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神仙打架凡人遭秧
作者:喝酒的醉貓      更新:2020-06-19 08:20      字數:2074
  在北狄與大晉交接的一個城鎮上,兀圖爾術忽然從夢中驚醒,睡夢中,他看到那個女子被秦廣王的地獄焰龍困住,他想去救她,可是被大哥死死攔住,無論怎樣也擺脫不掉,大哥的聲音陰沉帶著不容反駁:“我這是為了你好!你呆的越久,事情就越麻煩,對你的損傷也越大,你怎麽這麽執迷不悟呢?你在違反天條的路上越走越遠,你知道不知道?你想過後果沒有?你別廢話,我替你作主了,這女人就是禍水,拖累你要到什麽時候?”

  “大哥,你答應過我!我用這輩子的修行換她平安,你不能出爾反爾!”

  “別廢話,這是她的命,那小子再不收手,他倆都是死。”

  兀圖爾術看到水龍在與那條火龍糾纏抗爭,想將那女子解救出來,可他隻是水龍,命術還不到,他救不了她。

  秦廣王冷笑:“你念念不忘的人有別的男人在嗬護,你送上門被綠嗎?傻弟弟,別這麽執著,這些俗念早該放下。”

  兀圖爾術抬手,想去化解那道地獄焰龍,可胳膊被秦廣王死死按住:“你的修為現在少的可憐,你省省吧,留著哪天應急用。”

  兀圖爾術急道:“大哥,你不能這樣左右進程,她這樣死了,魏芃的命勢就會發生變化,你不要逼他去禍亂天下!”

  秦廣王不以為然:“她活著,早晚才會禍亂天下。”

  兩人爭執著,水龍突然暴現紫光,那顆紅星被水龍緊緊包裹住,阻斷了焰龍的進攻,繼而兩顆星都消失無蹤。兀圖爾術長出一口氣,九逍出手了。魏芃的水龍居然現出紫光,他……到底是魏家的嫡孫,居然扛住了焰龍,大哥這次可失算了。

  秦廣王也微微吃驚,隱隱約約一聲輕哼轉而沒了聲息。呃,哥倆麵麵相覷,兀圖爾術忽然歎氣:“大哥,魏家氣數未盡,你就別瞎摻和了,為了我得罪這麽多人幹嘛呢?我隻是想化解這輩子的因果,讓她過的好。”

  秦廣王腰間的玉牌忽然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一拍腦袋,上頭啊!有人去闖地府了。兀圖爾術臉上忽然浮上一個笑容來:“看不出來,九逍還挺疼這丫頭的,一點虧也不讓她吃。”

  次日早朝,欽天監的兩位頂烏黑的眼眶將昨晚的異樣天相奏報給惠文帝,惠文帝沉了臉,有光芒蓋過紫薇星的星?還突然消失,這特麽是什麽意思?有人想取代朕這個天子了嗎?誰這樣急不可耐了!

  群臣中竊竊私語之聲不絕,這樣的天相可真不是什麽好兆頭。惠文帝看向陳葉敏,又看看林億,這兩人也在低語著什麽,他輕咳,道:“閣老,這事你怎麽看?”

  陳葉敏與林億交換個眼神,躬身道:“陛下,老臣以為,雖然陛下如今正值春秋鼎盛,然,當立儲了。”

  群臣中議論聲又大了幾分,惠文帝又看看林億,林億很識相,道:“臣附議。”

  惠文帝這才做了十六年的皇帝,繼位時,他已經三十,他從一眾皇子中殺出一條血路,用了六年的時候將所有有二心的兄弟幹掉,又用了十年的時候穩定朝野和政治,現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繼續。

  嗯,反正自己是這樣看的。至於別人背後怎麽說,有多少政令是完全他自己下的,那可以忽略。

  自己除了誅殺有謀反之心的兄弟和大臣,沒有做太多殺戮的事情,官員吏治也算清明,得上天眷顧,也沒有什麽大的災年,怎麽現在就會天生異相了呢??自己這個皇帝哪裏做的不好?現在就給自己這樣暗示讓自己立太子?

  惠文帝腦殼疼,這幾個兒子也確實大了,立儲是早晚的事,難道非要自己下決斷嗎?他看向諸大臣,淡淡道:“各位卿家,你們覺得哪位皇子更適合儲君之位呢?”

  這句話當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大殿中頓時炸了鍋,皇上這是真的準備立儲了?一時間有主張立大皇子的,嫡長子,為人謙和守禮,又得慧慈大師佛法點化,慈悲寬厚。也有主張立二皇子的,心思慎密,殺伐果斷,嗯,他奉旨將大皇子和三皇子下江南的事情徹查了一遍,大皇子遇刺的幕後凶手是賀蘭雪殺的,那個殺手組織在賀蘭雪的暗示下,被他深挖,然後惠文帝下旨通緝,如今已經銷聲匿跡。

  ps:賀蘭雪冷笑,那是你們搞的動靜太大,千手不得已,扔出來幾個小嘍囉好不好?

  還有主張立三皇子的,三皇子呈上的江南一帶官員貪腐的證據,然後被惠文帝下旨查辦,整個江南官員被洗了一半,清明了吏治。

  甚至還有主張立四皇子的,別看四皇子平日裏極不著調,尤其是公然追著安平縣主後麵要跟人家學武功,直逼的縣主幾乎要抓狂,但當初賀蘭雪呈上兵役造假證據後,惠文帝扔給他去辦,這小子居然還真的辦了,衝到兵部吏部一通胡攪蠻纏的折騰,挖了一批從中獲利的官員,從上到下,兵部的人也來個大換血。

  不得不說,惠文帝這幾手也挺絕的,若是旁的官員來清算,難免阻力重重,直接扔自己兒子出去,而且個個都可能是太子人選,這些大員和背後的勢力如果想阻撓,除非直接搞死他們,不然就別想,萬一搞不死,人家轉身成了太子,行吧,這小賬本咱們是不是得核對核對?

  如今除了今年十四歲的七皇子魏翎和去年新添的十三皇子魏翓,其他幾位都已經成年,四皇子八月生辰之後就滿十七歲,也要準備開府,而且這四位皇子都領著朝中的差事在曆練,除了二皇子缺少外家助力,別的三位都有強大的外家,呃,二皇子是沒有強大的外家,可是他幼年開蒙時,伴讀是楊九林,兩人私交也不錯,楊九林手握重兵,楊家向來不站隊,這無形中是不是也是惠文帝一早替他謀劃下的倚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