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生死懸於一線
作者:零度流浪      更新:2020-06-23 13:32      字數:2310
  “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

  黃巾將領管亥攻打北海國時,太史慈奉孔融命令求救於劉備,當時劉備驚詫萬分,因為孔融知道他而沾沾自喜。

  張遼在袁紹等人的眼中,就是一個無名小輩,袁術驚疑張遼為何人倒也顯得正常不過。

  不過,他可不像劉備那般因為名士知道他就喜出望外。

  袁紹命人接過張讓和段珪的首級,讓部下先行傳示於京中,這才詢問道:“張讓等人的屍體何在?”

  “已經葬身於魚蝦腹中。”張遼回答。

  “可恨,真是便宜了他們,若是落在我的手中,定將他們剁成肉泥以泄心頭之恨。”袁紹心有不甘的感慨。

  士人對宦官之恨,窮盡三江五湖之水也洗刷不盡。

  兩次黨錮之禍,讓多少黨人遇害簡直不勝枚舉。

  如今一朝得勢,恨不得將所有的宦官斬草除盡永絕後患。

  “張從事,護衛陛下之責交由我們便可,你率領本部人馬在前麵引路。”袁術氣焰囂張準備將張遼從天子身邊趕走。

  張遼不加顏色的道:“我不歸屬閣下調派,我的去流皆由陛下作主。”

  袁紹瞪著袁術道:“陛下在側,豈容你在此發號施令。”

  “袁公路,不可慢待功臣。”曹操再一次幫張遼說好話。

  袁術臉色一黑頓時沉默,收起了出言無狀的驕橫之態。

  張遼向曹操投以感激這才走到劉辯麵前,回稟道:“陛下,朝中大臣已經迎來,卑職是去是留還請陛下示下。”

  劉辯非常滿意萬事都要以他的想法為行事準則的張遼,當即吩咐道:“張從事伺候在旁,有勞張從事親自護送朕回宮。”

  “謹遵陛下旨意。”張遼禮數周到殊為規矩,不敢有絲毫逾越的舉動,這是他必須要遵守的條列。

  如若不能在帝王的心目中留個好影響,他早就被剔出局外,哪裏還有機會侍奉於天子身邊。

  劉辯言出法隨,袁紹等人不敢頂撞陛下隻得遵從。

  於是乎,張遼牽著韁繩緩緩而行,袁紹等人簇擁在劉辯身邊,一行人浩浩蕩蕩朝洛陽而去。

  陳留王劉協所騎乘的馬匹由袁紹親自牽著,這是一種天大的恩寵,一般人可沒有這個資格介入其中。

  張遼看得清楚躍躍欲試的袁術,恨不得為天子牽馬執鐙的人是他,對於如此恩寵,張遼真的不在乎,真的很想讓給袁術讓其牽著陛下,奈何劉辯沒有諭令隻能勉為其難。

  袁紹等人誅殺宦官之後發現丟失了天子,這才四處尋找,哪有機會駕著天子車蓋前來尋覓,因此,隻能委屈劉辯和劉協坐於馬上回宮,速度還不能快,隻能一步步的向洛陽走去。

  自始至終,張遼姓甚名誰無人過問,在袁紹等人的心目中,一介小小的從事不足稱道。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讓張遼撿了這份潑天大功,不說親自為天子牽馬執鐙,即便是麵見天子的資格都沒有。

  張遼對此不以為然,心中特別的淡然。

  他知道,在旁人眼中他走了狗屎運,可隻有他明白,即便是真的狗屎運,沒有人能夠同他這位預言大家相比。

  尚未到洛陽,三千餘涼州鐵騎在董卓的帶領下伴隨著鋪天蓋地的塵土滾滾而來。

  董卓拜見過天子之後,同樣加入到了護送天子回京的隊伍當中,比起張遼的低調來說,董卓可是極其跋扈。

  漢靈帝劉宏尚未駕崩之時,劉宏就下令剝奪他的兵權將麾下兵馬交由皇甫嵩統領,董卓對天子詔令可是置之不理。

  如今奉命進京,何進和張讓等人皆以伏誅,權力中樞的大位空懸,他的心思頓時活絡起來。

  董卓先是跟袁紹竊竊私語一番,也許是在感謝袁紹向大將軍進言詔他入京。

  隨後,董卓來到張遼的身邊,無所顧慮的道:“張從事辛苦了,為陛下牽馬執鐙的差事,就讓我來做吧。”

  張遼將求證的眼神看向劉辯。

  劉辯對這位隴西大漢心存怯意,如果臣子忠誠,他不吝嗇於賞賜和恩寵,可是臣子驕橫跋扈,他真的沒有足夠的權力和威望去應付。

  張遼見劉辯眼神躲閃,露出怯弱之態,心中忍不住同情。

  身為一代帝王,在恪盡職守的臣子麵前還能做一個有尊嚴的皇帝,可在驕橫無度的權臣麵前就顯得畏畏縮縮。

  張遼無懼董卓麾下的三千涼州鐵騎,見董卓要牽著韁繩來幹這個辛苦活,他樂於將這份所謂的榮耀交付出去。

  天子以怯弱的姿態默不作聲,群臣沒有反對意見,張遼樂於順著這個台階就坡下驢。

  “有勞董將軍。”張遼毫不留戀交出了牽著陛下的韁繩。

  “張從事是吧,我記住你了,還算識趣。”

  董卓滿意的笑了,特意詢問道:“張從事姓甚名誰?”

  “在下張遼,字文遠。”張遼不卑不亢的回答。

  他的心底頓覺可笑,袁紹等人沒有一人關心他的名姓,即便曹操對他稍微有所回護也沒有,倒是讓董卓問了出來。

  漢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回到宮室,洛陽混亂的局麵逐漸穩定下來,隻要皇帝穩坐於皇宮之內,這個天就踏不了。

  董卓和張遼率兵入駐宮室,對於張遼的行為,董卓心中暗恨,他隻想自己一個人護衛在天子身邊,不容其他人的身影存在。

  “張文遠,還不帶兵入北軍校場,宮室之內隻容一個聲音,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你不懂嗎?”董卓看著張遼氣勢逼人的喝問。

  “我奉陛下旨意戍衛宮室,沒有陛下旨意不敢私自離開,還請董將軍體諒。”張遼執拗的道:“隻要陛下下旨,我立馬退出宮室。”

  劉辯的聰明之處就是抵達宮室之後,當著群臣的麵讓張遼和董卓兩人共同戍衛宮室。

  對於張遼來說並不是好事,毫不誇張的說,敢擋董卓的路,他的生死已經懸於一線。

  這是張遼不樂於看到的情況,這是拿著自己的身家性命在冒險,若是一個不慎將會身死當場。

  他的麾下滿打滿算也就兩千鐵騎,哪裏能跟董卓較勁。

  一旦耽擱時日,董卓的兵馬將會陸陸續續進駐洛陽,到了那個時候,張遼就沒有底氣和膽量跟董卓平等的對話。

  趁著董卓兵力不足,地位不穩之時,張遼自然堅持原則做事,該硬氣的時候一點兒也不想服軟。

  在董卓勢大之前,一定要逃出洛陽,否則難逃董卓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