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指控謀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13 23:43      字數:2406
  宮人名喚梅鈿,和葵釧是住同一間值舍,她雖膽怯,但供訴經數回盤問竟然一字不改,熟悉的就像把這篇供訴先誦記了千百遍。

  她說葵釧昨日原本應當值夜,亥初時卻哭哭啼啼回來了值舍,問葵釧,葵釧隻道是打翻了貴妃的粉盒,被訓斥不提,恐怕得罰回浣衣局去做苦役了,她安慰了葵釧一番,後來兩人就吹燈安歇了。

  今早她一睜眼,不見葵釧,心裏十分疑惑。

  因為她是當早值,葵釧是當夜值,葵釧怎麽可能比她還要早起?她心裏隱隱不安,想到葵釧昨兒夜裏說與其終生服苦役,還不如死了的好,就越發忐忑了,便四處找了一遍,就在貴妃娘娘寢臥東側的一口井邊兒,找到了葵釧的鞋子,這才連忙通知了吳宮令,是吳宮令帶人察看,才在井底發現了葵釧的屍身。

  春歸據這番供訴,得出兩個單純的結論:第一,葵釧確有尋死的念頭;第二,葵釧至少在昨夜亥初時還活著。

  當然要若梅鈿這番供訴不實,結論也可能完全相反:第一,葵釧沒有尋死的念頭;第二,葵釧亥初前已經喪命。

  明珠拿不準梅鈿的供訴是否符實,她問起葵釧被貴妃訓斥一事,這就有了更多的人證——除吳宮令外,昨晚還有三名宮人與葵釧一同值夜。

  她們都垂著眼瞼,克守著宮規不敢直視太子妃,同樣也讓太子妃無法從她們的目光中窺出是否存在躲閃心虛。但春歸卻留意見在場者中,有一宮女和太監的神色似乎與眾不同,她便提醒明珠,讓將那兩個以及梅鈿還有另三人證,一同帶往宮正司進行更加仔細的審問。

  這事自然遭受到錢昭儀的拒絕。

  “太子妃問了這多人,可曾有一個證實葵釧是被謀害的?卻仍要將永寧宮的人帶去宮正司,你這是想要屈打成招陷謗貴妃?”

  而這時吳氏也在安頓好神智不清的鄭貴妃後返回現場,自然得與錢昭儀一同“禦敵”:“貴妃娘娘因著葵釧的事故,玉體不安,太子妃若再扣問這多人手,豈非無益於侍奉娘娘起居飲食?”

  “人手不足,自然有敬妃娘娘安排彌補,至於娘娘及宮正司如何審斷此樁命案,莫說錢

  昭儀與吳宮令,便連貴妃娘娘也無權幹預,錢昭儀空口白牙便指控本宮欲行屈打成招謗害貴妃,已然觸犯宮規禮律,本宮是最後一次警誡,錢昭儀若再無理取鬧阻止娘娘及宮正司問案,本宮便有理由懷疑錢昭儀是作賊心虛了,為了整治內宮安定,連錢昭儀都怕得移步宮正司受審。”

  “我行端坐正,不懼太子妃血口噴人!”錢昭儀並沒有這麽容易被威脅。

  “太子妃殿下,奴婢可以作證!”出頭的正是起先那神色遲疑的宦官:“奴婢徐島,乃永寧宮內官,與葵釧為同鄉,葵釧正是因奴婢所薦才入永寧宮服侍貴妃娘娘,葵釧若真被娘娘訓斥,不會忘了奴婢,請托奴婢替她向娘娘求情,絕不至於隻對梅鈿傾訴便想不開投井。”

