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蔡邕來訪
作者:槐米周      更新:2020-06-18 21:39      字數:5222
  衛家小郎君在稷王廟遇仙,得賜天書三卷的事兒很快傳遍了襄邑甚至整個陳留郡。一時間與衛府有交情的沒交情的世家大族遞拜帖的遞拜帖,直接上門的上門,讓衛茲應付的不勝其煩。至於衛臻,因為尚未成年,每次露個臉,讓人見識下能讓稷王傳書的小郎君到底是如何一副尊榮足以,其餘時間自然是趴在自己書房裏研究到手的‘天書’了。

  不是沒人想見識見識天書是何等模樣,不過大家怎麽說也是詩書傳家的體麵人,見見得賜天書的小郎君也就罷了,這等開口要見人家傳家寶的話如何能開得了口。當然也有麵子大的或者臉皮厚的,當下衛府就來了位麵子大的。

  “圉縣蔡家,蔡伯喈蔡郎君也知曉吾得賜天書的事情了?”

  衛臻捏著老管家送上來的拜帖,一臉與有榮焉的興奮。圉縣蔡家那可是真正的官宦世家。自蔡邕六世祖蔡勳在漢平帝時曾任郿縣令,其父蔡棱被成為貞定公,其叔父蔡質更是做到衛尉。蔡邕本人雖說仕途坎坷,卻早已名滿天下。世代兩千石說的就是蔡家這種世家,與之相比,衛家就要黯然失色了。如今赫赫有名的文學大家也要來拜訪自家,哪怕自知後稷傳書是怎麽回事,衛臻也不禁有些飄飄然,甚至還想著蔡邕會不會帶著他那個有名的女兒一起來,讓他見識見識三國第一才女的美貌。

  是滴,當然是見識美貌,才學這東西衛臻可真不敢見識,沒準弄不好自己要出乖露醜的!

  圉縣到襄邑怎麽說也有百餘裏路,當蔡邕的牛車吱吱呀呀到衛府時,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

  “伯喈兄一路辛苦,近十年沒見,伯喈兄風采依舊啊。”

  衛家的主人衛茲早早迎上蔡邕的牛車。衛蔡兩家也算有交情,隻是一來離這上百裏路途,二來因為前些年蔡邕這個官場愣頭青得罪了十常侍,鬧個流放朔方的下場,好容易遇到大赦,回來又因為不願應舞九原太守王智,得罪了人家。這些年一直都避禍在外,旅居吳會,倒是有近十年沒見過麵了。

  “子許賢弟繆讚了,十年風塵苦旅,哪還有什麽風采,倒是賢弟你,家業興旺,還有個好兒子,羨煞旁人啊。”

  蔡邕的話既是恭維,也是感歎。想他蔡伯喈年青時自負才華,躊躇滿誌,卻不想宦途坎坷,報國無門,如今年過半百,落得避禍他鄉。更讓他傷心的是,膝下幼子前年夭折,如今僅有二女承歡膝下,連個繼承血脈相火的都無,想他蔡家長房這一支,怕是要斷絕在他蔡伯喈身上了。這同樣血脈單薄的衛子許倒是好運氣,如今衛臻也已年過十五,想來開枝散葉就在眼前,血脈香火是不愁了。

  不管蔡邕心下如何感歎,衛茲把蔡邕迎進莊子,賓主分坐,茶湯半飲,蔡邕自是談起他來的目的,衛茲那位得後稷傳書的寶貝兒子。

  衛茲自然沒什麽遮掩的,兒子又不是女兒,自然是多見見人的好,更不用說是蔡邕這樣名滿天下的大家,弄不好蔡邕興致一來,給衛臻來個什麽王佐之才的評價,以後衛臻的路就要好走許多了。

  衛臻此時正在書房整理著自己的記憶,努力的將前世有用的沒用的記憶都用手中特意製作的鵝毛筆記錄下來,以防以後天長日久給遺忘了。

  蔡邕要見見他,他自是求之不得。他倒是和自己的便宜老爹想一塊去了,想讓蔡邕給他品評兩句,畢竟這時候名士間流行互相吹捧這套。你給我個俊才的評價,我給你個異才的吹捧,反正不要錢,掌握話語權的都是這些個名士,還不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和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那套絕對差不離!

