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未來妹婿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2673
  這天剛好是七月七。

  春歸自己跑到內廚去,做了兩餐飯菜——午飯是為蘭心和華英下廚,晚飯專門針對趙大爺。

  但趙大爺顯然對乞巧節並沒有格外關注,所以被專門請回,並瞅著這桌子一看就不是周王府的廚子烹製出來的美味佳肴時,難免有些錯愕,他確定他並沒有錯過春歸的生辰和自己的生辰。

  “節日意義何在呢?不就是因為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偷懶玩樂麽?”春歸笑道。

  蘭庭就欣然接受了偷懶的提議,甚至有了出去逛玩的想法。

  “早聽說江南的乞巧節比京城更加熱鬧,這晚甚至效元宵免夜禁,有香橋會星期慶,咱們不如去市坊一遊?”

  “都這會兒子了,再出去逛玩一番,豈不三更半夜才能安置?逕勿這幾日可都沒怎麽睡足,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路途中,莫如咱們好生說一說話,早些休息更好。”春歸其實也想出去逛玩,但想到多少瑣碎事務,她竟然都有些提不起興致來。

  再講蘭庭也的確比她更勞累幾倍,又怎會真有玩樂的精神?無非是為她著想罷了,她就更應賢惠體貼些。

  “今日我確有要事與逕勿商量。”春歸替蘭庭斟了一杯酒。

  才把小姑子鬧出的一件變故緩緩說了。

  蘭庭險些沒有把酒杯砸在地上:“蘭心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我倒覺得二妹妹大有長進呢。”春歸笑著勸解:“至少還知道做錯了事,也懂得服軟了,且這回她並沒有行使什麽陰謀詭計,發心也確然不存歹惡,隻不過她年紀小,情竇初開,又一慣行事無忌,做事才這樣大膽,固然有錯,卻比從前要磊落得多,這都虧得阮中士的功勞,到底還是糾正了二妹妹的心性。”

  “就算她對表妹的確不存惡意,可這樣做,也違悖了友朋間的信義。”

  “二妹妹過去可把哪個人真正當做友朋?她這會兒子對英妹妹有些愧疚之意就已經算是長進了,總歸還有知錯能改的苗頭,我甚至都覺著如釋重負。”春歸一點都不誇張要把蘭心妹妹“扳正”的難度。

  蘭庭哭笑不得:“隻是又為難輝輝了,為這件事,怕會落外祖父和舅舅舅母的埋怨了。”

  “親長們都是通情達理的人,再者我也確然想著,那周傑序並不屬意英妹妹,英妹妹真要嫁給他豈不耽誤了終生?英妹妹值得更好的姻緣,周

  傑序根本般配不上英妹妹……我也不瞞著逕勿,在我看來周傑序根本就非良配,但這事英妹妹能想通透,二妹妹未必想得通透,我啊,說到底還是偏心著英妹妹的,所以逕勿可別覺得愧疚。”

  “當我不知道你真正的心思呢。”蘭庭搖了搖頭,把春歸往懷裏一摟:“周傑序自然不算君子,他又不是不知道他的父祖是屬意表妹,這事固然是蘭心挑起在先,但周傑序若是心誌堅定也不至於將事情鬧成這個地步,唯一可取的,也就是他還不算完全沒有擔當,至少還敢先對父母說明他的意願。所以你才覺得他未必就是卑鄙之徒,也許是因曆事尚淺,少年義氣,慮事不夠周全但品性沒有太大瑕疵。罷了,我就會一會這周小郎,給他一個機會。”

  “逕勿還是等二妹妹有了決斷再說吧。”春歸道。

  “不妨事,我先見一見周小郎,要是他不可靠,我再直接告誡蘭心。”蘭庭說著說著就蹙起了起頭:“她能有什麽決斷?見了人家才幾麵,連非君不嫁的話都敢說了!她還能有什麽決斷?這事由不著她,我可不能看著她因為年少無知,自己跳進火炕裏。”

  春歸看著蘭庭。

  趙大爺可知你在陶才人看來就是一個火坑?不,閣下簡直就是一座化人場了!

