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陷阱之中
作者:零度流浪      更新:2020-06-25 09:34      字數:2197
  獲得別人的信任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但讓別人失去信任卻非常的容易,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摧毀信任。

  張遼同李儒之間的信任基礎極其薄弱,他已經許諾李儒不幫助丁原同董卓相抗,在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的同時他樂於去遵守承諾,不屑於去做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如今駐兵於丁原之旁,本就同董卓為敵的嫌疑很大。

  再去同李儒平心靜氣的證明自己不會真正的協助丁原,引人懷疑才是正常不過的表現。

  現在再想獲得李儒的信任,殊為艱難,不過張遼有自己的辦法,他疼痛割愛道:“我願意以郡守印綬為質,李儒肯定會相信於我。”

  “不可!”高順大聲反對。

  “萬萬不可!!”

  成廉、曹性和宋憲三人反應過來之後集體反對。

  郡守印綬象征著統領一郡的合法性,想要正兒八經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就得依靠舊有的製度不能隨心所欲,否則定要落個反賊的名聲。

  哪怕是有目標有追求的反賊,正義的旗幟也不敢丟掉,遑論其他。

  他們知道郡守印綬的重要性,更明白對張遼來說象征著什麽,自然不會允許張遼如此的肆意行事。

  張遼無比肯定的說道:“我意已決!”

  “哎,就讓我去拜見李儒吧。”高順泄氣一般的垂下頭。

  宋憲無奈的道:“張郡守作壁上觀以壯丁刺史聲勢,算是償還丁刺史的提攜之恩,又不想失去同李儒之間的信任,這樣做乃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讓我極其不解的是,這樣做值得嗎?”

  “值得!”高順主動接茬道:“越是在信義缺失的時候,扛起信義的大旗才顯得殊為珍貴。”

  張遼的事業才剛剛起步,他必須要給麾下的將領做一個好榜樣,與此同時,他還能火中取栗趁機攫取最大的好處。

  他發現自己站在刀尖之上,一個不慎將會粉身碎骨。

  現在還不到諸侯稱霸互相討伐的時候,這個時候還是要規矩一些,處於什麽樣的身份就幹什麽樣的事,位於什麽樣的地位就去考慮職責範圍之內的事,可不敢表現出狼子野心。

  高順孤身一人秘密潛入洛陽,張遼這才稍微心安,董卓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不久後對三公九卿說殺就殺,連漢少帝劉辯和何太後都難逃毒手,實力不濟的時候要處處忍讓。

  魏續受令於丁原,前來邀請張遼過營飲宴的時候,態度相當恭敬,不再像以前那般對張遼橫眉冷眼。

  從事到郡守的身份轉變,已經讓魏續端正了自己的態度。

  張遼親率曹性和宋憲赴宴,丁原營地正中,一座木質亭台內丁原同張楊對案而坐,一見張遼來赴頓時起身相迎。

  曹性和宋憲同魏續一樣,留在亭台之外。

  三人客套過後,這才重新落座。

  張楊瞧著張遼滿是羨慕的感慨道:“張郡守好運氣啊,營救聖駕及擊殺張讓、段珪之功,早已讓你名傳海內,如今官拜西河太守,更是嚇煞旁人啊。”

  張楊入京之後,被蹇碩任命為假司馬一職,蹇碩死後直接成了無主的外兵將領,處境極其的尷尬。

  他本來同張遼一前一後入京,領受丁原的派遣效忠於互相敵對的兩個人,如今蹇碩與何進都已淪喪,張遼趁此機會青雲直上,唯有他還在混吃等死似的一事無成。

  在丁原再三相邀以及京中士人的蠱惑之下,他再次投效在丁原麾下,將兵鋒對準洛陽城內的董卓。

  “稚叔兄莫要氣餒,你隻是困於一時沒有機會施展抱負罷了,待他日雄踞一方定然能夠揚眉吐氣。”張遼客套的恭維。

  “就憑張郡守這句吉言,我就得敬你一杯。”張楊端起杯中酒,同張遼共飲一杯。

  丁原望著身旁兩人,笑容滿臉說道:“兩位將軍皆是並州豪雄,他日成就必然引人矚目。”

  張遼直奔主題問道:“丁刺史,我離開洛陽的行蹤不知是何人向你高密?”

  “共計三人前來找我,至於具體是誰我並不知道,對方並沒有泄露身份,我問過之後也隻是笑而不語,看對方峨冠博帶氣度恢宏,定然不是平凡之姿。”

  丁原頗感無力的道:“你們也明白,在洛陽內我們沒有任何的權力,即便靠著兵馬豪勇於一時也不是長久之計,何進和十常侍的結局就是前車之鑒啊。”

  張遼反駁道:“丁刺史莫非欺瞞於我不成?你連對方的身份都不清楚,就敢拿著手中的幾千兵馬敢跟董卓叫板?”

  時下丁原所轄三千鐵騎,加上張遼和張楊手中的人馬也才九千餘鐵騎,曆史上的並州鐵騎也曾輝煌過一段歲月,其中擊敗董卓的戰績自是並州鐵騎的功業。

  “外兵入京本就是大忌,朝臣不滿董卓想要借助我們的力量趕走董卓,這是大勢所趨不可不為,隻要我們趕走董卓還朝堂一片清明,加官進爵不在話下。”丁原以高官厚爵相誘。

  張遼心中警惕,他不相信丁原說了實話,也許,丁原跟心向漢室的人合謀也尚未可知,其目的就是為了將董卓趕出洛陽。

  他看向張楊問道:“你怎麽看?”

  “也有人找過我,其人自稱伍孚是大將軍府東曹屬,被他三寸之舌一挑撥,董卓就像是幹了人神共憤的事情一般,在伍孚看來,董卓不死大漢難以承平。”

  張楊的話讓張遼稍微理清了一點兒頭緒,漢室忠臣都在想辦法趕走外兵,挑起董卓和丁原的互拚隻是開始,不管誰能夠勝出,獲勝者依舊是他們的敵人。

  這個時候也許有很多人在責怪詔令外兵進京的何進,更埋怨獻出這個計策的袁紹。

  “洛陽有童謠傳出,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白邙,已經傳遍大街小巷。”

  張楊神色閃爍不懷好意笑道:“有人效忠於漢室想要趕走董卓,我們這些外兵將領也在被趕走之列,隻可惜沒有能力施行隻能挑撥我們互相拚殺,至於散播童謠者更是用心險惡,將帝王尊嚴都敢隨意的拿來編排,故意借助讖語暗諷劉氏天下日薄西山之勢,早已喪失為人臣子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