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我非禍水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13 23:43      字數:3477
  弘複帝才一回宮,尚且來不及考慮如何處治春歸呢,就被聖德太後請去了慈寧宮,他當然不知自己已經被生母“出賣”,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冷不丁地聽聖德太後問他“意欲何為”時,都沒反應過來嫡母問的究竟是何事由。

  “怎麽?皇上借我之名,把小顧扣留禁內,難道轉眼就把這件事拋之腦後?還是打算在深宮禁苑讓堂堂二品大員的內眷落得個暴病而終後,才肯告訴我讓我這嫡母來替你背這黑鍋?”

  弘複帝臉色一時大變:“阿母怎麽知道……”

  “怎麽知道,當日梁孝賢假傳我口令留下小顧時,就被我那妹子聽見了,回去便告訴了阿舒,阿舒已經有些日子沒見小顧,便趁著入宮向我問安的時機打算和她好好敘舊,她一問起,我才知道竟有這麽奇異一件事故!我又沒法子詢問皇上為何做此異事,隻能去問張娘娘了,張娘娘受不住我的逼問,才說了實情。

  我也不瞞著皇上,我可不願老了老了替你背這口害殺無辜的黑鍋,所以把前因後果都告訴了趙逕勿,要是哪天他媳婦莫名其妙在宮裏暴斃了,可別怪錯我。”

  弘複帝被訓得滿麵漲紅,連忙起身持禮:“兒子怎敢累及阿母聲譽,便是……真決定了處治顧氏,兒子也會先向逕勿說明。”

  “看來皇上還真是聽信了陶氏一麵之辭,打算著要用這等莫須有的罪名私下處死官眷!”王太後神情越發凝重。

  “阿母,兒子已經自知……雖有丹陽真人的靈丹妙藥續命,怕也支撐不了多久時候,六郎是兒子好不容易才選定的儲君,而這件事……著實也是無從察證,兒子為免萬一,隻能先斬斷禍根。”

  “詢兒要真是這般德行敗壞之徒,沒了小顧,日後就不會色令智昏了?”王太後也是又氣又急:“皇上,你自來心性仁厚,可如今也要草菅人命嗎?!逕勿與小顧夫妻情深,逕勿又是你認定的國之棟梁新君膀助,你奪人妻室性命,還讓逕勿怎麽甘心為你的江山社稷效忠盡力!還是說你為了區區才人的一麵之辭,甚至已經決意舍棄良臣誌士,為的就是提警太子切勿耽於美色!”

  “兒子會說服逕勿,以大局為重,舍私情效君國!”

  王太後便徹底放棄了說服,擺擺手道:“那麽皇上便去說服吧,看看你擇中的良臣誌士,會否如此的負心薄幸,眼裏隻有功利而無情義,舍私情效君國?皇上捫心自問,社稷江山歸屬秦姓,皇上從前是當真不知身邊隱患麽?可至今為止,皇後還居後宮之主,長孫尚有郡王爵位,皇上能不能舍下私情斬絕後患!”

  並不管弘複帝是去是留,王太後便先拂袖而去了。

  “娘娘就真不再勸阻皇上這等不智之行了?”蕭宮令很是著急。

  “該勸的我都已經勸了。”王太後長歎一聲:“光有我勸阻無用,接下來還得看逕勿和六郎……但願陶氏是在胡謅吧,六郎這時可千萬不能犯糊塗!”

  ——

  冊封大典之後,太子尚要等擇吉日才會真正遷入慈慶宮,而這天他也是剛一回府,便被龔望神秘兮兮拉去一旁:“逕勿喬裝來見,已經在我住處等待殿下多時了。”

  太子這才知道了兩日之前發生的一件完全不在他

  意料當中的險禍。

  “我這便去見父皇,為春歸澄清……”

  “秦詢你給我站住!”蘭庭一把抓住太子的胳膊,忍不住低喊出聲。

  在外放風的龔望聽聞,心裏都是一驚:趙都禦這是怎麽了?究竟發生什麽事故,他喬裝改扮偷潛入太子府不提,這時竟然直喚太子殿下的名姓?這還是我認識那個泰山崩於麵前都凜然不動的趙逕勿嗎?

  “你是真想害死內子嗎?你這樣衝去皇上麵前替內子求情,豈不坐實陶氏之說?是,你確有那等心思,這事也不怪陶氏謗毀於你,可內子何辜?我今日來見,便為阻止你萬一聽聞風聲後一時衝動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那麽逕勿你是要讓我眼睜睜看著……”

  “你就給我眼睜睜看著!”蘭庭逼近一步,聲色俱厲:“我若預料不差,即便沒有居心叵測之徒參涉此事,皇上應當也會故意走漏風聲讓你知情,你聽好,必須按我今日之言應對,切記不能讓皇上看出你一點心思,否則……”

  蘭庭鬆開了太子的手臂:“算我有眼無珠,辜負先祖之托。”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蘭庭才告辭離去,龔望連忙將蘭庭當作自己的私交送出太子府角門,等他折返的時候,竟然瞧見太子仍在他的那間小廳裏發怔,龔望忍了幾十忍還是沒能忍住心裏的好奇:“殿下……不會是和趙都禦吵翻了吧?”

  “我若是要奪你心頭好,你會否也和我吵翻呢?”太子神情頗有些恍惚。

  龔望訕笑道:“有什麽心頭好能比得上太子殿下在我心裏的份量……”

  “比如,你愛慕之人。”

  龔望:???

