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忤逆至極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3697
  弘複帝有點尷尬,閃了一閃眉頭:“和嬪的性情著實執拗。”

  “和嬪行事自來不會不顧大局。”王太後略一沉吟,決定去當這回說客:“五郎眼看就要離京遊曆,和嬪在宮中也甚孤單,十郎和三郎有別,和嬪對江氏心中並無塊壘,十郎交給和嬪撫教確更讓人放心,隻是江氏犯此大罪被處廢位賜死,她是再無資格照享皇子生母的名份,皇上若真為十郎考慮,也不能讓十郎就此擔著罪庶所出的汙疵。”

  “是,諍兒日後既由和嬪撫教,理當尊和嬪為生母。”

  “安陸侯府江琛父子,皇上可也有了處治決意?”

  這一問題卻讓弘複帝沉吟得久了些。

  王太後微微一挑眉頭,也不逼問。

  “江氏雖自己承認了主謀之罪,但朕心中明白她的企圖,是還想給諍兒留下一脈人勢。不過朕若誅連安陸侯府一門……難免就得將其罪行盡皆公之於眾,包括太師府朱氏那起陳年舊案。”弘複帝長歎一聲:“朕失察至此,對文正公實懷愧疚,原本也應當重懲皇後,但無論這起舊案的真凶主謀是誰,當年已經還了朱氏清白,且再也不能讓朱氏死而複生……”

  “皇上是不想再因舊案懲處皇後。”王太後聽明白了弘複帝的言下之意。

  “所以對安陸侯府便將有所寬敕,朕打算,隻將江琛奪爵貶為庶民。”

  這刑罰相較罪名是極大的寬敕了,但王太後並不打算反對弘複帝的處決,因為弘複帝或許沒有意識到,但王太後卻有察覺,弘複帝不忍將皇後甚至魏國公府處罪,其實已經在考慮廢儲,弘複帝寬敕江琛不是因為和江氏間的情份,而是不忍將後族逼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是因夫妻結發之情,也因父子骨肉之情。

  弘複帝對故太子秦諦的愧疚心至今未曾釋闊。

  相比於江琛的死活,王太後更加關切的是弘複帝的心結,當然,如果重懲後族、江門而寬敕太孫更加於時局無益。

  而這一天,不僅僅是江氏的一敗塗地,慈慶宮裏也同樣風雲慘變人人自危。

  因為不僅東宮內侍馮柏濟突然被東廠逮捕,就連太孫都被下令軟禁,消息很快傳到了坤仁宮,沈皇後手裏的捧爐墜下砸中腳背,她一點也不顧挨的那下悶痛,更加再顧不得像一貫那樣維持扶著婢女顫顫巍巍行走的儀態,稍提了馬麵裙運步如飛,甚至遠遠拋下相隨的宮人獨身直闖進乾清宮。

  弘複帝料到沈皇後會來。

  沒有禮見沒有膝跪沒有帝後君臣間的規範過場,沈皇後手撐在禦案前傾了身體,濕紅的眼眶坦露悲憤,但她的唇角顫抖得久了,質問的話卻仿佛問不出口。

  “皇後跟我去一趟慈寧宮吧,太孫稍後也將至母後宮裏。”弘複帝垂著眼瞼,滿麵疲憊。

  他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掩庇太孫的罪行,弑害尊親,這是弘複帝的逆鱗,他無法想象倘若這回不是因為王太後自身機警,待那盆虎刺梅吸收芳菲惹的劇毒,導致於他而言雖無生恩卻比生恩更重嫡母慘死於劇毒之下,他該怎麽麵對天下臣民麵對自己的良知!

  “裕兒還是太孫麽?裕兒還是東宮儲君麽?怎麽會有被軟禁於慈慶宮的儲君?就算皇上當年,也沒被先帝逼於如此絕境!”皇後到底還是質問了出來,她搖著頭,撐在禦案上的手在劇

  烈顫抖,而忍了一路的眼淚也在這時有如決堤:“皇上要廢了裕兒的儲位,就是要把裕兒逼入死路,皇上怎麽對得住諦兒,怎麽對得住我那苦命的孩子!”

