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皇帝可憐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2132
  當春歸登上自家的馬車,立時捧腹,笑得半天都起不來身。

  “大奶奶這得遇到了多麽有趣的事故啊?!”隻能在宮外等候的青萍,焦灼的心情方才平息,見春歸如此情態也不由飛揚了唇角。

  “是聖慈太後,具備著實有趣的底氣,橫豎太後這回召我入宮,最不滿意的就是賢嬪了,更讓她焦慮的應是,還是她唆使了張太後召我進見,結果事態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賢嬪的意料,張太後沒被激怒,反而鬧出笑話來,皇上自然是拿生母無可奈何的,一腔怒氣也隻好發在賢嬪頭上,這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她想想都覺得神清氣爽。

  幾乎都願意留在宮廷幾日,旁觀賢嬪原本以為勝券在握,結果因為張太後這回不按常理行事導致折戟沉沙的淒惶狀況了,當然這也隻是“幾乎願意”而已,宮廷這方獵場對於她這隻小白兔而言著實太危險了,沒得冒著生命危險去看熱鬧的道理。

  不過太後娘娘說了會替她圍觀,日後有了機會再把過程細述,以可以聊為安慰了。

  弘複帝這日往慈寧宮省安的時候,賢嬪仍在殿堂之外的廊廡底罰跪,正覺膝蓋刺痛難忍,一恍神把弘複帝當作了救星,淚盈於睫柔情萬轉地喚了一聲“皇上”,立時就把搖搖欲墜的狀況誇大了十分。

  弘複帝尚且不知今日發生的事故,還道聖德太後是因廢後那樁事故責罰賢嬪,把麵孔一板,手指頭往賢嬪的方向點了幾點:“你確該好好反省。”抬腳就往裏走,又被蕭宮令給攔住了。

  “娘娘知道皇上忙於國政,偏偏內廷的事也不讓皇上省心,讓老奴代轉,今日就不勞皇上問安了,不過壽康宮張娘娘那邊兒……皇上是免不得走這一趟的。”

  弘複帝滿腹狐疑,也料到大抵又是自己的生母有了糊塗的行事,轉身時就更不曾在意賢嬪的楚楚可憐以及

  切盼救援了,飛快步出慈寧宮又坐上了龍輦,唉聲歎氣地往壽康宮“挺進”。又果然半途就遇到了壽康宮的宮人,正是今日對待敬妃態度傲慢那位,但她對弘複帝可不敢傲慢,恭恭敬敬閃避到一旁行禮,待龍輦經過後,宮人才邁著小碎步追上了伴駕的小宦官馮得意。

  “奉太後娘娘之令,正欲往慈寧宮請皇上往壽康宮呢。”

  馮得意聽她這話,笑得眯了眼:“皇上這就是往壽康宮問太後安。”

  “公公今日不知,敬妃娘娘著實太無禮了,仗著有慈寧宮太後撐腰,竟然擅闖壽康宮,硬逼著要把賢嬪請去慈寧宮,張娘娘寬仁,不計敬妃過錯,可敬妃竟敢如此不敬壽康宮,難道不應責罰?馮公公可得替張娘娘申訴這樁委屈。”宮人直衝馮得意笑靨若花。

  馮得意強忍著才沒有一個白眼直接甩過去。

  這個宮人孫氏,家裏與曹國公府也算姻親,但曹國公府就不算根基深厚,孫氏的家門就更不值一提了,而當年張太後讓她入宮,是看她還算有幾分姿色,意圖靠著孫氏爭寵,多少贏得先帝對東宮的照恤。先帝的後宮多少絕色?孫氏哪裏能入先帝的眼!後來今上繼位,孫氏又千方百計在皇上麵前搔首弄姿,這都過了十來年吧,不也照舊沒有棲上梧桐的命?卻還不死心,從貴妃到底下的謝昭儀,她就沒有一個不嫉恨的,尤其眼看著敬妃如今掌理宮務,成了事實上的六宮之主,更加妒嫉得眼珠子發紅。

  可再是妒嫉又有什麽用呢?皇上正眼都不多看。

  馮得意乃高得宜的親信,又兼他年紀輕不夠老成,這時就忍不住潑孫氏的冷水:“敬妃娘娘有無過錯,當不當罰,可輪不到咱們這些奴婢斷定,孫宮人這話可說得大逾本份了,奴婢可不敢在皇上麵前搬弄唇舌,也勸孫宮人莫要輕狂,否則縱便孫宮人在壽康宮太後娘娘左右當差,太後娘娘難道還會因為一介下人與皇上為難?”

  把個孫氏說得滿麵通紅,卻敢怒不敢言。

  隻在心裏發狠:敬妃不也是內廷的一介下人?仗著慈寧宮太後的勢才有了今日的體麵!不過隻要皇上聽從了太後娘娘的教誡,擇齊王為儲,慈寧宮的好日子都算徹底到了頭,敬妃還哪裏能夠張狂?隻怕到頭來,落得比沈皇後還要淒惶,冷宮裏賜她三尺白綾最好不過。

  好容易盼到壽康宮前,弘複帝下了龍輦,孫氏又連忙跟上笑吟吟地說道:“太後娘娘今日請皇上來壽康宮,可是促成了一件好事。”

  弘複帝便覺心中一沉。

  但凡他那位生母覺得是件好事的從來皆為謬錯,比如當年他還在儲位上煎熬時,生母不知從誰口中聽說外頭有個道人卜得東宮為社稷之福時,喜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忙不迭地告知他,還說什麽“天意如此,這回皇上終於不會再生廢儲之意了”……險些沒有把他嚇出一身白毛汗來,又果然那回是彭黨的奸計,要不是嫡母和趙太師應對得宜,他怕立時就能被自家父皇以謀逆的罪名處死。

  弘複帝便更加提心吊膽了。

  隻聽張太後笑吟吟地說道:“今日我召了顧氏入宮,跟她說了我有意賜婚趙家三郎與成國公府七娘一事,顧氏這回總算不敢再狡辯,也答應了會把我的教誡如實轉述讓趙蘭庭知情,無嫡立長,這是禮法朝綱,趙蘭庭是再不敢行為不臣之事助著周王胡作非為的了,隻要軒翥堂與成國公府這樁婚事成了,朝堂上還有誰敢反對立齊王為儲?皇上也不需犯難了,早些擇定了儲君,人心才能平定。”

  弘複帝隻覺得眼前陣陣發黑,簡直沒被生母這番自以為是的言論氣得撒手人寰,忍了幾十忍都難以平息心頭的怒火,到底是把腳一跺:“無嫡立長,朕當真沒有嫡嗣麽?倘若朕不問賢惡是非,就不會廢了裕兒這嫡長孫的東宮之位!太後就別添亂了,太後就當心疼心疼朕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