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隱隱作動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3335
  做為弘複帝極其信任的道醫,丹陽子的住處就被限定在了皇城之內,身邊兒不僅有小宦官服侍,弘複帝還特允了他可以選擢幾個道童,新歲時宮裏連幾場祭祀祈拜,卻沒輪到丹陽子負責主持,他也就自然沒有榮獲多少“前輩”的國師頭銜,足見弘複帝在於限製僧道權限方麵,還確然是表裏如一。

  丹陽子也專注於煉丹,不過他製成的仙丹都是為了自服。

  這天正對著銅鏡相照麵容,自覺氣色又恢複了些。

  忽而便見個小宦官入內,說是有個莫問道長求著他遞口訊進來,懇請丹陽真人出宮一見故舊。

  “這小子怎麽找上老道來了?”丹陽子心裏直犯嘀咕,卻還是願意出宮一見“故舊”的,他在這世上的“故舊”本就不多,更別說和莫問還確有淵源,指不定就會影響他的大事,任何機緣都務必抓緊。

  所以柴嬸的宅子裏就再次迎來丹陽子這麽位貴客,還是嬌杏來開的門,這回沒有多此一舉詢問,把身子一讓:“道長來了,莫問小道已經恭侯多時。”

  怎麽聽上去自己和莫問小子成了一流貨色?丹陽子對此誤解深為介意,猶猶豫豫的才決定點撥:“小娘子還是快些遠離京城更加妥當。”

  然而嬌杏隻覺一陣風從耳邊吹過。

  莫問今日換上了件嶄新的道袍,一眼看上去容光煥發得很,在廊廡底下一見丹陽子的身影兒,像隻哈巴就恨變不出根尾巴搖著迎向前去,丹陽子連忙讓了一讓,生怕被莫問的口水滴在身上,臉上寫著“嫌棄”二字。

  根據經驗,這是要借錢的前兆。

  “沒想仙長親自出宮來見。”

  “我不出宮,你能進皇城城門嗎?”丹陽子翻了個毫不客氣的白眼。

  “仙長快快有請。”莫問接著白眼笑容越發諂媚柔情。

  丹陽子一邊揉著胳膊一邊進了屋子,眼瞅著莫問提著一件鬥篷像張著把羅網就要往他身上罩,丹陽子大驚失色:“這要做何?”

  “仙長嫌冷,快披件鬥篷緩緩風寒。”

  丹陽子:……

  “前不久我給你的二百兩銀,你就造光了?”

  莫問眼睛都瞪圓了:“仙長就是仙長,果然能夠未卜先知!”

  丹陽子閉了眼,重重喘息一聲兒:“那可是二百兩銀!”

  “不瞞仙長,自從師傅丟下弟子一人兒不知去向,弟子為了衣食需耗,隻好向顧大奶奶告貸,哪知她竟比那些放印子錢的還黑,利滾利下來,那二百兩銀還不夠還債的,卻也不差多少了,還要三十兩,弟子可不敢再讓大奶奶利滾利下去,所以還望仙長能夠再度施助……弟子是向仙長告貸,願憑勞力抵還,仙長就當再花三十兩買了弟子當奴婢使喚吧。”

  莫問話說來,去在暗暗磨牙:顧娘子成了大奶奶後,真是越來越心黑,強借了小道一百兩銀子也就罷了,居然還逼著小道去賣身!

  可就是沒法子拒絕大奶奶的威逼利誘是種什麽病?

  丹陽子“嘖”了一聲:“當我不知……罷了,我懶得搭理你和顧宜人之間的事兒,你這資質我可看不上,也就能當個小廝下人使喚,千萬別跟我麵前自稱弟子。”想了一想又道:“這件事兒我得先和高公公吱個聲兒,你才有資格跨進皇城城門,橫豎我也需要個專門替我跑腿的道童,你在京城也算混熟了人麵兒,倒還有些用處。”

  事情辦得順利,又沒被逼著簽下賣身契什麽的,莫問還算心滿意足,覺著丹陽子這老道還算好講話,隻但願他不是要和大奶奶作對,要不自己日後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該怎麽辦?是向著大奶奶呢,還是向著大奶奶呢?

  莫問小道往炕上一倒,衝嬌杏撒嬌:“為了大奶奶,道爺這回可背上筆巨債了。”

  “什麽債?”嬌杏沒聽清。

  “良心債!”莫問又是一聲長歎。

  “喲,這筆債可在小道身上無法落實。”嬌杏笑著端了茶碗走了出去。

  莫問好半天才品過味來嬌杏是在譏他沒有良心,悲憤不已。

  便是新歲,北鎮撫司倒不像其餘官衙一樣閑閑蕩蕩,事實上鎮撫使陶嘯深仍是焦頭爛額案牘勞形,連除夕夜都沒抽出空閑來回家去見一見老婆孩子,而今日他正在等下屬回報消息,一見下屬滿身狼狽地回來,蹙著眉問道:“怎麽鬧成這副形狀。”

  “可別提了,幾個頑童放炮仗,驚著了馬,摔了我一身泥漿子,多得身手還算靈活,才沒傷著。”下屬滿臉的晦氣:“都察探確實了,任往複確然是墜馬,好些人證都親眼看著呢,他是個文人,那天還多喝了幾杯,這一摔必定會吃虧,要不是跟在他身邊兒的長隨反應快,指不定腦袋都能被馬蹄子踢出腦漿來,說是小腿被踩折了,這事倒不像是杜撰。”

  “可他前一日還私下接觸過魏國公府的門客。”陶嘯深眉頭越蹙越緊。

  “這件事的確可疑,陶公何不如實上奏?”

