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遺書
作者:無痕之夏      更新:2020-03-06 22:39      字數:3309
  父親上吊自殺了,牛丹宏腦袋轟的一聲,差點支撐不住自己,癱坐在地上。

  “噗”一口鮮血吐了出來,牛丹宏靠在門邊兩行熱淚緩緩流下。

  後麵跟來的牛丹宏妻子看到這幅場景也一並嚇暈了過去,隨後越來越多的家仆以及家裏人紛紛聞聲趕來,皆被這個場景嚇得癱坐在地上,而後哀嚎一片。

  牛丹宏沒有倒下,自己背負太多使命和責任,他摸了摸臉頰上的眼淚,用手擦拭掉。眼淚對於他來說從來都是“奢侈品”,長久以來情感的淡漠讓他忘記了哭泣和笑容。

  慢慢走到父親屍體身邊,他抱住父親的雙腿輕輕往上一頂,父親脖子從掛在房梁上的繩子卸了下來,他把父親平放在地上。

  牛丹宏突然發現父親雙腳後,雙肩,雙腕各打入一枚金色釘子。

  一看之下他便明白了父親的意圖,父親是上引術即將突破七海的強者,普通的繩子根本吊不死,於是父親便將六根金釘訂入自己六道氣海處,封印了自己的修為,然後再用繩子將自己活活吊死。

  牛丹宏看到此處再也無法忍受悲傷,雙眼紅的幾乎可以滴出血來,他想不出父親昨晚承受了怎樣巨大的痛苦,那一根根的金色釘子好像每一根都紮在自己心上。

  父親已經死了,為了贖罪,替自己救贖。他的眼睛依然瞪得直勾勾,好像在看著自己,好像死了也在問自己為什麽?

  牛丹宏不敢看父親的雙眼,他試圖用手將父親的眼睛合上,可怎麽合也合不上,父親的不瞑目已經刻在心裏。

  父親嘴巴咬著一份書信,牛丹宏剛想取下,手卻突然縮了縮,他有些懼怕,懼怕信的內容,可是他不得不麵對這一切。因為所有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那麽所有後果自己也應該一力承擔。

  於是他不再猶豫從父親嘴巴裏取下書信。

  展開信封,上麵寫著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吾兒丹宏親啟。

  取出信紙,牛丹宏開始閱讀。

  丹宏吾兒:

  吾兒若見此信,父之亡魂必已追隨玉祖之仙步而去,吾兒無需傷之悲之。

  父之一生,有二友一兄三願三之摯愛。

  父曾以為,吾之一生已入武道,一心報效家國,固醉心上引之道,雖天資平平,但勤勉學之亦有所成。

  但不至中年,偶遇汝母穎慧,才感人生大快。安國曾有一國主哥盛曾言:人之一生,何為重中之重,玄功?長壽?權利?皆為人間重寶,但比之一生鍾愛人,其則皆為糞土。

  父聞之深以為然也。

  吾之幸也,得一生鍾愛人。

  然天有不測,人有悲歡。汝母穎慧,終不能與吾常伴一生,此乃吾之憾事也。

  丹宏生性冷漠,對汝妻子亦常冷漠之,但汝妻子賢惠善良。吾兒長年帶兵在外,汝妻操持家族事物,無一不井井有條,勤儉操勞。

  警示吾兒,要善待妻子。

  古人雲:如有一失必有一得。

  汝母離我而去,卻得吾兒丹宏。

  吾摯愛之二,便是丹宏。

  穎慧離世前,吾曾起一願望,定將吾兒培育成大愛無私,忠君愛國,良善重情之人。

  如今發生之事,已證實未能實現,悲焉戚焉!

  固然,父告與吾兒,天下雖大,但大不過人心,人心雖雜,唯守自心。吾兒行事一向穩重,父不信你無故變心,你所做之事想來定有隱情。奈人心難測,為父隻能相信此解。

  吾摯愛之三,乃吾之孫女。

  孫女鐺出生時至今日,丹宏長年不在其身邊陪伴。鐺雖然天資聰慧,然性格頗為頑劣。望吾兒日後多加陪伴照顧,切勿寵溺嬌慣。

  為父在育兒一道,失敗非常,便不再與汝多言。

  父之二友。

  父少年時,偏執武學一道,致使不會交友談心。

  中年後,汝母常伴吾身,為父才性情大變,餘生交二友,皆為摯友。

  一友玉允武。

  允武雖為當代天下至尊,然性格溫厚淳樸且胸中大誌勃勃,少年時便與為父相識。

  父少年時,性情執拗,頗多古怪,但允武時至今日對吾也未改相交初心。

  允武看似執掌玉國天下大權,實則早已被架空權利,其中隱情吾兒如今也應當知曉一二。為父常年與允武通信,其長歎頗多無奈,感慨非常。

  為父知吾兒天縱奇才,隻求吾兒餘生不叛玉國,莫負允武,切記!切記!

