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沙場試劍乘風起 第117章 殺親立威
作者:蕭衫      更新:2020-06-18 16:01      字數:3626
  劉一夫之所以會帶著眾人路過李溪臣的營帳,是因為他們剛從追擊犬戎的前線歸來。

  劉都督定下的圍城必闕之計雖然沒能全殲敵軍,卻讓犬戎大軍在雍梁鐵騎兵鋒所指之下完全喪失了鬥誌,直接一退千裏。犬戎主將赤諾更是草包一個,竟然放棄所有沿線關隘,直接將大軍駐紮於亦力巴裏一帶的戈壁灘上。

  那裏距離犬戎的王庭樓蘭城,隻有不到三百裏。

  換句話說,劉一夫隻需再加一鞭,便可直搗黃龍,完成聖朝無數代先帝的夢想,也完成自己登上五軍大都督的夙願。

  可誰都沒有想到,劉一夫在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麵前,竟然勒住了馬韁,強行讓戰意正酣的十萬鐵軍停住了屠刀,原地紮營。而素來寡言的他,說出的理由也隻有寥寥八個字而已。

  “歸師勿遏,窮寇勿迫!”

  別說有八個字,就是一個字都不解釋,也沒有人敢違逆這位帝國雙璧,一品都督的軍令。就算是貴為太子的秦狩也隻能敢怒而不敢言,一臉鐵青的跟在劉一夫的馬後,回到了哈密衛。

  在權謀術中,有一招很著名也很有效的殺手鐧,叫做殺親立威。劉一夫先是縱虎歸山,再是功虧一簣,這兩招怪棋出手,雖然軍中無人敢直言其弊,但人心浮動是誰也攔不住的。正在此時,劉一夫撞見了秦傾城違背軍令,和李溪臣膩膩歪歪的樣子,自然要拿這位親外甥女開刀。

  秦傾城,是撞在槍口上了。

  “犬戎犯邊,聖帝特旨本都督有獨斷專行,便宜行事之權。在雍梁軍中,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是誰,隻要敢違抗本都督將令者,皆可先斬後奏!”劉一夫說話間,有意無意地解下了懸在腰間的寶劍,放在了帥座之上,“本都督希望,作為威道之劍的太阿,在此戰之中隻斬敵首,不禍蕭牆!”

  原本深藏於尚方閣的太阿,不但是無上帝權的象征,更是春秋九劍之一!劉一夫此刻將它擺在案上,就是告訴所有人不要試圖挑釁他的權威!

  然而秦傾城卻並沒有為這些嚴厲到近乎逾矩的話感到憤怒,她的臉上甚至看不出一絲波瀾。

  “好了,規矩說完了,大家也別端著,坐吧!”劉一夫說完,率先坐了下來,隨即舉起案上的蓋碗,不急不慢地品了品特供的頂級大紅袍。眾人見狀,先是互相看了看,然後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了椅子上。

  看著台下這些軍中骨幹,聖帝血脈以及五教精英紛紛屏息低頭,劉一夫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知道,你們對本都督勒令紮營的軍令極不理解,甚至有幾個人還頗有微詞,在軍中散布謠言,稱此舉等同於養虎為患。”

  秦狩一聽這話,臉色瞬間一沉,剛要出言辯解,卻被柳北海拉住了衣袖。

  “這事呢,本都督倒不想追究,畢竟謀事易,決事難。尤其像這種關乎千萬人性命的決定,更是無論怎麽做選擇,都會有人背後嚼舌根,下絆子。”劉一夫一邊說,一邊用餘光瞟了幾眼秦狩,語氣竟是毫無波瀾,“犬戎大軍退守亦力巴裏,那裏離玉門關足足有千裏之遙,而且兩地之間,皆為戈壁荒漠,軍馬運糧,遠不及犬戎的駱駝來的有效。同時我軍追擊千裏,早已疲敝不堪,此時若在犬戎王庭之前決戰,敵軍必然破釜沉舟,在此情況下,如若不敵,便是

  絕地。你們要知道,慢勝之道雖然愚笨,但保險;快勝之道,雖然省錢省力,但也容易取禍。而且犬戎一旦得勝,跨過玉門關,那麽我們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將成為聖朝的罪人,曆史的罪人,萬民的罪人!”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拜服,原本一臉陰沉的秦狩也裝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後極不甘心地放棄了彈劾劉一夫的打算。

  “劉都督不愧為帝國雙壁,雍梁有您在,犬戎賊子的犯邊之舉,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台下之人少說也有數百位,其中自然不乏馬屁精。

  “恭維之詞大可不必說,以後,你們多幾分理解,也就是了。”劉一夫說完,繼續端起茶,開始仔細的品味了起來,過了許久之後才重新開口道,“其實本都督和梅鑒棠梅都督同屬於一類人,都不愛解釋,但今天為了消除嫌隙,打破隔閡,維護大軍團結,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孫鉞自從入帳以後,一直坐的板正,麵色更是無比沉著,此刻聽劉一夫肺腑之言,立刻說出了他一貫的主張:“劉都督重擔萬鈞,要考慮的事千頭萬緒,如若什麽事都要說明理由,一來浪費精力,二來難免泄露。軍人,隻需要事前提供建議,事後服從命令即可。”

  “什麽叫老成持重,副都督就是大家的榜樣!”劉一夫聽到這話,臉色立時露出了喜色,“有這樣的人在,本都督下一步棋,也就有子可下了。”

  秦狩一聽這話,立刻驚訝道:“哦?劉都督難道這麽快就已經想好下一步的計劃了?”