  永寧宮內部人竟跳出來個主張葵釧死因有疑的,錢昭儀和吳宮令徹底啞口無言。

  於是一行人到了宮正司,仍是太子妃作為主審,春歸隻在旁負責“拾遺補漏”,最先詢問的,就是永寧宮裏神色閃爍的另一個宮人。

  她名喚桂佩。

  在宮正司,桂佩也像是下定了決心,知無不言:“奴婢本是皇後娘娘布置在永寧宮的耳目,雖這些年來並未被貴妃察覺,不過貴妃重用的也就隻有吳宮令幾個親信,奴婢及葵釧等等根本不得貴妃信重,便是身邊服侍,也隻是端茶遞水罷了,隻昨日,雖然葵釧的確應當夜值,奴婢卻在下晝時便見她頂替了梅鈿當值。奴婢是和梅鈿一同當值,因見葵釧,心裏尚覺疑惑,問起時葵釧說梅鈿身體有些不適,所以她主動替了梅鈿當值。但梅鈿今日卻不曾將這件事稟知太子妃,所以奴婢心裏覺得疑惑。”

  “昨日下晝你們當值時,可曾發生事端?”太子妃問。

  “並不曾,隻不過……下晝時秦王殿下來了永寧宮拜問貴妃安康,貴妃照舊摒退了閑雜,從那時直到下值,奴婢並未再見過葵釧,更不知道夜間貴妃的寢居發生了何事。”

  “隻有秦王殿下拜問貴妃安康?”春歸問。

  “是,貴妃因惡秦王,故而對秦王妃也一直不存好感,秦王與王妃大婚後,起初每逢旬日,王妃都會入宮拜問貴妃安康,但卻被貴妃喝斥刁難……秦王憐

  惜王妃,故而求了聖上恩許,旬日便隻有秦王入宮問安了。”

  “回回秦王入見,貴妃都不許閑雜在側?”春歸又問。

  “是吳宮令的意思,因為貴妃……會喝斥秦王,不許秦王落座,秦王回回拜安都得跪足一個時辰,吳宮令認為多少有損秦王顏麵,所以才摒退閑雜,並告誡奴婢們不能聲張秦王受到責難的‘謠言’。”

  桂佩並不知道葵釧的死因,她的供訴,隻能證明梅鈿有所隱瞞而已。

  接下來詢問的就是徐島,他在永寧宮裏當值已經有三年,倒並非他人耳目,是屬人事正常調派進了的永寧宮,不過鄭貴妃素來不喜宦官貼身服侍,徐島三年以來都沒混成貴妃親信,在永寧宮裏之所以還算得臉,是因他楚心積慮討好得吳宮令幾分看重。

  他和葵釧是同鄉,私下裏兩人也有對食的情份,因不忍見葵釧長在浣衣局幹粗重活兒,所以薦了葵釧進永寧宮,不過葵釧卻並不甘於現狀,一門心思地想要受到鄭貴妃青眼有加,有朝一日也能享享吳宮令的風光,這就需要更多的在貴妃麵前拋頭露麵,據徐島的說法,葵釧自願頂替梅鈿當值不是第一回了。

  春歸因此便發覺了桂佩的供訴,仍有不實之處。

  於是太子妃再度盤問桂佩:“你說你和梅鈿是同值,那麽從前應當便知曉葵釧時常頂替梅鈿,昨日你又為何生疑?還專門問葵釧為何頂替梅鈿?”

  桂佩不曾料到這麽小的漏洞竟然都被太子妃察覺,隻好徹底說了實話。

  “不瞞太子妃,奴婢雖曾聽令於皇後娘娘,然則……起初並未發覺永寧宮裏存在任何蹊蹺,以至於被皇後娘娘完全置之腦後再也想不起還有奴婢這麽個人,更兼……聽聞皇後娘娘鳳體染恙,奴婢越發不安今後沒了倚靠。雖前不久,因為葵釧的試探讓奴婢也起了疑心,但這事……關係甚大,奴婢著實不敢莽撞出口這些猜測之說。”

  她原本打算的是道出一二線索,借機先從永寧宮脫身,最好是得到太子妃抑或敬妃的重用,不擔一點風險就能收益好處,怎知太子妃偏要追根究底。

  桂佩一咬牙,篤定道:“奴婢懷疑葵釧根本就是被貴妃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