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首會初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3442
  陶芳林剛才從王妃的正院出來,便見內宅門房當值的婆子迎麵而前,這婆子從前是從大戶人家沒為官奴,所以竟然還纏著小腳,往前多一步路她都是不願走的,橫豎可以指使小丫鬟跑腿,隻有當遇著要緊事體時才願意走動,陶芳林協佐著王妃管理著內務,且她原本就還是個有心有,當然知道這婆子的習性,故而便笑吟吟地上前。

  “媽媽怎麽親自來了,難不成是來了什麽要緊的訪客?”

  婆子正艱難的移動著腳步,聽問才抬起眉眼來,瞧清是陶才人在問話又立時擺出了笑臉,也就自然不會有所隱瞞了:“倒也不是什麽要緊的訪客,是東風館的木末姑娘來求見王爺,可今兒個王爺又不在王府……王爺從前就交待過,對木末姑娘不能怠慢,老婆子也是擔心小丫鬟回不清楚話,隻好自己來向王妃稟報。”

  陶芳林眉梢往下一壓,似乎就要忍不住奚笑一樣了。

  她當時知道木末是何方神聖。

  趙蘭庭出身名門,儀表出眾,就更不說年輕有為、平步青雲了,即便是在時下如此保守的風氣習俗限製中,身後也不乏傾慕者。在那一世姑丈家有個庶女,遠遠撇見趙蘭庭一眼就為之神魂顛倒,非鬧著要給趙蘭庭做良妾,姑丈竟然還點頭答應了,姑姑勸著她撮合這事,她哪裏有這樣的本事?那時她與趙蘭庭已然“相敬如冰”的情境,她想見他一眼都難,更不要說為姑表妹拉郎配了。

  不過如果促成這樁事當然有利,她越占著賢惠的名聲,趙蘭庭至少不敢休妻——當時她是這樣想的。

  且姑丈雖說官職不高,家境卻十分富足,靠著此事交好姑丈自然大有利益,她想著趙蘭庭雖然不會答應,這納妾的事也並非一定要趙蘭庭答應方可,所以便尋了趙江氏協商——那陣次,太孫被廢,江氏獲死,江琛失爵,沈、江兩家倒是與而今並無區別鬧了個兩敗俱傷,故而趙江氏對她的敵意多少有了輕減,而趙江氏一心助著江家東山再起,自然少不得錢財,姑丈家最不缺的就是錢財,所以她輕而易舉就遊說了趙江氏點頭。

  怎知趙蘭庭竟然在趙江氏身邊都安插了耳目,知道此事後親自去姑丈家中表示拒絕,鬧得她的姑母還把她好一陣羨慕,以為趙蘭庭是為了她拒絕納妾,結果呢?結果沒多久趙蘭庭就把盼顧收為外室,她的姑母才終於“醍醐灌頂”,反過來埋怨她,認為是她的緣故才耽擱了夫家和趙家聯姻,從此姑母竟然再也沒有在錢財上資予她半文,甚至當她被休大歸後,姑母怎麽說的?

  貪得無厭才致的自遺其咎!

  她的姑表妹並沒有因為未能與趙蘭庭長相廝守就尋死覓活,後來嫁了個舉人,與丈夫也算恩愛和睦。

  趙蘭庭的那麽多仰慕者中,隻有木末最可笑。

  她是個連陶芳林都從來不會放在眼裏的人,說起來隻有奚落嘲笑,但木末最終卻為趙蘭庭殉死!!!

  還真是個荒唐可笑的女人。

  但陶芳林而今卻不認為木末毫無利用之處,她對那小腳婆子的笑容就更加甜蜜了:“殿下再說不能怠慢,

  也沒得讓王妃去應酬個青樓女子的說法,而王妃如今顧著安胎,更不宜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體廢心了,不如我去見一見木末姑娘吧,問清她是什麽事,真要緊待王爺回府再轉告一聲。”

  婆子巴不得能把這挑子撂下——殿下雖說有交待,但那女子畢竟是個青樓妓家,回話時萬一拿捏不好分寸可就得挨一番訓斥了,王妃而今又有了身孕,仆婢們的言行就得更加小心,否則別說把王妃氣出個好歹來,就算壞了王妃的情緒,一餐飯胃口不佳,王爺怪罪下來仆婢可都擔待不起。

  陶才人出麵應酬木末是最好不過的事,若木末不滿了,王爺埋怨的是陶才人,橫豎都不會怪罪在她這可憐的老婆子身上。

  於是乎陶才人便和木末姑娘初次會麵。

  是的,這是初次會麵,雖然陶芳林對木末的名謂早已好比如雷貫耳,但她卻並沒有見過木末的真容。

  木末依然是一身素衣,隻在發髻上簪了一支珊瑚紅寶流蘇簪,佩的香囊是用五色絲的繡出的一枝桃樣,香囊上的朱纓襯著月裙越發是顯眼奪目的,粉麵翠眉櫻桃口,冷冷的坐在那裏。便是目睹著陶芳林來了還維持著冰雕的坐態,這倨傲的態度讓陶芳林幾疑自己是走錯了坤仁宮……不!就連她的姨母都不存在如此據傲的神態!!!

