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油與墨
作者:槐米周      更新:2020-06-18 21:39      字數:3368
  “是不是紙張不行?”

  幾日忙乎下來,蔡琰已經沒了世家小姐的端莊,滿手墨跡,衣衫袖口也被墨炭染的黑乎乎髒兮兮的。

  衛臻搖頭,現在的紙張是不行,黃不拉幾的,還粗糙,但問題應該不在這上邊,蔡家又不是沒有好紙。有名的左伯紙蔡家就有一些,蔡珟從蔡邕書房裏順出來幾張,衛臻也試過。效果也不好。後世報紙的紙質說起來應該更易洇墨,印製的卻是十分清爽清晰,就是容易染色才改作的鉛印。作為一貫的優秀學生,衛臻小時候曾經還幫老師刻過蠟紙,印過卷子,偷偷的試過報紙印卷子給同學換取零食,報紙照樣能印的很好,甚至比那些白紙還要好,不會像那些卷子一樣輕輕一摸,就弄滿手油墨。

  “昭姬妹妹,印泥裏是不是有油脂?”

  想起油墨,衛臻突然醒悟,油墨和日常寫字用得墨怕並不是一種東西,其中成分怕是大有不同。他小時候寫過毛筆字,那種墨水和用來印卷子的油墨就大有不同。

  “妾身也不是很清楚,我家大人應該知道!”

  蔡琰雖然聰慧,畢竟年齡在那放著,見識有限,蔡邕作為名滿天下的大儒,又在大漢的洛陽呆過不少年,見多識廣,很輕鬆的回答了衛臻這個問題。

  “印泥其實多是皇室所用,流傳其實不廣。官府和民間用封泥的居多,印泥裏麵應該是有油脂的,吾在東觀校書時,曾見過掖庭令畢嵐手下的內侍製作印泥,除了朱砂外,當時加過一些疑是胡麻油的物事。”

  “胡麻油?”

  衛臻有些意外,胡麻油就是芝麻油,東漢就有植物油了嗎?為什麽廚房中用得還都是動物油脂?

  “不是胡麻油,沒有胡麻油的香味,估計是其他草木之油吧,說起來,草木中取油之法也就皇宮獨有,那個胡麻油可真是香氣四溢,勾人饞蟲!”

  蔡邕糾正著衛臻,隨即話題就歪了。

  是不是胡麻油無所謂,知道是植物油就行。別人不會榨植物油,可難不倒他衛臻,至少芝麻油他就知道怎麽弄,村裏西院二門的三爺做了一輩子香油,直到衛臻穿越前還做著呢,衛臻可沒少見他做香油的過程。就是黃豆油他也有把握做出來,壓榨而已,不過就是出油率的差別,至於要不要像芝麻那樣炒熟,衛臻覺得多半不要,偶爾陪著母親榨油時,衛臻記得用的都是生豆子,這都是小細節,就算記錯了,多試一次就能解決了。

  要榨油自然得弄榨油的設備,衛臻見過榨油機,但那都是鐵家夥,以他手頭的條件和生產力,自然做不出,他也沒考慮過做個後現代的榨油機出來。反正不過是擠壓而已,沒有專業設備少出點油就是。

  蔡家莊子上找木匠和石匠不難,聽說衛臻是為了製作榨取草木之油的器械,心思靈巧的蔡琰還特意叮囑了石匠和木匠的同時,還特意把器械建在了蔡家莊子的院內,防止榨取草木之油的技術外傳。畢竟這個技術是皇宮獨有,他們家若也能擁有,沒準會是一門進錢的營生。圉縣蔡家固然是家資過億的大家族,但那是幾房共有,長房因為蔡邕本人這些年顛沛流離,手頭其實頗為拮據,又要為即將出嫁的蔡琰準備不菲嫁妝,若不是其他幾房援助,怕是要入不敷出了。

  衛臻作為蔡邕的弟子,不管他學沒學到東西,確立了這個師徒名分,蔡琰拿了這個榨取植物之油的法子都毫無心理關隘。用蔡琰的話說,就當是衛臻的束脩了,反正當初蔡邕收下他,一多半是看著衛茲的麵子,根本沒收錢財之物。

  “這和米舂相似的物事就能從菽豆之中取油?”

  衛臻這個設備做的有些大,連書房裏用功的蔡邕都忍不住出來觀看,其實用芝麻榨油自然用不上眼前的大家夥,到蔡家莊子上芝麻種植的實在太少,平日裏烤餅時做配料可以,榨油就完全不夠看了,黃豆的出油率比芝麻低的多,又難壓榨的多,衛臻也隻有讓人做出了眼前的這個大家夥。

  這個榨油設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下麵稍細,上麵稍粗,近乎一人合抱粗細的底座,其實就是個石墩上麵刻了一個平底圓形凹槽,凹槽底刻了三條溝槽與凹槽邊鑿出的出油孔相接,出油孔裏塞著粗麻布防止被豆粒堵上,孔嘴突出,下方放置空陶罐。另一部分則是與凹槽相合的石錘,石錘的木柄是近兩丈長,碗口粗細的長木,長木靠近錘頭處被木架架起,人在錘尾一端利用杠杆原理,把錘頭不斷的起落,錘擊凹槽中的黃豆,將黃豆中的油脂擠壓出來。

  “試一試便知。”

  衛臻也沒把握,他也隻是根據原理,自己想當然的造出來一個自己也沒見過的土法榨油機,行不行,得試過才知道。

  造出來的玩意確實和米舂相似,就是錘頭是平底而不像米舂是半圓形。

  在凹槽中倒上黃豆,典韋當仁不讓的站到錘尾,像舂米一樣,踩著長木,不斷起落錘頭。

  “哎,出來了,出來了,是膏油,是膏油。”

  一柱香的功夫,焦黃色的豆油從出油孔中慢慢流淌,通過突出的孔嘴流到下方的陶罐中,活潑好動的蔡珟首先嚷嚷起來。

  “世兄果然奇巧多思,天馬行空!”