  他是聽見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

  “殿下不會是、不會是……”好了好了,真不應該再追問下去了,這等秘辛知道得多了可有性命之危,龔望重重咽下一口唾沫。

  “沒有吵翻。”太子拍拍龔望的肩膀:“我和逕勿一樣,都希望她能活著,尤其,不能讓她受我連累。”

  蘭庭從太子府出來便直奔皇宮,他估摸著這時,弘複帝也才剛剛見過聖德太後,他不能拖延,不能讓弘複帝作出處治的決斷,他要立即上請麵聖,不過蘭庭也料到弘複帝不會立即召見他,於是他便跪於乾清宮前不肯拜辭,把高得宜急得一腦門冷汗,到底還是先勸蘭庭往偏殿等候。

  “趙都禦為何事而來,我心裏明白,所以多嘴勸趙都禦一句,這件事情無論皇上怎麽裁奪,這時聲張惹人生疑對趙都禦伉儷可是有害無益啊,故而趙都禦還是在此坐候吧,我擔保,隻要皇上一回乾清宮,我立時稟報趙都禦求見之事。”

  蘭庭當然不會為難高得宜,多謝一句:“有勞高廠公。”

  弘複帝這時正在萬歲山。

  他從慈寧宮出來,立時就想到要“預審”春歸。

  而春歸當被丟在萬歲山的某處殿苑,一連兩日無人過問卻三餐飲食按時送到後,也總算是被人“搭理”了,她鬆了口氣,隻要不曾死得不明不白,那就說明還有一線生機。

  哪怕是麵對弘複帝這位生殺予奪者呢?

  春歸已經做好了準備,此時就算不完全也能在表麵保持冷靜,她懂得顫顫

  兢兢除了會顯示出心虛氣短並不會有別的益處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更加知道一個愚蠢怯弱的人絕對無法破解這出險局的實勢,所以她仍以無可挑剔的禮節應對帝王。

  弘複帝仔細打量著麵前的女子。

  她的確是年輕,固然經過兩日軟禁,雖得飲食果腹但絕對沒有脂粉修飾容顏,可煥發的容光仍然未使她的氣色稍現灰頹,眉目竟越發顯出天然而生的明媚,風範儀態,姝麗奪目,可正因為她具備這樣的姿容,才至於讓自己不安和猜忌,從來禍水多紅顏,自古君心憂色亂,太子到底年輕,難免心性浮躁,萬一真為妄執所困,弘複帝著實不敢想象他精心擇選的儲君,結果因為左右有妲己褒姒之流,葬送社稷宗廟。

  “朕聞宮人所言,顧氏你這幾日被禁萬春苑,尚且飲食無忌、安然自若?”弘複帝問:“你是真不知朕為何將你軟禁深宮,所以才心懷僥幸麽?”

  仿佛凝聚殺氣的三尺長劍已然出鞘,直逼咽喉命脈。

  “臣婦當然明白已陷九死一生之珍瓏殺局。”春歸坦然。

  “哦?那你說說你身犯何罪?”

  “臣婦無罪,但臣婦猜到珍瓏妙處,陶才人一麵之辭已為皇上知聞,故臣婦才有此險劫殃難。”

  “你倒真是個機警人,那麽,你心中可覺畏懼?”

  “畏懼若能求生,臣婦願意畏懼,不過臣婦同樣深知畏懼無用。”

  “那這樣說來,朕今日賜你鴆酒,你也情願伏死了?”

  “雷霆雨露俱天恩,臣婦不敢不從聖令。”

  “不敢不從,說明心中還存怨謗啊?”

  “是私己之怨,而非社稷之怨,臣婦明白社稷天下相較於匹夫私體,於君帝心中孰輕孰重。”

  弘複帝冷冷一笑:“你既如此深明大義,那麽朕再讓你行為一事,想必你也是不敢違抗的,朕問你,你對你夫婿趙逕勿,情深情淺?”

  “兩心相許,此生不負。”

  “很好,那你可能說服趙逕勿,舍你而重大局?”

  “恐怕不能。”

  弘複帝蹙起了眉頭。

  “同生共死,乃外子予婦之諾,且臣婦堅信外子絕非言而無信之輩,所以縱便臣婦不願連累外子,恐怕也不能勸阻外子相隨臣婦共赴黃泉。”

  這回弘複帝沉默了良久,方才冷笑道:“你當真有如此自信?”

  “權場利欲,多惑人心浮亂,臣婦不敢為天下人心擔保,唯有外子之心,臣婦敢有此自信。”

  “從來禍水多紅顏,這話確然不錯。”

  “皇上此言,恕臣婦不敢苟同。”春歸仍然平靜,但她也仍敢據理力爭。

  這多少讓弘複帝再一次意外了:“怎麽,你也要為妹喜妲己之流平反麽?”

  “禍水多生愚狂,臣婦雖為紅顏,卻無愚狂之欲,所以紅顏禍水四字,臣婦隻能拒受。”

  一個愚狂的人,一個怯弱的人,在此珍瓏局中隻能淪為棄子,春歸隻有押上性命孤注一擲。

  她不會成為任何人的絆腳石,她的存在不至於引發禍殃無數,弘複帝心中才有將她重新放在棋盤上權衡得失的必要。

  她不是求死,她在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