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一手離間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3453
  對於陶芳林而言,周王得儲著實不算多大一件驚喜,因為在她經曆的前一世,周王也正是因為監政江南有功力壓臨淄王與秦王,尚在江南未歸京城時便被立為東宮太子。不過當年陶芳林可沒有隨來南京,所以她根本不知周王及蘭庭江南此行經曆了多少波折,那時她一門心思都用在怎麽鏟除盼顧這件事上,一邊痛恨蘭庭一邊焦灼於該怎麽保住太師府長孫媳的地位,壓根就沒有關注過政事。

  連袁箕獲死,錢柏坡等等官員獲罪,這些朝堂上的大事她竟然半件不曾留心。

  在她看來,周王得儲無異於理所當然的事,此乃命中注定,但與前世稍有不同的是,這回因她隨來南京,總有相助太子一臂之力的功勞。

  總之陶芳林不覺突然,卻感雀躍。

  尤其的洋洋自得,甚至認為等自己順利生產,要能一舉得男,理所當然便能得到上一世顧才人的幸運,太子也會為她請封個夫人的品階。

  怎知這日正打點著啟程回京的事,卻有一樁有若晴天霹靂的噩耗直接砸在了陶芳林的天靈蓋上。

  “殿下這是何意?殿下真說了不讓我回京?”陶芳林難以置信,抓著趕來通風報訊的淑絹逼問不停。

  淑絹也是猶豫在三,認為這件事還是應當知會陶才人一聲,她瞞著陶才人太子已經對她生疑的事已然是良知不安了,若連這件大事也隱瞞……與背主儼然無甚區別。

  “殿下確然是這樣交待奴婢,讓奴婢……負責打點行裝準備啟程,隻留下幾個可靠的仆婢,留在吳王宮照顧才人。”

  陶芳林哪裏坐得住?這個時候她可顧不上暴露淑絹是通風報訊的人,忙不迭便找上太子質問,但態度當然不能強硬,是以哭訴為主:“妾身不知身犯什麽過錯,以至於觸怒殿下,竟不許妾身隨殿下回京,要將妾身棄於南京,望殿下直言相告,妾身若真有罪錯,甘願領罰,不過若隻是誤解,還望殿下念在妾身已經懷有殿下骨肉份上,予以寬諒。”

  周王極其不耐地蹙緊了眉頭:“你現在懷有身孕,經不得舟車勞頓,本宮正是為了你及腹中胎兒著想,才打算將你暫時留在吳王宮,日後待你平安分娩,再接你回京。”

  陶芳林又哪裏甘心?

  懷胎需得十月,又至少得等到坐完月子才能動身,這麽長時間,和太子分隔在南北兩地,萬一太子把她完全拋之腦後該怎生是好?更不說如今周王已經得儲,那顧春歸必然不會再用欲擒故縱的手段把太子往外推,要是她不在東宮,沒人阻止得了顧氏,萬一讓顧氏得逞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且太子隻以為得儲之後就能順理成章登極九五,殊不料還有陰謀詭計等著他,會害他功敗垂成!

  隻有她能阻止接下來的陰謀,不讓太子再被顧春歸這紅顏禍水連累。

  她必須要隨太子回京!

  “殿下,相較於舟車勞頓,妾身更害怕孤身一人在這吳王宮裏啊,必定會日夜不安坐臥不寧,又怎會適益安養?殿下雖因奉旨,急著趕回京城,妾身也不敢拖累殿下行程,可與殿下分路而行,妾身一行可乘大船完全隻走水路

  ,便不會受顛簸之累,還望殿下恩許。”

  太子也料到陶芳林必然不肯獨自留在南京,否則他還真有打算就這樣把這女人“遺忘”在吳王宮裏,省得她日後再興風作浪,不過陶芳林既然下定決心要回京城,就算他不許,這女人想必也會通過聖慈太後達償所願——太子很清楚,他雖然入主東宮,儲位坐不坐得穩還不確定,聖慈太後又畢竟是父皇的生母,他的親祖母,自古皇室奉行的是以孝治國,聖慈太後若開口讓他接回陶氏,他就不能違抗。

  而且他也沒想過當真能把陶氏棄於吳王宮。

  “罷了,你既執意如此,我就隨你心意便是。”

  太子既然鬆了口,陶芳林才終於如釋重負。

  可緊接著又發生了一件讓陶芳林震驚的事。

  太子竟然沒讓淑絹和她同行,反而是調撥了阿丹暫時跟從,這讓陶芳林極其的不安。

  難道她竟然看走了眼?淑絹那樣普通的容色竟然能夠博得太子的厚寵?!不,這絕無可能,太子若當真不重女色,怎至於這一世明知顧春歸已經嫁給了趙蘭庭仍然不肯罷休,甚至寧肯為她,擔當天下人指責德行!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或許是淑絹將她的密隱告訴了太子,太子才至於這樣“信寵”?

  想到這裏陶芳林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別的也還罷了,就怕淑絹告訴太子,她曾企圖加害顧氏的行為,難道正因為太子對她已經生了疑心,才打算把她棄之吳王宮不管不顧?

