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汝可自為之
作者:槐米周      更新:2020-06-18 21:39      字數:4149
  “竹簡是你自己削的吧,竹片還是你讓壤伯家的二小子給你找的,煙霧你是怎麽弄出來的?哼,你讓壤伯家二小子給你找什麽硝石硫磺還有木炭粉什麽的,就是搗鼓這個吧?說吧,你到底想做什麽?想學張角麽?”

  衛府,衛茲坐在胡床上,氣呼呼的看著垂著頭站在下首的獨苗。老管家低眉斂目的站在一旁。

  衛臻有些懵逼的站著,怎麽也想不到劇情會這樣開展。本來嘛,他就是想搞個封建迷信,讓自己一肚子的後世知識有個來頭。這軍閥混戰都快開始了,到時黃巾搶,官府也搶。自己再不抓緊行動,沒準就要流離失所,由富二代變成小乞丐了。誰想到老管家壓根不吃他那一套稷王傳書的把戲。不是說兩漢自劉大魔導師以後,讖緯之學很流行嗎?怎麽到自己這連個老管家都騙不了了?也怪自己不小心,沒想到張角這一茬。那老小子前幾年才滿世界宣傳自己遇仙,自己這個怎麽看都是和他一個路子。

  “大人,孩兒再不醒事,也知道咱家曆代官宦,陳留望族,怎麽可能去學張角?”

  衛臻辯解著,腦子轉速開大最大,思索著最合理的解釋。

  聽到衛臻如此說,衛茲臉色稍霽。他老衛家千傾地裏就這一棵獨苗,真要是小小年紀就尋思造反這種腦袋掛腰上的風險事兒,他說什麽也要阻止的。

  “那你這般折騰,意欲何為?”

  衛臻沉著臉繼續逼問。這小子自從大病痊愈後,舉止就帶著點奇怪,衛茲一直讓管家多留意著,生怕他弄出什麽不能收場的事端。卻沒想到事端沒有,倒弄出個裝神弄鬼。

  “大人,小子對咱家莊子的農耕生產之事有一些想法,又怕貿貿然說出來,無人理會,隻好出此下策,讓大人擔心了。”

  衛臻想好了理由,擺出一幅老老實實低頭受教的模樣。

  “胡鬧,且不說你那些想法管不管用,咱們衛家怎麽也算詩書傳家,怎麽可能去操弄生產?你小小年紀,不以讀書為要,偏要去參合農耕之事,還整出這等事端,豈不是不務正業?”

  衛茲右手啪的一聲拍在身側的案幾上。他是真有些生氣了。自家這小子小時讀書甚勤,也有天分。衛茲向來引以為傲。偏偏大病一場後,性子變了許多。讀書勁頭雖還在,卻再無以前那種認真勁,總是一掃而過,不求甚解。唯獨對史書還算認真。本來衛茲就一肚子不快了,隻不過念在這小子大病初愈,又是三代單傳的寶貝,衛茲也就忍了。這小子居然還不依不饒,想著插手操持農耕生產那種下賤之事,這讓他怎麽能忍得住胸中的火氣?

  大漢朝雖曆來尊農抑商,可別忘了,高高在上的卻始終是士!在作為士族一員的衛茲眼裏,農就是賤業,士族豈能操持此事?

  “大人!”

  麵對憤怒的衛茲,衛臻沒有從心,反倒抬起了頭,毫不退縮的盯著衛臻嚴厲的雙目。

  “若是明、章之間,孩兒自當發奮苦讀,勤習詩書。可如今是什麽時候?前有涼州羌亂,後有黃巾之禍,這大漢朝的火德還能燒多久?當今天子若是在鬧黃巾後幡然醒悟,勤奮治國倒也罷了,大漢的火德總能延續下去,可天子這樣做了嗎?反倒是賣官鬻爵,更加變本加厲的搜刮百姓。這幾年,賊盜四起,剿之不絕,到底是怎麽回事,大人你難道不清楚嗎?大人,大漢的火德已經風雨飄搖了,一旦當今天子不虞,就是亂世開啟之時。那時候,糧食和刀矛才是立足的根本,詩書又濟得甚事?”

  衛臻一席話說得衛茲臉色陰晴不定,老管家衛壤更是臉色蒼白,看衛臻的目光仿佛見了鬼一般。

  “這就是你讀書讀出的道理?”

