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死到臨頭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8      字數:3717
  這日沈夫人終於盼得自家兒子趙小六歡天喜地的從南台“釋放”回府,抱著兒子好一番“蹂躪”,沒忘了帶著趙小六去斥鷃園向春歸道謝。

  趙小六表示十分的不服:“明明是大哥向皇上諫言,皇上才肯放我回府,做何要對嫂嫂道謝?嫂嫂一個內宅婦人有什麽用處,我才不去呢,我要到皇城門外去等大哥下值!”

  “內宅婦人沒用,沒我這個內宅婦人開口求你兄長,你信不信你爹就敢胡諂你心甘情願樂意去南台陪伴皇長孫!”小沈氏被熊兒子的話頓時氣得消褪了滿腹的慈母之情。

  “大哥才不會上當呢,大哥知道我這麽久沒見他,必然對他朝思暮想,我才不會樂意陪皇長孫關在南台禁苑。”趙小六衝小沈氏做了個鬼臉,便撒開腿溜之大吉了。

  小沈氏氣得直跺腳,想想還是自己去了一趟斥鷃園,搞得春歸十分慌亂。

  畢竟小沈氏是她的婆母,卻親自來了她的居院,春歸也該受寵若驚。

  “夫人若有囑令,喚我前去交待便是,怎好勞動夫人來兒媳的居院。”春歸這話說得十分的真誠。

  “咱們兩個,用不著講這些虛禮,春兒也清楚,我不是庭哥兒的生母,且……說到底庭哥兒生母的死,是我姐姐一手造成,庭哥兒不記恨我,還肯這樣維護我的榭哥兒,我心裏也著實感念他的大度包容。不瞞春兒,如今我最慶幸的事便是替庭哥兒娶了你這麽個媳婦,你們小兩口越是恩愛,我才覺得多少對庭哥兒有所彌補。”

  小沈氏把話說得這樣直接,論來春歸應當嬌羞一下,不過她臉皮一貫比城牆還厚,著實嬌羞不來,幹脆笑吟吟地說道:“兒媳才應多謝夫人呢,要不是夫人憐惜兒媳,莫說兒媳得這門好姻緣了,恐怕連棲身之所都沒有,命運至今仍被族親把控。”

  “事到如今,我也沒臉再瞞你,我呢,原不是多麽古道熱腸的人,當初答應援手,也是看春兒有利用之處罷了,你來了京城,皇後沒少為難你,家裏更有老太太逼壓,要不是你聰明伶俐,換作另一個人……雖是嫁入了名門大族,日子卻也會過得舉步為艱。也該你有這福氣,能和蘭庭一條心,他可不像他那窩囊老子,連妻小都護不住。”

  這話春歸就不好接了,總不能和婆母一同數落翁爹的不是。

  好在郭媽媽緊跟著就找了來,稟報小沈氏皇後有請。

  春歸猶豫道:“不如兒媳陪同夫人入宮?”

  “你就別跟我一塊去挨罵了。”小沈氏越發的快人快語:“後宮事務雖然現今是由敬妃娘娘掌管,皇後畢竟才是六宮之主,耳目還是在的,怕是早聽說了我沒幫著老太太對你施壓的事兒,這會兒子眼瞧著我連把榭兒都接了回來,必定是惱我不聽她的囑令,可我能按她的交待行事麽?那豈不是親手把榭兒往火坑裏推?!她要埋怨也好,斥責也罷,我聽著就是,再怎樣我也是她的親手足,任是如何氣惱也不能夠公然加害,對你就不一樣了,你就別送上門去受這回險難了。”

  郭媽媽聽小沈氏這樣說徹底的灰了心。

  而小沈氏前腳剛走,老太太就遣了人來傳喚春歸,到底免不得一場受訓。

  老太太著實是鬱怒交加得狠了。

  李琬琰明明已經往順天府出發,莫名其妙便沒了蹤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中傷謗毀

  的計劃自然擱淺,要告趙蘭庭一個殺人滅口吧,手上又沒有絲毫證據,理所當然會被反咬一口。再者說李琬琰既不是趙家人更不是江家人,這一不告而別,老太太和江琛都沒理由報官追察,於是隻好罷休。

