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紅塵鑄劍等風來 第七十三章 明王咒印
作者:蕭衫      更新:2020-05-12 07:32      字數:3933
  陸炳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敢做出頭鳥。

  可看清來人模樣之後,陸炳這杆鳥槍隻能無奈選擇了啞火。

  聖朝壓艙石,正道擎天柱。釋無佛成功突破一品入神後,已儼然成為五教公認的領袖,聖朝最大的底牌。這般人物,便是聖帝親臨,也得客客氣氣的露出笑臉。至於陸炳,便是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在釋無佛麵前齜牙咧嘴。

  這個看上去人畜無害,隨時隨刻都一副笑臉的老僧,從不讓佛家站隊,也極少讓佛家弟子參與世俗之事,就是他自己,也極少走出鳴沙山山門一步,出現在世人麵前。這種做派,與什麽都看不慣,什麽都要插一手的墨家可謂天壤之別。

  不知是出於偶然還是刻意,釋無佛居然在此時恰好出現在了墨家祖庭,還不顧身份為了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少年親自出了手。

  陸炳雖然感到挫敗和氣惱,也隻能陪笑作罷。反而是一盤的秦傾城,臉色變化不定,似乎從中察覺出了別樣的味道。

  “若是釋掌教有心扶保墨家,那朝廷還真拿縹緲峰沒辦法......”秦傾城雖然心思陰翳,但說出口卻是截然相反的話:“陸大人,本宮和你說了多少遍了,這是柱國五教祖庭,聖朝律法不涉之處,容不得你們錦衣衛放肆!”

  把翊聖七軍的罪過按在錦衣衛一人頭上,雖然讓陸炳有些不爽,卻也隻好忍下這口氣。他頷首低眉,拱手作揖道:“是小人放肆了,還請墨掌教和釋掌教見諒。”

  墨家弟子在看見老僧驚豔的出手後,已然對他的身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刻聽到陸炳的話,更是震驚起來:“釋掌教?他不會就是......一品入神釋無佛吧?!他老人家怎麽出山了?”

  “李溪臣這小子是走了什麽狗屎運了,居然能得到了釋掌教的幫助和青睞。”人群之中,自然難免羨慕之人。

  當然,這麽多墨家弟子之中,也有能看出其中厲害關係的聰慧之人:“釋掌教這一出手,明麵上在幫李溪臣,其實也是在給咱們墨家撐腰呢。”

  ......

  “哪裏哪裏,這也怪貧僧唐突了。”釋無佛抽出扶住李溪臣的手,雙手合十道,“不過確如長公主所言,五教之地,皇權不染。若是貧僧繼續袖手旁觀,讓這位墨家奇才雙腳跪在地上,不但會使朝廷和墨家徒生嫌隙,傳出去畢竟也不好聽嘛。再說到那時候聖帝怪罪下來,陸大人也不免受罰。所以貧僧才倚老賣老,鬥膽做個和稀泥的和事佬了。”

  “釋掌教太客氣了。”秦傾城笑著拱手稱謝:“還是釋掌教思慮周全,否則陸炳他們的意氣之爭,幾乎釀成大禍。”

  在釋無佛和秦傾城兩人一唱一和之下,氣氛重新歸於和諧。墨燃和墨楓則鬆了一口氣,並且在心中感謝起釋無佛的仗義相助。

  另一邊,罪魁禍首李溪臣雖然嘴巴老,骨頭硬,但智商卻是在線的。他即便從未見過釋無佛,卻轉過身,給眾人表演了什麽叫不要臉的自來熟:“多謝釋爺爺出手相助。”

  他語氣親切而恭敬,神色自然而親順,展現了十足的“演技”。

  當世唯一,入神高手,這種大腿不抱,那就是真的是傻子了。雖然李溪臣骨子裏不願意低頭向權力和地位低頭,裝不出低三下四的樣子;但麵對實打實的力量和道境,李溪臣就有了程門立雪的恭敬和虛懷若穀的謙遜了。

