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吳王宮裏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3404
  春歸終於明白了蘭庭的神色為何如此凝重,因為蘭庭為周王擬定的競儲策略,就是要在江南先把朝廷下達的政令真正貫徹實施,這當然會損及四省官員集團的利益,所以免不得先要清察四省官員貪賄不法,使真正奉公恤民的士人得到朝廷重用,任職江南治下地方父母。

  然而正所謂斷人財路有如弑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這其實並不僅僅是販夫走卒信奉的金科玉律,同樣為多少飽讀聖賢書的士人引為真理,隻單說一項糧長製的嚴格公派,就會導致不少地方官員損失掉富賈豪商的賄賂,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資財,所以他們才敢陽奉陰違,把禦令廷政照樣視為空文。

  這是極其艱難的一戰,周王的對手就是江南四省的貪官,所以不管他們從前是否齊王、秦王的黨徒,而今都將與周王勢不兩立。

  相較於龐大的四省官員,周王可謂勢單力孤,光靠他和蘭庭不能成事,所以蘭庭需要趙、許兩門的故舊門生支持協佐,但要是這些人當中出現了奸叛者,妨礙的則是政令的推行,關係到社稷民生的盛衰,這就不僅僅是周王競儲的勝負了。

  這一個“內奸”,危害自然要比易拈槎之流更大更重。

  “或許並沒有逕勿認為的如此嚴重。”春歸難免往饒幸的方麵去想:“吳王宮長年閑置,裏頭負責灑掃看防的內監與宮婢實在難防為對手收買,而如今家眷們都住在吳王宮,說不定是他們不仔細走漏了消息,讓那些內監、宮婢知曉殿下並不曾從臨安返回金陵,把這事上報給了齊王。”

  要知道周王的確不在吳王宮,雖有陶芳林、龔望以及幾個親信官員打掩護,也不能完全保證真正瞞過這麽多的耳目。

  蘭庭卻搖頭道:“要是龔望的偽裝被識穿,也得等到他抵達金陵之後,那時易拈槎已經從南京動身,吳王宮的耳目還哪裏能夠和他接頭?所以隻能是事先泄密,而能夠做到事先泄密的人並不多,臨安這邊的人都被排除了,隻剩南京那邊的人。”

  這下子春歸便實在不敢心懷饒幸了。

  南京隻有需要配合掩護的幾人知道周王會繼續暗巡,連二姑娘蘭心和春歸的外祖父都被暫時瞞在鼓裏,需得等到假扮春歸的青萍回到金陵才會告誡他們不能走漏消息,家眷就隻有陶芳林是知情人,春歸雖說對陶氏心存警防,不過並不懷疑她會不利周王,說到底陶氏的野心欲望和榮華富貴都需要通過周王問鼎九五才能實現,她不可能背叛周王轉投敵黨。

  那就隻剩下幾個協助龔望成功假扮周王的親信官員了。

  “這些事兒我和殿下煩惱也就罷了,輝輝大無必要跟著廢神,等這幾日接應殿下的官員抵達池州,咱們也就真正要回南京了,你受了一場驚嚇,趁這幾日正好休整,回到南京還有不少瑣事操勞呢,沒法清淨。”蘭庭又反過來安慰春歸。

  春歸就當真不再跟著廢神,在池州城拉著菊羞很過了幾日吃飽了睡睡醒了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惰懶生活,還是菊羞眼看著自家大爺案牘勞形的操

  勞十分過意不去,在春歸耳邊念叨:“大爺這樣辛苦,奴婢一邊看著都覺得累得慌,大奶奶也不想著替大爺分憂,雖說是經了一場驚嚇,可奴婢看著大奶奶一點都不像受到驚嚇的模樣,根本用不著休養,奴婢是無能為力,大奶奶卻是力所能及,竟也幹看著大爺這樣操勞的?”

  “我怎麽就是力所能及了?外頭那些事務,我也隻比你這個傻丫頭多知道一些罷了,哪來的本事指手畫腳亂出主意?既分不得憂也解不了難,照顧好自己莫讓大爺分心就算體貼了。說回來你這傻丫頭,這回也總算知道了男子們的難處,不再把那些巾幗勝須眉的大話掛在嘴巴上了,這回總不會再覺得那本勞什子雜書裏的嬌娘值得同情惋惜了吧。”

  菊羞推了春歸一把:“知道了知道了,今後再不會用納妾不納妾拿去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也不會再認為丈夫必須對妻子千依百順言聽計從才算個好,不過大奶奶,你千萬可別替奴婢瞎操心,把我配個官家子,好讓我也能當個官眷,我還是容不下有個妾室姨娘和我共侍一夫的,奴家子總不能納妾了吧,我就嫁個長隨小廝,隻要他模樣長得好,又能對我知冷知熱,能和我情投意合就行。”

  “還說不讓我操心呢,夫婿都指著我替你找了,又一堆條件,我可懶得管,你又不是沒有老子娘替你操心。”春歸翻了個白眼。

  “大奶奶可別聽我媽亂點鴛鴦譜!”

