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周王捉“賊”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3278
  薛成告辭之後,周王和蘭庭之間少不得一番密談。

  蘭庭才終於知道了周王到底經曆了什麽。

  “君子不立危牆下,殿下如此行事實乃不智。”蘭庭言簡意駭的批評道。

  “我怎能想到,魏國公當真對逕勿是這等厚愛?”周王眸色仍然黯晦。

  蘭庭也有片刻的失語。

  “看來魏國公離間之計,也確有效用。”

  “逕勿,我並不是信不過你。”周王垂下眼瞼:“太明顯了,萬埔植並非齊王私蓄死士,他是眾所周知的齊王親衛!齊王怎會遣他行伏殺之計?!你我相當清楚,匪首確然聽令於魏國公,連丹陽老道也自認與魏國公有所勾聯,我不得不懷疑……這起事端,是魏國公意圖嫁禍齊王。”

  “是。”蘭庭肯定了周王的猜疑:“太明顯,反而可疑,更何況憑魏國公的見識,怎能不知君上最為擔憂的,便是幾位皇子手足相殘,導致秦氏社稷再度發生闔牆之爭?!殿下雖遇劫難,卻毫發無傷,反而造成齊王仿佛百口莫辯罪證確鑿!究竟誰才是罪魁呢?

  但殿下為何不聽庭之先諫,先自保而脫陰謀?殿下自作主張,反而踩入陰謀陷井!無論這樁刺殺案真相如何,而今在聖上看來,都是闔牆之爭骨肉相殘了!”

  “我不是隻把你當作臣子!”周王咬牙道:“趙逕勿,直至時今,我仍然信任你,我知道我這回行動任性不智,對,是我自作主張,但我害怕萬一!”

  兩人的眉梢都是往上一挑,越發有了對峙的意味。

  “我唯一能肯定的是,倘若沒有丹陽子提醒在前,昨晚我是真會伏屍野狼嶺一帶坳口!所以我並不認為齊王當真清白無辜,一切都是鄭秀在賊喊捉賊!鄭秀打草驚蛇了!金堂村那一晚,我們毫無防範,鄭秀若真要取我性命,何需如此周折?”周王此時更像是質問。

  “殿下若遇刺身亡,皇上勢必深究,世上從無天衣無縫的計劃,殿下此時還未得儲位,鄭秀何至於鋌而走險?”

  “所以,鄭秀是真想借齊王之手!”周王拍案而起:“別的我不敢說,但我比你更加了解齊王,我的那位二皇兄,他極其依賴成國公這個外祖父,但成國公能耐有限,他有財力蓄養死士,卻壓根不通此門規則,他不會放心讓死士統領死士,在成國公看來,利益攸關者,才更能為他所掌控!說穿了成國公實則壓根看不起死士,所以他向齊王薦舉的心腹,是萬埔植一類!

  成國公就是個豬腦子,齊王比成國公還要不如,他們的確想要刺殺我,但他們應當也是聽信了別人的慫恿,這個慫恿他們的人,或許也是豬腦子,或許是魏國公的心腹……”

  “魏國公知道會有伏殺!”蘭庭打斷了周王的話。

  周王沉默。

  “匪首親口承認了為魏國公指使,且他顯然不敢傷損我毫發,但他並不曾立即放我離開又是為何?隻有一個

  解釋!鄭秀已然知悉了齊王的計劃,他也知道齊王必會敗露,鄭秀希望的一直是兩敗俱傷!殿下當時無非兩個選擇,要麽聽我之言自保,但齊王不會放棄刺殺,不管齊王得不得逞,但同樣會造成咱們主臣相疑。要麽殿下就是像而今一樣,其實結果沒有任何不同。”蘭庭搖頭,神色難免幾分黯然。

  “趙逕勿我說了我並沒懷疑你!”周王一巴掌呼在了蘭庭的頭上:“想什麽呢,我就是因為愧疚!畢竟我若聽你的話,就不會像現在一樣被動,原本我們能趁這次時機一舉擊垮齊王,可現在呢?我竟然還要先向皇父陳情,主動息事寧人了!”

  “殿下也不必懊惱。”蘭庭垂眸:“這場競儲之戰,初衷不也正是社稷為重權謀為輕?”

  周王再度失語。

  好一歇才說道:“是,是我偏離了初衷。”

  “不過我今日聽殿下說起昨日那場殃禍,意識到一點,齊王選定在青陽縣動手,為何?說明齊王對咱們的行跡了如指掌,他有把握在青陽縣刺殺得手!魏國公能探知咱們的行蹤並不意外,但齊王及成國公可有這樣的手段?魏國公不會與齊王黨公然聯手,這就說明……”

  “說明我身邊有叛徒!”周王其實也有所意識:“張況岜之案前,我們比這回私訪皖南要張揚得多,就那樣齊王黨竟然毫無察覺,但這番他們竟然能夠洞悉我會夜襲野狼嶺一帶山坳的計劃,並在途中設伏,要不是薛成率下出了紕漏,必定便是我的親衛透露了消息,鑒於齊王黨不可能預知我們會經青陽,且被魏國公打劫在先,他隻能是收買了我身邊的親衛。”

