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險在眉睫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3726
  蘭庭從婁家回來時,春歸一場午睡剛醒,她正坐在涼亭裏拿著卷書裝模作樣看得認真,實則是在聽渠出稟報袁民安終於往渡溟滄的喜訊,這件案子於她而言也算是真真正正的結束了,她都懶得吱聲兒,看上去的的確確像是看書看入了神,渠出也就無法再沒話找話的糾纏了,又懷疑著春歸終究還是在埋怨她這回辦案不力,不敢一走了之。

  也多虧瞄見趙大爺竟然在這時辰回來,渠出如釋重負又順理成章的腳底抹油開溜了。

  春歸也才把書放下來,聽蘭庭說婁藏終於答應了效力。

  “沒想到婁四老爺還真和張況岜是莫逆之交,我甚至都認為這回是逕勿你多疑了呢,說起來你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總不能真把婁家的婦人和個孩童交給錦衣衛逼供去,婁藏咬緊了牙不認帳,逕勿也拿他沒奈何。”

  “到底在婁藏心目中,小孫兒的安危更重要,他既答應了張況岜的托孤,就不會讓那孩子受罪涉險。”

  “我還有一點想不明白,張況岜既從婁藏口中聽悉了咱們的身份,怎麽沒先知會唐李杜一聲?直到殿下和逕勿殺去了臨安縣衙,唐李杜才知道你們的身份。”

  “是婁藏勸阻了張況岜,說既然咱們已經決定接手這樁命案,且已經在暗中察證,必然會盯梢,張況岜若急著和唐李杜接觸豈不反而露了痕跡?那時唐李杜若真因心虛把龔望滅口,被拿個罪證確鑿,這案子也就不用審了。”

  “這兩日那簡琅昕可有異常?”春歸又問。

  “案子已經告破,他便辭了龔員外父子,也沒再回去譚家,殿下安排的人盯著他呢,我倒是摸了摸他的底細,看上去沒什麽特異處,就是個屢試不第的讀書人,靠著賣弄詩賦之才結交世家子弟,東家住一段兒西家蹭兩日,沒個專門的營生。他這回也算是給龔家出了大力,龔家又謹記殿下的提醒沒有打草驚蛇,給了他厚厚一筆謝禮,他便幹脆拿著這筆錢說是去別處遊曆了,況怕得有一段時間才能察清他究竟是哪方的人。”

  “我們也在臨安呆不久了吧?”

  “得等到朝廷任命的縣令和縣丞到任才走得開,不過消息卻是早一步送來了,許閣老和袁箕好一番鬥法,寧國公也使了大力,人選才終於擇定,不是齊王和魏國公的人。”蘭庭道。

  “逕勿就不去衙門盯著點?徑直從婁家就這麽回來了?”

  “是該讓殿下趁此時間熟悉熟悉地方事務,橫豎而今有龔望幾個在旁幫手,我也好趁機歇口氣。”

  話雖這樣說,蘭庭卻也沒那麽多閑睱帶著春歸去遊山玩水,一來臨安城這起案件鬧出如此驚人的動靜,齊王和周王兩方陣營之間難免一場激戰,縱然蘭庭沒有想法趁勝追擊,接下來的策略就需要製定得更加詳實了,又兼他們這回在臨安城告破重大案件,跟著若還想私巡暗訪,就必須想辦法掩人耳目,總之都是廢腦廢心的事兒。

  而臨安城的這樁大案果然震驚了朝堂。

  魏國公這日收到來自江南的密報,看完後就手焚毀,然後才衝兒子招了招手,父子二人裝作是在涼亭裏手談。

  “兒有些糊塗,父親為何舍了尤典教這顆棋。”鄭世子低聲問道,手下卻不留情,黑子落下,衝他的父親布了個不甚顯眼的陷井。

  “逼於無奈,隻好圍魏救趙。”魏國公似乎沒發

  現羅網已經張開。

  鄭世子聽了個滿頭霧水,但他也明白父親既說得含糊,就是不想告知詳實,他很忐忑:“萬一尤典教招供……”

  “他招啊,要供也是供出齊王來,他還沒那麽傻,知道就算供出齊王來他一家老小也不會有活路,反而還會誅連闔族!他識趣些,族人不受誅連,齊王又還沒有敗北,才有人想辦法努力保住他這一支的一條血脈香火,你看著,就這兩日,尤典教就要以死謝罪了。”魏國公落子。

  鄭世子呆了一呆,歎道:“兒子能夠看清的隻是,的確如父親所願,齊王係和周王係應當會勢不兩立了。”

  “想讓他們勢不兩立,又何需舍尤典教相誘?不過趙逕勿果然不負我望,竟真能通過一個小尼姑的死順籐摸瓜,察實張況岜盜運鐵礦,也多得……我對他早有提防,否則再任他抓著礦地這條線索察下去……”魏國公再落一子。

  鄭世子這下徹底呆住了:“兒子竟然告負!”

  魏國公微微一笑,起身拍拍長子的肩膀:“你還差得遠呢,學著些吧。”

  “兒子的確不是父親的對手,甚至不是趙逕勿的對手。”鄭世子謙遜道。

  魏國公原本已經起身踱開兩步,聽這話後又回過頭來:“我們是父子,何時成對手了?便是趙逕勿……他與你也不是敵仇。”

  一邊搖著頭,一邊哼著小曲走了,留下鄭世子麵對著一片狼籍的棋局,苦苦思索著父親的話。

  我和趙逕勿不是敵仇是什麽,難不成還能是友朋?