  更兼連和柔都被發賣,就連給顧氏添堵出口惡氣的目的也再次落空,等老太太回過神來時竟然還打聽不出和柔究竟被賣去了哪裏,也沒法子再買回來籌劃別的陰謀詭計。

  春歸十分“體諒”老太太鬱怒憋屈的心情,原本想著一聲不吭挨一場罵了結這件事故,怎知老太太偏要采取質問的方式,她便不能不答了。

  “好個蛇蠍心腸的婦人,連你親表姐都敢下手滅口,你說,琬娘是否已經被你加害?”

  “李大娘子不是被太夫人送去了江家?怎麽會遭遇不測?太夫人指責孫媳殺人滅口,這樣的極惡之罪孫媳可不敢冒領。”

  “你!惡事做盡必然不得善終!”

  “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孫媳也相信蒼天有眼神佛有知。”

  老太太浮腫的身體贅肉直顫,拍案又再質問:“和柔是蘭庭的妾室,你這妒婦也敢發賣?!”

  “和柔是為大爺發賣,既然是婢妾,被主家發賣並非咄咄怪事。”

  “和柔乃長者賜……”

  “雖為長者所賜,亦為婢妾,既為婢妾便無犯過而不能發賣的特權,太夫人為家門尊長,更應率從族規家訓,放縱包庇刁奴逼主有違長者之慈,兒孫後輩雖應奉從孝道,但孝道之一也包括了勸阻長者之過,這便是所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要論機辯,一萬個老太太也不敵半個春歸,敗下陣來於是更加鬱怒也是理所當然了。

  偏偏這時老太太身邊連蘇嬤嬤這樣的心腹也不再有,滿腔的鬱苦找不到人傾訴,隻好叫嚷著要回娘家串門兒,此時有趙江城這個長子在,老太太這點需求還不至於遭到拒絕。

  趙江城親自送了老太太回本家,一路上連他也平添了不少鬱愁。

  一聲不吭聽老太太哭訴道:“我兩個兒子,你和洲城都是孝順的好孩子,可恨的是趙謙這老不死的寵妾滅妻,不待見嫡子,論來蘭庭也是我的嫡親孫兒,更可恨的是自小被趙謙教養得大逆不道,眼裏根本沒有我這祖母,娶了顧氏這刁婦,越發的色令智昏……”

  趙江城雖然愚孝,不過孝敬的也不僅僅隻有老母親,這時也覺得母親大人抱怨亡父的話著實太過了,長子蘭庭也不是色令智昏之徒,否則哪裏能夠三元及第?隻有一點,不敬祖母確實有失孝道,但趙江城深知蘭庭就是這麽副脾性,又年紀輕輕便被任命為家主,責任在肩,行事難免不近人情。

  又哪裏怪得著長媳顧氏?她一個婦道人家,又是小門小戶出身,沒有娘家可為依傍,便是有幸得了易夫人照濟,易夫人豈是眼裏能揉沙子的人?要顧氏當真德行敗壞,易夫人勢必不會青眼有加。說到底,顧氏也是聽從蘭庭的話,因為不得已,才敢違抗老祖母的囑令。

  但何為婦人的三從四德?不就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別看趙江城對春歸往常十分冷淡,心裏卻是不存成見的,有時暗暗拿長媳和他家夫人比較……咳咳,他才是命運多舛無論元配還是續弦娶的都是悍妻,所幸的是相比朱氏的刻板冷淡,沈氏畢竟還識情趣……咦,這有些走

  神離題了吧?

