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生辰八字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3516
  對於慈慶宮的召請丹陽子並不憂懼,一副仙風道骨的氣態灑灑落落就應召去了,就算看見太孫正在閉門關窗的一處殿堂裏暴走,他還把拂塵悠悠閑閑地擱在手肘窩裏。隻是當聽氣急敗壞的太孫竟然開口相詢如何才能擺脫當前困境,不至於眼睜睜看著多年積累的人勢土崩瓦解時,丹陽子臉上終於才露出幾分惶懼的模樣。

  “老道可不懂得朝堂局勢,著實無法替太孫解此憂難啊!”

  這個狡詐奸滑的老東西!

  太孫想起任往複曾經的提醒——丹陽子謹慎,卻有謹慎的好處,殿下召見丹陽子的事體不可瞞住廠衛耳目,倘若丹陽子露出破綻皇上豈不懷疑太孫?所以太孫若遇險難想向丹陽子請教時,還需得配合道長采用一套萬無一失的說法。

  如今與任往複這個高參眼看是無法接觸了,太孫卻實在對於最近湊上前來主動出謀劃策的那人不能毫無保留的信任,鑒於他已然把任往複看作心腹謀臣,且丹陽子又是任往複引薦的“貴人”,太孫以為必須獲得丹陽子的確定後他才能夠痛下決斷。

  將一張紙箋移夠丹陽子麵前,箋上寫著不知何人的生辰八字。

  “道長替孤算上一算,看看此人於孤的日後是否存在妨害?”

  丹陽子覺得這才能算是自己的技能範圍之內,先從懷裏掏出三枚銅錢,往案上一連拋了幾回,太孫雖說盯著目不轉眼的看,但自然看不出其中的名堂,後來隻盯著丹陽子的神情活像病入膏肓的人盯著好容易請來的神醫聖手。

  “殿下近來確然有險患。”

  又瞄了一眼生辰八字,閉眼掐指的算了半歇,長歎一聲:“命格貴重,但妨害幼主。”

  就再也不肯多說一字了。

  丹陽子走後太孫繼續“暴走”了一陣,終於咬牙跺腳地下定了決心,喚來一個四十左右的宦官:“你說的那些話,是否祖母授意?”

  宦官低低垂著馬猴臉,嗓音也壓得極其低沉:“皇後娘娘確然交待了奴婢提醒殿下,娘娘是殿下的嫡親祖母,與殿下可謂禍福共當,娘娘自然不希望殿下有朝一日克承大統之後,仍然因一紙遺令而受控於人,娘娘已經在計謀勸諫皇上收回成命,不過奴婢以為,娘娘的計劃恐怕行不通……為防萬一,殿下還當痛下決斷。”

  “孤知道了。”太孫終於在大椅上落座:“你再把你的計劃細細道來。”

  丹陽子剛剛離開慈慶宮,就被高得宜親自過來攔了去路,雖說他乃高得宜引薦方才榮獲恩信,不過兩人之間著實卻沒有多麽深厚的交情,高得宜一個字都沒有給予丹陽子提醒,徑直將他帶到了乾清宮。

  弘複帝今日並沒有覺得哪裏不適,這回召見為的也不是讓丹陽子替他診疾。

  “道長剛去見了太孫?”弘複帝問。

  “是。”丹陽子不敢隱瞞,然則神色也並無絲毫慌亂。

  “太孫可是體感不適?”

  “回稟皇上,殿下不過是焦灼難安,玉體並未染患任何疾症。”

  “那太孫因何召見道長?”

  “殿下召見貧道,是為卜問。”

  丹陽子有問必答,便是把那生辰

  八字都複述出來,也如實告知了卜斷的結果。

  “道長真能卜斷運數吉凶?”弘複帝緊緊蹙著眉頭。

  “貧道自然不敢欺君,然氣運之事,便是卜斷吉凶,亦循天道注定,人力難以轉改,故而殿下將遇的凶險,貧道實在無能助其避解。”

  弘複帝相信天道循還,但不信俗人能夠卜斷天機,就像當年他根本不信那個勞什子玉陽真人能夠煉出長生不老的仙丹,助益他的父皇與天同壽一樣,而今他信任丹陽子的醫術,卻也從來不問國運人壽,但他知道太孫將要麵臨的凶險究竟是什麽。

  一國之君握成拳頭的手在不住顫抖。

  “皇上……”高得宜想要勸解,但著實詞窮。

  “裕兒知道了,裕兒知道了朕留有遺令,知道了縱便是朕遭不測,他立時就能登極九五,可兵權虎符朕會交給母後節製,他把他曾祖母的生辰八字交給丹陽道長卜斷,他究竟想要做什麽?!”弘複帝抓起鎮紙,這回竟直接摔在了禦書房的地麵上,發出一聲讓高得宜膽顫心驚的重響。

  “察!宜公和陶嘯深替朕嚴察,究竟是誰將此事泄露,究竟是誰利用此事唆使太孫欲行大逆不孝之惡!”

  於是廠衛暗探齊動,不多久就有了線索。

  “舊歲時太子妃意圖在慈慶宮謀害顧宜人未遂,慈慶宮中的內臣宮人因不少牽涉其中受懲,是以人事調變甚大,最近因著東宮屬官不少獲罪貶革,太孫確然憂急,時常‘安撫’‘分憂’者據察唯有慈慶宮內侍太監馮柏濟,太孫召見丹陽道長之後,也是立即再與馮柏濟密談。”

  “馮柏濟是誰的人?”弘複帝直接問道。

  高得宜有幾分遲疑,沉聲稟道:“馮柏濟一直聽令於皇後娘娘。”

  “皇後?!”弘複帝眼中直躥火光:“盯緊了馮柏濟這條線索給朕追察到底!”