  越往這方麵猜測,陶芳林越是坐臥不寧。

  雖然太子到底還是改變了主意,但也許是因為對聖慈太後還有顧忌的原因,方才因她的爭取哭求沒有堅持。

  是她太過於相信淑絹了!

  那一世淑絹對她的確忠心耿耿,但那一世的情勢和如今又怎能同日而語?那一世趙蘭庭可根本正眼都不曾看過淑絹,她就是淑絹唯一依靠,而這一世,她卻親手把淑絹送到了太子的床榻之上!

  要那小蹄子因此存了野心,以為沒有她提攜靠自己也能博得榮華富貴,更甚至大可以出賣她,踩著她上位將她取而代之……

  陶芳林越想越不安心。

  於是交近阿丹,企圖從阿丹口中刺探實情就成為順理成章之事。

  “真是沒想到會勞動姑娘廢心來照顧我一場,我且以為,殿下會讓淑娟與我同行呢,畢竟淑絹乃我舊仆,姑娘從前卻是在聖德太後跟前得臉的人,在殿下心目中,姑娘地位遠非我與淑絹能比,沒想到淑絹竟然有此幸運,隻是服侍了殿下些時日,竟能贏得殿下如此看重。”

  阿丹仍是寡言少語的模樣:“奴婢廚藝還算過得去,所以殿下才讓奴婢暫時照顧才人。”

  陶芳林隻好把話說得更加明顯:“這回我隨殿下前來南京,因突然有了不便,未經太子妃允可便擅自安排了淑絹服侍殿下,雖我非有意僭越,實有不得已處,這些日子以來卻仍有不安,擔心日後回了京城會受太子妃責怪,姑娘可是殿下的跟前兒人,行行好給我一句準話,究竟殿下對淑絹是個什麽安排,日後太子妃問起來我才好應對。”

  “殿下看重絹娘是為性情穩重,本份細致,也正是太子妃看重的品性,才人大可放心,太子妃不至於因此怨責才人。”

  阿丹一個字不說淑絹的壞話,卻反而讓陶芳林越發惴惴不安了。

  她當然知道阿丹是太子心腹,要若淑絹當真出賣了她,阿丹怎會泄露實情?不過阿丹既然說了太子對淑絹頗為看重的話,這應當不假,因為太子就沒有掩飾他對淑絹的看重,可淑絹何德何能得太子看重?

  不能再吊以輕心了!陶芳林暗下決心。

  淑絹於她而言已經是無用之人,與其養虎為患,不如……

  但不管陶芳林多麽忌憚淑絹這麽個隱患,而今的她都是鞭長莫及,也隻好暗暗計劃著如何不露痕跡的斬草除根,但交好阿丹卻是有益無害的事,所以從南京至京城這一路之上,陶芳林都在兢兢業業籠絡阿丹,終於在某日,從阿丹的言辭裏發覺了蛛絲馬跡。

  “娟娘女紅雖好,不過不知殿下尺寸,所以殿下裏衣鞋襪仍得靠梧棲裁製,才人身邊固然缺了擅長針線之婢,還是另擇人選為好。”

  這話就很值得玩味了!!!

  陶芳林相當了解淑絹,她有一項才能便是針鑿女紅,且在吳王宮時曾經還提起過正因為做的鞋襪很得太子嘉詡,總算博得了太子幾分恩寵,把她調離霽澤院至主院服侍,但據阿丹透露,淑絹卻根本不知太子的尺寸!

  這說明什麽?說明淑絹說了謊話。

  她也許根本就未得太子寵幸,否則怎能連太子尺寸都不知?可太子卻佯作厚待恩寵……

  淑絹必然通過別的手段成為太子心腹。

  不過阿丹同樣也是太子心腹,對她卻並未嚴防慎杜,這說明淑絹雖然別懷居心,應當還沒有告密對她不利。

  是的,她雖然曾經暗中加害過顧春歸,但與惠妃心腹太監接頭的人卻是淑絹,淑絹明知太子看重顧春歸,透露這一件事,她自己就會先行引火燒身。

  那淑絹究竟是用了什麽手段向太子投誠呢?

  陶芳林絞盡腦汁也解不開這謎題,不過通過阿丹的態度,讓她稍覺安心的是淑絹並沒有針對她背叛出賣,也是,淑絹如若真對她暗藏禍心,就不會通風報訊讓她得知太子有意把她留在吳王宮了。

  可淑絹畢竟瞞騙了她,陶芳林仍然認為曾經的心腹此時已經成為一大禍患。

  得先下手為強。

  又說春歸,她和蘭庭、蘭心一行是陪著兩位舅母一同扶柩往汾陽,雖不像太子一般疾行,途中也沒有過多耽擱,而春歸這回來汾陽,除了協佐舅家治喪一事,還有其餘目的。

  便是潘存古,曾經因為外祖父主張改革礦務,提醒外祖父提防奸小陷害,且外祖父正是因為欲來汾陽說服潘存古相告當年的“奸小”是誰,才遭遇不測之禍,潘存古一定是礦務案的關鍵人。

  但外祖父已然遇害,為保舅母及表兄安全,春歸當然不會讚成李牧一再建議由他暗中接觸潘存古的計劃。

  蘭庭也持反對意見。

  就在這晚,當抵達汾陽居宅後,三人之間還發生了一場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