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跳梁小醜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3259
  “逕勿今日是趕上飯點了。”

  春歸笑著迎上,一邊兒替蘭庭更衣一邊兒像個殷勤的店小二報著菜名兒——燉了天麻八珍湯,有春筍醬鴨,一道加了蕃椒的幹鍋兔,茄汁小蘑菇,香椿筍丁酥卷,都是烹備妥當招呼一聲兒就能端上膳桌的。春歸知道蘭庭明日便即休沐,到後日就是舉行公議的朝會了,按蘭庭的脾性一場“大戰”之前他是不會趕著臨陣磨槍了,今晚適合小酌幾杯,明日理當養精蓄銳,該準備的不管常規策略還是非常手段都已經推進到位,總之接下來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蘭庭換上了家常穿著的一件蟹殼青底直身長衫,摘了冠戴網巾隻消一支樸實無華的烏木簪固定發髻,雖說頗為享受嬌妻圍在身邊殷勤服侍,但仍伸手阻了一阻,他自己挽了衣袖揀了香豆,在婢女捧上的水盆裏把雙手仔細清洗潔淨,這一會兒時間已經想好了擺膳的地方:“如今季候到底清冷,若去舊山館就太折騰了,尤其那道香椿筍丁酥卷放涼了大大影響口感,我那晚便看著院子裏迎春開得正好,莫不就在涼亭裏用膳,情致也是好的。”

  春歸剛剛讚同,一聲令下,還沒待膳桌擺好就有一行不速之客“殺到”。

  先是宋媽媽慌裏慌張稟一聲兒“老太太來了”,話音剛落老太太坐著的肩輿就在斥鷃園門口放了下來,因著是坐的肩輿,原就有四個仆婦扛抬,躊躇園的仆婢也幾乎是“傾巢出動”,更兼著一路上被這聲勢驚動遠遠隨來圍觀的仆婦,這一行人也當真是蔚為壯觀了。

  老太太還不往裏走,就站在門檻處,蘭庭與春歸隻好迎了出去。

  春歸瞧了瞧蘭庭的臉色,平平靜靜不生半點波瀾,於是她也安之若素了。

  “庭哥兒,我知道你舅公獲罪被奪了爵位,你也是為著軒翥堂闔族的利益考慮才交待著疏遠江家,我也不想再為難你,可你舅公畢竟是我的嫡親兄長,江家是我的娘家,娘家遭了禍,我總不能不聞不問連看望都不去看望一眼……”

  沒待老太太把話說完,蘭庭就知道了此行不速之客的目的,他的神色就更平靜了。

  “老太太打算何時歸寧?”

  老太太反而怔了一怔,也確然沒想到準備好的哭訴哀求竟然不用盡情發揮了,把哽咽都堵在了喉嚨裏:“沒你這家主發話,我而今也出不了太師府的大門,就算現時得了你的準話,都這時辰了怕會犯了宵禁,我想的是明日一早就回一趟江家看望兄長,安慰得你舅公及幾個伯叔都安心了,趕在宵禁前就能回來。”

  “狼心狗肺”的不孝孫這回太好說話,打的主意莫不是讓她“好去難回”吧?!也怪趙謙這死老頭子留下那樣一封遺囑,讓她這當祖母的竟然還怕被孫子驅離!

  “原本明日,我也想著讓老太太走一趟江家,今日下晝皇上已經下令將廢庶江氏賜死,雖江氏獲死江家不能治喪,但想必因著父女、兄妹之情亦

  會心感哀痛,老太太的確應當好好安撫江家老太爺一番,倒也不用趕著在一日裏往返,老太太在江家住上三兩日也是應當的。”

  蘭庭突然宣告江氏的死訊,莫說老太太,連春歸都吃了一驚。

  “你說什麽?!”老太太的聲嗓頓時尖銳。

  “廢庶江氏乃罪有應得,老太太雖為江氏親長,還請千萬抑製悲痛,畢竟江氏伏法,皇上已經寬敕了江家老太爺不受誅連,老太太哀痛則矣,萬萬不能心懷怨謗。”蘭庭平平靜靜地解釋。

  江氏獲死一事他原本沒打算當麵刺激老太太,不過老太太既然用此逼迫的方式要脅他應允歸寧,心裏也豈有半點悔過之意,在老太太看來祖孫之情竟然如此淺薄難比江家人毫發之重,那他不妨滿足老太太的意願。

  您就親眼看著江琛如何自尋死路,看著貪得無厭的江家怎麽一步步走向衰亡吧,軒翥堂與太師府絕對不會為江家陪葬,您著實是身後有餘,奈何卻偏偏要與江家共走一條眼前無路的絕壁,是您舍棄了趙門給您的安寧幸好,選擇了悲淒孤苦的晚年,我不想視您為敵仇,但我更不願為了您與江家和解。

  我有軟肋,老太太您就沒有嗎?

  蘭庭的心情仿佛並沒有受到這場滋鬧的影響。

  小酌也沒有被影響。

  倒是春歸問了一句:“老太太怎麽單擇了今日逼鬧著要回江家?”