  一旁的蔡琰也輕聲誇讚。衛臻帶著木匠石匠造榨油機的這些時日,她始終沒有停止對雕版印刷的研究,卻受限於炭墨,始終沒有突破性進展。

  “臻兒,胡麻油可以食用,這個菽豆之油,應該也可以用來食用吧?”

  好嘴的蔡邕,除了他心心念念的字典,就是圍著廚房打轉了。

  “自然可以,就是不如胡麻油味道鮮美,入秋先生可以讓莊子多種植些胡麻,到時候把這器械弄小巧一些,榨些胡麻油出來,拌入冷菜之中,味道極為鮮美!”

  麻油調涼菜嘛,也算是家庭經典菜色了。

  “那好,吾就讓莊子秋季多種些胡麻。以後胡麻油除了皇宮,便是吾蔡家獨有了!”

  蔡邕高興的直捋胡子。

  得,老蔡不地道,怎麽說這榨油之法也是我衛臻發明的,你老蔡家獨有?聽這意思,就算你讓我衛家榨油,也不準備勻一點芝麻種子給我了?

  “文簡,你先歇一歇,喝口水。”

  聽到衛臻的招呼,典韋趕忙停止了操作,下來歇息。

  這不是他偷懶,衛臻幾人在這聊的開心,典韋累的舌頭都快吐出來了,他一直自覺在衛臻手下光吃飯拿錢不出力,心中頗為慚愧,如今好容易有了賣氣力的機會,哪能輕易認慫,一直在咬牙苦撐,聽到衛臻的招呼,簡直如聞大赦。

  他固然是身形壯大,氣力驚人,可也抵不住衛臻設計的錘頭太過沉重,換作一般人,怕都已經脫力了。

  這也是衛臻沒經驗,又生怕錘頭輕了,擠壓不出油來,弄個錘頭和石滾似的,足有二百斤,也就是漢斤四百斤。典韋的一對大鐵戟才不過五十餘漢斤,以他的氣力也不過揮舞半天,如今驟然弄個四百斤的大家夥,就像一個普通人能舉起百斤之物,但三十斤的啞鈴卻做不了幾組一樣,哪怕是有五六倍的杠杆,一氣下來也沒幾個人能受的了。

  衛臻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失誤,以後免不了要減輕錘頭,加長杠杆以節省力氣。至於榨取胡麻油就需要更小巧的設備。畢竟芝麻出油比黃豆容易的多,完全不需要這般勞師動眾。

  有了植物油,油墨的配置立即進入實驗階段,蔡琰已經快要魔怔了。

  “成功了,成功了!”

  當石版在紙張上印出清晰不少的字跡,首先興奮的難以自己的不是一直情緒外露,生性活潑的蔡珟,而是向來比較斯文守禮的蔡琰!她興奮的滿臉通紅,竟然忘形的抱住身邊之人,不顧形象的又蹦又跳。

  這讓原本同樣興奮的衛臻立馬手足無措起來,畢竟他就是那個被抱住的人。

  在蔡珟的不斷咳嗽下,蔡琰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世兄見諒,小妹太過高興,失態了!”

  到底是大家子女,蔡琰回過神來,雖羞的紅潤上臉,卻還是落落大方的向衛臻道歉。

  “昭姬妹妹言重了,這些時日你為此事投入的心思,臻親眼所見,如今見功,樂而忘形乃人之常情,說見諒不見諒的!”

  衛臻轉移著話題。

  “這菽豆之油雖已建功,卻說不上成功,你看,字跡洇墨情況雖改善不少,卻仍然存在,另外油脂是不是加多了?字跡下有油脂洇開的痕跡。這樣是不成的。”

  確實,油墨配製並不因為植物油的出現就能一蹴而就,菽豆油,草籽油等各種油料的效果要不斷試驗優劣,不斷的調整配比,不斷的實驗對比,蔡珟很快就失去了繼續下去的熱情,設計配比計算,沒有數學基礎的典韋和藍兒根本幫不上忙。反倒是有著良好術數底子的蔡琰能很快接受所謂的配比概念,並能不厭其煩的一點點驗證各種配比的可行性。

  其實到最後,耐心一般的衛臻都有些撐不住了,反倒是蔡琰能耐得住性子,帶著幾個細心的婢女不斷的調試。還因為衛臻一句鬆枝燒墨效果最佳,跑去用鬆枝製墨。最終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還真讓她做出了以鬆墨為底,各種墨料混合,勉強適合印刷的油墨。可以說,衛臻就是指出了方向,真正完成這個油墨配製的,應該是出力最多的蔡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