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紅塵鑄劍等風來 第八十二章 觀海閣掌教贈劍
作者:蕭衫      更新:2020-05-22 07:43      字數:3593
  趁秦傾城還沒有達到縹緲峰,墨楓準備先下手為強,給李溪臣打一打預防針。

  觀海閣矗立於位於東海之畔,高達百丈,在其上能目極遠洋,可看海天交際,萬類霜天。

  閣內兩杯清茶,一爐清香,閣外星月交輝,山海如畫。這座巍峨壯觀的觀海閣的內景倒出乎意料的雅致。所以當李溪臣花了一個時辰下山,又花了半個時辰騎馬,最後氣喘籲籲地登上這座臨海閣樓時,竟發現墨楓這個一人之下,眾生之上的柱國似乎被眼前這點並不難得的風景吸引住了全部的目光。

  墨楓捧著蓋碗,靠在欄杆上,眺望著海上明月,沉思出神。他那種全神貫注的神色,讓李溪臣不敢打擾,他隻好隨之站立,吹著海風,聽著澎湃洶湧的海濤之聲,恍如一個沒見過世麵的鄉下老農。

  良久之後,墨楓才幽幽開口道:“溪兒從小沒了娘,加上腦子活,又有主見,所以總是認定一件事,就從來不會改。可不管怎麽說,她在我這,都還是那個哭著喊著要我抱的小孩子啊。”

  李溪臣點了點頭,他已經猜出了墨楓找他來的原因:“掌教放心,此去長安,尋得雮塵珠後便回。”

  “不是我要你回,所以談不上讓我放心。”墨楓搖了搖頭,示意李溪臣坐下,隨後將茶親手遞給了他,笑著道,“男兒誌在四方,況且墨家弟子遊曆九州,為不平事拔劍是自古以來的祖訓。但你不管身處何方,心在何處都要記得,縹緲峰上,還有一個人在等你。”

  李溪臣上縹緲峰已經三四個月了,但與這位柱國掌教,他未來的老丈人卻並沒有說過多少話。在李溪臣眼裏,這個官居一品,權傾一方的墨家掌教,總是一副嚴肅而冷淡的表情,幾乎從來沒有笑過。

  “蘇子瞻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我想,這個九州,能讓我心安的東西,也隻有珠崽了吧。”李溪臣喝了一口茶,解下了須臾不離的辟易,活動了一下肩膀,走到墨楓身邊,看向了無邊的大海,說出了酸氣衝天的心裏話,“早聽過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這句話,也知道古來情字最殺人的道理。可輪到自己,還是心甘情願的陷進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為了心愛之人,做一些傻事,其實很有趣。”墨楓說話的時候,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悲傷,“像我這般,雖說到達了眾生難以企及的高度,也擁有著世人夢寐以求的一切,但這些東西,並不能帶給我一絲絲快樂。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寧願拋棄一切,與墨薇攜手泛舟震澤,做一個滿身腥臭的漁夫。”

  李溪臣當然懂得這種感受,如果時光如墨楓說得那般可以倒流的話,他或許根本不會聽從鯤擊天的安排拜入墨家,甚至會毫不猶疑地選擇用自殺來保全父母的愛情。

  “正因不可回頭,才讓世人學會了珍惜。”李溪臣經曆了那麽多事,已經把這句話刻在了心裏。

  墨楓聞言,驚訝無比,他沒想到李溪臣十七八歲的年紀就有如此感悟,同時他也將那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看來溪兒的眼光,要比他母親好得多。”

  這句話讓李溪臣有些受寵若驚,因為無論誰愛上他,都是跳進了一個火坑。而一旦李溪臣的真實身份暴露於世,那麽無論廟堂,江湖,還是平頭百姓都將合力拾柴,把這個

  火坑燒成一座不死不休的火焰煉獄。

  這是李溪臣害怕墨溪愛上他的原因,更是李溪臣必須下山去赴秦傾城之約的理由。他清楚的知道,做縮頭烏龜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弑道劍突破李子的壓製是遲早的事,到那時候,他是吳嘲風的事實將頃刻間為世人所知。

  所以李溪臣雖然不願意和白虎凶神秦傾城有太多的交集,但理智告訴他此去長安城,接近權力中樞,不但可以找到雮塵珠的下落,更能助他求得一個進入皇極殿的機會。

  “掌教過謙了,在溪臣看來,珠崽的眼光,應該是聖朝立國以來最差的了。”李溪臣說的是實話,畢竟墨溪將一顆心托付給的是絕無僅有,人人得而誅之的滅世之子。

  墨楓不知道真相,所以隻把這句實話當成了玩笑式的自謙。他既然已經明白了李溪臣的真心,也就不打算在此事上繼續婆婆媽媽:“長安不比姑蘇,那裏的宮殿綿延如山,那裏的人心深邃如海。你孤身前往,遲早會力不從心,本座無法與你同行,便在此助你一臂之力吧。”

  但李溪臣左等右等,也不見墨楓從懷中掏出什麽東西來。

  “你覺得此處的風景比北固山煙雨樓如何?”等了足足有半盞茶的功夫,墨楓才再次開口。

  這七月的觀海閣,據說是整個揚州避暑賞景最好的地方了。

  比如此時,閣中夜風爽籟,夏日的悶煩被一掃而空,皎潔的月光下,海鷗翔集在幽深的四野,漁船飄蕩在無垠的大海,白色的海波從天邊一層層蕩漾而來,傳出深沉而悠遠的呼喊,仿佛上蒼以海為琴,以浪為弦,正在彈奏一曲天籟之音……

  所有的一切,都讓李溪臣倍感愜意。

  煙雨樓論詩之時,正值三月。自古江南煙雨,最美不過揚州,而揚州三月的風景,有七分都在煙雨樓上。憑欄而望,看一場春雨過後,桃花含黛,倉庚鳴脆,雄鷹化鳩,萬物都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從冬天裏走來,如少女初成,身姿曼妙,一顰一笑之間都是生機與清醇。

  所以那時候的煙雨樓,可謂天下絕色,可惜李溪臣並未見過。

  “當日珠崽雖然邀請我去煙雨樓,可我並沒有赴約。”

  “為何?”

