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陪嫁城池
作者:喝酒的醉貓      更新:2020-06-19 08:21      字數:2207
  楊青山哪裏肯放過這樣火上澆油的事呢?嗬嗬笑道:“您二位還客氣上了,公主出嫁多幾個陪嫁怕啥?俞伯爺果然是個大度的,這樣的事情都不忘與文國公分享,可敬可敬!”

  噗!這天要聊死了。

  文淵久和俞萬年臉上表情那叫一個豐富,各種的不可描述,惠文帝看在眼裏,直氣的血液上湧,便想發飆。

  誰知賀蘭雪的聲音又溫吞吞的說道:“皇上,尋常女子出嫁,娘家怎麽也得陪著些個莊子鋪麵的吧!公主下嫁東燕,不知您是不是準備也給些莊子鋪麵做陪嫁?”

  惠文帝的火氣給她憋了回來,不解的看了她一眼,賀蘭雪道:“東燕離燕雲十八郡甚近,離山東也有部分接壤,皇上,您向來疼愛公主,想來魯王與燕王對姐姐妹妹也多有照撫,您何不將陪嫁的田產從這兩位殿下的封地裏辟出一塊,按公主的規製賞賜當作嫁妝,這樣公主可以風光大嫁,東燕也憑空多幾個城郡,這實在是高明。皇上還有幾位公主都還沒有擇駙馬,若北狄與西梁也學了這一招,直接求和求娶,大晉不過下嫁一個公主,順便陪嫁兩個貴女,捎帶陪嫁幾個城池,邊疆便再無戰事,百姓也就此安居樂業,諸將官馬放南山,解甲歸田,這想來也是極好的。”

  這話說完,惠文帝臉色又暗了幾分,再聽不出她語氣中的反諷,就都可以去碰死了,宣王嘴角也浮上笑意,雪兒是個妙人啊!這勸諫的方法都與眾不同,先打親情牌,然後是割地,這都直戳惠文帝的心裏了。

  楊青山不禁撫掌,向惠文帝道:“皇上,賀蘭指揮說的正是這個理兒!”

  杜國忠也忍不住開口道:“皇上,賀蘭指揮說的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但也不無道理,臣也以為公主不宜下嫁東燕。如今大晉兵強馬壯,國力鼎盛,沒理由將公主遠嫁邊陲小國。”

  譚台禮輕咳道:“皇上,老臣附議,公主身份尊重,何須下嫁東燕?我大晉好兒郎比比皆是,哪個又輸給小梁王?”

  這一會反對派明顯又找回了優勢。賀蘭雪看著惠文帝沉下來的臉,心想,這老頭怎麽想的?沒事拿女兒和親,還是那麽弱的國家,不會腦子也壞了吧!

  眼看宣王默默的一個眼神,那是暗示她繼續勸,她又道:“皇上,臣以為杜尚書大人說的極是,咱們大晉幾時需要靠嫁公主來維持與別國的關係了。皇上,臣曾在天師那裏讀到過一本明史,說的是明朝二百九十六年的曆史。”

  眾人不解:明朝?這是什麽鬼?

  賀蘭雪清清嗓子,緩緩說道:“天師說那是海外之國,名為華夏,與咱們這邊相仿,上下泱泱五千年的曆史,期間不斷有朝代更替,至明朝時,太祖朱元璋馬上得來天下,到崇禎皇帝而結束,存世二百七十六年,這近三百年內,對外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時,山海關以外乃非中原地區,屬化外之地,關外以滿族為主的部落聚居,山海關是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靖難之役後,成祖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因北方時常受到韃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北元蒙古勢力的南襲,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興王之地,所以明成祖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戰事起時,便直對異族進攻,所以民間素有天子守國門之說。”

  她這一道來,完全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天地,大殿不由沉寂下來,聽她娓娓道來:“這位明成祖十二年間,五次禦駕親征漠北之地,打的蒙古人潰不成軍,最後死在軍營。要知道,明之前的元朝就蒙古人打下來的,元朝鼎盛時的疆域,便是如咱們海上到歐羅巴人的地方,用書上的話說,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明朝從蒙古人手中搶回中原,一路又打到山海關,周圍部族不斷進犯,朱棣打到他們手軟。明朝皇帝也有不靠譜的,受太監蠱惑,禦駕親征瓦刺,結果被俘,卻並未有什麽贖回之說,京城立馬新皇登基,繼續打!”

  這個真的好眛著良心啊!賀蘭雪暗自抹額,反正他們也不知道,大差不差就成啊。

  見眾人聽的趣味盎然,她繼續說道:“到崇禎皇帝時,國破,反賊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攻入皇宮時,崇禎已經砍死兒女妃嬪,他本人自縊在煤山,並給李自成留下絕命詩: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所以,後世有雲,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當日天師便曾感歎,若曆代皇帝都有這般血性和開明,大明存世豈止近三百年。”

  二百七十六年,四舍五入,算三百年,這已經是很多帝王所豔羨的,大晉如今也有百來年,正值鼎盛,但這幾年周邊戰爭不斷,也令惠文帝煩惱不已。這聽賀蘭雪在朝堂講這些異聞史記,忽然又有耳目一新之感,原來除大晉及列國之外,還更多的國家和曆史,這些還是聞所未聞過的新鮮。

  俞萬年麵帶不屑道:“難道指揮使還想鼓動皇上禦駕親征不成?”

  賀蘭雪忍不住甩他個白眼,這人是不是傻子?她沒有接話,又向惠文帝道:“在明朝之前是元朝,元朝之前是宋朝,史書又記載,元朝自蒙古人成吉思汗統一之後,不斷擴張,從北向南,將漢人的宋朝從中原之地打到了廣東就是咱們粵州一帶的崖山,這一場海戰便是宋元的生死之戰,當時宋朝已無力回天,這一仗宋軍大敗,宰相陸秀夫背著八歲的幼帝跳海殉國,十多萬軍民投海殉國,中間除軍士將領外,百姓、文人也不計其數,海麵浮屍令人膽寒,幸存的大臣建議太後尋找皇室遺孤重整河山,太後自殺殉國,此事後人評述說道:崖山之後無中華,便是說這一戰後,中原最堅貞不屈,最有才華,最有骨氣的人已經在抵抗中死去。更有文天祥將軍詩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皇上,咱們大晉名臣良將眾多,難道還沒這個骨氣?為個小小的東燕還要送上咱們的公主?何況那東燕根本就是存心羞辱咱們大晉,何必給他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