  “喲,怎麽的?聽你這言外之意,宋媽媽是瞅中了小女婿了?”春歸未免詫異,因為她根本沒聽宋媽媽提起過。

  “她老人家是嫌我鬧騰,不指著我繼續服侍大奶奶,又生怕我給大奶奶惹來禍事,所以……我媽說柴生哥就是個可靠人,且和柴嬸都已經有商有量了,這不大奶奶要跟著大爺來金陵,所以我媽還沒來得及開口嘛。”菊羞唉聲歎氣。

  “怎麽你看不上柴生哥不成?”

  “柴生哥的確人好,不過我若嫁了他,豈不沒法服侍大奶奶了?我可不想和大奶奶分開,大奶奶行行好,多少廢些心,把我配個太師府的家生子,我嫁了人後照樣可以在大奶奶身邊服侍。”菊羞把春歸搖了幾搖:“姐姐也跟我是一個想法,不過我媽認為姐姐比我穩重,也並不願意讓姐姐嫁去外頭,你道我媽瞅中的大女婿是誰?是湯回!這人選多合適?不過既然姐姐也樂意,我就不和姐姐爭搶了,我可就指著大奶奶廢心呢!”

  春歸被菊羞搖得腦袋都暈了,扶著案幾穩住身體,無可奈何道:“好好好,我答應了還不成?等回了京城我就召集家生子排著隊讓你挑選夫婿,我不嫌棄你,由得你姐妹兩個意願,咱們仨兒這輩子就拴在一起過還不成?”

  要說來春歸還真認為柴生娶了梅妒、菊羞姐妹之一是樁不錯的姻緣,但看來這姐兩個都發了柴生“良人證”——雖說是在一起長大,但從來就不曾對柴生動情,否則也不會毫不猶豫選擇“主仆之義”了,愛慕之情是不能強求的,春歸當然希望他們三個……被她視作親人的柴生和梅妒姐兩都能得到各自的美滿幸

  福。

  聽菊羞的言外之意,梅妒倒是看中了湯回,等過了這一段兒,不如先讓蘭庭探探湯回的口風,春歸如此打算著。

  江淮二地其實也屬近鄰,沒幾日周王的親衛便趕來接應了,這回暗巡的事是徹底泡了湯,周王也沒必要再隱藏行蹤,改行水路,盡快抵達南京。

  吳王宮曾經是太祖皇帝舊居,所以雖是王府的建製卻命名為王宮,這回乃今上指定為周王此回監政的行邸,蘭庭雖說並未得此指定,但周王為了便宜行事,出京前就已求得了聖允,所以太師府的家眷也是暫住在吳王宮裏,不過倒也不至於和陶才人在同個屋簷下相處。

  蘭庭和春歸是住在與中軸正院鄰近的一個跨院裏,嚴格說來並不算內宅範疇,往內宅去還得穿過一條甬道,他們住的這個跨院名為“安平”,很中規中矩的名號。

  二姑娘蘭心就住在安平院最後一排的廂房,阮中士算是與蘭心同住,而春歸外祖父一家是住在另一個名為“安樂”的跨院裏,但春歸卻在陶芳林居住的霽澤院內,遇見了她的大表姐李琬琰。

  這才是春歸回到南京住進吳王宮的次日,她甚至都沒來得及正式拜會外祖父道聲平安。

  原本呢,春歸也並不樂意和陶芳林敘舊,奈何她是受了周王委托,答應下來助著陶才人留意留意吳王宮裏人事,爭取杜絕敵黨耳目在內宅生事——吳王宮原本就是親王府建製,又曾因為太祖舊居,所以還經過了幾回擴建,如此闊大的府第想要維係整潔而不落衰頹之氣當然需要偌大一群宮人掃灑修護,周王隻是在此短住,自然不可能將吳王宮的宮人盡數更換為周王府的奴婢,事實上他也沒有帶來這麽多人手。

  安平院也就罷了,有青萍菊羞等人服侍足夠,春歸完全可以將內監宮婢“拒之門外”,關上院門過自己的清淨日子,不必提防耳目窺刺,但陶芳林是住在內宅,光她的霽澤院就極闊大,無法完全杜絕周王府之外的人手,就更不提“散落”在其餘苑院的尉為龐大的宮人群體了,這些人固然並非全都是敵黨耳目,但難免有敵黨耳目參雜其中,周王對陶才人的能力一點不放心,所以委托了春歸協助甄選,最好是能將耳目剔除幹淨,盡可能不讓內宅成為泄密之處。

  這原本也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完善的事體,但相比周王及其家眷還能稱作正主,蘭庭與她自然隻是客居而已,客居要盡客居的禮節,次日先得見上一見陶氏客套應酬。

  怎知她的大表姐竟然已經和陶才人要好上了。

  “表嫂可終於來了。”陶芳林拉著春歸的手,好一番眉開眼笑的作態:“表嫂有所不知,這麽大處宮苑單讓我一人住著,我心裏可瘮得慌,一陣陣的發寒發虛,就別提入夜之後如何了,白晝都找不見個能說得上話的人,驚寂得著實難忍,多得是琬姐姐答應了我,搬進內苑來住在霽朗院,我也算是找著個伴兒。”

  春歸:……

  她們兩個倒是姐妹相稱上了!看來自己還真低估了大表姐的野心,她究竟盤算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