  李溪臣聞言默然,因為他現在已經知道,那場詩會如果讓秦澈贏了,會有什麽後果。

  “要不是溪兒聰明,恐怕現在你就要去長安城的雍王府找她了。”墨楓開了一個玩笑,隨後緊接著說到,“人生是要看一看風景,但有的風景卻不是人人能看得到的。”

  李溪臣疑惑了,他不知道墨楓和他說這些到底是什麽意思。

  “你看那船上的漁夫,終日捕魚,可曾注意過大海之美?他在意的,隻是這一網下去能拉多少魚罷了。就算他們偶然得閑,心血來潮的想要去看一看人間的美景,他們也必須劈開荊棘,爬過荒野,等到登頂看海之時,早已氣喘籲籲,熱汗淋漓,哪還有心思去聽大海的淺吟低唱?”墨楓坐回椅子上,將已經喝幹的茶杯重新注滿,“所以,你此生既然已經注定了要攀登絕頂,就該抓住每一步向上的機會。焚詩烤魚那種看似文雅的蠢事,可千萬別再做了。”

  李溪臣聽出來了,墨楓這是想讓他去了長安後,收起輕視皇權,淡泊名

  利的樣子,轉而在廟堂之間建功揚名:“屈膝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況且我去長安,並不想建功立業,隻為了找到雮塵珠。”

  “屈膝富貴,當然有些低賤,可丟了性命,還拿什麽找雮塵珠?忍一時,求一世,這道理,不用我多說吧。”墨楓真怕李溪臣那倔脾氣上來,麵見聖帝時依舊一副老子誰都不服的樣子,“再說淡泊名利、安貧樂道之類的話,都是欺世之語。叫花子行走江湖,還要靠木棍打狗防身。君子不立危牆,可沒有黃金萬兩,哪來的華宇高堂?男人,必須有足夠的本錢,才能保護自己所愛,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啊。”

  “掌教,你剛才可不是這麽說的。”李溪臣狡黠的提醒道。

  然而墨楓並沒有被李溪臣的話噎住喉嚨,反而說出了一句讓李溪臣無法反駁的話:“功成身退,平淡為福的話,隻有強者才配說。我登過了高山,也見過了大海,當然可以視富貴功名如糞土。可是你的人生剛剛起步,如同一張白紙,就想著曳尾塗中,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雖然雙標,但極有道理。

  但其實墨楓大可不必如此費心勞力,借景說理,因為李溪臣通過潘玉兒那件事,早已明白實力和地位的重要性:“掌教,去了長安以後該怎麽做,我其實心裏有數。”

  “心裏有數?你有什麽數?”墨燃在江湖上摸爬滾打了半輩子,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空話向來是不信的,“你要跟我保證,為了溪兒,也為了墨家和墨者,到了長安,萬萬不可像之前燒詩集、激雍王,欺長公主那般意氣用事,恣意妄為了。”

  看著無比認真又情自肺腑的墨楓,李溪臣點了點頭,承諾到:“明白了。”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墨楓欣慰的點了點頭,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李溪臣恍惚之間,竟然從這個笑容中找到了兒時的感覺,“你今晚就在這住下,我還要連夜趕回縹緲峰,走之前,再送你一劍吧。”

  說完,墨楓一抖衣袖,手中便出現了一柄長約一尺的短劍。

  如果此處有識劍的高人,就會發現,此乃春秋九劍之一,號稱絕勇之劍的魚腸!

  劍身黯淡無光,其上的紋理婉轉曲折,玄奧幽深,因狀如魚腸,故此得名。

  墨楓執劍對海,目光深沉,手腕帶動劍身輕轉,仿佛清風穿林,無比瀟灑。

  “我如今擁有的刀劍已經很多了……”辟易劍匣之中,藏有四刀四劍,加上吳易之留下的南華劍身,墨聖留下的墨矩劍鞘,算起來,李溪臣已經足足擁有四刀五劍了,“所以,掌教還是自己留著防身吧。”

  “誰要送你劍身了,本座要送給你的,是劍下之意!”墨楓對李溪臣的理解能力產生了懷疑。

  李溪臣聽完,老臉一紅,不禁因自戀而羞赧起來。正在此時,卻看見墨楓喚出一身黑色罡氣,拔出鞘中短劍,橫空一揮。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隨後,大海之中傳來波濤翻滾之聲,像是大潮湧動,又像是金鐵交鳴。遠遠望去,竟看見水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扯,飛到了空中。水珠不斷升騰、匯合、竟然在海平麵上形成了四個一丈見方的大字。

  體外化罡,趁夜遁形,三品具體大圓滿之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