  “皇後難道不知我當年為何沒被先帝逼於絕境!”弘複帝也拍案而起:“如果不是母後,不是文正公等等忠臣一路護侍扶持,軟禁?我與皇後與諦兒早就死於彭申二婦的逼害中傷,皇後問我怎麽對得住諦兒,怎麽不問秦裕怎麽對得住他的曾祖母,諦兒和裕兒的性命全賴母後所賜,但秦裕做了什麽,他竟然膽敢弑害他的曾祖母!”

  “不,裕兒不會,裕兒不會,必有逆徒栽陷!”

  “會與不會,皇後還是先聽秦裕的說法吧。”弘複帝已經不想再和皇後爭辯了,他甚至都不想提起皇後串謀江氏行為那樁罪惡,那個時候他分明已經答應了皇後,必定會立長孫為儲,但皇後仍然信不過他,否則怎會借著萬氏之計謀劃與太師府聯姻?皇後窮盡心思為了東宮擴充人勢,結果呢?長孫左右從此滿布貪婪奸詐的小人,這些人膽敢為了一己私欲罔顧國法,太孫成為如今的模樣,犯下等等罪惡,他有失察之責,皇後同樣難辭其咎。

  但這時光隻追究錯責有何意義呢?

  張太後先一步被請來了慈寧宮,她還並不知道長樂宮鬧出的事故,更沒聽說慈慶宮的險情,對於王太後的忽然“相邀”滿腹疑惑,而被引至正殿,一眼看見那盆虎刺梅竟然被掘出了植土陶盆一株株地攤放在長案上,張太後眼角都張圓了。

  “今日上晝惠妃還說慈寧宮賜給她長樂宮一盆虎刺梅反而鬧得她憂愁難安,怎麽這盆景就被毀成了這副光景?”

  直到弘複帝、皇後、太孫依次到場,此一謎題才被解開,張太後震骸不已:“宮裏頭哪來如此霸道的劇毒?隻要肌膚沾上一點就能導致周身腐潰不治身亡?!”

  全然沒有意識到劇毒和她之間的關聯。

  “這盆虎刺梅,可是太後送來的慈寧宮?”弘複帝對自家生母的遲鈍儼然大傷腦筋。

  “是我令人送來慈寧宮……”張太後方才後知後覺又驚又怒:“皇上總不能夠懷疑是我意圖加害聖德太後吧!”

  弘複帝保持緘默。

  張太後瞪圓的眼睛看向太孫:“這花兒是裕兒送來壽康宮裏,共是兩盆……”

  “太後娘娘可不能往裕兒身上推脫!”皇後急著爭辯,根本就顧不得措辭。

  “這怎能是推脫?”張太後怒了,她關愛曾孫歸關愛曾孫,但總不能替曾孫擔著個謀害人命的罪名吧:“確然是裕兒送來的兩盆花,一盆是牡丹一盆是虎刺梅,裕兒說眼看著立了春,為的是進孝道,才特意著人打造了兩盆盆景,裕兒還特意提醒我,說是他從前頑劣,對慈寧宮常有冒犯,怕姐姐你知道盆景是他送的反而會惱火,這就大大有悖於孝敬的初衷了,求我先替他隱瞞著,隻說是我送給姐姐觀賞助興的花朝節禮。”

  說完又瞪著秦裕:“裕兒自己說,兩盆盆景是不是你送來的,你有沒有說過這話?”突地又回過神來:“我宮裏那盆牡丹花不是也被動了手腳吧!”

