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傳個信可好
作者:喝酒的醉貓      更新:2020-06-19 08:21      字數:2130
  郡主生辰這些事也壓過諸皇子封王,上了京城各茶館酒樓的娛樂熱搜。

  賀蘭雪也很尷尬,本想著次日給她們下帖子,再請她們一波呢,結果西疆八百裏加急,這就又扔下了。隻得讓人拿了自己的名帖,帶著回禮,一一上門道謝致歉。那些個小姐奶奶也不是不省事的,均笑著道了謝,說道改日再來拜訪。獨阿嬌一臉不屑的問了句:“問問你家郡主,是不是準備我再拎兩隻雞去喂飽她的老虎才能進門?還有,問問那死丫頭,劈死阿芃她準備嫁給誰?”

  賀蘭雪簡直想把自己悶在浴桶裏淹死算了,這樣的話,在尚書府就這麽說了?名帖中也有廖喬玉的帖子,廖喬玉也有話帶給她:“問問你們郡主,朝堂之事忙完後,是不是也得想想我怎麽報恩她才滿意。”

  賀蘭雪換上郡主的常服,頭發還沒有幹透便帶了匆匆去了侍郎府回訪廖喬玉。廖家嚇了一跳,這麽晚了,這位郡主怎麽又跑來拜訪大小姐了,廖侍郎與她客氣幾句,大大讚了一番,便令人將郡主請進後宅。

  廖喬玉也頗是意外,什麽時候來不好,怎麽大晚上的跑來了,忙將她領到自己內室坐下,銀翹奉上茶來,賀蘭雪將其他人都打發出去,然後向廖喬玉伸出手來,廖喬玉不解,賀蘭雪笑道:“楊小侯明天就去西疆,你沒有什麽書信香囊的要送給文慕玄嗎?我可以悄悄的給他,讓九林給你捎過去啊!”

  廖喬玉登時滿臉羞紅,嗔道:“郡主,你……你怎麽能這樣戲弄我。”

  賀蘭雪笑道眨眼道:“我哪有戲弄你?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楊小侯這一出門,沒有個月可回不來,而且,楊小侯做事一定會給你保密的,你不要試試?”

  廖喬玉紅著臉低頭不語,賀蘭雪知道她心裏已經活了,又趁熱打鐵道:“剛才在聚仙樓,他們幾個給他餞行,文慕冠來讓楊小侯捎信給他,我這才突然想起來,連飯都沒吃就跑來見你,怎樣?廖姐姐真不準備讓他捎信?”

  廖喬玉臉紅到了脖梗,賀蘭雪又道:“我剛才進門的時候,又瞧見你那個妹妹了,嘖嘖,小丫頭,人不大,可出挑的越來越水靈了,別人不知道,反正我要是個男人,一定是好色的,軍中本來就乏味辛苦,再有個水靈靈的小娘子在身邊,嘖嘖……”

  廖喬玉啐道:“你現在好歹也是個郡主,怎的這樣沒羞沒躁的粗話也能說出來,給宣世子聽到,不得撕你嘴?”

  賀蘭雪撇嘴道:“禦前我也罵了人了,皇上都沒有怪罪,他管我這麽多幹嘛?難道又想被雷劈?你別操心他了,有這閑工夫,操心你自家男人去。”

  聚仙樓裏,魏芃突然身子一麻,滿身一股麻酥酥的感覺,好像被雷電擊中一般,這是九逍又在惦記自己了?

  九逍有話說:非也非也,本天師哪有這麽閑?是我家小妖精想謀殺親夫了!

  廖喬玉用帕子掩了麵,羞澀難耐,道:“世上怎麽會有你這樣厚臉皮的女子,你……你……”

  賀蘭雪扯下她的手道:“你什麽你啊,你寫不寫?有沒信捎給他?你不寫我就走了,我在大營呆了兩天,都快餓死了,我要回府了。”

  廖喬玉忙命銀翹先拿來些糕點,思索良久,才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賀蘭雪笑著拿心放在嘴裏,然後看著廖喬玉紅著臉將信寫好放在信封裏封好。賀蘭雪輕笑道:“喬玉姐放心,我會叮囑九林哥先試探下文慕玄,擇機給他,不會讓你難堪的。”

  次日一早,大軍出城,賀蘭雪果然跑去送楊九林,透過半開的簾籠,賀蘭雪看到茶館二樓的雅間裏,帶著麵紗的廖喬玉,她向她展開一個燦爛的笑容,楊九林順著賀蘭雪的眼睛看去,廖喬玉頓時又羞紅了臉。

  大軍出發,賀蘭雪這才策馬回城,西疆戰事實變,楊九林這救火的有的忙了。

  議政殿裏,杜國忠想罵娘了,楊九林剛出了城門,那邊苗疆就送來急報,連康重傷,現在嚴茂良暫管大軍。連康此次去苗疆,與以往大不相同,之前幾次征剿,苗寨首領叛亂也都是因為與當地漢人起了衝突,繼而升級,然後引發的;可這次去的時候,受到了苗寨和當地部族的夾擊,還有人在背後挑唆,立馬就陷入了危機,加上又是瘴氣多發的季節,雖然帶足了醫藥,但沒了苗王的支持,便吃了大虧。

  惠文帝倒沒有上火,虱子多了不怕咬。他看看急報和奏折,又看看幾位大臣,林億道:“陛下,臣等以為,平亂不是治本,此次苗疆之亂,原因錯綜複雜,不如從根本上助苗王平定內憂外患,治理一方。”

  陳葉敏繼續道:“苗疆地處偏僻,我朝以往都是按當地習俗,苗王自治,但每年苗疆各寨內亂不息,可見苗王並不能完全治理好苗疆各寨,與其朝廷不時出兵出糧,那不如由朝廷派官員與苗王共同治理苗疆。”

  林億又道:“此次有人煽動苗王造反稱帝,脫離朝廷,有不少寨子響應,加上老首領的遇刺,激化了各寨的矛盾,朝廷不如借此機會,加強對苗疆的管控,重新推出新的首領,以朝廷的名義冊立為王,派能臣加以輔佐,鞏固朝廷對西南的控製。”

  武英殿大學士、少傅譚台禮也說道:“還可以在桂南贛州黔州等州府設置官學,收納當地和苗寨學子,將漢學、禮學傳入苗寨。”這個說白了就是漢化。

  丁從安不住的點頭,道:“苗人開化晚,農耕之道也落後許多,朝廷若派遣官員入西南指導當地春耕秋種,也是穩定苗疆的一個辦法。若這些基本生計得到解決,想必苗寨之內的爭鬥也會減少。”就是說都吃飽了,誰還沒事打架去。

  惠文帝緩緩點頭,這些顯然是他們與六部官員有過商議才得出來的結果。陳葉敏又補充道:“還可以開設通集,漢民與苗人互相貿易,帶動苗寨那邊的經濟,苗人富足了,也會逐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