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越顯崢嶸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28 19:50      字數:3433
  春歸洗耳恭聽,不再打斷玉陽真君的敘述。

  “她本是入世曆情劫,成功則能位及上神,靈識入人胎而暫時喪知,為尊統帝殘害與甄懷永同歸幽冥本是命中注定,可當她靈識複蘇歸於天庭之後,目睹下世,曆劫時所有親朋均遭尊統帝毒手,更甚至無數性命因為秦姓社稷崩亡而慘遭殺戮,她無法釋懷,是她施法擾亂紅塵照,使人間歲月回流,而我們雖為天庭之神,實則也無力點醒關鍵之人,小師妹應是認為太子詢是為你所連累,故而複蘇了陶氏的記憶,以為你兩命運相易,就能阻止人間厄劫。

  小師妹因此遭受天譴,被打入凡世永不得天赦,且罰其生生世世不能再與甄懷永結緣,如此嚴重之懲誡,可謂前所未有。我為小師妹不值,卻不忍見她付出如此慘痛代價仍然不能挽回人世劫厄,據我觀察,陶氏心胸狹隘且行事惡毒,狂愚無知根本難以承擔挽回世間劫厄之重任,我曾經嚐試過點醒更關鍵者即太子詢,無奈,連我也沒有這大能力。

  所以,我隻能賦予你異術,引導你一步步察知暴君麵目,將浩劫製止於萌芽。你可別衝我翻白眼,埋怨我有話不直講,要不是為了小師妹一片苦心不至於白費,當我真要搭理你們這些橫豎都要經曆生老病死一群凡夫俗子的破事?怎麽才能規避天譴我心裏有數,我隻能做於我毫無損害的事。

  春歸聽到這裏,實在忍不住打斷了:“多謝真君不惜泄露天機,告之小民天庭之事。

  “是,我是被你說服了。玉陽真君難得有些無可奈何:“我原本以為而今的薑晚溪已經不再是小師妹,我也無法追察小師妹是否已入輪回,直到,我偶然間發覺薑晚溪有些小動作,與小師妹一模一樣,我開始懷疑薑晚溪仍然為小師妹轉世,她此生選擇與甄懷永陌路,卻助秦王成事,是因冥冥之中天降譴責,那一刻我心生猶豫,我不知薑晚溪如果能夠扳正天道,使世事仍然不至更移,或許小師妹還有機會能得寬敕。

  春歸垂了眼瞼:“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看來神靈雖然高高在上,也難以斷絕七情六欲,正如玉陽真君,對待令師妹,看來也遠遠超逾了同門兄妹之情。

  “哼,別拿本神君與你等凡夫俗子相提並論。

  但玉陽真君的眼睛裏到底是閃爍了,從一開始自保之餘有限度的幹預,至如今他自己何嚐不明白自己已經過度?泄露天庭之事於他而言雖然不至於遭受天道的嚴懲,可畢竟有損修為,他原本已經不需再曆天劫,可經此一事後,恐怕會受追責入世曆劫了,曆劫可誰也不敢擔保能得平安,即便他貴為太清境神君之子,亦存在難厄。

  這根本不是他應為之事。

  “真君之所以猶豫,應當也想到令師妹即便享獲天赦,重歸天庭仙位,也絕對不會樂見她不惜用神靈亡喪一博,結果仍然不能挽救她曾經友愛的親朋慘遭迫害吧,那麽遇赦可有任何意義?而今的薑晚溪,雖然可能為令師妹輪回入體,不過薑晚溪的意願卻與令師妹的意願背道而馳,小民沒有如簧巧舌,不敢自大是小民說服真君,真君應當已經開悟,所以今日才願意泄露天機。春歸毫不猶豫拍了個

  神仙屁。

  “罷了,犯不著吹捧本神君,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也再不幹涉你們的行為,你們和秦王各憑手段吧,顧氏,倘若薑晚溪死後妄執不消……

  “放心,就憑令師妹不惜舍己相救天下人於水火的恩義,我必會竭力相助薑才人往渡溟滄,不受魂魄飛散之劫。這一件事春歸答應得極其爽快。

  玉陽真君轉身便走,斥鷃園一切又恢複了正常,鶯鳥扇動雙翅,丫鬟忙忙碌碌,桂子仍舊飄香,陽光照常明媚。

  於春歸而言,一切疑惑都已解開了。

  也不再擔心對付秦王黨之餘,還存在玉陽真君這麽一位難以戰勝的強敵。

  這晚蘭庭回來得有些晚,又是披著滿身的星光月色,他看見春歸仍等在遊廊裏,備下小菜清酒,安安靜靜的坐在一盞風燈昏黃的燈影下,不知把庭院裏恬然盛開的芳朵賞了多久一陣兒,也極快發覺了他的歸來,莞爾之時,眸光如水。

  他們酒飲得不急,話也說得不急。

  當聽完玉陽真君泄露的天機,蘭庭心情也並沒有泛起多大的波瀾。

  對他而言無論當時光回流之前,遭遇過多少險難,這些無一在他的記憶,那些憾痛他此時感受不到,所以悲痛無從談起,他隻是僥幸,萬分的僥幸一切都已經更易,陰差陽錯之間讓他成為天底下最幸運的人。

