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沙場試劍乘風起 第103章月牙泉老僧引路 莫高窟沙彌捏佛
作者:蕭衫      更新:2020-06-05 07:47      字數:3735
  蕭關至三危山之間,皆為黃土丘陵,沒有一處天險。

  李溪臣座下的夜影和秦傾城座下的玉獅,都是汗血神駒,在這等平地之上,它們一日少說也能跑個五百餘裏。二人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終於在秋分的前一日傍晚,成功翻過三危山,進入了鳴沙山,月牙泉,佛家祖庭的勢力地界。

  鳴沙山下的月牙泉,是沙漠瀚海中的一道奇景。此處離玉門關中軍大營隻有一百餘裏,秦傾城隻需再花個把時辰的時間,就能進入帥帳,向她那位親舅舅,雍梁都督劉一夫報到。

  鞠了一捧泉水喝下,李溪臣隻覺一股爽冽之感直入肺腑,不免感慨:“無邊沙漠之中,竟然有一眼如此清冽的泉水,沒親身到過此處的人,又怎能相信?”

  “越是鬼斧神工之處,越是洞天福地。這一個泉眼,古往今來不知滋養了多少佛門高僧。有這種修煉聖地,也難怪佛家弟子甘願忍受大漠貧瘠之苦了。”秦傾城說話間低下身子,想洗一洗手,卻發現水中竟有一老僧的倒影站在無邊沙丘之上。

  一品入神釋無佛。

  “自古無雙修行地,都是清苦寂寞處。世上之人,耐的貧乏的人很多,耐得住寂寞的人很少。所以長公主的話,確實有些謬讚啦。這佛家弟子,整日想著下山還俗的,十個裏少說也有五六個。”釋無佛雙手合十,站在沙丘之上,滿臉笑意地看著李溪臣,“倒是李施主,我看頗與此處有緣,當能長飲此水,長伴我佛青燈。”

  “好巧啊!釋爺爺也來月牙泉喝水解渴嗎?”李溪臣沒想到在投身軍戎的前夜,還能見到這位又恩於自己的故人,心中自然萬分欣喜。

  “不巧,不巧。”釋無佛雙手合十,搖頭道,“貧僧一直在這裏等你。”

  “釋爺爺您找我有事?”李溪臣想不到他身上有什麽東西值得釋無佛這位大神為之等待。

  “有事,也不是正事;說不是正事,卻也不是毫無用處。”釋無佛不愧是佛家掌教,說起話來總帶著禪機,“如果李施主有閑情,貧僧想帶你見見我的師弟。”

  就算是釋無佛,李溪臣也不過一麵之緣,至於他的師弟,李溪臣更是連聽都沒聽過。路過佛家祖庭,就被邀請去見一個並不認識且毫無幹係的人,這種唐突的邀請怎麽看都有些無事獻殷勤的感覺。

  換做旁人,李溪臣定然拒絕這種莫名其妙的事。但釋無佛的邀請,李溪臣無論如何都得赴約:“傾城,明天才是秋分,反正現在還有時間,再加上釋爺爺是我的恩人,你看...”

  “你不用解釋,我都聽你的。”秦傾城說話間,又抱住了李溪臣的胳膊,她這副樣子,簡直就是一個乖巧的小媳婦,哪裏還有一分當日的強大氣場。

  這種言行,直接把李溪臣嚇的虎軀一震,他趕忙掰開秦傾城手臂,慌中帶急地朝山丘上小跑而去。

  釋無佛見此情景,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

  ……

  三人沿著月牙泉往南行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便看見一座高達百丈的沙丘。

  李溪臣和秦傾城牽著馬,跟在釋無佛身後,每走一步腳下都發出了風雷嘶吼之聲,有如佛音低唱,也像天地喘息。

  “鳴沙山有兩大奇特之處,分別行之有聲和回首無痕。據記載,這是佛聖釋迦親自布下的一道法則。”釋無佛知道兩人好奇,於開口是解釋道,“所謂行之有聲,就是提醒世人一定要思慮周