  “太孫可有作動?”

  “使了人去看望任往複。”

  “太孫和任往複本有來往,聽此意外不聞不問的才更可疑,倒是遣了人去看望……仿佛才是情理之中。”陶嘯深便有些拿不準太孫和任往複間的深淺了。

  但既然察覺了魏國公和任往複間的蹊蹺,上奏是要上奏的,他而今的職權可不足夠自作主張逮問勳貴近臣,這案情深察不深察用何方式深察,都需要皇上給個決斷。

  剛打發了下屬抓緊察探另一個關鍵人物,同僚申長英就無精打彩的一腳跨進了職事廳。

  申長英也是職任鎮撫使,不過職權相比陶嘯深卻差著好幾條街,說起來像申長英才是鎮撫使應當的職權,陶嘯深反而是特例。

  “怎麽一副霜打茄子的模樣?”陶嘯深笑著問了一句。

  “還不是被嶽丈逼著,來你這裏打探消息卻沒打聽到些微內幕,耳朵險些沒有被嶽丈吼聾了。”申長英歎一聲氣。

  他這鎮撫使當得可憐,原本也不合意願,不過錦衣衛名義上的一把手梁師砦不巧是他的

  泰山翁,硬是提攜著他占了鎮撫使其中一把交椅。申長英少年時期就和陶嘯深交熟,晃眼也有了二十多年的交情,陶嘯深自來也知道他在錦衣衛此一機構沒有絲毫進取心,連薪祿都懶怠去領,屍位素餐得連陶嘯深都覺過了頭,奈何背後有個泰山翁舉著鞭子抽著他“進取”。

  梁師砦倒不是心心念念恢複錦衣衛過去的“榮光”,但則實在不憤陶嘯深這個下屬比他更得弘複帝的信重,越過他成為錦衣衛的真正掌舵人。

  “不是我不體諒你的難處……”

  “別別別。”申長英忙不迭的擺手,又拱手衝北:“皇上的密令不可泄露,這一法令我哪裏膽敢逾犯,我就隻望著嶽丈放過我這不頂用的小婿,要麽由得我繼續在北鎮撫司混個薪俸,要麽幹脆把我革職,我早想好了,革職之後我就去開一家酒肆,這世道,幹點什麽不能糊口,犯不著成日裏刀尖上行走,混個提心吊膽的生計。”

  說起來申長英也是個勳貴子弟,不過家門早就衰落了,當初也是為了混條出路才糊裏糊塗去錦衣衛報了個職,結果第一次圍觀案犯受刑時就被嚇破了膽,奈何那時的皇帝可不講理,不是官員想要請辭就能批允的,尤其像錦衣衛這樣的機構,就更不比文臣還有掛冠的可能了,後來他也不知怎麽的就被梁師砦看中,娶了梁師砦的獨女,雖說大把另謀生計的出路,奈何嶽丈無論如何都不許他請辭。

  申長英拍著陶嘯深的肩膀:“你加把勁,爭取早日當真坐上錦衣衛的頭把交椅,我別的不求,就求你快快把我革職,我把酒肆開起來,你從此就有了吃白食的去處。”

  陶嘯深哭笑不得。

  正月十一,又始賜上元節假,從正月十三開始,京城放宵禁,開燈會,一連三日歡慶佳節,連高門大族的婦人在這三日也能暫除禁忌,成群結隊的走橋渡危摸釘求子,當然世俗雖然有所寬限,實際上媳婦們能不能夠出門逛玩還是需得自家尊長許可在先。

  春歸是不用老太太批準就能出門了,但這日裏蘭庭卻是拉也把拉她不出去。

  “我雖沒見識過京城的上元節,汾陽城的燈會已經讓我吃不消了,放眼一望都是腿,坐在阿爹肩膀上再望也是人頭,我看那些大閨女小媳婦的,帶著及膝長的幃帽,踩著人家的腳自己也挨人踩,好半天都移動不夠幾丈路,有什麽趣?”

  人多為患也是一場災難,她最怕去湊上元燈會的熱鬧。

  “我有安靜的去處,既能賞燈還能飲酒,消消停停的俯瞰熱鬧,輝輝也不願去?”

  “去!”春歸立時判若兩人。

  去的還不僅隻小兩口,最終是浩浩蕩蕩一群人。

  三老爺、三夫人領隊,四老爺、四夫人“隨押”,蘭台、蘭樓、蘭閣、蘭舫、蘭橋、蘭廊幾兄弟,樨時也沒落下,就連蘭箏、蘭琴好些姑娘也組成了閨秀團,這個隊伍實在蔚為可觀。

  似乎一年到尾,蘭庭也隻有新歲時才有空閑和弟兄們盡興飲談,春歸就隻能不在意身邊的“燈燭輝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