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風雨欲來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21 19:19      字數:3380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秦王妃原本對春歸印象甚佳,覺得她模樣嫵麗性情也溫和,話說得風趣,從來不用自己去楚心積慮找話題,顧夫人就能隨口提起幾件市井村俚的趣事,她能搭上話,不像有時應酬那些貴婦官眷,往往覺得竭盡心力了還似乎被別人小看疏遠。

  可今天秦王妃卻覺得自己又成了搭不上腔的那個,聽著春歸和薑才人一番關於瓶供、書畫的談論,越坐越是尷尬。

  “王妃今日氣色看來似乎有些疲累啊。”春歸忽然道。

  秦王妃能說什麽呢?說她大覺無趣以至於都忍不住想打嗬欠了麽?隻好說了幾句天氣太熱不堪暑氣的話,對自己怎麽也不算熱情待客的態度表示歉意。

  “我還道今日難得與才人越談越投機,幹脆動手切磋,各自擺布出一件瓶供來消閑呢,王妃既覺不適,倒是不好叨擾了。”春歸“唉”了一聲兒。

  薑才人便道:“確然不好勞動王妃,不過妾身相陪夫人走一趟花園裏擇枝卻未嚐不可,今日總歸不能讓貴客覺得未有盡興不是。”

  “我看是薑才人也摁捺不住,要與我真正比上一比這門技巧吧。”春歸打趣一句。

  秦王妃是不擅長瓶供一類雅藝的,跟著去花園裏又的確不耐暑氣蒸騰,也就順水推舟全權交給了薑才人應酬,她隻顧著往廚房去巡看今日的午膳,見各人都不敢偷懶取巧,仍不忘了叮囑:“殿下將趙都禦視為貴客,尋常請都怕難以請到趙都禦來王府飲談,今日趙都禦攜顧夫人主動拜訪,殿下可交待了務必好生款待,我知道天氣熱,你們整治這多菜肴來未免會覺得辛勞,好歹別為了辛勞就馬虎了事,不出紕漏,便有打賞,大家夥盡心吧。”

  而春歸跟著薑才人往秦王府的後花園去,途中時仿佛無意間提起:“在金陵的時候,我與令妹有過一次麵會,令妹說起薑才人來至今仍然心懷感激,我從前兒便聽過一些傳言,隻不知真與不真,直到聽薑娘子親口證實了,才相信薑才人果真是成人之美,說起來要換作我,可不會毫不猶豫做出這樣的抉擇,畢竟關係終生大事,成全了他人,自己也許就會承受委屈。”

  當年薑家姐妹的事,因為薑晚溪的父親怒極幾乎欲將女兒除籍,所以倒也沒有瞞得嚴絲合縫,薑家是書香門第,最重禮教,無法忍受家中女兒竟然屈為側妾,可朝廷選秀卻不以臣子意願為轉移,可以說薑晚溪若然不肯成全堂妹,那麽她將成為甄家明媒正娶的子媳,薑家仍然逃不過會有一個女兒屈為親王妾室的結果。

  所以薑晚溪的父親雖然惱怒,她的叔父卻又是另一種想法,最終還是勸得兄長息了怒火,薑家而今,仍然還是薑晚溪的後盾。

  “我可沒有舍己為人的大義。”薑才人並不避諱提起此事:“薑家與甄家因是通家之好,打小我與堂妹便與甄家的子弟相識,我這性情又自來有些野,不像堂妹一般兒嫻雅,所以我知道其實甄家世母並不如何樂意我為他家的子媳,怕我日後不好管教,我也的確不願遵循那些禮教,這輩子連說上句話都必須謹小慎微。

  為人

  妾室,於我而言隻是聲名上的委屈,且親王側妾相比普通也的確不同,更不提那時薑家必有一個女兒會受這‘委屈’,真要聽從父母之命,我與舍妹的終生大事可不是雙雙盡毀?且那時候,我也知道秦王妃不是個苛厲的主母,我又沒有別的什麽居心,隻要安份,秦王府裏上頭沒有婆母挑剔,倒能得個實鑿的自在。”

  春歸進一步試探道:“過去我在汾陽,倒是聽過一件奇談,說有人竟然具備‘夢卜’異能……”

  說到這裏春歸略微一頓。

  薑才人卻也沒有趕著問,隻是等了十數息沒見春歸往下說,才打趣道:“說話說半截兒,夫人是有意要吊妾身胃口來著?”

  “我原本不信那件奇談,隻後來聽聞薑才人姐妹二人之事,才突發異想,琢磨著難道薑才人才是真正身具‘夢卜’之能,知道日後若聽父母之命會使命舛運蹇,才想法子規避。”

  薑才人笑了起來:“我若真有那異術,便明白今日趙都禦及顧夫人伉儷的來意了,也需不著在心裏暗暗揣摩,明麵上數番試探,夫人今日兜這麽大圈子,無非便是想試探當初我與殿下是否先有情投意合吧?畢竟若無魏國公府在中用力,薑家也不會被朝廷擇定參與選秀,夫人是想知道魏國公是否真正效忠輔佐殿下?”