  而正如魏國公預料,當晚尤典教便仰藥而亡,未留片言,但誰也不懷疑是有人將他滅口,因為他其實已經在廠衛耳目的監督之下,這個時候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鄭世子把消息向父親作了匯報,更加心悅誠服,隻是讓他不解的是:“皇上為何沒有幹脆將尤典教收監下獄,尤典教若在詔獄,怕是連求死都不成了。”

  “這都想不明白?”魏國公微微闔目,人也隻是靠在軟榻上:“事涉謀逆啊,偏偏還沒有造成惡果,以皇上的心思,根本不願深究,否則就算不治齊王死罪,也免不了把他圈禁高牆!咱們這位皇上可不是先帝,他是真仁慈,愛民尚且如子,對自己的親骨肉又哪裏做得到心辣手狠?所以此案不能明究,至多也便暗察,所以皇上就是故意留給尤典教機會,讓他自我了斷。”

  鄭世子才恍悟了:“尤典教一死,案子明麵上就已告破了,皇上暗中雖然仍會提防萬家與齊王,但如何處罪就可不受朝堂公議隻憑聖裁。”但鄭世子又顯然並不認同當今天子的做法:“齊王、秦王、周王三位既然已經展開競儲之奪,結果必定就是你死我活,皇上隻能保全其中一個,可連謀逆這樣的大罪皇上竟然都有意姑息,到頭來說不定誰都不能保全,優柔寡斷,必埋後患。”

  “皇上是個好人。”魏國公半睜了眼,輕輕一笑:“但無法成為聖主。”

  “可阿爹……祖父和阿爹當年在先帝麵前,不就推崇今上可成聖主?”

  “何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國君雖為九五之尊,實則也是凡胎肉體而已,這世上又哪有全功無過的聖君明主?無非是有生之年,達成有生之責,就足夠配享宗廟了。再者言,身為臣子者,誰不希望所奉君主心懷仁厚?暴戾多疑的君王,怎能容忍臣公執言?”魏國公伸手,把手腕虛虛搭在自己曲

  起的一隻膝蓋上:“可惜啊,子不肖父,今上的這幾個皇子誰也不是仁厚心腸,可都長著獠牙呢。”

  “所以父親才擇八皇子為主?至少八皇子心性尚未養成,且年弱,利於控製?”

  魏國公一笑而已。

  當江南迎來最酷熱的季候,周王殿下總算能夠正式“卸任”臨安縣令,他們與丹陽子一行也就此分道揚鑣,一撥繼續南下,一撥浩浩蕩蕩返回金陵,但這當然不是真實情況,在周王乘坐的這艘大船上,今天就有好幾個人聚在艙房裏密謀。

  龔望一身的華衣錦服,兩手微微攤開,緩慢的在眾人的目視下轉圈兒。

  “挺像的,遠遠看去能夠以假亂真。”這是春歸的評價。

  “甚妥。”這是蘭庭的附和。

  周王有點不服氣:“明明個頭上就有差距,不信我們兩個再比比。”便拉了龔望,就要來個背靠背。

  “殿下確實比龔小郎略高,隻這點差距微不可察,龔小郎他們一行人回到金陵後也不會召見官員,無非就是行程時混淆一下那些盯看的探子罷了。”春歸頗為不解周王的執著。

  蘭庭也道:“要不殿下幹脆當真返回金陵,暗訪就交給庭與內子?”

  周王立時把龔望一推:“當我什麽都沒說行不行。”

  原來為了繼續執行暗訪私巡,蘭庭想的法子是他們明麵上浩浩蕩蕩返回金陵,趁明早大船靠岸補給時,周王及他當然還得加上春歸扮作下人上岸,行陸路悄悄再去皖南,龔望假扮的周王負責吸引各路探子的目光,好讓他們一行能夠悄無聲息的脫身。

  不過這計劃也不能說毫無破綻,因為金陵城有不少官員其實都目睹過周王的真容,要想真正隱瞞過去,蘭庭還需要幾個官員的配合。

  “我已經知照應天府尹竇公,讓其告誡金陵官員不得公然相迎,便減免了龔小郎必須出麵應酬,上岸之後,親王車輿直抵吳王宮,召見者唯有竇公尚能瞞住一時,橫豎經曆臨安縣這起案子,江南官員大抵也都領會得殿下行事不按常規,吳王宮的婢侍都未曾見過我等真顏,隻要……內有陶才人配合,內外皆張我等已經真正抵達金陵,這回暗訪或許還能進行下去。”

  周王對蘭庭的設計十足信任:“一定還能進行下去。”

  蘭庭卻頗有些擔憂:“不過為了掩人耳目,殿下諸多親衛都隻能跟隨龔小郎返回金陵,雖說事先咱們也做了一些安排,調動了另外一些人手前來接應,終究大有減少,恐怕……別的人或許能被瞞騙,我隻擔心咱們依然擺脫不了魏國公的人。”

  這是在為周王的人身安全考慮。

  “要是咱們輸了這場競儲之役,難道我還能在鳳陽高牆圍困下苟活?既然想贏怎能不冒風險,瞻前顧後,敗局必定。”周王挺起他驕傲的胸膛。

  蘭庭也就不好多說了。

  被“裁撤”的還不僅僅是周王的親衛,連春歸身邊也都不能再跟著這麽多婢女,她經過一番思前想後,最終隻留下了菊羞。

  青萍陪著她幾回外出,免不得拋頭露臉,接下來的私訪還帶著青萍破綻太大,而梅妒與她體態相若,被選為假扮她的不二人選,剩餘的幾個婢女其實都還不能獨當一麵,幹脆不如滿足菊羞這丫頭“遊山玩水”的熱切心情。

  這時無人料到接下來的旅途有多麽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