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三足鼎力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2547
  白氏一案的“幕後”,多靠蘭庭察實落鑿。

  王久貴家中之所以被人安插了死士,目的就在於遊說王久貴注資掘礦,蘭庭廢了不少時間才察實晉、翼兩地壟權鐵礦的官員與魏國公皆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又正因為春歸外祖父當初獲罪的因由,追溯起來也是因為鐵礦之政,所以蘭庭的想法是當外祖父遇赦回京,從外祖父口中打聽出更多的隱情。

  而白氏一案後入京不管是樊大滅門慘案抑或顧纖雲命案,矛頭最終指向的都是魏國公,而魏國公如今輔從於秦王。

  太明顯了,反而讓春歸覺得不真實。

  又證明渠出沒有說謊的是未過幾日,梁氏果然遞了拜帖希望再與春歸麵會。

  見麵後說的也確然是想要把兩個武婢贈送的話。

  春歸卻笑著拒絕了:“君子不奪人所好,我原本也不敢有如此唐突的想法,怎知到底還是讓恭人誤解了,恭人的美意我雖心領,著實不敢如此厚顏。”

  岑夫人已經說了岑門堅決不與廠衛門第聯姻,春歸也從來沒想過認真接受梁氏的“饋贈”——好容易才把白鵝、英仙兩個耳目剔除,吃飽了撐的再弄兩個暗探到自己身邊?不過春歸這樣的拒絕梁氏倒不至於動疑。

  回去就衝申長英唉聲歎氣:“看來岑家是鐵定拒絕了咱們,否則顧氏也不會這樣說話。”

  但梁氏那兩個婢女到底還是被申長英“發賣”了。

  去向是袁箕家中。

  蘭庭實則已經清楚袁箕選擇了齊王,春歸認為沒有多此一舉提醒的必要。

  先是春歸向易夫人表示了對岑姑娘的良好感觀,岑夫人立時回應對於蘭台的讚詡之情,再一次在太師府召開的小型“見麵會”後,這樁婚事基本已經往六禮的正式規程推進,四月,樨時出閣,隨之彭夫人前往金陵祖籍,春歸這個月老的目光又再瞄準了三叔趙蘭樓。

  他可是蘭庭同父異母的弟弟,比蘭台、蘭閣理當更加親近,春歸也理當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蘭樓的身上,沈夫人遠在汾陽,且就算沒有這個前因,蘭樓的婚事大約也輪不到沈夫人作主,春歸任勞任怨擔負起這一件事務,不過鑒於蘭樓的生母佟姨娘仍在,春歸選擇的還是先與佟姨娘商議。

  佟姨娘受寵若驚的同時又不

  無擔憂,一口咬定:“三爺說了,他無意科舉入仕。”

  春歸哭笑不得,她問的可不是蘭樓弟弟的仕願,她就是想知道蘭樓也無中意的姑娘而已。

  佟姨娘越發謹慎了:“沒有的沒有的,三爺就算有幾個投機的好友,往前與他們走動親近,可都是正經門戶官宦子弟,萬萬不至於與這些家族的閨秀私定終生!”

  這談話似乎沒法進行下去了,看來隻能等得空之時直接問一問趙大爺才好。

  怎想到蘭樓竟然主動找來了斥鷃園,直接對嫂嫂說起他的想法:“我無意入仕是實話,但庶母恐怕對我的實話有些誤解,我實則還是想考取舉人的功名,日後多少還不至於靠著家族養活能夠自食其力。姻緣之事,我不願倉促決定,著實我掐指一算……不,夜觀天象……呃……總歸我篤信不久之後,兄長即將離京,我想法乃是隨著兄長先往江南遊曆一番,或許就能結識情投意合的女子呢?所以,還望嫂嫂先勿憂愁此事,容蘭樓一段時間。”

  春歸:……

  這日等到蘭庭歸來,直接撲人身上,目光炯炯的發問:“三叔難道也會卜卦?”