  互相吹捧後大家名氣漲了,名聲大了,步入仕途自然也容易多了。所謂三君八俊什麽的不都是這樣來的?名士名士,沒有名,光剩個士有毛用,大漢朝的士多了去了,想由士入仕,沒名氣的自然往後稍稍了。

  名有多重要?看看曹操就知道了。君不見當初二十啷當歲的老曹為了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卑辭厚禮不說,最後還差點把刀架在許子將脖子上了。但就這一句半逼半搶來的評價,能讓所謂的閹豎遺醜名聲好上一小半。也就是許劭退休不搞什麽月旦評了,不然衛臻就算幹掉他也得讓他給自己一個國士無雙的評價,以後的日子怕是就不用發愁了。

  蔡邕品評士人是比不上許劭,但他也是名滿天下的大家,給衛臻隨便品評兩句,吹吹牛,以後衛臻找老大時也麵上有光。

  像人家荀彧,一報荀彧二字,認識不認識的都得接一句‘原來是王佐之才荀文若’‘可是王佐之才荀文若當麵?’,倍有逼格。要麽像諸葛大大那樣,人家接一句‘原來是臥龍先生’,也是十分的高大上。要是人家來一句‘原來是衛子許家的娃子啊’,沒了逼格不說,待遇怕也是月薪一毛三了。

  見到蔡邕本人,衛臻倒是沒有緊張,老老實實見禮,稍稍一打量後,衛臻覺得那些把蔡文姬意淫為大美女的三國小說有點不靠譜。倒不是說蔡邕容貌醜陋,蔡邕能舉孝廉,宦海沉浮,容貌不可能過不去眼。

  雖說漢代當官並不像唐宋那樣要求身言書判,把相貌放在第一位,但最起碼不能影響市容的要求還是有的。若不然大名鼎鼎的鳳凰娃子也不至於輾轉於劉表的荊州、孫權的東吳、劉備的蜀漢了。最後要不是被張飛從小縣城裏給發掘出來,怕是一輩子都是芝麻大的縣令,出不了頭。

  蔡邕一臉書卷氣,配上三縷長須,寬袍大袖的,賣相還是很不錯的。就是兩撇掃帚眉,一對招風耳有些破壞出塵的氣質。蔡文姬要是不小心遺傳了這兩點,怕是也隻能稱作才女了。

  “小子欲學張角乎?”

  蔡邕和衛茲雖差著幾歲,卻是先後腳舉的孝廉,兩家往來不少,加上這次來訪又是衛茲所請,是以蔡邕和衛臻並不見外,甚至有些不客氣。

  “啊!”

  衛臻有些無語,讀書人思路就不能拓寬一些?扯來扯去,咋就離不開張角了咩?

  “吾於圉縣聽聞賢侄於後稷廟得天書三卷,與昔年張角於南華老仙處得天書何其相似,難不成賢侄亦有張角之誌乎?”

  乎個毛線啊!

  蔡邕的一席話讓衛臻無語加無奈,老子是怕後世科技太過神奇,嚇著你們這些土鱉,你們卻老想著把老子和張角那位裝神弄鬼的造反派關聯上,感情是不想讓我過了是不?這也怪張角那孫子,把得天書的專利給搶先一步注冊了。

  “小子不敢,我家大人得朝廷看重,衛家亦世代為大漢效命,小子萬不至於有如此念頭!”

