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滿門抄斬
作者:喝酒的醉貓      更新:2020-06-19 08:20      字數:2083
  那些在打鬥中受傷的刺客已經直接服毒自盡,人家連跑都不跑,滴下血跡還能有跡可查不是?一了百了,最是直接。而他們身上的衣物和兵器,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衣料是市麵上一兩銀子一匹的棉布料子,兵器是隨便哪個鐵匠鋪都能打造的兵器,沒有絲毫的印記,這完全是沒準備給他們追查的機會啊!

  惠文帝怒極,這顯然是衝著謝家一案來的,遇刺的是自己信任的人,這是給自己明示嗎?是想說:你查啊!你審啊!看誰的命值錢。

  禦醫從王府回來,也是一臉的憂心,王爺挨的這一劍可不輕,深可見骨,虧得王府護衛武功高強,王爺自己也是個有本事,不然估計命都沒了。可見刺客是想痛下殺手的,而且這是一直跟著他們的,平日裏無論是林府還是丁府,護衛森嚴,根本不能靠近,更不要說堂堂王府,今天他們回來晚,又不便帶太多的護衛,這才擇機下了手。

  宣王自然不能再去跟著查案,大熱天的躲在王府養傷,王妃心裏那叫一個恨,指著宣王咬牙道:“你不想參與我也不反對,可是大哥,你能對自己再狠點不?你幹脆扔下我們孤兒寡母的算了。”

  宣王神情古怪,道:“你怎麽知道是我自己下的手?我是想這麽幹來著,可是我還沒想現在動手。”

  王妃瞠目結舌:“那這誰幹的?又是為了什麽?”

  宣王冷笑:“自然是不想我插手這件事,我們不肯對謝二動刑,問不出來他們想要的東西,不如把我支開。”

  王妃不由憂心道:“那眼下不是對謝二非常不利?”

  宣王點頭:“豈止不利,這是來要他的命的,而且這是要拖人下水的架式,這是想衝著誰使勁呢?”

  王妃歎氣:“這是要京中血流成河嗎?”

  這句話,絕對是王妃日後最後悔說的一句。沒幾天,第一個被處置的就是五城兵馬司都指揮喬田,王爺和閣老京畿重地遇刺,京城的防衛堪憂啊,於是,喬田被貶官為民,永不錄用。而順天府尹辦事不利,這麽多天查不到凶手,這能力完全不夠啊,他還憑什麽坐在這麽重要的位置上,但當今還是先英明的,給了他三天時間,查不出來就可以以死謝罪了,於是,這哥們成功的成了這次京城風波的第一個冤死鬼——被直接賜死。

  可想而知,惠文帝心中的怒火有多盛。

  又過了幾天,刑部傳來消息,在定遠侯府搜出沒有銷毀的信件,其中最為可怕的是,有一封信是謝峪與惠文帝的八弟,平王魏錦封的書信,信中所寫內容讓人看著觸目驚心,卻是魏錦封與謝峪暗中勾結,商定與北狄結盟,意欲行事。此信傳出,滿朝震驚,魏錦封被奪爵下獄,經過一重重的審理,魏錦封就是不認,最後被送入金吾衛的刑獄司,給扒了半層皮,魏錦封也沒有鬆口。這時,刑獄司又從王府搜出與兵部尚書沈懷仲勾結,意圖造反的證據,又有王府典簿受刑不過,招認平王與沈懷仲密謀的細節,沈懷仲立馬被免官投入大牢,這次直接去了刑獄司。又一波審訊後,沈懷仲受刑不過,趁守衛不注意,直接撞死在牢裏,被認定是畏罪自殺。

  於是,最終結果是,謝家與平王府、沈家滿門抄斬,平王身份特殊,無法株連,隻判了闔府抄斬,家裏別說是那些側妃小妾,連仆從小廝也沒躲過一劫,全部被處死;宗人府也除了平王的名號。

  沈家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兵部事務暫由林億代管。

  定遠侯府奪爵,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然而謝英屏嫁給了鎮國公,連家當年因救過太祖皇帝,所以在幾位開國世家中,被封了國公,並賜了鐵券丹書,更因著連家曆代的戰功,特免了株連連家,謝氏所生女兒已經夭折,所以,隻需處斬謝英屏一人即可。

  這旨意一宣布出來,整個朝堂為了震動,這京城的地怕是也要被鮮血染紅了吧。

  宣王妃已經哭倒在太後腳下,旁的人她不管,她隻想要謝英屏活命。太後也麵露不忍,屏退了宮人,將她拉起,低聲道:“哀家知道你與謝家小姐關係甚好,那孩子也是哀家看著長大的,模樣才情都是京中一等一的,哀家也不忍心。可此番謝峪與平王謀反事大,誰也保不了她啊!”

  宣王妃哭的泣不成聲,道:“母後,她一個女子,就算活命也沒有什麽本事再去謀反,將她拘在國公府,就在眼皮子下麵,還能再掀起什麽風浪?母後,謝家謀反兒臣不想理會,隻想她活命啊!”

  太後歎氣,謝峪謀反疑點頗多,平王被牽扯其中,已經觸犯了惠文帝的禁忌,所以無人再敢為他們說話,哪怕明知其中有問題,沐欣與謝英屏自好,也就是因為謝英屏是女子,她才敢來求自己吧,宣王難道就不知道這個時候別把自己搭進到?她壓低聲音道:“王妃,如今這事已經犯了皇上的禁忌,王爺與皇上在禦書房吵了一架的事情你不會不知道吧?王爺尚且如履薄冰,你不能因小失大啊!謝家之事已經無解,你還想為了她把整個王府也搭進去嗎?”

  沐欣驚懼,宣王與惠文帝爭吵這事,沒幾個人知道,被捂的死死的,這些她何嚐不知,可是實在不甘心啊!太後拍拍她的手,心裏也是百味雜陳,惠文帝這一招實在……動搖國本啊!謝家本已受了重創,在北疆死傷慘重,這個時候還在死守北疆,人家這是圖什麽?就是為了這個所謂的造反?那早幹嘛去了,當年惠文帝登基之初,根基不穩,那時他要拿天下,不比現在容易,何必等到現在?何況北狄內奸開城,世子全家慘死,他這是造反?可是這個位子實在太舒服了,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寧可錯殺,不能留下隱患。所以,很快,京城就會被血色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