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非常手段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2293
  真的到了動用非常手段的關口了嗎?包括二老太爺在內的所有族人看向年輕的家主,心裏無不存在這樣一個疑問。

  雖然太孫的種種作為早已證明了喪德無能,軒翥堂諸人對於儲位當廢的主張其實早已達成一致,但他們所認同的一直是合乎禮法的方式,比如像趙太師一樣密諫呈上,甚至在朝議前商同朋交友僚聯名共諫,這些雖有可能觸怒皇權,但並未違背臣子應當遵循的忠義,可蘭庭的“非常手段”,雖說不為欺君罔上,更遠遠稱不上悖逆謀亂,但機巧的方式目的在於逼君運裁,一旦敗露就很可能讓軒翥堂遭受禍殃,無論是從臣子忠義而言,還是以己族利害而論,均有違背,斷非上策。

  但蘭庭的意誌也極其堅定。

  “如果這回不能達成廢儲,而以內閣輔政限束君權,先不說日後新君與輔臣之間必生亂鬥,且說齊王、魏國公等等黨係,是否會坐視太孫繼位而束手待死?或許不待太孫繼位,儲君便會死於非命,更或激生兵諫逆亂,這又豈合皇上一貫以來,避免天家骨肉闔牆、手足相殘的意願?而皇上一直以來苦心運籌,為中興盛世打下的根基也將毀於一旦,儲位的廢立已經不限於皇族天家的安定,著實關涉社稷國祚的興亡!此乃非常之時,難免非事之事。”

  “倘若朝議之後,皇上決意從諫如流……”三老太爺對於弘複帝的仁德及一貫的賢達頗為信任。

  “不能饒幸。”蘭庭看向他的三叔公:“如今太孫雖說已然徹底失勢,但朝中諸如袁箕之流不會放棄這回弄權把政的時機,他們會竭力附從內閣輔政的主張,而皇上也儼然寄望於這股勢力保全太孫儲位,皇上不是沒有看覺內閣輔政之後的危患,但皇上仍然難以擺脫父子祖孫之情,孝德太子是皇上無法消釋不顧的心結,所以皇上至今仍在饒幸兩全。”

  其實不用蘭庭再縱深剖析,朝堂之上絕大多數臣公都已看清時今的局勢是萬萬不能兩全了。

  包括袁箕。

  在太師府召集族人商議的時候,袁箕同樣也正召集僚

  屬共討。

  鄔至密擔當發言人,這個老臣雙鬢斑白卻意誌風發:“太孫雖非明君之質,然隻要軍、政大權非太孫一手掌控,尤其內閣主政,便足以限製太孫輕信讒言胡作非為,若太孫不改頑劣,內閣大可效仿伊尹遷桐宮以教少主,行共和執政!”

  他當然明白一旦太孫即位,新君與輔臣之間必然會存你死我活的爭鬥,說什麽效仿先賢,實則是借伊尹之典欲行廢立之事,權臣主政,美其名曰共和執政。

  但伊尹最終能將改過自新的太甲迎出桐宮交歸權柄,方能成就一代名臣忠心事國事君事天下的美名,絕非袁箕、鄔至密之流,他們認定了太孫“不改頑劣”,又怎會如太甲還有“重見天日”的時候?

  所謂的“共和執政”,也為袁係黨徒的心照不宣。

  鄔至密話音剛落就有人摁捺不住了。

  “太孫弑害尊親之罪雖重,然咱們這些臣子也理當體諒皇上的苦心,一則念及祖孫骨肉親情難下狠心棄長孫於廢牆;一則太孫著實也是聽信唆使罪有可原;況乎聖德太後並未因此陰謀害逞?許閣老、軒翥堂一係,否諫內閣輔政便是主張廢儲,太師府趙蘭庭又一貫與周王交從甚密,必懷奪儲逆謀之圖,許閣老與其沆瀣一氣,亦為逆臣!既許、趙之流違背臣子之忠,理當治罪!”

  這就說明一旦內閣輔政議定,袁黨首先要做的就是肅清朝堂排除異己,內閣以他為主一手掌控,日後何來的“共和執政”?

  “隻是皇上主張讓聖德太後節製兵符一事,我等還當諫請皇上慎重三思。”又有人提議。

  袁箕十分讚詡提議人的縝密細心,緩緩挼著他長及胸口的烏須:“監軍輔政議定之前,暫且不宜節外生枝,不過為防後宮亂政之患,我等始今亦需從長計議,而今諸外戚,唯有豫國公府主張監軍輔政,曹國公府與寧國公府自來不和,必定不會樂見聖德太後節管兵符。”

  “兵符為死,兵權為活,後宮婦人又不能直掌兵權,咱們大可說服沈、張二公薦舉其親信統率禁軍,先卸晉國公兵權,

  甚至可先彈劾晉國公獲罪!”鄔至密立即出謀劃策。

  袁箕深以為然。

  沒人留意見在座的一位,聽此提議後極其複雜的神色。

  蘭庭很快得知了袁箕黨徒的密謀,他著實也不覺得驚奇,不過當確定袁箕一黨已經摁捺不住私下聯絡豫國公及曹國公時,這日他再次去見了一見陶嘯深,用意無他,希望陶嘯深能夠加派人手盯防沈、張兩家,且將探得的事實上奏弘複帝而已。

  再然後蘭庭又見了一見祖父的門生之一,時任大理寺少卿的官員夏決。

  他的“非常手段”,也僅限如此而已了。

  內閣輔政的朝議未舉,夏決便將一紙訴狀直呈禦案,而這起案件涉及的雖非逆謀反叛此等極惡大罪,不過也足夠讓朝堂聳動,一時之間,甚至引起市井小民的熱議,就連內宅也有聽聞——春歸便聽聞了青萍等些丫鬟的交頭接耳,她關注的卻並非案件本身。

  “是否逕勿出手了?”這日晚間,當蘭庭回到斥鷃園,春歸迫不及待追問。

  “輝輝說的是何事?”蘭庭不急著作答。

  “還有何事?當然是何孝君大逆不孝一案?”春歸一巴掌拍在蘭庭的肩膀上,大有對她家夫君明知故問的怨嗔。

  “輝輝竟也聽說了?”

  “先是蘇嬤嬤和好些仆婦竊竊私語,一見青萍就重重唉歎什麽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青萍少不得一番打聽,才知道蘇嬤嬤用作含沙射影的‘典故’,丫鬟們聞所未聞這等不孝之事,難免議論起來,我還能不聽說的?”

  “今晚我在外頭沒吃好。”蘭庭微微笑道,攏了春歸的手拉她往院子裏的攢角涼亭去。

  “好好好,我這就去給逕勿備宵夜。”

  春歸很識趣的受理了她家夫君的撒嬌,沒到涼亭,就掙脫了手稍提著裙子一徑往廚房小跑。

  灶上其實一直煨著燉湯,餃子也是晚餐前就包好的,煎上兩碟既能佐酒又可飽腹,最重要的是還廢不了多大功夫,春歸可是急著落實自己的猜測究竟準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