  “我應當感激玉陽真君那位小師妹。

  蘭庭覺得自己最大的悲劇,無疑便是當初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錯娶了陶芳林,他當時所思所想都是與陶家聯姻不至於幹係到軒翥堂的立場,縱然兩人間也許做不到同心協力,可隻要彼此敬重,未必不能相敬如賓,怎料到原來根本並非同路人,或許是陶氏欲求的太多,而他又著實不能給予太多,最終是反目為仇,於是各自都覺抱憾終生。

  陶氏厭鄙他,蘭庭深覺厭鄙有理,所以陶氏放過了他,於是他才有緣得遇春歸。

  “阿爹如若當真還在世……這是春歸現在最關心的事。

  “嶽丈應當仍然在世,不過估計受控於人手,而今輝輝與陶氏雖則姻緣互易,不過魏國公應當知聞了珍瓏殺局的事故,所以,他仍然會利用嶽丈。蘭庭展開分析:“如果嶽丈在世,多年前遭遇倭亂不幸罹難一事必定存偽,這和申翃必定相關,而申、溫二姓交好,靖海侯溫驍表麵上輔佐臨淄王,暗下裏溫守初卻與鄭秀交結。

  丹陽道長說他事後打聽的消息,是臨淄王以嶽丈為餌伏殺太子,後事露,臨淄王及太子先且兩敗俱傷,連我,起初也受了誤導,那麽可以肯定的是嶽丈應當的確受控於臨淄王,臨淄王這回仍然會被鄭秀利用,鄭秀的人應當已經泄露了珍瓏殺局一事,臨淄王情知太子心悅輝輝,所以他還會故意泄露嶽丈的行蹤,引誘太子入伏。

  “陶氏現今如何?春歸當然知道陶氏並未如官方說法一般“血崩身亡。

  “我懷疑殿下已經察知陶氏有‘夢卜’異能,所以不會急著將陶氏置之死地,應當是關禁在某處逼問陶氏某些隱情。

  “陶氏應當也知道阿爹的行蹤。春歸道。

  “不知她會

  否開口,不過這件事我們必須向太子坦言。

  蘭庭偏向於太子這時已經知聞了一些風聲,可卻瞞著他這件要事,無非還是因為心裏的執念未消,打算先救人,好讓春歸對他心懷感激。

  “明日我便會與太子一談,商量如何營救嶽丈,輝輝放心,我們既然已經知悉了對方的種種陰謀,這回絕對不會再受對方誘騙,也一定能成功營救嶽丈脫險。

  當年究竟發生了何事,顧公為何會被申家造謠已經死於倭亂,這些年顧公身在何處,遭遇了什麽,等等諸多謎題,隻有當顧公得救,和春歸父女團聚後才能大白於天下。

  “我曾經好些回,也有過一些斷續的夢境。說起那些不愉快的夢境,春歸微微蹙著眉頭:“夢境裏我似乎著急去見於我而言十分重要的人,應當是在城郊某處,我是孤身,先入了陷井,而後太子趕到……這時想這夢境,應當就是太子入伏遇害的情境,但我當時並未喪命,仿佛後來……落在了溫守初手裏。

  風燈一晃,燭影落蘭庭眼中攸忽有如殺氣。

  他這時已經聽春歸提起過溫守初對她的暗中覷覦,如果說申文秀的“舊情難忘還不至於讓蘭庭心生戾氣的話,溫守初此時在蘭庭心目中無異於縮在暗處的毒蛇,讓他惡寒之餘激生了除之後快的殺意。

  追溯到江南之時,元亥遇害案,袁箕、錢柏坡等等雖為罪魁之一,但真正的設計者確定乃鄭秀,而溫守初的出現,說明他是知情人,他與鄭秀斷非泛泛之交,也絕對不會是靖海侯府留下的一條“後路。

  靖海侯真正的謀主,當為鄭秀。

  “有一件事,輝輝為何孤身去見嶽丈?輝輝那時應當無意讓太子涉險,但為何不知會太子,倘若太子動用親兵護侍,不至於輕易讓臨淄王得逞,臨淄王於京城伏殺太子,不可能膽大妄為動用親衛,隻能是死士,又或者私兵,可臨淄王哪裏來的這些人手還能瞞得密不透風?

  而這些疑點,次日當蘭庭與太子攤牌時,終於有了解答。

  當然太子被迫承認自己早知顧父也許在世的消息後一直隱瞞,難免有幾分尷尬,更多是不甘心的複雜情緒,不過這時連春歸都已經知情了,他再堅持要靠一己之力解救顧父,恐怕非但不會讓春歸領情,反而會引起春歸的反感,驚喜已經不能成為驚喜了,拒絕蘭庭這名正言順的女婿插手簡直可謂荒唐可笑。

  也隻能訕訕解釋幾句:“我雖聽聞了風聲,但還未得到證實,先知會逕勿及……春歸,到頭來卻是假訊,尤其會讓春歸空歡喜一場豈不糟心?

  蘭庭沒有計較太子這時直呼春歸閨名的執拗行為,待聽說太子察知的消息後,眉頭才蹙:“倭國細作?

  “是,溫驍的確是放出了這樣的風聲,而今倭寇屢屢騷擾我國沿海州縣,劫財害命,對於倭國細作朝廷一直嚴剿慎防……

  “所以殿下就想著先不驚動朝廷官兵,隻帶少數心腹親衛救人?蘭庭問。

  太子默認了。

  他也是想最大限度的保證顧父的安全,起碼得等到先把顧父解救之後,再察明究竟替顧父洗清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