  高得宜應喏,還不及退出禦書房,再被弘複帝喚住:“此事千萬謹記不能聲張,還有慈寧宮……這段時間務必留意送去慈寧宮的飲食,千萬不能因為此事累及聖德太後安康。”

  高得宜覺得自己的肩頭有如挑了一座泰山般的沉重。

  又說丹陽子回到居處,見他新近剛才擇擢的小道童莫問搖著無形的尾巴垂涎三尺的迎麵近前,立時便把臉往下一拉,不過這當然不足以嚇退臉皮比邊牆還厚的莫問,恍若絲毫不察自己諂媚的模樣受到了丹陽子的嫌棄,照舊“搶過”老道的拂塵捧在手裏踩著老道的腳後跟硬是隨進了丹房。

  “仙長的氣色著實惶急啊,莫不是因去慈慶宮卻受到了太孫殿下的苛難?仙長若有為難之事,不妨告知小子,小子和太師府的趙修撰還算有些交情,趙修撰可是對朝堂人事門兒清得很,必定能為仙長分憂解難。”

  呸!老道哪裏看得出惶急的氣色?這小子還真會胡編亂造,當誰不知道他對顧家那丫頭言聽計從同聲共氣,哪裏是想出賣勞力告貸還債?明明就是顧丫頭安插來的耳目!

  不過丹陽子卻佯作中計。

  “太孫哪裏會為難我?是恭恭敬敬請了老道去卜問……”

  於是乎當日莫問就趁著替丹陽子跑腿的時機,跑去尋了蘭庭嘀嘀咕

  咕。

  春歸今日趁著好容易盼來的晴天,挽著袖子在院子裏勞碌一番,把花花草草都收拾修整,翻盆的翻盆施肥的施肥,有好些品種適宜這個季候插杄,總之是大幹一場,蘭庭回來的時候她剛才把手上的泥土清洗幹淨,拈了片梅花糕慰勞肚腹。

  “逕勿今日倒回來得早。”春歸又拈了片梅花糕“投喂”趙大爺:“離飯點且還有些時候呢。”

  “等一陣兒我要去外院議事,不得空陪輝輝用餐了。”蘭庭咽下那片鬆香綿軟入口即化的梅花糕,自己動手除下官服換了身家常半舊的衣裳,這才坐下一邊沏茶一邊把莫問報回的消息說給春歸聽。

  “是何人的生辰八字?”春歸問。

  “我按年份推斷,應當是聖德太後,且已從周王那廂得到了證實。”

  春歸便蹙緊了眉:“太孫是欲加害太後娘娘?”

  “太孫具備如此的喪心病狂。”

  “但丹陽子竟然如此輕易便將這一件事告知莫問,會不會也有別的居心?”已知丹陽子和魏國公“有染”的春歸趁機提醒。

  “莫問也意識到丹陽子是借他的口把這話傳到咱們耳裏。”蘭庭笑道:“輝輝安排的這耳目不錯,十分機警。”

  他端起茶碗呷了口暖湯,又拿起春歸丟在炕床上的一本書冊看了兩眼,竟見這話本講的是宋慈斷案的故事,突然也有了興趣一般,一邊翻看一邊說話:“丹陽子怕是也計劃著衝太孫落井下石,他故意把這事泄露,應當斷定咱們和他在廢儲一事上可以聯手,那麽他背後的指使大抵不出那幾位了,我更偏向是魏國公。”

  春歸如釋重負,她還沒怎麽引導呢,趙大爺竟然就有了這樣的覺悟。

  “皇上左右有這麽個人,著實危險。”春歸道。

  “靠危害君帝奪權是下下策,如今的局勢還不值得鋌而走險,尤其魏國公自來警慎,應當不會擔著弑君的風險行冒進之惡,且皇上多半已經獲知太孫正在醞釀陰謀,太孫召見丹陽子的事瞞不住皇上的耳目,丹陽子未獲追責,說明皇上對於丹陽子並未動疑。”那麽此時上諫皇上提防甚至降罪丹陽子,十有八九不會奏效,並且對於接下來的局勢有害無益。

  “太後娘娘可會涉險?”春歸不無擔心,因為太孫可不是太子妃,謀害的對象也不是她這個小小外命婦,太孫意圖弑害親長不可能效仿太子妃那類使用於明麵的強硬手段,所謂暗箭難防,就算周王必定會提醒王太後小心防範,但誰也不知太孫的具體計劃。

  “不會給予太孫計劃得逞的機會,因為皇上還不想拿太孫一個罪證確鑿。”

  即便是到了如今,弘複帝顯然還沒有廢儲的決心,就像上回太孫意圖行刺趙淅城與蘭庭叔侄一樣,弘複帝應當會在太孫行動之前便痛斥阻止,隻要慈慶宮有任何風吹草動,弘複帝定然不會眼看著暗箭逼近慈寧宮。

  “那麽難道還要繼續坐視不顧皇上對太孫的一再姑息?”春歸問。

  “不,這回風波絕無可能再悄無聲息過去。”蘭庭合上書冊:“樹欲靜而風不止,皇上已經無能震懾欲望之徒,而太孫的罪責也斷然再非‘輕信蠱惑’四字能夠掩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