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最強之敵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2395
  蘭庭對孟治的心路曆程其實不感興趣,因為早就已經想到了無非就是名利二字,當一個人認為的付出沒有得到對等回報,就會產生悲憤、不甘、怨尤等等情緒,當這種情緒累積達到壓垮信仰的重量,一切便都將摧毀,他會變成與過去的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緊跟著就是找到借口安撫良知。

  可孟治值得同情嗎?

  這在混亂的權奪場,其實也從來不乏堅持風骨氣節的鬥士,然內閣的空缺就隻是有限的幾個,從來不可能容納這麽多人,況且剛直不阿者之所以剛直不阿,他們也從不會將位及閣臣作為奮鬥誌向。

  “孟公,害殺元同知是你的建議麽?”蘭庭打斷了孟治的憤憤不平。

  “我說不是,逕勿還會相信麽?”

  “需要求證。”蘭庭實事求是,他當然不會輕易相信孟治的話。

  “我沒有想過要毒殺元亥。”孟治重重呼出一口氣,他這不是如釋重負,實則有的話,他其實已經忍不住要傾訴了:“我得知袁閣老的決定和計劃後,心裏也著實不忍,元時靜……曾經也是我諸多門生中最得我看重的之一,我也知道他一直對我心懷敬仰,當我遊說他而被幹脆拒絕時,當他聲色俱厲警誡我不能危害君國社稷時,那一刻我其實無比的羞愧,我知道從此以後我和他之間再無師生之情,我們勢必成為敵對的雙方,但……就像一個滿身汙垢的人,麵對衣著潔淨者會自慚形穢。”

  孟治說到這裏不由苦笑了一下:“可我無法阻止袁閣老的行動,我早已經沒有了後路……”

  蘭庭起身:“高公公,人犯孟治已經認罪招供。”

  這供辭,已經指明是袁箕為主謀,縱然錢柏坡和裴琢樂意替袁箕頂罪,袁箕也絕對無法置身事外了。

  孟治愣愣的看著槅擋裏踱出的東廠廠公,他再次苦笑一下。

  原來如此,原來錢柏坡和裴琢是這樣落敗的啊,誰能想到皇上一邊說要親審,暗中卻早已派遣高得宜來了南京,周王和趙蘭庭竟能在幾乎是百口莫辯的境地下,完全贏獲了皇帝的信任!這說明什麽?說明皇帝極其滿意周王監政江南四省的種種舉措,且對袁

  閣老,早就心存不滿,寧肯打破內閣幾位重臣間的平衡,也決心力保周王。

  剩下來的戰役,也是極其艱難了。

  “逕勿,你說過你不會斬盡殺絕。”孟治被扣押前,緊緊地盯著蘭庭。

  “這案子由皇上親審,如何處治罪臣,庭不會上諫,依從皇上聖裁。”蘭庭隻答應他不會落井下石,卻又話鋒一轉:“不過……此案或許還有漏網之魚,我以為孟公今日的供辭,還並非全部實情。”

  他清楚地看見孟治的眼睛裏,這回真切的掠過了驚惶。

  而這時,春歸仍陪著殷氏母女坐在隔擋之後,當宣德廳裏隻餘她們幾人的時候,殷氏才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春歸沒有勸阻,她隻抱住了默默哭泣的元姑娘,這個孩子從前有父親的嗬護,生活得無憂無慮,她還不懂得原來人心可以這樣的險惡,突然懂得時,就已經永遠失去了父親,現實逼著她在短短的日子裏就忽然長大,也從來不給另外的選擇。

  慶幸的是,她還有一個剛毅堅強的母親。

  “顧宜人,倘若父親在天有靈,親眼看著害死他的這些惡人罪有應得,會不會就不再悲憤難過了?”春歸聽元姑娘哽咽著問。

  女孩眼睛裏仍有淚光,但問得極其認真。

  “元同知最在意的從來不是那些惡人會如何。”春歸微笑:“隻要阿瓊和殷娘子日後安好,元同知便不會難過。”

  女孩便自己拭了淚,嚐試著安撫母親:“阿娘莫難過了,阿娘這樣傷心父親也會傷心,瓊兒答應阿娘,日後會跟哥哥們一起照顧阿娘,父親不在了,但阿娘還有我們。”

  殷氏的情緒慢慢平靜了。

  “終於是真相大白,終於將凶徒繩之以法,外子若真在天有靈,相信也能夠含笑九泉,這都有耐於殿下和趙副使替外子主持公允,妾身與小女,理當正式向殿下、趙副使道謝,另外也得請托顧宜人協助,安排妾身與小女扶柩回籍,安葬治喪。”

  春歸答應下來。

  但她沒有再見過元亥,倒是這一日在安平院裏見到了玉陽真君。

  “元亥已經往渡溟滄了。”玉陽真君似乎特意來告訴春

  歸。

  “多謝真君沒有為難元同知魂靈。”春歸意味深長。

  玉陽真君挑起一邊眉頭,半天才冷嗤一聲:“本神君為何要為難區區魂靈?顧氏,你是在懷疑本神君?”

  春歸笑而不答。

  她知道腦子裏的念頭根本不可能瞞過玉陽真君,她這個普通凡胎也根本無法控製念頭的浮現,有的事情其實玉陽真君和她都是心知肚明,但現在還不是攤牌的時候,更加沒有攤牌的必要。

  但有的話還是說說無妨:“真君應當清楚吧,元同知遇害案還並不算徹底終結。”

  “哦?”玉陽的瞳仁裏金芒一現,是疑問的語氣,卻是篤定的笑意:“不錯,果然是我挑中的人,又果然是和趙蘭庭能夠稱為天作之合,你們兩個還當真能夠隻憑蛛絲馬跡勘破背後還有隱情,那麽想來也根本無需我多給提示了。”

  “隻要真君不曾懊悔擇中區區在下。”春歸也回以一笑:“畢竟對於神君而言,要奪凡夫俗子的性命易如反掌。”

  “你不用怕。”玉陽真君揮一揮衣袖,頭也不回離去:“你和趙蘭庭還不值得本神君寧冒天譴殺傷人命。”

  因為你們……原本就是九死一生!

  屋子裏空空蕩蕩,春歸突然覺得疲憊無力,往軟榻上一歪,半天仍覺胸口沉甸甸的連呼吸都艱澀不已了,她不知玉陽真君為何改變初衷,從“點撥”她挽回浩劫忽然就成了設置障礙,她確然已經早在渠出還沒有往渡溟滄前就已經察覺了。

  渠出說過不少謊,首回也是最明顯的一次,就是盯蹤永嘉公主前往秦王府,後來發生了什麽渠出有所隱瞞,且從那回之後,渠出在她麵前就漸漸增加了心虛躲閃態度,而渠出打消妄執往渡溟滄前分明已經準備提醒她什麽,玉陽真君卻立時現身,阻止了渠出幾欲奪口而出的話。

  若非玉陽真君授意,渠出絕無必要也沒有膽子隱瞞。

  玉陽真君若成為他們的敵人……勝負不會再有任何懸念,春歸必須想辦法找到突破口,隻有察清玉陽真君改變初衷的原因,或許還有一線機會挽回。

  但這才是春歸麵臨的,最艱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