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拍馬屁的藝術
作者:蕭衫      更新:2020-04-16 09:43      字數:4069
  李溪臣激動了,因為他很難不激動。

  鯤擊天曾不止一次點評過天下修道法門,他說《易經》太玄,《道德經》太懶,《春秋》太澀,《三藏》太假,唯有《南華真經》如曼妙少女,不肥不瘦,更如橫刀男兒,既雄且壯,於洋洋灑灑中論盡世界三千大道!

  “除了王陽明的《傳習錄》,我就沒見過世上還有哪一本修道之書,能望得見《南華真經》的項背。我甚至可以這樣說:自古無雙聖道,首推《南華真經》!”這是鯤擊天的結論,雖有誇張,卻足見其地位超絕,但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不過可惜的是,這兩本書在莊周和王陽明死後不久,便從九州消失了,不然這個世界應該會有趣的多……”

  李溪臣在鯤擊天的大肆渲染之下,早就對《南華真經》心向往之了,此番得見,便再也按捺的住心中的激動,連忙翻開了總綱。

  首先出現在李溪臣眼前的是目錄。

  李溪臣匆匆一覽而過,目光最被幾個章節死死吸引住了。

  內篇第二·《齊物論》,那不是父親第一劍“化蝶”的前綴名嗎?

  外篇第十七·《秋水》,那不是父親第二劍“秋水斬”所化用的真意嗎?

  雜篇第二十五·《天下》,這和父親揮出第三劍時喊出的名字一模一樣啊!

  這三劍,如今可已經成為了天下修道之士側目的無上聖技了啊!

  “親爹啊,您還能藏啊!”李溪臣想到吳易之那連莊稼都伺候的身體裏,居然擁有如此寶藏,不由得喟然歎曰。

  李溪臣歎完,便連忙將書頁往後翻去。可後麵的紙張,卻被墨跡塗抹的一塌糊塗,隻隱約南華真經後解、郭象注南華真經、易之鬥膽等字。

  “看來,爹和墨老的意思是一個意思啊。”李溪臣知道,這是吳易之不想讓他人對《南華真經》的理解,直接複刻成他的東西。果然,在總綱的最後一頁,寫著一句話——前人走過的路,再走一遍,是沒有什麽新的風景的。

  “沒想到,老爹對我的希望還挺大……”李溪臣搖頭一笑,將書架上最上層的書一股腦都拿了下來,第一本胡亂翻過,便急忙拿起了第二本。

  令李溪臣萬萬沒想到的死,第二卷《齊物論》竟然是空白的。李溪臣一驚,拿起第三卷《養生主》,卻依舊是空無一字。第四本,第五本……一直翻到了第三十三卷,都隻見到了一堆白紙。

  李溪臣稍加判斷,便知道這肯定是父親給自己設的第二道障礙。

  布衣戰神吳易之即便死了,卻還是安排好了琢磨李溪臣這塊璞玉的辦法!他要讓李溪臣明白,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

  第一卷都沒看仔細,沒弄明白,就想看第二卷,沒門!

  李溪臣被自己的親爹弄得是毫無辦法,隻好耐著性子,又一本一本的將書塞回了書架之上。理完了書架,他坐到了躺椅之上,翻開了《逍遙遊》的第一頁。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

  讀完了第一段,李溪臣讀不出其中和修道有什麽關係,卻明白了鯤擊天為什麽會把《南華真經》拔擢至這種程度——莊周這擺明了就是在拍鯤鵬一族的馬屁嘛,關鍵還拍的那麽到位,那麽文藝。

  “什麽背若泰山啦,什麽扶搖而上九萬裏啦,什麽被負青天啦,真是酸的要死,假的要命!”李溪臣根本沒法將。書中鯤鵬的形象和鯤擊天一口黃牙,滿頭亂發的樣子聯係起來,“鯤爺爺雖然氣質不太符合,可他一身通天的道法卻是沒的說。但是鯤非魚,嘶……那不就是一個的純粹的小白臉嗎?”

  李溪臣搖了搖頭,想不明白,隻好期待接下去的內容會有點實質性的東西。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李溪臣讀到這裏,心中忖道:“這好像有點關係,可是我還沒能感悟天地之力呢?我也無法理解這些東西啊?”