  但趙江城就是趙江城,心裏有不同意見是一回事,嘴巴上仍然要對母親唯唯喏喏的,所以仍然不敢吭聲反對。

  他也不跟著老太太一同進江家,隻在門前作辭:“兒了尚有公務,待明日再來接母親回府。”

  老太太著實有段日子沒有歸寧了。

  江琛自然熱情相待,兄妹兩個好一陣後才言歸正題。

  “寶兒的婚事到底議沒議定?要不就依了我,讓她和蘭閣結親,彭氏而今遠在南京,我的話,老二還是肯聽的。”老太太盤算道。

  江琛的確也在盤算著和太師府親上作親——趙蘭庭是務必要鏟除的,否則難解他心頭大恨,不過若說把軒翥堂連根拔除……江琛還不至於這樣的不自量力,可趙蘭閣和他哥哥趙蘭台沒多大區別,都是遵從趙蘭庭,甚至趙蘭閣的脾氣更倔強,竟然敢當麵頂撞他這舅祖父,把孫女嫁給趙蘭閣哪裏討得了半分好處,當然不如……娶個太師府的閨秀當孫媳。

  畢竟是女子,論是在娘家多麽嬌蠻矝貴,一朝嫁為人妻,在夫家可必須奉從賢惠二字。

  “寶兒的婚事不急,倒是三郎要比寶兒年長,蘭心也是及笄之歲了,我是想為三郎求娶蘭心,趙蘭庭勢必是不樂意的,不過蘭心有父母高堂在,她的婚事還輪不上趙蘭庭這兄長作主。”

  “已經遲了。”老太太臉色相當的臭:“趙蘭庭在南京時就給蘭心定了親事,這件事他甚至都沒知會他老子一聲兒,又有沈氏居中促成,老大縱便不情願,誰讓趙蘭庭是家主呢?老大要堅持毀婚,這就是軒翥堂的族事了,族老們也不會讚同。”

  江琛一聽這話,就知道盤算落了空,問都懶得再問蘭心要嫁去什麽門戶了。

  “阿兄,我而今在太師府可是半日都不得安寧,趙蘭庭這忤逆子孫,還有顧氏那刁婦惡媳,他們兩個是巴不得活活把我氣死,有時我真不想再忍氣吞聲下去,還不如豁出去一鬧,就看趙蘭庭敢不敢休棄我這祖母回門,又就算他真有這膽量,我回來自家也少受些氣,我就不信了,皇上以孝治國,到時還容得下趙蘭庭這等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

  “這世上的輿論,可從來都是站在勢優的一方。”江琛長歎一聲:“趙蘭庭何等奸滑?他哪用親自出麵休棄祖母?有趙謙那封遺書,軒翥堂眾多族老又已被趙蘭庭收服,屆時以宗族之名驅棄阿妹,趙蘭庭便可毫發無損。”

  江琛當然不願徹底放棄軒翥堂,畢竟趙江城和趙洲城還是敬重他這舅舅的,隻要鏟除趙蘭庭,和趙門的姻聯不是不能挽回:“阿妹雖受委屈,我心裏也感悲憤,可真要與太師府義絕,阿妹所受的屈辱比如今更甚,所以我還是要勸阿妹暫忍一時之氣。”

  說到這兒,江琛眼中一沉,如同陰霾密布:“忍不了多久了,趙蘭庭這豎子,以為秦詢得儲他就能夠為所欲為,殊不想秦詢坐不坐得穩這儲位!冊封大典未行,秦詢若就被拉下馬來……趙蘭庭也休想全身而退,屆時重則人頭落地,輕則身陷囹圄,既為國之罪徒,軒翥堂家主之權他必須拱手相讓。”

  “阿兄當真已經計劃妥當?”老太太滿臉迫切之情。

  “沈皇後不會坐等冊封大典的,她必須為秦裕孤注一擲,這一回,秦詢、趙蘭庭必敗,而我們,即能坐享漁翁之利。”江琛倒是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