  “為帥者,豈能無謀?”劉一夫瞥了一眼秦狩,似乎並沒有把這個東宮太子放在眼裏,“犬戎向來以不畏死著稱,然而此戰卻鬥誌全無,一觸即潰,打了兩仗,死了萬把人便兵退亦力巴裏,將中間緩衝地帶白白讓給我軍,這種情況實在太反常。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此時,絕不可兵行險著,應當步步蠶食,消滅犬戎有生力量,然後再謀求機會一舉決勝。”

  秦狩看見劉一夫的眼神,頓時收到了輕視,語氣不免僵硬了起來:“敢問劉都督,如何步步蠶食,又如何一舉決勝?”

  “一舉決勝,那是軍機。至於步步蠶食……”劉一夫頓了頓,重新拿起了太阿,別在了腰間,“眾將聽令!”

  “喏!”台下之人聞言,立刻起身伏首,躬身領命。

  “據探報,犬戎大軍退守亦力巴裏後各據地形一哄而散,目前四萬獸兵分布於方圓百裏的戈壁地帶,好似群魚入海,再難一網打盡。故本都督將令如下:三萬偏軍以團為單位,每人自己攜帶半月口糧,奔赴亦裏巴裏,各尋戰機,各自為戰,展開群蟻尋食之策。半月後以狼煙為訊號,再次集結。”劉一夫說完命令,居高臨下的俯視著眾人,等待著他們的反應。

  秦傾城聞言,終於明白劉一夫為何非要把作為後備力量的偏軍移至關外,也終於明白劉一夫今天為何一反常態,將各項命令進行詳盡的解釋了。

  劉一夫,不但想把三萬偏軍當作炮灰,而且還要堵住悠悠眾口!

  秦傾城至此,再不想說話也隻能開口了:“劉都督此謀,可曾想過那三萬人身後有著三萬個家庭?”

  劉一夫聞言,頓時猛拍帥案,厲聲道:“長公主此言,可曾想過玉門關後,有十萬萬條性命?!”

  這番如雷轟頂的大將之怒,嚇得渾身一顫,但秦傾城卻並不打算退縮,反而再次反駁道:“劉都督!雍梁三萬偏軍,多是新兵,殘兵,讓他們去對陣犬戎精銳,無異於送死!但以精銳對精銳,則至少有八成勝算......”

  “婦人之仁!”秦傾城還沒說完,劉一夫便打斷道:“八成勝算在本都督眼中,無異於必敗之局!三萬人的性命和江山社稷比,算得了什麽?!要是犬戎真的跨入九州,這個罪過,不止你我要挨萬夫所指,聖帝也得跟著我們一起遺臭萬年!”

  “這...”秦傾城還想說些什麽,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說。

  劉一夫見狀,知道秦傾城心中還是不服,於是看向他人,問到:“除了長公主,誰還有異議?”

  “吾等謹聽劉都督將令!”

  世界上,能替他人考慮的人永遠都是少數。

  劉一夫點點頭,對著孫鉞道:“孫都督,剩下的事,就由你來安排吧。告訴兄弟們,如若生還,斬首之功,本都督絕不食言,如若戰死,撫恤金加倍,本都督為他們請旨賜身後哀榮!”

  “諾。”孫鉞麵色如常,拱手領命。

  “你們都出去吧。”劉一夫揮了揮手,眾人紛紛躬身而退。秦傾城走得最快,因為她現在就要帶李溪臣回長安。

  “長公主留一下。”劉一夫似乎看出了秦傾城打算,竟然在她即將跨出帥帳的瞬間將之叫住。

  秦澈聞言,擔心的看了一眼秦傾城:“姐,舅舅的話有道理...”

  秦傾城笑了笑,但還是停住了腳步。

  等到所有人都走出帥帳後,劉一夫緩緩走下了帥座,走到了秦傾城身邊,柔聲道:“傾城,舅舅身為雍梁大軍統帥,有很多事不得已。話說的重了,你別放在心上。”

  “舅舅,傾城不是量小無謀之人。但是傾城所做的事,所說的話,並不會有損舅舅在軍中的權威,況且偏軍出征,必是十死無生,舅舅於心何忍啊......”

  “傾城,舅舅之所以不讓你見李溪臣,真是為了你好。”劉一夫拉著秦傾城一道坐在椅子上,解釋道,“你也看見了,李溪臣這個人比墨燃沒瞎之前還要傲氣,這種人,你是不可能收服的。況且墨者這個組織你也知道,那真是堅心如鐵,賊心如狐,你和他們走的太近,遲早必遭其害。”

  “舅舅,這是傾城的私事。”

  “好,那舅舅我就說一說公事。”劉一夫見秦傾城如此固執,隻好打開天窗,說起了亮話,“太子秦狩絕非善類,更無良主之資。日後他要是登基稱帝,那你和澈兒必受其害,天下萬民也會因此受累。你素來大誌,要為聖朝開萬世太平,可萬世太平的地基,在舅舅看來,必是累累白骨!你今天連三萬人的命都不舍得,這種仁心,隻適合去儒家祖庭,做一個教書的先生!”

  秦傾城聞言一愣:“可是...”

  “傾城可知道,舅舅強令大軍在亦力巴裏紮營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嗎?”劉一夫見秦傾城被自己說動,立刻再添了一把柴,“狡兔死,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大戰勝了,於我而言,不過進位五軍都督,得無上尊榮。但隻有大戰懸而未決,我這個雍梁都督才能一直掌握帝國半壁,替你和澈兒,爭取更多政治資本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