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山長水闊,咫尺天涯 6
作者:牧易枝      更新:2020-06-20 01:41      字數:2867
  這老楊品行還算可靠,是個值得交的朋友。李誌明有一點看不慣的是,老楊當初娶他的前妻的時候,他前妻也是二十來歲。後來他前妻給他生了兒子,時間一晃,十五年過去了。他前妻從二十多歲的少女變成了將近四十歲的婦人。現在他同前妻離婚,又娶了一個二十來歲的小艾。

  他一年年變老,可是他的品味沒有變,一如往昔。老牛總愛挑嫩草吃的。這一句話放在老楊身上尤其符合。

  “我讓你便宜處理了,你就是不肯。堆在倉庫裏也變不了錢,賣出去才是錢。賣不掉的東西,你還當個寶供著。每個月交房租,那麽多錢,你心不心疼的?”小艾放下手機,說起這個事,就特別來勁。

  老楊不高興了,拉下臉來,衝小艾大聲說道:“你知道個屁!你那點小心思,我還不知道?你就怕我每個月拿不出錢來給你花。我賺的錢,有一半是要寄回國內,給我兒子花的。我勸你可別動這個腦筋了。去去去,別給我添亂了。”

  “你就當著別人的麵,說這麽難聽的話!你也不去想想,我要是看中你的錢,我就不會嫁給你了。”小艾臉色一變,白了老楊一眼,回房去了。

  老楊還不留情,對著小艾的背影,又添了一句:“不看中我的錢,難道還看中我的人不成?我一把老骨頭的。”

  “啪”的一聲,房門被重重地關上了。老楊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李誌明在場,老楊受了小媳婦的氣,臉上掛不住,紅一陣,白一陣。李誌明也不勸慰,隻讓沉默淹過這尷尬的場景。

  老楊和小艾表麵上看起來像父女,事實上卻是夫妻;表麵上看起來其樂融融,恩愛甜蜜,事實上卻是互為仇人,互相壓榨。

  貧賤夫妻百事哀。怪不得老楊一把年紀了,還在拚命賺錢。

  老楊領著李誌明來到了倉庫裏,把牆上的開關一按,正中央的一盞白熾燈發出昏昏暗暗的光亮。原來他們住的是極小的兩間,一間作為客廳,一間是他們起居室。剩下的三個大房間被他們用做了倉庫。

  倉庫裏麵果然堆得如山一般高了。第一堆是女性泳衣、胸罩,花花綠綠的顏色一看就是地攤貨。“應該是從義烏進貨的吧!這種東西,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不要太多了。”李誌明說。

  “是的,還真是從義烏進來的。這裏的東西都是義烏進貨來的。”老楊帶領李誌明到另一堆來看了。這一堆是女性的拖鞋,硬邦邦的橡膠鞋底,鞋麵上有沾滿了灰塵的水晶,珍珠串。不過一看就覺得很劣質。

  李誌明走到倉庫最角落裏,竟是一地的頭發!頭一次見到這麽多的女人的頭發,李誌明從地上拾起了一束假發,笑著說道:“老楊啊,這麽多的假發你不拿出去賣,放在這裏做什麽?難怪嫂子要說你。你是越老越糊塗了,越老越不會做生意了。”

  “什麽話。你千萬不要去聽那女人的話!她什麽都不懂。隻要看到我天天往家裏送錢了,她就高興了。”老楊一說起小艾,總是一堆的埋怨,如同地上的假發,千絲萬縷,千頭萬緒。不知他有沒有後悔娶了這麽一位年輕不懂事的媳婦兒。

  老楊繼續說著:“換作十年前,做假發生意的是穩賺不虧。那時候市場上的假發還沒有這麽多,非洲的女人又長不出頭發來,對這東西是相當的好奇,就爭先恐後地來買。現在的行情變了,市麵上做假發生意的,不光是中國人,還有印度人,日本人,連他們非洲人自己也做起了假發生意。自己跑到中國去進貨,那進價是多少是清清楚楚的。競爭激烈,加上我的這些假發質量太差,揉幾下就變得毛毛糙糙的。那黑人的假發一般是一個月一換的,質量好壞沒幾天就看出來了。沒有回頭客,店裏也賣不出去的。”

  李誌明從口袋裏掏出一隻打火機,點燃了幾縷假發燒了起來,一股非常刺鼻的塑膠味蔓延開來。李誌明把燒了一半的假發扔在地上,用腳踩滅,說:“質量再差,一卡瓦查一條假發,難道還會沒有人買嗎?”