  趙副使的考察自然不會馬虎了事,十餘日後都尚無結果,不過李公倒是又親自去了一趟周家,大約說了聯姻之事不必再提的話,周太太先一步又來了吳王宮,不敢說相看的話,她隻是為了道歉和道謝,但春歸卻特意喊來蘭心做陪。

  她倒不是相信蘭心的眼光,但卻相信外祖父和大舅舅的眼光,其實也知道周傑序雖然一定不如蘭庭般的沉穩才幹,但蘭庭原本就是異類,未來姑爺自然不能比著蘭庭的標準去考量,周傑序的品性應該不壞,而蘭庭也不會計較周家的門第遠遠不及太師府,誰讓蘭心自己樂意呢?蘭庭表麵上雖和妹妹極其疏遠冷淡,但私心裏卻從來沒有厭棄蘭心。

  說穿了就麵冷心熱,口硬心軟。

  這樁姻緣隻要蘭心不變卦,那就是八字寫足一撇。

  至於公婆的意願,春歸壓根就沒上心,別說蘭庭這麵後盾了,況怕蘭心妹妹一鬧騰,大老爺和沈夫人都隻有妥協的份。

  臨近八月的時候,蘭庭總算給了春歸一句準話:“周家人過幾日就會來送他家小子的庚帖,輝輝若覺他們還算熱忱,也把二妹妹的庚帖交給他們

  吧。”

  這就是周小郎君終於通過了趙副使的考核。

  八月初,周家送來了庚帖,春歸也把蘭心的庚帖交給了周家人,但因為蘭庭還無意讓妹妹這麽快便出閣嫁人,所以這件婚事接下來的程儀就沒急著進行,但周太太邀約春歸去周家作客,春歸答應了。

  她也終於見到了蘭心妹妹非君不嫁的心上人。

  周小郎的年歲其實還未滿十六,眉眼卻生得有幾分淩厲,性情也是寡言少語的不大健談,因春歸問起他的課業,應答時口吻甚至有些辣衝,不過倒不是針對春歸,僅是抒發他對某些經史釋著的不同見解,周太太儼然不知兒子的見解是對是錯,她隻怕會造成春歸的誤解,笑著緩和氣氛:“小犬著實不大習慣交際,尋常和同窗爭論課業時就是這樣的口吻,我也提醒過他莫這樣狂妄,卻也無法糾正他這性情。”

  “兒是依循先生教導,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周太太:……

  “那你祖父不是還教導過你為人要謙恭?”當娘的竟和兒子爭論起來。

  “謙恭不在言行,而在發心。”

  周太太:……

  “顧宜人考較兒子課業,若兒子不示實學,豈不讓顧宜人誤解兒子愚冥?”

  周太太扶著額頭,敗下陣來。

  她把自己的寶貝兒子打發開後才道:“小犬就是這樣一副直脾氣,雖說我帶著他去吳王宮拜訪時,也告訴他是為相看,李家和我們家也都得看著他和李二姑娘認真你情我願了,才會正式定親,結果他以為定親之前還必須先讓他點頭……後來收到趙二姑娘的信,他也相信當真隻是談詩論賦,一來二去的對趙二姑娘便生了好感,因為趙二姑娘好學上進。”

  春歸:……

  她有點相信了周小郎的確如此單純。

  “所以這兩個孩子自己就議定了終生大事,小犬竟認為順理成章,理直氣壯的告訴他父祖,他經過相看,認為與趙二姑娘才有共同喜好,與李二姑娘反而說不到一塊去,不瞞顧宜人,我都時又氣又急又哭笑不得。”

  春歸很能體諒周太太的心情,不過她更相信蘭庭的眼光,蘭庭既然許可了這樁姻緣,那必然是認定周小郎確然是個正人君子不說,將來還能夠約束蘭心的言行糾正小姑子那乖戾的心性。

  姻緣之事,看來還當真各人有各人的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