  蘭庭被動的迎來了溫香滿懷,自是十分受用,順勢把胳膊一環女子的纖腰:“閔公當年,也欲授我卜卦測命之術,奈何我於此道著實無甚天賦,閔公倒是說了三弟於此一門天賦極高,不過和他並無師徒緣份,三弟啟蒙之時,最愛的就是三易,對於河洛理數、六壬神課等等均有涉獵,隻是也並不愛賣弄此類玄學異談,竟連我都不知他究竟有無獲益。”

  “三叔說不久逕勿便將離京,且確定是前往江南。”春歸道。

  “這倒和玄學沒什麽關係。”蘭庭微微一笑。

  他告訴春歸這樣一件事:“太師府與岑家正式議婚,這事竟然驚動了皇上,今日還特意召見我,詢問了來龍去脈。”

  “這是為何?”春歸奇道:“難道岑家竟有不妥?”

  按理說晉國公府如今和太師府的關係,並無必要親上作親,更不說還是與岑家聯姻如此曲折的方式,這樁姻緣不可能引起弘複帝的格外關注,如果引起了,那必然就是岑家早已在弘複帝的視線之內。

  “原來皇上也知道了淄王與岑家大郎交好,以為賜婚淄王與岑姑娘或許不會引至淄

  王抵觸,怎知皇上一時沒顧上這件事,卻被咱們搶了先,橫豎我是和皇上交了心,趙、岑兩家情投意合,懇請皇上切莫棒打鴛鴦。”

  這話是有些浮誇了,但春歸相信蘭庭在弘複帝麵前的確委婉表達了意願。

  “淄王不是有意於莫姑娘麽?”

  “說淄王與莫姑娘是男女之情著實也不那麽確切,不過淄王接觸的閨秀中,而今確然隻有莫姑娘讓他能夠另眼相看,又因莫姑娘的性情……著實也有異於常人,對淄王特別依賴,不過皇上仍然還在遲疑,擔心莫姑娘的性情並非淄王良配,事涉皇子姻緣,我不能指手劃腳,但趙、岑兩家確然已經在談婚論嫁,而今淄王又已經離京,皇上若然幹預,無疑就是確定岑姑娘為淄王妃了,莫說淄王會如何看待,怕是連和嬪皇上都難以說服,皇上也隻能……總之二弟和岑姑娘的姻緣算是穩了,不至於節外生枝。”

  春歸頓時如釋重負。

  “皇上已經下令擢選秀女,由敬妃主持。”

  這件事也未免太過突然了些,春歸表示驚異。

  “此回選秀並不是為了充實東西六宮,實則是為諸皇子選擢良人,但在我看來,皇上一方麵是對敬妃的考較,另一方麵也是投石入湖,且看廢儲以來表麵平靜的朝堂又會因為此回事件生起多少波瀾。”

  春歸似懂非懂,隻明白了君心難測,經過廢儲之後,看來弘複的心境多少還是有了更移。

  “隨著敬妃的肩負重任,皇上應當也會在內廷設置製衡敬妃娘娘之人勢,鄭貴妃一貫行事不依禮律,且貴妃之尊也再無擢升的餘地,我猜,皇上應當會提攜萬氏重登妃位了。”

  萬選侍是齊王的生母,而今朝堂上確然也隱隱有了立長的聲音,就連申長英,不是也開始關注齊王的新黨袁箕?弘複帝用齊王一脈勢力牽掣周王,這是要在朝中營造齊王、秦王與周王三足鼎力之勢?

  蘭庭閉了眼,似歎似謔:“紛爭當起,最易顯露人心,皇上這一手雖然符合帝王之術,不過卻並不有益於時今的朝局,但沒有辦法,臣子隻能接受來自君父的考驗,畢竟皇上在廢儲之前,著實從未考慮過有誰足以擔當明君之重。”

  弘複帝似乎也意識到他的壽數不會太長久,他必須通過非常手段確定繼位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