  ……

  耐著性子將第一卷仔仔細細的讀完,李溪臣若有所悟,雖然說不出個子醜寅卯,卻覺得心神舒暢,體內氣息飽滿。合上書,放回原味,李溪臣咂摸了一番滋味,才心滿意足的走出了南華玉中的幻境。他伸了伸懶腰,看見窗外耀眼的陽光之下,潘玉兒正在小心張望著自己,而她的眼神之中,滿是擔心。

  潘玉兒對上李溪臣的眼神,趕忙將頭一偏,慌亂的逃離了他的視線。

  “玉兒?”李溪臣追了上去,疑惑不解的問到,“你怎麽看見我像看見鬼一樣啊?!我有那麽可怕嗎?”

  潘玉兒將頭一低,手指揉捏著圍牆的下擺道,輕聲道:“李大哥,你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一整天,飯也不吃,喊也不醒。我是不是在生玉兒的氣啊?”

  李溪臣看著潘玉兒小心翼翼的模樣,便猜到她的想法,於是解釋道:“我幹嘛生你的氣啊?你對苦瓜的解釋,我看比說書先生講得還要好。你這一席話,其實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哩”

  “真噠?”聽完李溪臣的話,潘玉兒鬱悶的臉上猛的升起一抹明亮的光。

  李溪臣笑著點了點頭,走出門外,抬頭看了一眼刺目的太陽,笑著道:“就是現在有點餓,想吃點東西。”

  聽到這句話,潘玉兒轉頭衝到廚房之中,生火煮飯起來,絲毫不顧及現在離午餐時間還早。坐在藤椅上曬太陽的潘大娘看到此情此景,眉頭一皺,搖了搖頭。她倒不是心疼財物,而是擔心玉兒那顆心……

  所以當潘玉兒將一大碗肉絲雞蛋麵端給李溪臣後,就被潘大娘叫進了裏屋。

  “玉兒啊,你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咱們呐,得有自知之明呀……”潘大娘坐在床沿,苦口婆心的對潘玉兒說到。

  潘玉兒以為潘大娘又嫌自己浪費,於是有些生氣的答道:“娘,你說這個是什麽意思?我都說了,李大哥抓的那隻翠鳥換了好多錢,況且人家還是咱們家的救命恩人,給他買點吃的穿的,也是應該的嘛!”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娘還能不知道嗎?”潘大娘把潘玉兒輕輕拉到身邊坐下,並握著她的手說,“為娘活了半輩子,見過的人和事都比你多,所以懂得也比你深。”

  “娘,你有話直說嘛!李大哥一碗麵不夠吃的,我待會還要給他乘呢。”潘玉兒對母親的欲言又止感到有些不耐煩。

  潘大娘一把摁住玉兒想要起來的身體,幹脆的說到:“你那個李大哥,既然能讓太守下跪,必然非富即貴。娘在看他的樣子,風度翩翩,一表人才,尤其是他那雙眼睛,炯炯有神,包藏大誌,絕不會甘願長居於這等荒山野嶺之中的……具體的倒也說不清楚,總之,娘覺得,這個李溪臣絕對有故事的人。”

  “嘻嘻,娘什麽時候會相麵了?”潘玉兒知道母親說的一套一套的,打趣道。

  “你嚴肅點,娘沒和你開玩笑。”潘大娘嚴肅的道,“娘和你直說了吧,以後你得離他遠一點,不然你肯定會後悔的。”

  “為什麽?”潘玉兒很不解。

  潘大娘歎了口氣道:“因為娘不僅是生你養你,更清楚你,了解你。”

  “那又如何?”潘玉兒畢竟長於鄉野,未經情竇,她自己一直認為對李溪臣的感情僅僅隻有感激而已。

  潘大娘拍了拍玉兒的手背,“女人啊,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把一顆心掏出去了……這個李溪臣,和你不是一路人呐,到時候肯定是想留又留不住,你還不得拎的清楚些?到時候他拍

  拍屁股走了,你不是得哭死啊。再說了,你見過這般的人,鄉下那些泥腿子你還能再看得上嗎?”

