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逼出實情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13 23:43      字數:2417
  陶芳林一點不會擔心這件事端會影響太子,因為今日剛剛舉行冊封大典,弘複帝無論如何也不會朝令夕改作出廢儲的決定,且這件事畢竟是她一方之言,連顧氏都不敢承認附和,弘複帝當然也不會輕信太子果然色令智昏,即便是責問太子,太子又怎會承認呢?

  可隻要皇上心存疑慮,擔憂太子日後會被女色所誤做出為天下人不容之謬錯,就絕對不會放任不理。

  最佳的方式就斬草除根,先鏟除顧氏這麽個禍患,就不用擔心日後會有禍殃。

  弘複帝隻要聖意已決,趙蘭庭固然為顧氏求情也無絲毫用處,他總不至於豁出性命與前程為代價搭救顧氏,且即便他有這樣的念頭,在弘複帝看來,天下社稷的份量也遠遠重於一介臣子。

  要是太子親自求情,顧氏便會死得更快。

  至於太子會否遷怒自己?陶芳林一點也不擔心。

  慢說弘複帝與聖慈太後不可能泄露如何得知這件秘辛,即便是泄露,她怎能未卜先知弘複帝和聖慈太後的行蹤?這件事故在旁人眼裏,根本不可能為她所設計,就連聖慈太後也絕對不會產生這樣的懷疑。

  宮宴當日,是聖慈太後急著要脫身去和弘複帝密商,才開口想要將她支離,她無非是提出想和顧氏多多親近而已,根本就不知聖慈太後擇定和弘複帝見麵之地是在珍瓏妙處,所以這件事情在弘複帝和聖慈太後看來便即巧合,聖慈太後又還執念於將她腹中胎兒,日後養於壽康宮中,以期當太子登極擇議立儲時力舉,好壓服聖德太後,既是如此聖慈太後便不會讓她遭至太子的嫌惡。

  總之顧春歸隻要死於禁苑,除弘複帝和聖慈太後之外,不會有人知道她與這件事情相關。

  陶芳林正得意,就聽說了聖德太後“駕臨”壽康宮。

  她立時便覺心情又再七上八下了,弘複帝而今還未回鑾,顧氏尚未得處死,難不成是事情已經走漏了風聲引起聖德太後的關注?陶芳林當然不會低估聖德太後的能力,生怕好好的計劃橫生枝節,於是立即也趕去“插足”。

  張太後因為被弘複帝再三叮囑,關於珍瓏妙處的事連對陶芳林都沒提過一字兒,雖則她其實也

  急得抓心搔肺的恨不能立時盤問個清楚明白,卻也被“茲事體大”四字給震懾住了獵奇好事的心情,被王太後逼了上門,也正忐忑不安,就很樂意陶芳林的“插足”救場了,她也不問王太後的來意,隻抓著陶芳林噓寒問暖個不停,殊不知已經顯露出做賊心虛此地無銀的情態來。

  “我有要事與四娘商量,陶氏先回避吧。”

  王太後隻需一句話,就阻斷了張太後的拖延計劃。

  她是著實有點替張太後的頭腦著急了,兩人大半生都耗在禁宮裏,且相互間都已然摸透了對方的脾性,張太後還以為用顧左右而言他的緩兵之計就能讓她有備而來徒勞而歸?還有這個陶氏……

  王太後輕輕掃過去一眼:從前看她,雖說心存功利愛慕虛榮,倒也未犯大惡極劣,至少比喬氏看似安份一些,結果一個沒提防,竟然被她鑽了空子?眼下陶氏上趕著裹亂,自然是和春歸莫名觸怒皇上這件事端相關,隻不知這麽個看上去半點沉不住氣的女人,究竟如何設計出一著殺局?

  陶氏又為何要加害春歸,是為了覷覦將來後位鳳座麽?

  王太後心裏已經將陶氏視作一大隱患了。

  要說來禁內隻要還要三宮六院存在,怕就少不得寵爭權奪,無論誰在帝位之上,誰居六宮之主,都不能保證內苑成為一方淨土,但太子如今還未登極,陶氏卻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染指權位,且針對的還是太子近臣家中女眷,這樣的野心和愚狂就讓王太後無法姑息容忍了。

  但這時王太後自然不會顯露出殺氣,看向陶芳林的眼睛裏不見丁點冷意。

  又當含笑目送陶芳林訕訕離開後,麵向張太後仍然不減笑意。

  “姐姐就別盯著我笑了,笑得我毛骨悚然。”張太後竟囁嚅道。

  王太後:……

  當真笑出聲兒來:“四娘要不是做了虧心事,怎會連個笑臉都受不住?”

  “我做什麽虧心事了!”張太後把脖子一挺:“顧氏又不是我下令留在萬歲山的!”

  說完就意識到自己又泄露了“天機”,張太後好不懊惱。

  “這麽說來,還真是皇上假傳我的口令,將太師府長孫媳朝廷大員的家眷

  扣留在禁宮?皇上究竟想要幹什麽?!今日我要不是聽阿舒問起怎麽不見小顧,我竟然都不知道小顧居然被我留在了慈寧宮!”

  “皇上說了,這事不讓我聲張……”

  “昨日宮宴上,你遣人將皇上請去擷芳湖上的水榭裏頭是為何事?可是又聽信了什麽人的挑唆琢磨著謗害小顧?你可知道皇上中興盛世的誌願唯有依靠逕勿等等社稷之臣輔佐詢兒才能實現?都說吃一塹長一智,偏你還這般昏聵糊塗,你都被人利用了多少回了,可曾稍稍長點心智?你不說,我也無法逼你開口,但宮宴之上,橫豎就隻有曹國公夫人和陶氏一直在你左右,我隻拿她們兩個來詰問,審審她們究竟懷著什麽居心!”

  王太後說著就衝蕭宮令直接下令:“這就把陶氏先給我逮去慈寧宮!”

  張太後頓時慌了手腳:“芳兒如今可還懷著身孕!”

  “懷著身孕又如何,太子已經有了嫡子,東宮又有其餘姬妾,不怕沒人替太子開枝散葉,陶氏要是居心叵測,便是生下庶子來,這母子二人於社稷國祚也是禍患無窮!”

  “可這件事根本就和芳兒無關啊!”張太後著實六神無主,她可是太了解王太後的脾性了,情知自己阻止不了這位的行動,偏偏皇上現在還不在宮裏,待皇上回宮……指不定陶氏腹中胎兒已經保不住,她的嫂嫂也會為此白受一場罪過。

  就憑弘複帝對王太後的孝敬,當然不會為了區區一個太子姬妾怪罪嫡母,更不要說……

  皇上這回打著嫡母的名義把顧氏扣留在禁宮也確不妥當,王太後因為不知就裏大發雷霆也是情理之中。

  為了不讓這起事端鬧得越發不能收場,張太後也隻好將實情告之。

  “話雖是芳兒說出口的,但芳兒可不知道我與皇上會去珍瓏妙處,我打發人去知會皇上到珍瓏妙處一見時,她根本就不在我身邊兒,且她也不可能目睹我與皇上先去那裏,故意拉著顧氏跟去,顧氏眼又沒瞎,芳兒既能目睹,顧氏哪會不知情?顧氏要知情,又怎敢犯駕?這起事件就是巧合,皇上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才告囑我連芳兒都瞞著,不需向她求證,姐姐,你要這時聲張……怕是會徹底壞了皇上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