  祥再入山門;所謂回首無痕,是告訴世人進入山門便再與塵世無關,難以回頭了。”

  李溪臣聽完釋無佛的解釋,回頭看了一眼來時的路,竟發現那一腳深,一腳淺的腳印已然被風沙掩埋,歸於無形。他笑著搖了搖頭道:“其實入不入山門,斬不斬紅塵,人也隻有眼前路,並無身後身。佛聖布下此等法則,恐怕不僅僅為了幾個出家人,而是為了點醒天下所有執迷之人吧。”

  “阿彌陀佛,李施主此言,可謂禪機深藏呐。”釋無佛笑著說完此話,一座寺廟便出現在了三人麵前。

  白玉滾龍柱,純金琉璃瓦,三重簷廡殿頂,九神獸立十二脊。

  廟門之上,用丈大榜書寫以“大雷音寺”,一下有一副對聯,上聯為“行之有雷,當知青燈怖懼,非常人可悟佛法三昧”,下聯為“回首無痕,隻因朔風無情,絕世間紅塵八苦。”

  李溪臣怔怔的看著這副對聯,出神良久,他在某幾個瞬間甚至覺得這兩句話就是為他而寫的。

  而釋無佛接下來的話,幾乎印證了他的臆測:“這副對聯,乃是佛聖去祈天城之前留下的。也不知道佛聖口中的風和五聖讖中的風,是不是同一個風。”

  李溪臣渾身一沉,他忽然覺得五聖留讖,根本就是一副早已布好的棋局。而他,不過一枚棋子。

  許久之後,回過神的李溪臣尷尬一笑,隨後才跟著釋無佛跨進了這道空門。

  “李施主,跨進這道門,恐怕你就與我佛家解下了不解之緣啦。”釋無佛一臉認真的玩笑道。

  “就他?”秦傾城指了指李溪臣,不禁抿嘴輕笑,“釋掌教,你是不知道他有多少紅顏知己哦!其他人就不說了,就那個墨溪墨門主,咱們的李大才子一天至少也要提起十多遍呢。”

  “才華橫溢,豐神如玉,李施主不討世間女子歡心,才是咄咄怪事。”釋無佛雖然是世間絕頂高手,但同時也是李溪臣的舔狗,“然而自古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或許有一天,李施主也會為了‘情’這一個字,心甘情願的來我大雷音寺剃發出家勒!”

  “要真有那麽一天,我秦傾城就一把火把這座千年古刹燒成灰燼。”秦傾城的話看似玩笑,但神色卻無比認真。

  “我出家是我的事,你要燒也該燒我啊。”李溪臣不知是沒有聽出秦傾城此話中的深情,還是可以撇清二人的關係,說話依舊無比直男。

  但秦傾城沒有想之前那般反駁,甚至一點也沒有生氣。

  穿過無數佛殿後,釋無佛推開一扇搖搖晃晃,幾乎就要被風沙蝕穿的木門。

  木門之後,是一片塔林。

  數千座年代、形狀、製式各異的磚石佛塔聳立在荒蕪的沙土之上,佛家祖庭曆代高僧大德的金身舍利就埋葬在這些斑駁而蒼老的塔基之下。每一座塔,就是一個孤單的背影,每一座塔,就是一個決絕的誓言。

  看著這數千個以身證道,斬斷凡心的蒼老背影,李溪臣心中不禁生出肅穆莊嚴之感。

  “貧僧的師弟,此刻應該就在塔林後的莫高窟裏。”釋無佛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便帶著李溪臣穿過碑林向東南方走去。

  李溪臣走在其中,隻覺這數千座曆經千年滄桑的佛塔,似乎還存留著無盡的生命力。越往後走,佛塔的年代就越久遠,但其中散發出的威壓就越明顯。有的威壓,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寂滅感;有的威壓

