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臨行發難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2194
  周王府乃新近建築,雖說規製當然也與普通府邸不同,但對於亡靈的殺傷力還沒有那樣厲害,但隨著建成之後布局內的氣態風水逐漸形成,渠出這回進入著實也覺得幾分頭暈目眩了,需要用力凝聚神識才能看明聽清陶芳林的舉止言談,她也不由歎氣——看來待這回從金陵返京,是再也無法跟進周王府來盯看這位陶才人了。

  陶芳林此時已經忙碌著收拾行裝,但卻顯得頗為心不在焉,頻頻地往門簾那頭張望,終於等到婢女淑絹挑了簾子進來,她才裝作忙碌了一陣後需要歇上一歇,讓淑絹扶著她往涼亭裏透氣。

  “怎麽樣,顧氏沒唆使王妃留我在京城吧?”

  渠出聽了這話覺得極其可笑:大奶奶可巴不得你離周王妃十萬八千裏才好,怎麽會勸告王妃把你留在京城?你也太小看大奶奶的智計了吧。

  “奴婢瞅著顧宜人告辭,這才入內稟報因著才人便要離京,懇請王妃允準才人歸家拜辭高堂之事,王妃一點也沒有改變口吻,才人勿需擔憂。”

  陶芳林方才鬆了口氣,有了一點笑顏:“也是我白擔心了,既是殿下都主張讓我隨去金陵,董妃那樣在意賢良淑德的名聲兒,怎會違背殿下的意願呢?且就算董妃阻攔,殿下也不會改變心意。”

  “是,奴婢看著殿下也是越來越寵愛才人了。”淑絹連忙討好,但轉而又說了“不過”的話:“王妃倘若真如才人夢卜一般順利生下小皇孫,日後可就是殿下的嫡長子了。”

  渠出立時更加用力凝聚神識:就知道陶氏對周王妃必然不懷好意!!!

  “除了皇長孫之外,就隻有齊王還有兩個庶子,周王妃這回一舉得子,那可是嫡出的皇孫,對於爭儲當然有利,我是不會在這時有損殿下的大局的,董妃必能順順利利生下嫡長子。不過日後殿下登極之後,這嫡長子還能不能活不活著就難說了。”陶芳林微挑了一邊清細的眉頭,似乎燦然一笑。

  這還真是個蛇蠍美人!

  渠出隻覺周身直冒涼氣,緊跟著就覺腳底發虛,她是真不能在周王府這地方多待了。

  直到飄回太師府還覺得頭昏目眩,緩了許久精神才把耳聞目睹囫圇一說,有氣無力道:“大奶奶就暫且放心吧,聽陶氏這話,暫時之內還不會謀害周王妃母子,這婦人卻也不笨,還知道憑她之力無法擔保相助周王登極的道理,而她想要母儀天下,周王問鼎九五乃必然前提。”

  春歸在得知陶芳林並沒安排“後手”,雖離京仍能不利於明珠後終於徹底放心,她叫上青萍往抱幽館去,卻先是見了阮中士。

  “我就不和中士您說那些客套話了,這回我同外子離京,至短也需一年,中士若覺在太師府中住得不那麽自在,我便先送中士回沈學士府去,若中士不在意,也可以仍居怫園裏,得了空閑指點一二族裏的姑娘們。”

  阮中士卻道:“我倒是想跟著宜人去金陵長長見識。”

  春歸又驚又喜:“中士當真願意?”

  “我還沒老得走不得路,還經得起舟車勞頓。”阮中士笑道:“太後娘娘終生的宿願便是離京遠遊,飽覽一番這錦繡山川、各地風致,但這願望怕是難以達成了,我這雙眼睛若能替太後娘娘看一看金陵風致,日後入宮,也能把見識說給太後娘娘一聽,也算能略微彌補太後娘娘的遺憾……就是擔心我會拖累了趙修撰與顧宜人。”

  “這哪裏會?”春歸忙道:“我原本也想著帶著二妹妹一同去金陵,若有中士您同行,二妹妹連課業都不會落下了,這才真是我心中所願的,卻不好意思向中士開口。”

  蘭心聽說春歸竟然願意帶著她同往金陵時也極其的詫異,她心裏自然是樂意的,偏還嘴硬:“嫂嫂這是想把我幹脆罰去族裏的庵堂?”

  春歸看得出這不是她的本意,並不介懷:“你而今也知道了老太太寵縱你並非是真對你好,可你畢竟是作孫女的,你兄長和我都不在

  家中,老太太萬一為難你你也隻好隱忍,大爺心裏畢竟是不忍的,所以我想著幹脆帶著你一同往金陵,一來你是軒翥堂的嫡女,該趁這機會去一趟祖籍族基,再則你雖是女孩家,出門長些見識對日後未必沒有助益,更重要則是大爺和你兄妹之間,也可借著這回遠行增進兄妹情誼。”

  “嫂嫂真會有這樣的好心?”

  “或許也沒有,不過二妹妹若是不願去,我也不強求。”

  “我願意去。”趙蘭心哪裏受得住這一誘惑,她早就不想留在家裏受姐妹們的嘲笑奚落了,深深覺得隻要還在太師府就仿佛一個扛著枷鎖的囚徒,她需要兄長親手替她摘除那把恥辱的枷鎖,這回兄長願意帶她同往金陵無疑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不能因為與顧氏置氣就罔顧了兄長的好意——趙蘭心這樣勸說自己。

  而當蘭庭與春歸動身之前,躊躇園也終於有了動作,這日老太太把蘭庭和春歸都喚了過去,倒也沒急著興師問罪,先是說起了蘭心也將往金陵的事:“庭哥兒這會往金陵是為公務,原本連庭哥媳婦都不應當同行,更休說竟連心姐兒也得跟著去。”

  “軒翥堂一係雖久遷京城,祖籍卻仍在金陵,我雖是奉令務公,攜帶家眷回一趟祖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蘭庭早已想好了萬全的說法。

  老太太便挑眉道:“庭哥兒這回是打算著帶你媳婦拜祭祖祠後記名族譜吧?”

  “確然有此打算。”蘭庭也直言不諱。

  “我不讚同。”老太太冷笑道:“我非但不讚同將顧氏記名族譜,我甚至認定顧氏根本沒有為我趙門子媳的資格,更何況是宗婦?庭哥兒無論你這回如何維護顧氏,我都定要堅持出婦,否則……如若軒翥堂族老仍然懾於你家主之權不肯主持公道,老婆子我可就要身著命婦服去皇城之外擊登聞鼓告禦狀了,顧氏甚至有犯欺君大罪,我不怕讓滿京城的勳貴世族評理,論顧氏犯下這些罪錯,該不該當出婦大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