  “木末姑娘……”陶芳林怔怔的開始寒喧。

  “你是誰?”遭遇的是這樣一句。

  陶芳林十分的鬱怒,這也是被自己一直奚落嘲笑的人衝撞時的正常鬱怒,她重重的蹙起了她秀氣的眉。

  “不得無禮,這位是陶才人。”淑絹連忙上前一步,輕輕嗬斥木末。

  “我要見的是周王。”木末再次把陶芳林掃視一番,就把眼瞼往下一搭,仿佛是在看著陶芳林小腹部位:“就不用陶才人招待了。”

  陶芳林隻覺肚腹裏頓時像個還沒生出火的炭爐,直冒霧騰騰的煙氣兒,幾乎就要指著木末教訓出口了,險險地意識到那番因此機緣巧合而生的計劃,吞咽一下,暫時忍了那嗆吼的青煙兒,皮笑肉不笑都找了半天感覺。

  “殿下不在府裏,且後日就要動身,明日也是不得空閑的,木末姑娘如果真要見到殿下才肯說來意,那可就得等上個一年半載之後了,我也是擔心誤了姑娘的要緊事兒,才來此先問一聲兒。”

  陶芳林覺得自己怕是沒法子等到木末主動行禮了,才款款坐到了與木末坐椅一幾相隔的位置,眼角的餘光睨見木末忽而急躁的神色,陶芳林這才稍微的鬆了口氣——這賤人雖然卑微愚蠢,行事荒唐遺笑世人,對趙蘭庭卻有著極其強烈的企圖心,這是把合適的利刃,說不定就能造成顧春歸死於非命,這樣難得的利匕又怎能錯過呢?

  “這麽說這兩日我是見不著周王了?”木末眉頭蹙得更緊。

  “姑娘有什麽話與我說也無妨,橫豎我才是相跟殿下遠去金陵的人,姑娘若有請托,便是我不敢自作主張,至少還能及時知會王爺一聲兒,我對姑娘可不像顧宜人那樣持有成見。”陶芳林眼睫忽閃。

  這個木末,那一世甚至會妒嫉

  她,更不提這一世趙蘭庭和顧春歸確然是琴瑟和諧郎情妾意了,木末必定厭恨顧氏,那麽她暗示與顧氏有隙,就能獲信於這個女人。

  果然木末的態度有了顯然的變化——仔仔細細打量了陶芳林幾眼,頷首道:“陶才人看來確然並非淺薄庸俗。”

  說完話卻就站起了身:“那就有勞陶才人轉告周王吧,我要與他共往金陵,但義母不肯通融,還得請他替我說服義母。”

  揚長而去。

  淑絹直到這時醒過神來,不由自主往外追了兩步,又意識到這行為壓根就無必要,懵懵懂懂地轉過身:“這位木末姑娘認真是名不虛傳啊,如此倨傲,大抵公主郡主也就這樣了。”

  “公主郡主那是真有倨傲的資本,木末如此卻不過是因為愚狂罷了。”陶芳林這才冷笑出聲,看來木末的的確確就是個蠢貨,也難怪會因一廂情願為個正眼都沒看過她的混帳殉死,論腦子有病的程度和董明珠都有得一拚了。

  但正因為木末愚蠢,這把利匕才會更加襯手。

  陶芳林又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周王這日將近三更時才回到王府,他而今已然榮獲了不拘宵禁的特權,自然也能正大光明的和蘭庭以及朝臣文官見談,但今日他拖到此時才晚歸卻並不是為了正務,而時被曹國公叫去耳提麵命了一番,傳達的大抵還是張太後的意思吧,勸他莫與齊王、秦王相爭——張太後雖答應了不再強行幹預立儲之事,不過仍然沒有打消阻止周王得儲的想法,她不再要求弘複帝立長,但她還可以要求周王“謙讓”。

  周王當然不會如此柔弱可欺,但則與曹國公虛以委蛇還是必要。

  張太後畢竟是弘複帝的生母,軍國大政上弘複帝不會盲從於生母,但當然還會顧及張太後的顏麵,要若周王不敬壽康宮及曹國公,必定是會讓弘複帝心生不滿的。

  總之周王回府後頗有些嗬欠連一的疲態,還被陶才人給攔了一道,越發的不耐煩了——這女人,都說了會帶著她同往金陵,多麽恩重寵隆了?眼看過兩日就要離京,多的是和她朝夕共處的機會,還緊著這兩日爭哪門子的寵?

  不過周王還是決定隱忍,因為他家王妃看來是不能夠和陶芳林勾心鬥角的,至少在得儲之前,還需得他親自出麵斡旋,免得這女人狗急跳牆。

  又好在是陶芳林今日確有“正事”,倒也沒有光顧著衝周王獻媚示悅,三兩句就把木末來訪的事說明白了,周王“嘿”地一聲笑了出來:“木末還真是越來越荒唐了,上回她連和我絕交的話都已經說了出口,怎麽這時還好意思登門,登門不說,她倒發號施令起來了?”

  蘭庭連見都不想和她再見,她跟去金陵又有什麽作用呢?且這回前往金陵是為大事,帶著個青樓女子同行成什麽樣?

  周王伸了個懶腰:“別管她了,早些安置吧,明日一大早還得趕去息生館呢,逕勿倒好,直接就能從城郊動身,我還不能這麽輕省,需得拜別皇上正式領了使符,明日聚會後還得回內城一趟。”

  把手一攤就等著陶芳林替他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