  秦傾城看見這般的李溪臣,不由得吃起“醋”來,帶著酸味說到:“看來李大才子不是不會低頭,而是選擇性低頭啊……”

  李溪臣對陸

  炳仗勢欺人,強行要他下跪的行徑本就不滿,此刻聽秦傾城冷嘲熱諷,當下便忍不住反擊起來:“我李溪臣傲是傲了點,卻懂得是非進退。陸大人要我看見皇族下跪,我確實做不到。一個人高貴與否,不在於姓氏,而在於他的所作所為是否值得人尊重!長公主出於儒家,應該聽過儒家亞聖那句‘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吧。居高臨下,劈頭蓋臉就讓人跪下,恐怕像我這樣的草民心中隻會有怕,根本談不上敬吧……”

  “你!”這一席話,讓秦傾城的臉都有點掛不住了。

  “再者說,我李溪臣本就是喜怒無常,好惡隨心之人。”李溪臣轉身看向陸炳,似乎帶著一絲嘲弄,“有人讓我跪,我偏要站的直些。有人讓我服,我偏讓他知道什麽叫寧折不彎的風骨。再說天地廣闊,九州遼遠,廟堂的風即便再大,總不至於讓每一株草都為之倒伏吧!你說呢?陸大人!”

  話不響,卻字字如雷,震得墨家弟子熱血沸騰。他們每個人從小都接受著“任俠濟民”的熏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俠氣和骨氣,此刻聽到李溪臣直抗皇族之威,說出這般硬氣的話,不由得心生佩服和敬意。

  就連釋無佛,也大笑道:“貧僧出家之人,世俗之緣已盡,如何當得起‘爺爺’二字呐。但是貧僧自打見到你的第一眼起,竟也得覺得有些親切。聽你這一席話,這才想起緣由來。你這性子,頗有佛家‘明王’以雷霆忿怒,調服一切眾生的感覺呐……”

  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諸佛的“忿怒化身”。佛雖慈悲,亦有火氣,遇見難以用佛法說服的邪魔外道,便隻好收起溫吞吞的性子,拿出雷霆手段,以力護法,以戰止戰。

  李溪臣麵對強權,依舊堅守本心,敢於亮劍,化身嗔怒之象,也卻有幾分“佛家明王”的意思。可釋無佛的話,還是未免有些牽強和拔擢了。李溪臣作為墨家弟子,道境不過區區七品,如何當得起當世第一高手如此的誇讚?!

  但釋無佛似乎毫不在乎,反而決定一捧到底。

  “說來也是有緣,鳴沙山佛家祖庭中有一部殘經,喚作《明王咒印》。其經文內涵獨立於佛聖釋迦留下的《三藏佛法》之外,與傳統佛法格格不入,故佛家弟子參悟多年始終無法大成,今天便送給小兄弟你吧!”說完,釋無佛就作勢向百衲衣中掏去。

  說辭雖然勉強符合邏輯,但依舊顯得有些牽強生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釋無佛“緣分”之說是假,拉攏這位扛過天妒雷劫的決雲奇才才是真。

  “這萬萬不可!”秦傾城見狀,立刻急了,釋無佛如若真的將佛家奧義傳給墨家弟子,擺明了就是結盟,立刻就會壞了五教平衡,更會將聖帝多年來壓製墨者的成績毀於一旦,“佛家秘法,豈可傳給外人!釋掌教三思啊……”

  “是啊,釋爺爺,佛家的寶貝,我一個墨家弟子怎麽能收呢?”李溪臣雖然一心求道,卻也不想讓這個幫助過自己的釋無佛成為佛家叛徒,更不想因此與墨燃心生嫌隙。

  李溪臣說完,卻發現墨燃使勁向他眨眼點頭,暗示他不要拒絕。

  “人有南北,佛無東西。佛法藏在經樓裏沒人看,也沒人懂,幾千年也就成了蟲蟻的糞便了。貧僧的選擇,為的是弘揚佛法,又有何不可呢?”釋無佛一邊說,一邊就在懷中摸索起來。看他這樣子,已經打定主意要當這個攪動五教這潭死水的先驅了。

