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又一直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7      字數:3457
  “擊鼓告狀、當眾血書。”周王看了一眼蘭庭,意思很明白,張洇渡做為這樁命案的原告,怎麽倒像是生怕唐李杜會對靜玄被害一案不聞不問?這人是鐵了心的要把龔望給置之死地啊,可唐李杜分明就是站在張家的陣營,張洇渡犯得著如此……造作?還是說,他料到他的父親張況岜不會允許他與龔家樹敵,所以才鬧得這樣破釜沉舟?!

  蘭庭就像沒看見周王的眼神,道:“隋圓你繼續說。”

  隋圓又果然知道自己應當說什麽:“龔家那僮仆本是堅稱案發當日他和龔望都沒有外出,他更加不曾在案發日賃下無窮苑,但抵不住重刑逼供,後來還是承認了罪行,結果畫押當晚,那僮仆就死了……小人沒能見到僮仆的屍首,但,但……那晚上看守牢獄的衙役劉力,是他作證僮仆自己個兒撞死在牢房裏,劉力是個賭棍,欠了一屁股賭債,為這原因把他家小子都賣了奴籍填債,但突然就有了錢又下賭場,怎知樂極生悲,一回贏了錢喝得爛醉,掉茅坑裏……淹死了。”

  又是一條人命!!!

  “最蹊蹺的是,唐公拿到省裏的回文,得知省提刑司已經把無窮苑命案的卷錄上報刑部,便讓小人整理出此案的所有詳錄,說還要細細再看一回,可……當晚唐公的書房竟然走水……”

  “卷錄不是上交刑部了麽?唐李杜為何還要毀了詳錄?”周王有些不理解。

  蘭庭很果斷,衝隋圓道:“你說。”

  “卷錄隻有嫌犯和人證畫押的罪供,以及主薄便是唐公的師爺撰寫的庭審記錄,說到底這些都隻是過場,可衙門裏留存的詳錄還包括了勘驗屍身及命案現場的過程,以備刑部存疑,抑或嫌犯翻供時調閱,唐公,唐公應當是……是小人妄自揣測,萬一這件案子未被刑部核準,詳錄被毀,連嫌犯都‘畏罪自盡’的話,唐公頂多擔個過失,不會被追究罪行。”

  周王重重拍了一下書案:“也就是說,唐李杜是在擔心節外生枝才未雨綢繆!”

  “小人也的確是這樣揣摩的,唐公之所以沒有幹脆把龔望滅口,一來是因龔望當堂認了罪,縱便翻供,他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是被謗害,刑部未必會采信,那時的確沒有滅口的必要;另外龔望畢竟不是普通平民,他也是士紳之後,龔望的外家譚門在臨安乃至江浙兩省也還有些威望,唐公多少心存忌憚,若非萬不得已,也不敢讓龔望死在牢獄裏。”

  蘭庭這才問話:“唐李杜和龔敬宜可有怨仇?”

  “這小人倒沒聽說過,就連張家和龔家都是從來沒有鬧過爭執矛盾,更別說深仇大恨了。對了,龔望的小舅舅譚七爺,一度還想把自家閨女許配給張家嫡子,就是張洇渡的嫡兄,張老爺也覺得這是一樁良緣,兩家人那段時間來往密切,隻沒想到後來朝廷下了采選令,議親的事因此耽擱了,緊跟著就鬧出無窮苑的命案,兩家這回徹底不能再聯姻。”

  這晚上蘭庭與周王回到龔家,連同春歸一起商量這起命案的時候,春歸先在蘭庭的慫恿下說了她的見解:“倘若隋圓說的話都不假,唐李杜的確做賊心虛,那麽龔望便

  當真是無辜受謗了,但我們既然肯定了隋圓的話不假,也應當肯定張、龔兩家,甚至還包括了譚家,他們三門之間並無深仇大恨。我相信隋圓並未說謊,因為譚家和張家曾有聯姻的意願,這事輕易就能察證。”

  周王道:“是否正是因為譚家意欲與張家聯姻,後來又沒告成,兩家因此才生嫌隙,龔家反而是被連累了?”

  “這說不過去。”春歸道:“譚家並沒有反悔,是因采選令一下,譚七爺的女兒剛好符合年齡,是備選之一,不能談婚論嫁合法合情,且譚家的姑娘最終沒有入選,譚家根本不存在違約反悔的行為,張家為何銜恨?當然這樁姻緣而今是必定做不成了,但是因張洇渡狀告龔望殺人的緣故,因果不能顛倒。”

  她又沉吟了一陣,才繼續自己的剖析:“我現在其實也偏向龔望是被謗害,結合隋圓的證供,可以推斷是張洇渡先把無窮苑命案鬧得人盡皆知,且當眾指控龔望就是凶手,逼得他的父親張況岜不得不收買遊說唐李杜包庇張洇渡,因為如果龔望無辜,張洇渡汙告不成就會反坐殺人的控罪,張況岜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無奈之下隻能樹敵。

  但仍有一個疑問,靜玄究竟是被誰殺害?可是連龔望至今都不相信張洇渡是殺人凶手。而且張洇渡似乎的確沒有殺人的動因。我們相信龔望無辜,就應當相信龔望的供辭,反推靜玄其實不像表麵一般冰清玉潔,她明知龔望不可能娶她為妻,執著無用,應當會改變主意,把欲擒故縱那套手段針對張洇渡使用。”