  春歸笑而不語。

  “說實在,殿下心裏也拿不準呢,妾身隻知道,相比魏國公,殿下可更加希望爭取趙都禦的佐助,無奈比不過太子與趙都禦,也算是打小的情誼。殿下而今,可更是半點想法都沒了,不過倒也不曾憂慮難安,殿下明白太子可不比得皇長孫,太子對於手足兄弟不至於難容,而今魏國公究竟怎麽想,殿下一點都不放心上了,妾身這樣說,顧夫人未必會信,但妾身總得把心裏話告知顧夫人。”

  她這是認定了春歸編造一件“奇談”來套話,後來提也不再提這話碴。

  春歸事後對蘭庭說起她的判斷:“我故意提起‘夢卜’,薑氏要真有這異能,乍然聽說神色不至於那樣平靜,且應當會疑心我與她一樣也能未卜先知後事,不至於完全對這話題避而不談,隻作一笑置之。”

  蘭庭頷首:“陶氏知後事發展,無大作為隻把心計用於後宅爭寵上是情理之中,可薑氏若也心知後事發展,總不會不行勸言,眼看著秦王於競儲一役敗下陣來,所以我認同輝輝的判斷,雖想不明白薑家姐妹二人之間為何會互易命事,但應當不是和陶氏同樣的原因。”

  “那麽逕勿今日的問話可有收獲?”春歸又問。

  “秦王當然會矢口否定蔣黃華的指控,說他雖對樊大命案也略知一二,可與此事完全無關,我看秦王的神色,頗有些惶懼不安,似乎驚覺有人意欲嫁害於他,這也是理所當然吧,不能篤斷他是做賊心虛。”

  “蔣黃華的指控無異於漏洞百出,秦王看上去的確像是被人嫁害,可秦王,也太過清白無辜了。”春歸不認為魏國公抑或臨淄王,若真心想要嫁害秦王會選擇這麽一個蠢笨的人證出頭指控。

  而這回因為樊二的屍身突然拋曝農

  郊,也讓春歸想起了當年樊大命案的另一個疑點——在陶芳林的“夢卜”中,揭發樊大命案最終造成高家覆滅者是孫崇葆這麽個小角色,後來英國公府程玞虐殺婢女一案鬧生,亡魂顧纖雲也著重提起個孫崇葆其人,暗中與英國公世子程敏有所勾聯。

  程玞效力與魏國公已經毋庸置疑,這說明樊大命案程玞即便沒有參與策劃,但應當薦舉了孫崇葆,可孫崇葆究竟何德何能足夠擔任這一人選呢?

  春歸便問蘭庭:“逕勿可察明孫崇葆的底細?”

  “一個屢試不中的儒生,據傳會些占星測象之術,深諳易經八卦。”

  春歸:……

  那就是和莫問差不多的神棍一枚?

  “此人現而今,為臨淄王府的僚客,乃成國公所薦。”

  “怎麽又和臨淄王府扯上了關聯?”春歸大覺詫異。

  “我隻能隱約猜測到,魏國公並不知道我們一早已經留意孫崇葆,而孫崇葆一旦犯事……”

  “便會認定孫崇葆乃臨淄王指使。”春歸道。

  “我隱隱感覺魏國公已經等不及了,他正在策劃一場大變,打算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鎖定勝局,如果樊二命案真是魏國公的詭計,那麽他目的之一或許是想引開我的注意。”蘭庭抬頭,看著蒼穹蔚淨,但他知道是風雨欲來。

  “那樊二命案……”

  “當然不會因那蔣黃華的供訴便指控秦王,審是得繼續審,可也得嚴密關注幾方動靜,兼且在我看來,我們不能被動等著破局,有一件事我追察得差不多了,隻要再多一些時間,也許我們就能主動打開缺口。”蘭庭道。

  他也想要借助樊二命案暫時誤導魏國公的關注點。

  太子殿下而今卻儼然將心思用在了別的事件上,最關注的仍然是確定春歸之父是否生還的虛實,不過他埋伏在臨淄王府的眼線還並不及提供更有用的線索,再有一件,那位早已被從牒譜上除名的喬氏,太子準備再利用一回。

  喬氏貌美,可惜成為了棄子,喬父覺得無比懊惱,尤其當東宮位定之後更覺追悔莫及,好在是他經過一番楚心積慮,到底與曹國公府修複了幾分情誼,隻因為作用有限,這樣的情誼全靠向曹公府“上貢”財帛才能勉強維持,喬父正焦灼時,怎麽也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主動向他伸來了橄欖枝。

  喬氏是無論如何都回不去東宮了,不過太子殿下許諾會再從喬家閨秀中擇一側妾。

  於是乎“沉寂”已久的喬氏,終於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她這回是死皮賴臉找到了已經出嫁的張七娘哭訴。

  張七娘從前兒倒也不那麽厭煩喬氏,一來是因張、喬兩家素來便有情誼,且陶芳林之前,張七娘身邊就先有了喬氏趕著討好奉承,所以她們兩個也算是有舊交,隻不過在喬氏利用聖慈太後對付春歸,結果險些連累聖慈太後惹來禍端之後,張七娘才與喬氏斷了交情。

  她本不耐煩與喬氏應酬,但喬氏卻極其明白張七娘的心思,三兩句話便挑撥起張七娘的怒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