河太守的消息傳入曹性耳中之後,曹性不敢怠慢,直接將徐晃帶到了張遼麵前。

  “徐晃徐公明,見過張郡守。”徐晃一板一眼的行禮。

  張遼大喜過望,徑直來到徐晃麵前,扶起徐晃雙手不加掩飾自己的喜色道:“我聽聞公明兄在鄉野之間頗有武勇之名,因此這才慕名前去拜訪,不曾想去了兩次皆落空了。”

  他拉起徐晃摁著讓其坐於案幾之後,自己坐於對麵,倍感欣喜道:“如今得見公明兄,總算讓我安心多了。”

  徐晃極其忐忑和拘束,他不過是一介鄉野莽夫,靠著七分勇力及三分才學,這才在而立之年後在郡中擔任小吏。

  如今蒙受西河太守如此禮遇和器重,一顆心早就慌亂如麻,他不知道自己有何才能顯露於外,這才讓張遼倍加重視。

  徐晃極力收斂自己驚疑的情緒,慚愧的道:“徐晃不過是鄉野草莽,在郡中並無多大的聲望,能得張郡守不辭辛苦的上門拜訪,實乃三生有幸,請張郡守受我一拜。”

  張遼接受徐晃的拱手參拜之禮,這才好奇的問道:“不知公明兄去了何處?”

  徐晃如實說道:“張郡守拜訪我之時,我已是張郡守麾下的士卒。”

  “當真?”張遼略帶訝異和意外。

  曹性笑嗬嗬的道:“千真萬確,徐晃憑借武勇闖過重重考驗,在新近招募的士卒當中擔任曲長一職。”

  宋憲笑眯眯的道:“我同曹性擔任張郡守的親兵曲長,對於招兵一事無權過問,因此不清楚張郡守要找的人就在自己的麾下,這是我們的過失,如果我們知道詳情,就不會勞駕張郡守空跑兩趟。”

  張遼知道詳情之後頓時就理解了徐晃的所作所為,郡中小吏無外乎刀筆小吏,徐晃仗著武勇想要投身於軍伍當中建功立業,自然在情理當中。

  黃巾之亂以來,不知道有多少草莽豪傑看出了漢室社稷的動亂,抱著馬上封侯想法的豪傑不知凡幾。

  平時,窮其一生的成就也是極其的有限,正好可以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效力於戰場之上,將無限的激情全部投身於戰陣,期望能夠光宗耀祖成為一代英傑。

  禮崩樂壞之際人心思亂,這已經是不可挽回的趨勢,寒門庶族自然竭盡全力想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放過這個機會,就會跟封侯拜將的機遇擦肩而過。

  但凡是上進者,都想打破世族門閥對於官員任命的壟斷製度,好讓自己躋身於上層以此來賺取榮華富貴。

  就拿張遼來說,馬邑豪族的身份地位,就讓他少為郡吏,弱冠之後直接就是掌兵從事,這跟家世的資本分不開關係。

  徐晃要比張遼年長十餘歲,而立之年過後方為郡中小吏,這還是徐晃憑借文武之才方有機會任職,諸如其他的草莽豪傑多不勝數,想要蒙受郡縣官員的征辟殊為困難。

  “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張遼笑容洋溢,對於徐晃不乏溢美之詞,情真意切的道:“公明兄棄筆從戎的壯舉,頗有傅介子、張騫的風采,待他日立功封侯,也能榮耀一時,注定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徐晃謙遜的道:“張郡守過譽了,我焉能同前漢的賢者媲美呢?我不如之處多矣,若是能夠謀求一官半職以保父母妻兒的衣食無憂,這就是我的誌向和追求,不敢奢求能夠青史留名,但求能夠供養一家一室,我就能心滿意足。”

  “公明兄莫要過分謙虛,往後之事誰能夠說得清楚呢?”

  張遼笑著道:“能得公明兄相助,此番前往西河平定白波穀黃巾軍之亂,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張郡守休要折煞小人,我乃區區一介武夫不足道哉,張郡守有命不敢不從,可不敢肩負起如此重大的使命,能夠還一郡之太平,一切還得依仗張郡守重塑乾坤。”

  徐晃言辭鑿鑿的道:“能夠在張郡守麾下效力,已是我的福分,還望張郡守莫要打趣小人。”

  他實在是不敢擔當張遼的如此倚重和誇讚,若有效命之處,他必當身先士卒不敢心存貪生怕死的念頭,以報張遼的知遇之恩,可不敢自大到接受張遼的評價。

  “那就讓我們砥礪前行,守望相助如何?”張遼不在乎放低自己的姿態,這樣做的目的無外乎將禮賢下士的做法淋漓盡致的執行,他希望對方回報的自然更多。

  想要讓對方以死相報,就得以情義為基礎,以利益為鎖鏈,將彼此捆綁在一起才能走得更遠。

  他知道徐晃今後的能量有多大,現在正是徐晃落魄之時,此番結下的情義要比徐晃發達之後結下的情義要牢固的多,想要不失去這一大臂膀,往後還需要他努力經營,可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張郡守但凡有命,我必當生死以報,不敢貪圖性命龜縮不前。”

  徐晃在張遼連番禮遇及厚待之下,早就心緒澎湃,如燕國太子丹禮遇荊軻一般,心生誓死相報之情。

  他嚴肅的保證道:“張郡守待我家人親厚有禮,恭敬有加,如今又對我一介草莽禮下於人折節下交,我雖九死難以報答萬分之一,即便要行易水送別荊軻刺秦之壯舉,徐謀也不敢推辭。”

  他完全無法想象張遼對他的重視程度,這才心生張遼有求於他的心思,自己也抱著以死相報的想法。

  “若有富貴,我當與自己麾下的諸將同享,若有艱難險阻,我當與自己麾下的戰友同渡難關,肯定不會求助於人去幹悲壯之事。”

  張遼看著徐晃,認真的吐露心跡道:“我禮遇公明兄,是希望公明兄能夠同我一心一意禹禹獨行,除此之外並無其他。”

  “徐謀若有二心,必遭天打雷劈之刑,必受刀斧加身之禍不得全屍。”徐晃立下誓言。

  “公明兄不必如此,我相信公明兄為人,大可不必立誓。”

  張遼心中大急,他隻是希望跟徐晃一心一意前行,隻要彼此不負就行,萬萬沒有想到徐晃行事如此的果決和剛烈。

  他慚愧的道:“讓公明兄立下誓言,是我的罪責。”

  徐晃感激涕零,聲音嗚咽叩拜道:“能在張郡守麾下效命,徐晃雖死無憾。”

  “公明兄,萬萬不可輕言生死。”張遼殊為感慨。

  徐晃泣而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