  知道所謂的煌煌大漢已經風雨飄搖,馬上就要英雄人物競出,但衛臻還真沒有自己拉杆子單幹的想法。他有自知之明,心裏逼數不少。論家世,不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弘農楊家,就是被蔑稱為閹豎遺醜的曹老大也要比他強得多。往遠了說,人家怎麽也算曹參之後,近的說,甭管曹嵩掏了多少五銖錢,大司農之職可是實打實的,衛臻記得好像曹嵩還當過太尉,更是讓曹家成了公族。比能力,那更不用說,曹老大那一路走來滅呂布,抗袁紹,平袁術,降張繡,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能力那是杠杠的。自個兒在政府機關工作幾年,被擠兌的那叫一個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根本就比都沒臉比。他又不是那些連學校都沒出的熱血少年,不會天真的以為給了同樣的條件自己就能做出和曹操一樣的成績。

  再看看那些拉杆子自己幹的,不說那些牛逼哄哄的,就說稍稍有頭有臉,能在十八路討董中露上一麵的,哪個不是大有來頭?張邈夠遜了吧?衛茲現在就在他手下上班,聽便宜老爹說人家可是大名鼎鼎的八廚之一,那叫一個家財萬貫,衛家和人家一比,就是一鄉下土財主。劉表夠無能吧?被孫家爺三個輪流揍,被袁術欺負。曹操吞了人家基業不說,還十分看不上的給了個守戶之犬的評價。可人家比張邈更厲害,八俊起步,漢室宗親,和劉大耳朵那個野路子不一樣,正兒八經的皇叔。入主荊州的那番精彩操作,衛臻是歎為觀止,自認沒膽子沒手腕能做到。和這些人一比,他衛臻就一海參,沒頭沒臉!他倒想像劉大耳朵那樣走野路子,說自家和衛青有關係,又怕被河東衛家給打上門。他可細細問過便宜老爹,襄邑衛家和河東衛家八竿子打不著,除了姓氏相同,真得沒有任何關聯。

  唯二家世和衛臻有差距的,劉大耳朵那個漢室宗親你甭管真假,起碼後來人漢獻帝金口玉牙的認了,再說人家劉大耳朵拐男人的能力,他說三國第二,第一那是沒人敢認的,讓情商不到及格線的衛臻如何去比?

  孫家家世也不好,籠絡人心也一般,但耐不住人家爺幾個一個賽一個的能打啊,什麽江東猛虎,小霸王的,衛臻可沒膽子上亂軍中博這樣的名號。像曹子桓那樣指望老爺子牛逼更不行,衛茲除了有點小錢小名,第一次跟著曹老大開片就丟了老命,估摸著也是戰五渣的水準。

  “如此最好,大漢如今正逢多事之秋,可經不起第二次張角之事,也不允再出張角!”

  蔡邕說得嚴肅,衛臻聽得蛋疼。

  “對了賢侄,不知賢侄所得稷王之書,老夫可有緣一觀?”

  蔡邕也是個臉皮厚的,這邊才凶過人,轉臉為了看看所謂的稷王之書,賢侄又喊得忒親熱。

  當然,衛臻臉皮也不薄。從書房裏拿出三卷空白老舊的竹簡,信誓旦旦的告訴蔡邕,這就是所謂的稷王之書。看不到文字?那說明老蔡你和稷王之書無緣啊,少爺我就看得到上麵的文字,隻是文字太過古拙,少爺不大認識而已!

  蔡邕被衛臻早準備好的說法堵了個嚴實,一臉惋惜的道:“看來老夫無緣得見稷王之書真麵目,聽賢侄你所述,上麵的文字倒像是金文,吾倒是對此稍有研究。”

  “是啊,愚弟也是如此這般認為,這才請伯喈兄奔波一趟。”

  衛茲一旁睜著眼睛瞎白話,衛臻這才知道,感情蔡邕不是好奇,而是老爹給請來給自己漲名氣的。

  “賢侄近來讀的都是些什麽書?”

  像後世一樣,家長和小朋友們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學習二字,書讀的如何,考試怎麽樣,跨越兩千年的時空,蔡邕也沒能例外!

  “回蔡伯父,近來小侄都在讀九章律,太史公的史記和班蘭台的漢書、白虎通義也時常讀一讀。”

  班蘭台自然是班固,他做過蘭台令史,被時下士人稱作班蘭台。

  “噫,為何不讀經?”