  沉默良久,衛茲意外平靜的問道。他本想問這是誰教你的,後來一想,自家這個獨苗,自病愈後接觸的人物,自己都一清二楚,其中並無能說出此等話的人物。

  “詩書哪能讀出此等事,這是孩兒用雙眼看,用雙耳聽,用過往之事判斷的。”

  說出反動言論的衛臻在衛茲沉默時一點也不緊張,甚至有些輕鬆。老頭子是什麽樣的人,他一清二楚,能在見到曹老板第一麵時說出‘平天下者,必此人也’的角色,怎麽也不像大漢朝的死忠。再說能稱得上‘明慮淵深,規略宏遠’的人,會看不出眼前大漢朝的形勢?再說了,自己是衛家獨苗,就算衛茲和史書上描述的不一致,總不至於死忠到要把自家的獨苗送上絕路吧?反動言論多了去了,說這個的可不止他衛臻一個。甚至像何伯求、許子遠那幫反動派,不但說,還付諸了行動,這兩年就謀劃著廢了靈帝那老小子呢。

  又沉默了許久,衛茲輕輕頷首道:“為父事務繁忙,你先下去吧。”

  衛茲一甩袖子,把衛臻趕出了房間。

  “主君,少君見識不凡,但畢竟尚未及冠······”

  老管家衛壤看著衛臻顛顛的跑出房間,有些遲疑的向衛茲提出疑問。他是衛家鐵杆死忠,老家主想什麽他自然門清。卻擔心這個安排是否有拔苗助長的後遺症。

  衛茲擺擺手。

  “無妨,這孩子能有這份眼光,比吾當年強多了。壤伯,這大漢的天下要亂了,吾多在張府君那,衛府總要有個能看清形勢的當家人。臻兒雖幼,眼光卻好,鍛煉幾年,總能曆練出來。你多看著點,出不了亂子。對了,這個什麽稷王傳書的消息也可以適當放一下。”

  “主君,這合適嗎?張角之事······”

  老管家衛壤有些擔心。

  “無妨,稷王和南華老仙不是一回事,吾衛家和張角更不是一回事!對了,吾打算明日帶臻兒去祭拜下細君,壤伯你看著準備下。”

  衛臻母親高氏,出身圉縣高氏。按輩分是三國非著名老壽星高柔的親姑母,她族侄還有個名人,就是後來的並州刺史,袁本初的外甥高幹。高幹母親,也就是衛臻母親族嫂。說起來衛茲和袁本初還算是沾親帶故。當然,衛臻母親去世的早,導致衛家和與圉縣的高家都不是太親密,和袁本初更談不上關係多好。兩家關係,從衛茲後來沒有投奔名冠中原的士人領袖本初弟弟,反倒投資閹豎遺醜曹老大,就能窺一二。

  衛家祖墳坐落於襄邑城西南七裏處。高氏身為衛茲原配夫人,還是留下獨苗的那種,自然在祖墳區有一席之地。她的墳塋在一個小坡腳下,坡前一條小溪蜿蜒而過。也算是平原地區少有的背山麵水風水格局了。

  墳塋造的很大,其中大部分是給衛茲留的空間。當然,他老人家要是不跟著曹老大開片的話,一時半會兒,沒什麽機會在裏麵躺著的。

  “說說吧,汝對這天下大勢的看法。”

  敬了香,掃了墓。衛茲招呼著衛臻就在墳塋前坐下,準備當著妻子的麵,好好與自家獨子聊一聊。

  “大人,昨日孩兒並非說胡話,這天下終究是要亂的。在下,黃巾之禍遺毒未清,賊亂此起彼伏。關鍵是一場大亂下來,流離失所的百姓幾近百萬,大量耕地被拋荒,洛陽不聞不問不說,反而變本加厲,田畝錢一出,又有多少原本就維持不住生活的老百姓要破家流亡?大人,平亂易,安置難,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為了填飽肚皮,什麽事幹不出來?大人你是做過理民官的,不會不知道流民的破壞力吧?”