  “我還沒進院門,就聽湯回稟報今日蘇嬤嬤截住了簡娘子,把簡娘子請去躊躇園說了好一歇話。”

  春歸:……

  “不用擔心,江氏已獲賜死,江琛奪爵後雖未被誅連,不過皇上必然不會再允江家人日後與十皇子再有聯絡來往,可以說江家已然注定勢敗,但他們未被斬盡殺絕,老太太就還會心存顧忌,江家人反而成為老太太的軟肋,論是多少陰謀詭計都不頂用。江氏奸計已經曝露,日後也再無必要阻攔老太太與本家來往,且老太太這脾性……”蘭庭放下酒杯,輕挑眉梢:“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江琛日後的詭計,躊躇園裏就能泄露了。”

  “老太太這趟歸寧,應當會掀生流言蜚語。”春歸笑道。

  一點也不擔心被輿論譴責的模樣。

  蘭庭也笑了:“鬧劇罷了,江琛這人,著實心胸狹隘且貪得無厭,這也大大局限了他的見識,且看這些年來他楚心積慮一場,到底還是把嫡親的女兒送上了死路,他根本不配被我當作對手。”

  但蘭庭與春歸料中了結果沒有料中過程,夫妻倆怎麽也沒想到的是江琛被奪爵後,眼看著已經勢頹自危,卻還有人趁此時機“雪中送炭”,且不是別個,正是蘭庭的外家!

  閑言碎語甚至都傳到了易夫人的耳裏。

  “傳話人”是易夫人的長媳:“媳婦的弟婦與朱家大太太素有來往,起因是本家的父兄互為友朋,所以弟婦就聽聞了朱家大太太的感慨,說趙家大郎聽聞江家失

  了爵位,且江廢妃獲死,與春妹妹都不曾相陪趙家老太太回門安慰,雖則趨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可趙家大郎如此涼薄未免太過……有損軒翥堂的氣節。”

  “有損氣節怕還隻是委婉的話了,說得更露骨些,就是斥責蘭庭六親不認,或許春兒還擔著更多不是,她是不孝不賢,蘭庭是色令智昏吧。”易夫人冷笑道。

  長媳歎著氣頷首:“朱公近些年來是越更貪求名利了,但再則如何,趙家大郎也是他的嫡親外孫,沒得四處敗壞自己晚輩名聲的道理。媳婦還聽說朱公似乎還聯絡了個禦史,就怕趙家大郎受到彈劾。”

  “太師府裏發生的事,皇上能一無所聞?究竟是為尊長的不慈還是為晚輩的不孝,別說天家,明眼人心裏都有定見,這些跳梁小醜般的手段頂什麽用?”易夫人全然不以為意。

  而弘複帝也果然收到了那個楞頭青禦史的彈劾,且還聽聞了背後是受到何人的攛掇,大覺荒唐:“朱濯泉安的是什麽心?當年要非他把朱氏拒之門外,朱氏何至於走投無路自絕於朱家大門前?這事雖然皇後是元凶之一,朕也擔著過責,朱濯泉竟然還能和害死嫡女的幫凶聯上手了?他這是害死了嫡女,連外孫也不放過?!他為江琛打抱不平!!!他的女兒才是死不瞑目呢!!!”

  就連高得宜也覺得這些誹議可笑:“廢庶江氏兩回欲害顧宜人性命,若非聖德太後與皇上庇全顧宜人還哪有命在?趙太師的遺孀聽信江琛父女教唆,又再苛難顧宜人,偏偏陰謀敗露為趙逕勿斷個明明白白,厭絕江家是軒翥堂這麽多族老的定議,沒想到還有人想把悖逆不孝的罪名往趙逕勿頭上扣。”

  “這些人是看著朕仍然還想力保太孫儲位,然蘭庭領銜的軒翥堂這回卻力諫廢儲,他們以為朕為趙門政見相左所觸怒,借機斥罪蘭庭。”弘複帝苦笑:“朕這麽些年來誌懷中興盛世,可在朱濯泉一流臣公看來卻仍是昏庸無道。”

  “皇上……”

  “罷了,宜公也不需多勸,對於太孫一事,朕也確然是優柔寡斷以私己為重了,蘭庭這回利用何孝君一案逼朕在禮法與私情上決斷,朕雖也有怨氣,不過亦能體諒他軒翥堂一係確然從未改移輔興盛世的初衷,是非好歹朕又怎能昏聵不分?事涉國祚社稷,朕是再也不能隻顧私情了。”

  皇上這是終於下了決定了!

  高得宜也是如釋重負,說起來他著實不讚同皇上那套監軍輔政的主張,但則否定就有逼迫廢儲之嫌,他隻是一介內臣,本職便是侍奉好君主,江山社稷的大局不在他操心的範圍他也根本沒那自信指手劃腳,他隻知道袁箕之流乃居心不軌,內閣輔政還沒得諫準呢,就在圖謀染指軍權了,太孫哪是這幫人的對手?皇上若然固執己見,無異於把江山社稷拱手交給亂臣賊子。

  廢儲擇良而立就好,國有長君,根基不會動/亂,至於社稷民生,今後就看趙蘭庭這幫後起之秀的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