  李溪臣作為人精,在看見墨燃和釋無佛的堅持後,立刻點了點頭感

  謝道:“釋掌教美意如此,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看著二人一唱一和,秦傾城眉頭緊皺,與陸炳麵麵相覷,不由得緊張起來。而反觀墨燃父子,差點就笑出了聲。

  可是,釋無佛接下去的話,瞬間就讓局勢完全反轉:“唉。人老了,記性就是不好,這經書,貧僧忘記帶了……”

  秦傾城立時嘴角揚起笑意:“隻要釋無佛今天不能將經書交給李溪臣,本宮就有一百種方法讓他得不到這本《明王咒印》!”

  “我去,這老禿驢也太不靠譜了吧!!”墨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對著身邊的墨楓抱怨道,“這事,我一個月前就和他商量好了呀!這千叮嚀萬囑咐的,怎麽還能掉鏈子?!”

  ……

  李溪臣作為全場目光的焦點,也頗為尷尬,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唉,沒辦法了,隻好用佛家灌頂之法了。”正當所有人覺得局勢已定之時,釋無佛再次開口,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還不等李溪臣反應過來,站在他身邊的釋無佛便閉上雙眼,將一直做合十印的雙手,摁在了李溪臣的天靈蓋上。

  頓時,一股藍色的罡氣透體而出,將釋無佛的百衲衣鼓動的如同風中的經幡,而空氣之中,隨之出現了空靈幽靜,高深莫測的梵音禪唱。這罡氣隨著佛音慢慢氤氳開來,令周遭之人心神為之沉重,紛紛向後散去,就連二品圓滿之境的墨燃,也不得不暫避其鋒。

  秦傾城雖然極力想要阻止,卻也知道憑她和翊聖七軍的道境,即便出手也是以卵擊石,毫無用處,便隻好隨眾人向後退去。

  黑夜之中,星辰閃爍,燈火闌珊。偌大的院中,隻剩下釋無佛和李溪臣二人。而李溪臣在感受到腦海中湧出的無數經文,咒印,佛像等等信息後,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種奇怪而玄妙的感受。

  油然而生的折服,發自內心的敬佩。麵對這般雄偉精妙的佛法,李溪臣不由自主沉心靜氣,頜首低眉,雙手合十,有模有樣的學起了佛家儀軌,頗有得道高僧的慈悲之相。

  直到五個手握各式兵器,怒目圓睜,戰意滔天的明王法像,隨著咒印全部顯露出完整而清晰的樣子後,時間已經過去足足有一柱香的功夫。

  釋無佛見灌頂已成,便收去神通,雙手重新合十。

  “善哉!善哉!”釋無佛後退幾步,周身袈裟重新服貼於其瘦小的身軀之上。

  而李溪臣在看見腦海中五尊明麵目王以四圍一,各自發出如同獅子吼般的佛唱,發出降服萬方世界,一切眾生的威儀後,心中立時氣血翻滾,體內更是如同有萬馬奔騰。

  就連弑道劍,也感到了一絲恐懼。

  等到明王之像消失,刻入李溪臣腦海之後,他胸中之氣再也壓製不住。

  嗔怒既生,不釋不休。李溪臣猛的睜開雙目,眼中竟然發出火焰之光。隨後,一聲渾重如雷的怒吼橫貫天地,一尊高達一丈,怒目橫眉,藍膚虎齒,左手握金剛索,右手執智慧劍,身後繚繞著熊熊烈火的不動明王幻象猛然出現在眾人麵前。

  明王忿怒,十方無敵,喝醒萬般眾生,嚇退一切魔障!釋無佛見李溪臣在得到灌頂之後馬上就能身外化象,大喜過望,握著胸前的佛珠自言自語道:“果然明王咒印,不在佛法基礎,隻需心心相印。看來李溪臣真的可以替貧僧完成多年的夙願!”

  正當釋無佛和墨燃父子放下心來,以為大局已定之時,李溪臣召喚出的不動明王幻象,居然將手中的巨劍,揮向了當朝一品大員,錦衣衛指揮使陸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