  二友方士敏。

  方氏一族,必出精英。

  方士敏更是人中龍鳳,其年長為父半個甲子,卻相交莫逆。

  方士敏乃當代咒術大家,實力深不可測。其職能一為盛怡書院院長,職能二為允武出行護衛,權高位重。

  為父曾與其有約,其有生之年定收吾孫為徒,傾囊相授。

  丹宏日後若真無心陪伴吾孫,可將其送至盛怡書院,方士敏絕不會拒之門外,切記,切記。

  最後,為父之有一兄。

  丹宏應知我牛家三代單傳,父之兄也,是誰?

  不錯,正式金雲之父金聖歎。

  百餘年前,玉安兩國大戰。汝之祖父出奇兵圍困安國國都水司,眼看就要大破安國軍隊,活擒安國國主,卻不想安國“五略會”遊說眾小國,集百萬之兵,反圍汝之祖父。

  彼時,牛家戰力已是玉國最強戰力,汝祖父本想出奇兵直接圍困安國國都,速戰速決,卻不幸落入敵軍圈套。

  牛家雖戰力無雙,卻無奈雙拳難敵四手,寡不敵眾,汝祖父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即將被圍困致死,汝祖父悔不當初。

  玉國國內,皆恐安國百萬聯軍,無人敢應敵出兵相救。

  九王家族雖然各個底蘊深厚,但要論行軍打仗,皆不如牛家,因為牛家是這天下延綿了數千年的軍武世家,我們都敗了,誰還有資格出戰。

  而當時的九王金家本來就是以文才見長,數千年來代代出的都是風流文士,筆墨騷客。從未聽說過有什麽玄功天才,更不可能有將領之才。

  然而,就在玉國就要放棄我們牛家的時候,金家橫空出世,僅率領自家十萬守軍號“子母兵”,連夜奔襲,日夜不息,迎戰安國百萬雄兵,救汝祖父於水火。

  事後,因為汝祖父的過失,玉國舉國上下一片聲討,汝祖父也終日生活在自責與愧疚

  之中。

  而金家也就此聲名鵲起,不僅在玉國風頭一時無兩,在整個元界更是一鳴驚人。

  但是,金家人並沒有持功倨傲,反而在玉國國內大肆宣揚牛家勇武。

  金家傳:若非牛家牽扯安國聯軍主力,金家不可能有機可乘奇襲成功,金家隻是看到了安國百萬聯軍的漏洞有偷襲的機會,所以才一挫而就,所以最大的功勞應該還是牛家。

  後來,在金家的不懈宣傳下,彼時的玉國皇帝和玉國上下才逐漸肯定了牛家的功勞。

  從此金家與我們牛家結下不解之緣,金雲祖父與汝祖父私下結義金蘭,更立下血誓,此後金牛兩家後代,若均生男子,便結為兄弟,若生男女,則結為夫婦,永世不變,若有違逆逐出金牛家譜,自縊而亡,莫見先祖。

  所以,為父剛一出生便認了金雲祖父為義父,吾與金聖歎金聖龍兩兄弟結為兄弟,金聖歎為大,金聖龍為二,為父為三。

  可是僅僅是這樣,為父並不會以死明誌。

  為父與金聖歎真乃“親”兄弟也!情感至深,旁人無法理解。

  少年時,為父天資愚笨,已年至十五依然無法上引元氣入體,是金聖歎大哥在機緣巧合下為了吾廢了自己的修為幫我開啟了玄功大門。

  吾曾問其,不後悔嗎?

  其曰,天下百姓強,吾才能自覺強也。如今天下人人皆修長生,以致民不聊生,讓你一人長生又能如何?天下長生,才能使吾長生。過一生若無作為,活的再長又有何用,最終也不過是浪費元氣的一個軀殼而已。

  金聖歎大兄之誌,天下無人能及,概莫能焉。

  後來,汝母身亡,吾萬念俱灰,又是金聖歎大兄常伴吾左右,日日安撫,帶我走出那段悲傷歲月。

  再後來,丹宏年歲稍微大些時候,吾便讓你與金雲長長在一起相處,讓你們和我們一樣,結為兄弟。

  如今,若金雲欲行反亂之事,丹宏殺他為父無話可說,可你連自己的義父,吾之大兄也一並殺死,吾無法理解,無法想象。

  今為父也不怪罪於丹宏,吾死便可以謝罪,吾去另一個世界尋找金聖歎大兄告罪,吾兒也切莫多心,傷心。

  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皆有跡可循,但吾亦知道天下之事外有其說卻內有他因。

  隻希望丹宏選擇的路沒有走錯。

  最後,吾有三願。

  一願,替吾給金聖歎大兄立碑,除汝外讓牛家其餘人長年祭拜。

  二願,不可再殺金家其他人,金聖龍。

  三願,將吾逐出牛家族譜,不準給吾立碑祭拜,將吾遺體扔至深山,讓野獸食之。

  此乃吾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唯一可以彌補的事情,更是唯一可以贖罪的方法。

  吾兒丹宏若做好吾之三願,吾便還是丹宏父親,若有一件事情未能如吾所願,你我父子來生也不再見麵。

  吾兒丹宏

  訣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