  ,是雷霆手段,除邪滅魔的精進無敵;有的威壓,是慈航普度,割肉喂鷹的佛法宏願……

  “高僧涅槃,留金身舍利,舍利之中,含其一生佛法密藏,雖曆千萬世,不減分毫。”釋無佛發現了李溪臣和秦傾城臉上的疑惑,於是出言解釋,“其實五教之中,都有這種保存教中大賢遺蛻的傳統,一來是為了紀念,二來也是為了存住一些氣運。”

  釋無佛的話,包含無盡深意,但李溪臣此刻還聽不懂。但終有一天,李溪臣會親自跪倒在這座塔林之前,然後明白“氣運”二字到底是什麽意思。

  “此處便是《敦煌遺書》出土的地方,隻是現在,這裏隻剩幾座泥塑的佛像,以及一些早已失色的壁畫的壁畫罷了。”釋無佛指著以座依山而建,威嚴高聳的漆紅佛塔說到,“這就是莫高窟的主殿,天下聞名,卻少有人見過的九層佛樓了。”

  “莫高窟九層樓?這可是佛門禁地啊!釋掌教,您把我們帶到這裏來,不怕壞了佛家嚴守了千年的規矩?”秦傾城大為震驚。

  莫高千重窟,九層大佛塔,非佛家內四門弟子不得入內!這是佛聖法旨,千年以來,從未破過。

  “這個規矩,今天不為你們破,再過十幾天也就為其他人破了。所以,遲破不如早破。”釋無佛今天已經打了打了個啞謎,但是這一個卻最令人疑惑,“那個人說起來,和你們還是關係匪淺的朋友呢。”

  李溪臣好奇之下,不斷追問,追問不得,又多番旁敲側擊,隻是那人的名字,釋無佛始終不肯言明。

  進入九層佛塔大門,便看見一座佛像。佛像的腳橫在李溪臣身前,一個腳趾頭蓋都比他個身體還大,而仰頭而望,李溪臣竟看不見佛頭。

  九州之大,佛像萬千,但這座泥塑佛像,乃是天下第一大佛!

  在這種震撼之下,李溪臣和秦傾城的所有目光都被這座大佛所吸引,根本沒注意到佛像之側,還有一名年紀不過六七歲,卻長的十分可愛的小沙彌,正坐在一盞如豆的油燈下。

  小沙彌和李溪臣一樣,也在全神貫注地目視著塔中佛像,但不同的是,他的手正在不斷捏著一堆黃泥。

  黃泥,已經有了大佛的雛形。

  “咳咳……”由於李溪臣和小沙彌都沉浸在這份雄偉莊嚴之中,都互相沒有發現對方,釋無佛隻好發聲提醒。

  “唉你怎麽又來了!”小沙彌發現了釋無佛,眼中盡是一如往常的嫌棄。

  “呀,這裏怎麽還有這麽可愛的小和尚啊。”秦傾城看著這個白白胖胖的小沙彌,心中萬分喜愛,不自覺地走上前去,捏了捏他胖嘟嘟的臉頰。

  “呀,這裏怎麽還有一個這麽好看的小姐姐啊。”小沙彌把黃泥佛像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隨後用僧衣把手中的泥漬擦去,最後合十道,“自我介紹一下,小僧釋無心,敢問小姐姐芳名。”

  “我靠。”釋無佛敲了敲小沙彌的腦袋提醒道,“你是和尚,還是個小和尚,不能油腔滑調,為女色動心!”

  “師兄,心中有佛,所見皆佛。這個小姐姐長的那麽漂亮,多像那壁畫中的女菩薩啊。無心這是在禮佛罷了。”釋無心這般表揚,直接把秦傾城逗得花枝亂顫,滿心歡喜。

  但李溪臣卻是被嚇到了。

  “師兄?!這個小和尚,就是釋爺爺口中的師弟?!”李溪臣看著這個奶聲奶氣的小屁孩,滿臉寫著質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