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廢儲落幕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3021
  弘複十一年二月,經朝會公議,太孫秦裕被廢儲位。

  聖旨宣布,一切其實已經塵埃落定。

  沈皇後聞聽噩耗,空洞著淚目頹喪坐地,她原本隻有幾根銀絲,可一夜之間竟然滿頭霜白,坤仁宮的一應宮人盡覺驚慟,但多少勸慰對於皇後而言都有若充耳不聞了。

  “趙蘭庭一幫亂臣賊子,皇上竟然聽信了逆臣之言!”

  坤仁宮傳出了沈皇後陣陣悲哭。

  袁箕一黨輸了朝會公議至關重要的一仗,眼見著弄權攝政的大好希望落空,又驚覺經此一戰似乎更加輸了皇帝的君心聖寵,損失可謂慘重,不需要別的什麽人遊說,袁箕已經意識到他要保住朝堂地位不被動搖,至少不能再輸了立儲一戰。

  “許晉與趙蘭庭必定主輔周王,且周王還有寧國公府、晉國公府助勢,而今可謂炙手可熱,咱們可不能再吊以輕心了,日後周王克承大統,朝堂之上可再無咱們立錐之地!”鄔至密經過一陣氣急敗壞的踱步徘徊,終於站定在袁箕麵前,他和袁箕乃同科進士,又為鄉黨,經過這麽多年的起落浮沉,利益早就形成捆綁,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他又與袁箕存在本質的區別,袁箕有世族的根基,他卻是出身寒門,他有今天比袁箕付出的努力更多百倍,倘若到頭來灰溜溜的讓交權位,一生拚搏都無異於付諸東流。

  必須擇主而輔了,中立就有如退出權利場,且以他的根基再也沒有重登巔峰的一日。

  “擇主而輔,關鍵是擇誰而輔?”袁箕微眯眼角,目中精光徘轉。

  “皇上決意廢儲,就是徹底打消了將軍政大權分化於宗親、重臣,是欲立長君一統大權,故太子之下,齊王為長,且齊王母族萬門又自來友交袁公。”鄔至密提出己見。

  “魏國公輔從於秦王,唯秦王方與周王具備一爭儲位的實力。”袁箕頗有些遲疑。

  “魏國公未必輔從秦王!”鄔至密壓低了聲嗓:“秦王雖名記貴妃所出,然貴妃苛難秦王乃眾所周知,魏國公雖說看似輔從秦王,然其慫恿秦王率先諫言廢儲怎不擔心秦王觸怒皇上?這又豈合輔從謀臣之智慎?魏國公分明乃聲東擊西,想法仍是外戚掌權,但我等朝臣與外戚的立場從來相異,皇上若已棄絕輔政的主張,我等也再不能堅持了。”

  朝臣比外戚,更應明白“不可為”時就該當即立斷退步抽身。

  袁箕到這時仍然忍不住跌足惋惜:“軒翥堂非外戚,理當趨從朝臣之大勢,這回趙蘭庭力主廢儲著實愚蠢!”

  而在已經被摘了安陸侯府牌匾,奪回丹書鐵券的江家,家主江琛聽聞太孫被廢的消息卻是麵沉如水:“我苦心籌劃多年,想不到卻被趙蘭庭這垂髫小兒

  撿了便宜,他踩在我江家的肩膀上擊潰後族,倒是替周王排除了障礙!”

  江家諸子無一不鐵青麵孔,尤其長子江鳴厚,額角青筋都暴突出來,一拳頭擂在角案上:“也怪咱們沒有一早看穿趙蘭庭的圖謀,他根本早有廢儲之謀,咱們與後族蚌鶴相爭,倒讓他坐享漁翁之利。”

  “說他早有圖謀倒也未必。”江琛掀起眼瞼來看了一眼兒子們:“我們低估的人是顧氏。”

  “不過一介女流……”江六囁嚅了半句,就被江琛一個白眼甩來把後半句給嚇回了嗓子裏。

  “不要小看了女流之輩,你姐姐之所以能入宮,靠的就是你姑母和你的發妻龔氏,而我們江家位登巔峰的基礎,靠的也是你姐姐入宮之後誕育有十皇子。”江琛對自己最小的一個庶子儼然毫無器重,繼續總結著這場慘敗的教訓:“顧氏起初隻能倚仗皇後,不過她並不甘心隻為一枚被皇後玩弄股掌的棋子,她處心積慮取悅聖德太後,攀交晉國公府,成了晉國公府易氏的義女,周王妃的義姐,她有了別的倚仗,為了真真正正在太師府立足,她調轉矛頭反戈一擊。”

