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終於警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2367
  在童提刑的刑問下,柯全到底是忍不住拷打開口招供了。

  供辭十分有利於周王——柯全承認是受了錢柏坡的收買,將醫針施毒,當元亥肋痛請他施針時用毒針刺入穴位,造成元亥命絕。

  裴琢認定柯全的供辭並不可信:“經察柯全是孟尚書引見診治元同知的疾症,故而裴某以為孟尚書才更有嫌疑,殿下卻令刑問由童提刑主持,將下官摒除刑問之外,下官質疑有屈打成招之嫌,故而提請殿下召集留都官員、南直隸各知州知府,開公審,當眾再問一應涉案人,方能保證執法斷案並無偏私。”

  這是當麵叫板,擺明要將事情鬧大了。

  說到底雖然周王職當監政,且握有禦賜金令在手,不過就算皇帝陛下親臨南京,堂堂刑部長官也完全擁有諫議公審的權力,周王若然不想被禦史言官彈劾枉法庇私,就必須允許公審的諫請,要知道這起案件鬧到如此地步的聲勢,對峙者早已不限袁閣老和軒翥堂,朝堂百官都心知肚明,這是周王和臨淄王的對決。

  如今江南四省可謂周王的主場,若再駁回公審,輿論洶洶當然就會質疑執法不公,周王殿下乃是做賊心虛了。

  公審的日子很快就商定擇當。

  公審當日蘭庭起身,春歸服侍他穿著官袍時,顯得幾分心不在焉,蘭庭便看出了春歸的心思,笑著問道:“輝輝可是擔心公審一事,又遺憾無法去宣德廳觀審。”

  春歸也不隱瞞:“今日裴琢和錢柏坡必有準備,新的人證會出現,柯全應當也會翻供,我們這回還不能察明袁黨安排的後手,這麽多起案件以來,唯有這件案子最是棘手,即便是……莫問小道能夠和元同知的魂靈溝通,元同知揭露了孟治的罪行,但奈何孟治並沒有透露袁黨的詳細計劃,防不勝防,勝負難定。”

  “這回咱們與袁箕少不得正麵交鋒了,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袁箕越是深涉這件命案,就算日後他可以推出錢柏坡、裴琢等人頂罪,他也休想毫發無傷全身而退,可以說隻要咱們贏下這局,就能徹底斷絕臨淄王獲儲的希望,使他提早出局,殿下的勝算更大,

  對於江南四省的局勢而言也大大有利。”蘭庭自己係好了圓領官袍的衿結,又接過青萍遞來的烏紗帽端端正正帶好,把春歸的手輕輕一握:“輝輝也可以去宣德廳旁觀。”

  “這怕不妥吧,又會有人質疑我窺問外務了。”實則她早已經窺預外務了,不過畢竟還不曾光明正大,要今日堂而皇之出現在宣德廳,那就是授人以柄。

  “宣德廳屏擋之後,原本就隔設有小茶室,輝輝在茶室裏坐著也能耳聞公審的情形,再者今日殷娘子做為死者遺孀,雖不需她上堂作證,但她關心公審結果也符合人之常情,輝輝便陪著她在屏擋後聽審,也是合情合理。”

  春歸聽蘭庭把她聽審的理由都想得妥妥當當,也就不再矯情了:“那我一陣後就陪著殷娘子一同過去。”

  “今後輝輝無論有何願望,無需顧忌,都可對我提出,我多半時候都能和你心有靈犀,但畢竟有的時候忙碌起來隻怕就會忽略,輝輝識大體,便是願望未得實現也不會耿耿於懷,但我不想你任何願望落空。”穿戴整齊的年輕官員忽而口吻溫柔,且靠近一步,輕輕在春歸的額頭落下一個溫熱的親吻。

  青萍:……

  覺得自己應該考慮下以後有大爺在的時候,進屋服侍時也許應當閉緊眼睛裝瞎子。

  明明她隻是個旁觀者,這個時候竟然都覺得臉頰發燙,害羞得好想奪門而出了。

  春歸儼然也被蘭庭這手忽然的情深繾綣和卿卿我我晃得小鹿亂撞,難得的麵紅耳熱了,卻隻以為是這段時間蘭庭忙於公務,有些內疚不如過去一般體貼關心她,她瞄見青萍已經故作鎮定的出去了,踮起腳,回應了一個親吻,就笑著把蘭庭往外推:“眼看一陣就有場惡戰得打呢,大爺還緊顧著在這兒女情長。”

  蘭庭有些無奈,他是已經覺察了危機,但看來春歸還沒意識到那位的圖謀不軌,而這層窗戶子捅破無益,他也隻能更加努力取悅春歸,隻要他們之間不生嫌隙牢不可破,才可能慢慢打消那位的企圖心。

  情感之事,在蘭庭看來不是已經有了婚姻的約製就永不能再生變折了,就算那人的企圖十分

  危險,為世俗禮法所不容,但他更不願的是春歸也會因為那人的影響,深陷於情感和德禮間的取舍掙紮,他不需要一個因為畏懼世俗禮法的譴責,隻能忠實於婚姻的妻子,他需要的是春歸真真正正初心不改矢誌不移,不會遺憾此生和另外的人,相逢恨晚。

  他希望春歸一直認定,她已經得到了最好的愛人和姻緣,就如過去和現在一樣,看也不多看旁人一眼。

  今後也是如此。

  他不願追問春歸為何和周王在明河榭私見,不是因為他不在意,而是因為他太在意。

  他害怕那個原因其實非他樂見,無論怎麽抉擇都再也無法幸福美滿。

  要說怨氣,蘭庭當然有,針對的是周王。

  他還沒有寬容大度到對周王的企圖心體諒理解的地步,這幾晚他甚至也會懊惱,檢討自己當初做出輔佐周王的決定,我為你赴湯蹈火,陪上闔族興衰榮辱效命,你在做什麽?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居心和行為也許會把所有人都拖入一場浩劫?!但蘭庭不是衝動的人,就像他其實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決心輔佐周王,從來不是因為私情私交,所以他無法譴責周王懷有這樣的居心,就失去了成為社稷之主的資格。

  畢竟,周王眼下並沒有做出有損大局的行為。

  隻但願春歸不做任何回應的話,周王會打消他這危險的欲望,莫再執迷不悟。

  周王隻要能安心做一個中興盛世的社稷之主,律己以率天下,趙蘭庭也一直會做一個忠於君國的臣子,無論對誰而言,於公於私,這都是一個最好的結果。

  不需要他的勸諫,周王應當明白如此淺顯的道理。

  蘭庭當麵對周王時,仍然不動聲色。

  此時公審並未開始,南京諸臣公官員還沒有獲許進入宣德廳,空空蕩蕩的公堂後,那間被雕花屏擋隔出的茶室裏,望出去的小小庭院,一叢木芙蓉正吐豔爭奇,隻是江南入秋,漸少晴明,今日便是陰沉的天氣,少了朝陽燦照,使得芳朵似乎都略失/精神。

  周王喝著茶,決定和蘭庭閑聊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