  周王冷笑道:“所以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張況岜案發前,我帶著的全是心腹,但正因那番意外才不得不另調人手,除了史舯之外,其餘幾個著實都不算是我的親信,確有可能早就為齊王收買,而且他們既然選定在青陽縣動手,青陽縣衙中必定有鬼。”

  “察出間細極其容易。”蘭庭道。

  “就交給我吧。”周王胸有成竹。

  於是刺客之一竟然便是齊王親衛的事便經由史舯之口告訴了另幾個親衛,隻不過稍微用了個“酒後失言”的遮掩罷了,史舯漲紅著臉大了舌頭,話說得極其憤慨:“先有張況岜那件案子,接下來就是這回青陽縣的伏殺,前因相關後果,還外帶著有了實證,雖說萬埔植而今已經成了具不能開口的屍體,但他是齊王親衛的事已經足以證明齊王便是罪魁,需不著他的證供了,殿下這回可是劫後餘生,怎能放過齊王?瞧著吧,寧國公與許閣老知聞此事後勢必會發動彈劾,殿下也會親自上書懇請皇上聖裁,重處齊王,齊王這回就算不死,等著他的也必然就是囚禁鳳陽高牆,哼,齊王最終落得個久囚皖地的下場,這才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便有親衛之一姓甄名誌輝的人,表示極其詫異:“雖說我和萬埔植過去也算認識,昨晚就認出他來,不過直到這會兒還犯糊塗呢,

  齊王竟然派遣自己的親衛刺殺殿下,這豈不是故意把罪行公示天下?”

  “這是因為齊王極其自大,定是想著他這回刺殺殿下乃十拿九穩,便是意外失手,萬埔植也必定可以逃脫,要是殿下沒拿住萬埔植,就狀告齊王有罪,齊王便反而能夠咬定是殿下謗害他。”史舯冷笑道:“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非但他的計劃不曾得逞,萬埔植因傷重無法逃脫隻能自絕,死他一個妻兒老小總還有活路,卻讓齊王成了百口莫辯!”

  甄誌輝又道:“但這證據也太顯眼了,齊王完全可以說他並不知情,要麽是秦王買通了萬埔植刺殺殿下打的是一箭雙雕的盤算,要麽幹脆詆毀是殿下‘賊喊捉賊’,要問我的看法,還當建議殿下以謹慎為重,莫急著彈劾齊王,橫豎把這案子交給錦衣衛察辦,等著聖裁便是了,得小心反被彈劾謗害手足。”

  史舯盯著甄誌輝,心說難道他就是齊王黨安插的奸細?這小子也是從地方軍衛中選拔上來,乃軍戶出身,指不定真會為榮華富貴所動投了齊王。

  但史舯這時當然不會說破,隻裝作過量不支,起身說自己要去安歇了,卻正是甄誌輝自告奮勇要把史舯扶回營房,待避開閑雜,甄誌輝就收回了手,笑著撞撞史舯的肩膀:“史大哥根本沒飲醉吧,今日那番話,可是史大哥有意說給咱們聽的?殿下是在懷疑親衛之中出了奸細?”

  史舯:!!!

  “我也是事後才覺得可疑,萬埔植哪來的消息知道殿下會夜襲山坳,才預先就在坳口處埋伏?我起疑後又一尋思,便品咂出咱們幾個中,還真有個人似乎蹊蹺,便是易拈槎,我們剛剛進入皖地,他便趁著一回采買補給外出的機會,硬是把我甩了,不知他去了哪裏,事後他還說我貪圖市集熱鬧沒跟上,隻不過當時我也的確被家賣雜貨的鋪子吸引,看虎頭帽做得精致,史大哥是知道的,我這回跟著殿下離京時,我媳婦眼看就要分娩,而今也不知她生的是男是女,看見虎頭帽就想起了老婆孩子,是準備挑一頂,回去後給孩子帶著玩兒……總之當時我並沒懷疑易拈槎,但現在想起他……那天反應也太強烈了,生怕我還有質疑似的。”

  史舯沒法斷定甄誌輝的話真與不真,隻嚴肅的盯著他,卻還不等史舯開口,甄誌輝就已經伸過手腕去:“史大哥別為難,就先把我綁縛起來吧,橫豎史大哥剛才那番話後,奸細一定會設法通知齊王早作打算,應對殿下的發難,今晚就會現形了。”

  果然這晚三更時分,易拈槎便悄悄和青陽縣衙裏的吏員接頭,被史舯當場拿住——原本可以當場拿住,不過史舯並沒有驚動吏員,隻是將易拈槎和他接頭的行為看在眼裏,悄悄知會了周王,當然,甄誌輝也立時獲釋,而且受到了周王和蘭庭的雙雙考核,從此便與史舯一樣,從一個普通親衛榮升周王殿下的心腹了。

  周王對易拈槎進行了密審。

  不用嚴刑逼供,易拈槎便老實認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