  “父親認為趙蘭庭是受了顧氏的唆使?”江鳴厚道。

  “趙謙這隻老狐狸,得他看中能夠承祧祖業的長孫,又怎能是色令智昏的貨色?我現在算是徹底品過味來趙蘭庭為何舍晉國公府由得小沈氏幹預他的婚事了,那時皇上還沒有廢儲的想法,他疏遠我江家是在向皇上示誠,待娶了顧氏,眼看著顧氏一介孤女竟深富智計,反而把沈皇後玩弄於股掌之中,他便趁勢而為……不管皇上是否廢儲,有顧氏居中斡旋,軒翥堂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可我們難道就由得一介豎子算計?”江鳴厚額角的青筋越發暴突。

  “害死你妹妹的人,我怎能輕易放過。”江琛冷笑:“我必讓趙蘭庭、顧氏血債血償。”

  “可如今連十殿下都被記名為和嬪所出……”

  “論是玉牒如何記載,誰也不能抹煞十殿下的身體裏流著江家人的血液!”多年欲望已經成為執念,江琛堅信的是一息尚存便還有轉機,幼年時他經曆過比此時艱難百倍的境遇,正是執念讓他從來不在絕境中沉淪,而今的挫折又怎能讓他畏步不前?他絕對不會認輸:“阿薇歿損,江家還在,而新的一場戰爭也即隨著儲位懸空開始,十殿下還在,我們就仍然沒有退出戰局。”

  “那我們應當如何與十殿下維持親近?”江家的兒子們完全看不清前路何方,事實上直至如今他們還在擔心弘複帝會秋後算賬斬草除根。

  “而今我們需要的潛蟄,消失在皇上的視線裏,誰也不要再和十殿下聯絡,我們隻要和一個人暗中親近。”

  “誰?”

  “魏國公。”

  “便是江家如日中天時,魏國公都不曾搭理過咱們……”

  “但而今情勢已經不同了,爭儲開局,陣營有變,時今是長君與幼君的對決,是朝臣和外戚的激戰,國有長君,當賴朝臣,幼帝執政,必賴外戚!魏國公為外戚之首,且在他看來江家已經不成威脅,鄭家可以與江家攜手,江家也要聽從鄭家驅使。”

  “魏國公輔從的難道不是秦王?”

  “從來不是秦王。”江琛自信這回是洞若觀火:“我們要先助八皇子、魏國公贏下這場戰役!”

  “那姑母提議去汾陽尋人的事,亦大無必要了吧?”江六關注的永遠是這些細枝末節。

  但江琛這回回應了他:“為何沒有必要?你姑母的確不能逼著趙蘭庭休妻,但卻能坐實趙蘭庭忤逆不孝的罪名,別看此時輿論仿佛不傷趙蘭庭與顧氏毫發,他們還是太嫩了,他們還沒有領教世人趨利避害的厲害,待得他們勢頹時,待得他們失信於帝君,從前的流言蜚語就能成為一箭封喉的銳器,他們終有一日會為篾視俗規付出代價。”

  這一天的魏國公府,在傍晚時分,迎來喬裝登門的訪客,承恩伯洛崆。

  “賢侄勿怪,老夫著實忍不住要與賢侄共慶太孫被廢如此大快人心的好事!賢侄放心,老夫擔保已經擺脫了耳目,無人能夠察知老夫暗渡陳倉來了國公府。”洛崆意氣風發,喜形於色。

  鄭秀微微一笑,衝洛崆舉起酒杯。

  深宮裏莊嬪也是立即趕去永寧宮獻殷勤,鄭貴妃卻有氣無力橫在軟榻上,似乎宿醉剛醒,美目尚帶惺忪,她聽莊嬪那些諂媚感激的話,卻極不耐煩的把一空盞往莊嬪身上一扔:“別跟本宮說這些,本宮哪管你們的成王敗寇,本宮的兒子沒了,隻望著你們都能感受本宮的喪子之痛,就連你生的那個小崽子,本宮也巴不得他不得好死。”

  “娘娘!”大驚失色的莊嬪再也忍不住像看瘋癲的目光直盯貴妃。

  秦王府裏秦王妃很是憂心忡忡。

  “父皇對皇長孫是寄於厚望,而今卻因皇長孫所犯罪惡決意廢儲,父皇心中必定哀痛難過,殿下還當安慰父皇,也莫再逼著父皇重懲皇長孫了,殿下應當多多體諒父皇對待皇長孫的祖孫之情。”

  秦王微笑:“王妃說得很是。”

  而後他便去了薑才人的居院,薑才人已經備好一桌酒宴,舉杯,笑祝:“殿下多年心願達成,今日值得一醉。”

  “還不到開懷暢飲的時候。”秦王卻接過了酒杯。

  他們都沒察覺屋子裏那看不見的男子,筆直站立著,一雙冰冷無情的眼眸,認真察量薑才人的言行舉止。

  ——第二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