  見衛茲微微點頭,衛臻接著道:“在上,當今天子依舊耽於遊樂不說,兩次黨錮之禍,牽連了多少世家、豪強?沒了仕途前程,士人、豪強還能心向朝廷?大人,一代人不出仕不打緊,兩代人、三代人不出仕,世家會不會破落成寒門?黨禁至今已經二十餘年,找不到出路的士人們有沒有其他想法?黃巾之禍背後有沒有世家和豪強的影子,你難道不知?”

  “大人,如今袁本初在洛陽納士養望,一夥人把何將軍推在前麵當對抗十常侍的矛頭。這其實無所謂。有天子在後的十常侍有恃無恐。但一旦當今天子有個三長兩短的話,一方失去了靠山人心惶惶,一方出仕無門的士人早就恨對方入骨,會不出亂子嗎?”

  衛臻見一番話說得衛茲頻頻點頭,心下興奮,當下再接再厲道:“大人,當今天子改製州牧製,使之位於刺史郡守之上,統一州軍政,此與先秦戰國,前漢藩王格局何其相似?一旦洛陽動蕩,無力鞭策宇內,各自為政的局麵就在眼前,到時少不得兵連禍結,一片混戰。襄邑地處中原,曆來為用兵之地,兵禍臨頭在即,大人要早早為家族計啊。”

  老衛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就在衛臻自以為已經折服老衛時,老家夥臉色一正,板著臉道:“臻兒你說得都很有道理,這些為父也略知一二。其實呢,為父關心的不是這些,為父就是想知道,這等見識你是如何得來的?”

  衛臻傻眼。

  感情衛茲在這等著呢。天下大勢什麽的,老家夥人老成精,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心中也有應對打算。人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寶貝兒子,衛家獨苗,怎麽突然就這麽長進能耐了?就好比你家學習一直平平無奇的兒子,突然在學校成了尖子生,欣慰之餘,作為知根知底的老爹,你第一個念頭會不會是懷疑這小子在考試是作弊了?

  老衛大約也是這個感受。人不在乎你小子到底年紀第一還是第二,他關心的是自家兒子到底是不是作弊才有的這成績!

  “呃,大人,小子自己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病中模模糊糊的胡思亂想,病愈後就突然知道了不少東西。大人讓小子說,還真說不清楚。”

  衛臻直接糊弄老衛。其實他考慮過搞封建迷信來糊弄老衛。像什麽仙人夢中傳授啊,夢遊天國啦之類的。但吃一塹長一智。他想搞個稷王傳書都能被衛壤揭穿,衛茲這樣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又怎麽好糊弄?索性直接給他來個無可解釋,省得以後麻煩。

  敢這樣幹,衛臻心裏是有底的,別說衛茲了。就是後世穿越劇看過無數次的老爹們,真麵對自家寶貝兒子的學習能力暴漲,哪個不是一句開竅了來解釋?有深究的嗎?行為異常還上點心,沒有戀愛或者網癮之類的不好習慣,還不是一句青春期到了,就打發了?會懷疑自家兒子被人穿越了的,除了神經病,怕是不做第二人想。

  老衛同樣是做爹的,這個答案把他糊弄的一陣無語。衛臻日常點滴他都了如指掌。真要找個變化這麽大的理由,也隻能是開竅了。

  人家甘羅十二歲能為相,他老衛家兒子開個竅不是很正常?再說自家兒子都十六歲了,有這個見識雖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但別說與甘羅比,就是附近大族,就衛茲所知,就比不過那個少年成名的‘王佐之才’,荀家幼龍。遠的如北海那個八歲知道讓梨的天才兒童,也不見得比得過。

  自己在這瞎糾結個啥?看著個頭幾乎要趕上自己的兒子,衛茲輕輕一拍大腿,自個兒搬開心中大石。

  “為父要分心它務,今後衛府之事,汝可自為之。”

  啊,衛臻有些發蒙。不怪他蒙,這句話意思可深了去了。趙老二就這麽一句話逼死了自家大侄子。

  “為父說了,汝可自為之,怎麽?還不滿意?”

  看著衛臻發呆,衛茲哼了一聲。

  回過神的衛臻連忙點頭表示明白。他知道自個兒想多了。他可是衛茲的親生兒子,還是三代單傳那種,叔侄那種關係哪能和他比。老爹衛茲放下這句話,怕是意味著衛府以後真要自己當家作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