  “那咱們就假設靜玄和木末是一類人吧。”周王著實有些頭暈。

  春歸:……

  “不能這樣作比。”她一點都不想評價木末的為人,就事論事:“我們先說靜玄的身世,她原本也是官宦之後,雖然自幼便入了佛門,但是因為身體羸弱的原因,應當小時候並沒有受過多少苦,仍然是個嬌生慣養的官宦千金。直到家門遭遇劫禍,孤苦無依,才真真正正棲身廟庵,她並不甘心從此淒孤,這也是人之常情,她想通過婚姻改變命運,她先後認識了張洇渡和龔望,一個是商賈之子,一個士紳之後。

  我覺得對於靜玄而言,更希望的是嫁入士紳門戶,且據逕勿及更多人看法,龔望雖說據傲,卻又極擅花言巧語,這一類人無疑更加易討女子的歡心,靜玄所以才先被龔望吸引,但她無依無靠,寄人籬下,她沒有任何底氣強迫龔望娶她為妻,一旦明白過來龔望絕無可能滿足她的願望,我認為靜玄不會對龔望矢誌不渝。

  退而求其次,張洇渡對她而言是另一條退路和選擇,所以她不會激怒張洇渡,無非是裝模作樣一番後佯作被張洇渡打動而已,既是如此,張洇渡又怎會為了報複龔望殺害靜玄?這個動因不能成立。”

  春歸剖析著剖析著自己就陷入了困惑之中。

  “或許……不是連龔望也說靜玄手段生硬,也許是她沒能拿捏好分寸,欲擒故縱的方法遭到了誤解,導致張洇渡因愛生恨失手將她殺死?”周王猜測道。

  “不可能是失手。”蘭庭很堅決。

  周王:???

  “詳錄

  雖然已毀,但我問過了當時勘驗靜玄屍身的仵作,靜玄是被一刀斃命,致命傷是項部,據仵作判斷,殺害靜玄者應當習武。”

  “你什麽時候問過了仵作?”周王/震驚。

  “在見龔望之前。”蘭庭神色平靜:“斷案,當以勘驗為重,口供為輔。”

  “張洇渡的刀功!”周王激動不已:“他能把生鮮魚肉切得薄如飛絮,他有一刀斃命的能耐。”

  春歸:……

  “我也能將生鮮魚肉切得薄如飛絮,但我可沒那能耐一刀斷人喉。”蘭庭很明智的指出周王的誤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能。”

  周王:……

  “趙逕勿,你確定你不能把人一刀斷喉?你騎射功夫都白學了?”周王像終於知道了好友的短板。

  “殿下有那本事把人一刀斷喉?”蘭庭冷冷反問。

  周王冷靜下來:“不能,做不到這樣的幹脆利落,我也沒殺過人,手會抖……兩刀還是三刀吧,造不成刺客的水準,等等……這樣說靜玄是死在刺客……不,至少是武藝高強的人手中?”

  “仵作是這樣判斷的。”

  “那是買/凶殺人?”周王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殺一個孤女還值得買凶?不,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靜玄究竟惹到了什麽大人物,還有,她要不死在無窮苑就必定是死在張家,凶犯不是龔望就必定是張洇渡,可這兩個人,都沒有必要買/凶殺人吧!”

  蘭庭微微蹙著眉頭,先看了一眼春歸:“我的看法和輝輝一樣,雖然這樣的判斷使這起案件更加撲朔迷離,但我而今也的確更加偏向龔望無辜,他玩世不恭,雖身陷死獄卻半點都不覺得憂懼,今日一番言行著實不似偽裝,龔望並非易怒之人,這就減少了他憤而殺人的可能,再兼隋圓、仵作的佐證,我認為這起命案,雖然匪夷所思,但龔望十之八九是被謗害。”

  周王:嗬嗬?什麽你和輝輝的看法一樣,明明這就是本王爺的看法好不好?誰們當日還在嘲笑本王爺的直覺?趙副使你可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輝輝,你明日便先接觸龔家女眷,我需要更多的理據證實推斷。”蘭庭道。

  “我呢?我能做什麽?”周王連忙摁捺下的心裏暗搓搓的不平,主動請命。

  “殿下還是將心思放在治理好臨安縣務上頭吧,不用在這樁命案上過多分心。”

  周王:?

  蘭庭微笑道:“殿下從前並沒有機會理斷時務,這回也算是個磨練的時機。”

  周王一臉麻木不仁:“遵命。”

  他忽然覺得他的人生誌向仿佛已經改變,他難道就不能當個明察秋毫的刑官?為什麽不能憑什麽不能,明明他的直覺異常精準,完全可以和顧宜人搭檔!

  周王看著夫妻兩,冷笑:“聽好我的又一個直覺,妒恨,一切都是因為妒恨,張洇渡是因妒恨才謗陷龔望,沒有別的動因。”

  拂袖而去。

  留下蘭庭和春歸麵麵相覷。

  “這也算直覺?”春歸問。

  “顯而易見。”蘭庭無奈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