  蔡邕有些意外,衛臻讀的這些,九章律是漢律六十篇的一部分,是律法書籍,史記和漢書是史書,當然也可以當做是故事書,白虎通義就更奇怪了,講的是政治禮儀製度,這種讀書的風格讓蔡邕有些摸不著頭腦。

  “詩已經讀了。”

  衛臻硬著頭皮回答,除了失傳的樂經,他也就對詩經裏的‘風’比較感興趣,至於尚書、春秋、易經、禮儀那些枯燥無味又艱澀難懂的玩意兒,他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再說也沒啥用不是?

  史書其實他都不想讀,更別說白虎通義了。但作為一個世家子弟,被時代默認的文化人,要是連一些本朝的名人典故和相關禮儀製度都不了解,那肯定是要鬧笑話丟大臉的。讀九章律是因為實用,起碼得知道大漢朝的基本律令才行,被莫名其妙下獄的法盲可不能當。衛臻更想讀的是衛茲說過的大小杜律,九章律畢竟是蕭何那時候製定的老古董,到如今已經變動不少,大小杜律才是大漢律令現行版,可惜家中的藏書沒有。這一點衛臻真是忍不住吐槽的怨念。國家的律令文本連衛家這樣的世家大族都沒有,想一想整個大漢朝得有多少可怕的法盲?!

  “呃!”

  蔡邕不由得拿眼瞥了瞥老神在在的衛茲,心想你家小子夠憊懶的啊,一般世家男子,到十六歲這個年紀,就算沒通讀五經,那也差不多少了。像我家大女,比這小子還要小著一歲,不但詩書爛熟,琴藝也幾不下於我,你家這個倒好,拿著詩來糊弄老夫。

  衛茲依舊老神在在,就當沒看見蔡邕不善的眼神。他家小子這兩年讀書的奇怪之處多了去了,他都有些虱子多了不怕癢的錯覺了,隻要這棵獨苗身體康健,他還在乎這些小事?再說不讀經怎麽了?潁川郭家也不甚通經傳,世代精研小杜律,每代都有人靠著嫻熟律令出仕,還不是有名的世家大族!

  “對了,不知賢侄你所得天書,所述何物?”

  朽木不可雕也倒也談不上,畢竟路子走歪和不學無術是兩碼事,蔡邕索性不問衛臻學業上的事情了。

  造反不造反,那都是大家放心裏的玩意兒,蔡邕也就是提上一嘴,他其實挺上心所謂的天書的。

  “回蔡伯父,主要說的是一些農耕富民之術,其他還有一些稼牆之術等小道。”

  本來衛臻準備整三卷所謂的天書,一卷天文知識,是為天書;一卷地理知識,是為地書;一卷雜七雜八,就是人書了。老被人拿張角嚇,衛臻哪還敢整這個,當下挑最沒有造反嫌疑的拿出來說道。

  “士農工商,士為首,農為本,農耕之術也算是固本強國之術,卻終究不能和經傳相比,此為小道爾!”

  蔡邕本以為天書是什麽奇書或者什麽太清丹書一類的妖書,本來他還想借著衛茲有所求,舍棄臉麵,讓衛臻述說金文形狀,自己翻譯,來個先睹為快呢,誰想到是他壓根看不上眼的農耕之書,當下就索然無味,心想這下好了,衛臻這小子的路子估摸著更野了,他心下甚至有些懷疑奔波這一趟到底對還是不對。

  看著蔡邕一臉失望,衛臻真想頂他一句此言差矣,不過便宜老爹都老神在在的沒發話,他自也不敢放肆。隻能心裏嘀咕,小道爾,小道個屁,經傳再牛逼,還能讓糧食畝產五百斤?你蔡家是萬惡的封建地主階級,你問問那些餓肚子的黃巾起義軍,看看耕種之術是不是小道?

  “伯喈兄言之有理。”

  知子莫若父,看有冷場的苗頭,衛茲適時接過話頭,和蔡邕談起了吳會的風土人情。

  兩人半白不白的掉書袋,沒撈到品評,還得在一旁侍立的衛臻聽得半懂不懂,直到便宜聽到老爹一句讓他渾身一激靈的話。

  “伯喈兄,犬子可堪雕琢乎?”

  便宜老爹這是要讓自己拜入蔡邕門下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