  “太後安心,芳菲惹之毒僅有效於虎刺梅。”弘複帝冷冷說道。

  他的目光才剛看向長孫,秦裕就雙膝跪地:“兩盆盆景確為孫兒送去壽康宮,也確實請求曾祖母先替孫兒隱瞞了

  那話,但孫兒是真不知這盆虎刺梅怎會被人施毒。”

  “皇上,兩宮太後乃裕兒的曾祖母,裕兒想盡孝道合情合理,但卻萬萬沒有弑害尊親的動因啊,這盆虎刺梅……應當是被其餘逆徒暗中動了手腳,意圖陷害儲君!”皇後繼續爭辯。

  張太後連忙頷首:“皇後這話言之有理,裕兒怎會無緣無故毒害尊親?施毒之人必然不是裕兒。”

  “可這盆虎刺梅太孫送至壽康宮後,再由壽康宮送來我慈寧宮,我是知道芳菲惹這種劇毒的,所以心存謹慎,立時拔了一株來看就發現根須上已經被人施了毒,那施毒之人必定不在我慈寧宮,除了壽康宮,就隻有慈慶宮了。”王太後道。

  弘複帝看向皇後:“至於太孫有無意圖弑害母後的動因,想必皇後及太孫應當心知肚明。”

  秦裕一聽這話,慌忙解釋:“孫兒是將兩盆盆景送去了壽康宮,但並未指明哪一盆盆景送給慈寧宮太後,曾祖母,裕兒可根本想不到您會留下牡丹盆景,將虎刺梅送去慈寧宮啊。”

  張太後:……

  曾孫子這是要坐實她殺人害命的罪行?!

  “我確然是自擇了牡丹盆景,可……”張太後又是驚怒又是惶惑:“什麽芳菲惹我是聞所未聞,毒藥並非是我施加在虎刺梅的盆景裏,我更加不知究竟是什麽人意圖謀害姐姐……”突地又想到另一可能:“莫不是王氏你想要陷害我,自己施的毒再賊喊捉賊吧?!”

  弘複帝眼見著皇後竟然意圖附和,太孫直到這時仍然目光閃爍,頓時大為火光:“馮柏濟已經認了罪!”

  馮柏濟?!皇後頓時麵如土色。

  “是馮柏濟向你獻策,計劃謀害聖德太後再陷害聖慈太後,如此一來你就再不用擔心兵符被聖德太後掌控!”皇帝冷冷逼視著太孫:“馮柏濟深知聖慈太後心性,自弘複元年時,因不能居慈寧宮主位,常與聖德太後做無謂的攀爭,牡丹豔冠群芳為百花之首,聖慈太後必然會擇牡丹而將虎刺梅送來慈寧宮,而今日,秦裕你果然用不知聖慈太後會留牡丹的說法開脫弑害尊親的大罪!”

  馮柏濟竟然這麽快就招供了?

  太孫徹底慌了神,他沒有想到如此天衣無縫的計劃竟然會被王太後覺察,更沒想到馮柏濟竟然會這樣的不頂用,他以為如實招供就能保全性命了嗎?這個愚蠢的東西,咬緊牙關才有一線生機的道理竟然都不明白?!

  “祖父明鑒,孫兒是為馮柏濟陷害,孫兒……”

  “是妾身授意馮柏濟行此惡罪。”皇後打斷了長孫的辯解。

  她很清楚,弘複帝若非已經察了個罪證確鑿必然不會如此處理此事,弘複帝哪怕心裏還有半分疑惑都不會先將太孫軟禁慈慶宮,狡辯否定已經沒有意義了,唯一的轉機便是由她來承擔所有罪過。

  “祖母、祖母您竟然……您怎會如此糊塗……”太孫果然順坡下驢。

  “夠了!”弘複帝一聲冷喝。

  他看著自己曾經寄予重望的嫡長孫,此時隻覺心如刀絞,冷喝之後甚至語帶哽咽:“秦裕,你竟然如此的涼薄無情,你弑害尊親已為喪盡天良,你又再為了自保陷害你的曾祖母和祖母……你這個忤逆不孝不臣不子的……”

  弘複帝握緊了自己的拳頭,閉上了眼睛:“你根本不配為我秦姓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