  說的已然那麽清楚,潘玉兒再單純也聽出了母親話裏話外的意思了,她臉一紅,連忙否認:“娘,你別胡說!我可沒有旁的意思,隻是單純把他當哥哥,當恩人看啊……”

  但解釋著,解釋著,潘玉兒自己就沉默了起來。

  難道自己一點也沒有愛慕之心嗎?潘玉兒明顯說服不了自己。但是愛慕又有什麽用呢?所愛隔山海,山海豈可平?

  看著潘玉兒低頭抿嘴的樣子,潘大娘歎了口氣……

  但此刻的李溪臣是不知道這些東西的,他現在除了會不可遏止的思念墨溪之外,滿腦子想的都是《逍遙遊》裏那隻鯤鵬,以及可以禦風而行的道法。

  他太想要悟道了。

  “唉!真是空有寶山而不得其門,沒有感悟過天地之力,真是沒法理解《南華真經》。”李溪臣現在急需的就是悟道的契機。明明已經見過了天地和眾生,卻偏偏因大失小,沒法抓住一點突破,所以他至今仍是平凡之人。

  “悟道契機遲遲不到,此處又沒有洞天福地的加持,若是還猶豫不決,隻能是浪費時間罷了。聽了父親的教導,明白了珠崽的暗語,我想我是時候回祖庭和墨老,和珠崽好好道歉了。”李溪臣決定找個機會和玉兒一家告別,然後去找墨溪,去體悟大道。

  但是極不湊巧的是,這天下午居然刮起了風,還下起了雨。這場雨,和墨溪走的那日,差不多大。一直到傍晚時分,大雨才淅淅瀝瀝的慢慢停了下來,而當李溪臣和潘玉兒從房子裏走出來的時候,竟然看見依山而建的簡陋雞棚已經被大雨衝毀了。

  看著一群母雞渾身濕漉漉的擠在屋簷之下,看著滿地泥濘之上飄零著屋頂被風吹落的茅草,不管是潘玉兒還是李溪臣都覺得的有些淒涼。而當潘玉兒在瓦礫之下翻出三四隻雞的屍體後,她更是直接兩眼一紅,掉下來淚來。

  李溪臣心中一軟,決定在走之前,必須先幫玉兒把雞棚和屋頂用木板加固翻修好。否則要是再下這樣的大雨,憑她們一家老幼,是絕幫不上玉兒的忙的……

  不過幸好的是,後麵的幾天,太陽高照,天氣很好。而且山後的林子中,並不缺乏可用的木頭。

  李溪臣上午帶著斧頭和木鋸上山,中午便能背回來十多根一拃多粗的雜木。吃過午飯,李溪臣通過自己的摸索和玉兒的幫助,倒也將木工的活幹的有模有樣。不過一到晚上,李溪臣就休息了,因為他還要進入南華玉之中參悟《南華真經》。

  這樣的日子,雖然有些辛苦,卻也出奇的充實。

  甚至可以說,這種日子,正是李溪臣所苦苦追求而不得的生活。

  根據李溪臣的測算,在鋸個二十多根木板,就足夠將屋頂的掛瓦條全部換一遍了。而等到把屋頂修好,李溪臣就可以放心的和潘玉兒辭別。所以這天下午,他幹的特別努力。

  “李大哥,渴了吧?喝口水再幹吧。”潘玉兒將水瓢遞給李溪臣,還細心得用手絹將李溪臣額頭的汗珠細細擦去。

  李溪臣一愣,將玉兒的手輕輕推開,然後用衣袖隨意照著額頭一擦,笑著接過水瓢道:“玉兒啊,再有個一兩天時間,我就能把屋頂和雞棚給你修好了。以後,你就不用擔心刮風下雨了。”

  潘玉兒甜甜一笑,心中感到了溫暖和安心。

  “等我把活幹完,我也就可以放心的離開了。”李溪臣說完,將瓢中的水一口飲盡,隨後繼續埋頭鋸起了木頭。

  潘玉兒看著李溪臣,心中一苦,卻沒有開口。過了好久,她捏了捏自己已經發酸的鼻子,最終轉身慢慢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