  “一卡瓦查一條假發!那我不是虧大了?”老楊顯然不肯低價出售。

  “堆在這裏,時間越久,越不值錢的。你還得付租金來儲存這些東西。”

  “你們是做大買賣的,不知道我們做小本買賣的心酸!哎,盧薩卡的兩家店現在不死不活的,東西也賣不動。這一倉庫的貨,愁得我頭發都全白了。就是因為一頭的白發,我才不得不剃了光頭。”老楊又是一番心酸感慨。

  老楊的恭維,李誌明聽了心裏很是舒暢。在老楊麵前,他是做大生意的人,有能力,有錦繡前程。最重要的是,他還有時間。老楊的蒼老正可以襯托出李誌明的年輕。

  原本對老楊還有一絲羨慕,男人之間特有的豔羨之情,就是他身邊的小艾了。現在弄清楚了狀況,不但不覺得羨慕,反而把老楊看輕了許多。

  老楊被關在基特韋的監獄裏,多虧了李誌明去和法院交涉,才把他從裏麵弄出來。老楊從此對李誌明像對待親人一樣了。李誌明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麽單單會去救老楊。當時花費的贖金後來老楊一分錢不差給送回來了,但是跑了好多次的監獄和法院,期間花費的精力是不用說了的。

  說白了,老楊又不是自己的親人。一向斤斤計較的李誌明此刻卻算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從感情層麵來講,李誌明是信任老楊的,對他毫無防備。在他麵前,李誌明竟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舒暢。他說什麽話,老楊都會耐心傾聽。他甚至不需要去考慮說的話是否符合邏輯,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這和在劉總麵前,是天壤之別的。在劉總麵前,是需要點頭哈腰的。

  但是有哪一個人是不想挺直了腰板,堂堂正正地做人?誰不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誇讚?

  李誌明要走了,老楊一直送到大門外,看著車子的尾燈搖搖晃晃地遠去,才關上了院門。

  這坑坑窪窪的土路實在是難開,李誌明真怕橫在路上的大石頭會撞到車子的底盤。想想老楊也真是不容易。一把年歲了,還有三個人需要養活,兩個女人,一個兒子。比起老楊來,他目前遇到的又算什麽事呢?

  如此一想,在漫漫黑夜裏,心情也就更加開闊了。

  月明星稀,路邊沒有燈,月光如洗,緩緩灑落在大地上。這樣的月色,美好而祥和。

  土路兩邊的貧民區與這月色實不匹配。斷牆殘垣,沒有屋頂的土房子,隨處可見。牆頭偶見一個高高站立的黑人,麵目猙獰地望著李誌明的車子。那人沉浸在黑暗裏,也變成黑暗的所在。一雙眼睛如天空遼遠的星辰,散發著懾人的寒光。

  李誌明心想,這種蝸居在貧民區的人應該很多。他們像僵屍,像厲鬼,躲在各個隱蔽的角落裏,虎視眈眈地盯著途經此地的車輛或行人。在一個絕佳的時候,蜂擁而至,以最快的速度搶奪錢財。那失掉錢財的人隻能認栽,警察來了,也隻是裝裝樣子,尋東問西。說不定那搶奪錢財的人,早上把便服脫下,換上了警服,就成了警察中的一員了。

  貧窮落後的國度,誰又能管得了呢!毆鬥、搶劫、槍殺,槍支的泛濫讓這一切成為了日常的一部分。這裏更像是一個原始森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李誌明心裏毛毛的,就想盡快開出這一片貧民區。車子駛進了大東路,主路上兩邊燈火通明,他才緩了一口氣。

  今晚韓依沒有見著,去老楊那裏聽來了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做夢一般。

  回到超市已是很晚了。這一個晚上,短短的幾個小時,他的感觸尤其的多。躺在了床上,心情還是不能平靜。閉著眼睛,莫名其妙竟然想到了老楊的媳婦兒小艾,那個可惡又可憐的小女人。他覺得自己是在看一出戲,戲中總有那麽幾個角色,個性鮮明,使人印象深刻。後來,又迷迷糊糊地想到了韓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