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奉還耳目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6      字數:2331
  起因是老太太盤算著把她斬草除根,目的應當就是替惠妃出口惡氣,除夕節隻會單純爆發寄鳶台的風波,怕是連軒翥堂公審都不在老太太的意料之中,結果趙洲城卻不滿足於隻剔除她這麽個侄媳婦出局,所以又籌劃著文汲樓的陰謀。

  大抵彭夫人因而受到啟發,想著她自己也完全能夠利用這回時機一石二鳥,於是乎才有了孟姨娘院裏紅花事件。

  這還真是各有各的私心和圖謀,才上演妖魔鬼怪鬧除夕這出大戲。

  不過事已至此,白鷺和英仙必須處治,蘭庭也免不得會走一趟魏國公府和鄭秀私下交涉了。

  “你還是快回魏國公府去吧,待大爺與鄭秀交涉之後,且看鄭秀那廂會不會露出破綻馬腳來。”春歸囑咐渠出。

  “是是是,太師府裏彭夫人眼看是威風掃地了,就連趙洲城都被逼著告病致仕,今後又再無力興風作浪,大奶奶在太師府可謂四平八穩矗立不倒,再需不著我一雙眼睛兩隻耳朵。”話雖如此,渠出卻並沒有當真不滿,也懶得再跟著春歸回去斥鷃園,“騰雲駕霧”般的徑直回到魏國公府的崗位去了。

  春歸也沒回斥鷃園。

  她還沒出怫園,就遇見蘭庭也提著盞風燈迎麵而來。

  “仆婢們在斥鷃園飲樂,咱們就去舊山館守歲吧。”

  說是守歲,但也需不著在親長膝下承歡,今日始老太太猶如被禁躊躇園,怕也是見不得孫子孫媳在她麵前“耀武揚威”了,二老爺更加不稀罕侄兒侄媳前去拜年,因為合歡宴的風波一鬧,就連三老爺和四老爺今晚盡都不便再行飲樂,族人散後,怫園裏變得冷冷清清,就算滿園的燈火輝煌,也照烘不出半分喜慶之氣。

  蘭庭當然沒有大獲全勝的興奮愉情。

  “我獻醜,給逕勿彈一首琴曲添興吧?”春歸為了取悅趙大爺,真是連殺手鐧都使了出來,完全不顧就在三日之前二叔祖母例行考較時,還險些沒有責她幾下戒尺,懲罰她這段時間琴技非但毫無寸進,甚至還退步了。

  一首曲子拚盡全力總算沒有磕磕巴巴。

  趙大爺很

  忠懇的評價:“二叔祖母應當有些後悔收了輝輝這學生了。”

  “不帶大爺這樣打擊人的,我自覺可比從前長進多了,天賦雖差些,靠著勤能補拙必有一日會讓大爺刮目相看。”春歸豁出去在弘複十一年子正,新月破雲而出的那一刻,立下此等豪言壯語。

  這一刻爆竹聲驟,漆森的天穹上有焰火綻放。

  一年過去一歲初來,月落日升的自然更替,人間卻用盛典儀式辭舊迎新。

  “以茶代酒,恭賀新歲。”春歸朝蘭庭舉起茶盞。

  “第三年了。”蘭庭微微一笑。

  這是他們成為夫妻的第三年,正因為如此,所以無論剛剛過去的除夕節多麽陰冷淒寒,他仍然憧憬著日後將來。

  這一刻他隻想攬過身邊的人,親吻下去,拋卻那些煩惱浮雜的世事,忘記一場骨肉親情之間的較量,血液開始重新有了溫度,心跳急劇卻並無不安,他迷戀女子因為愉悅而溢出唇齒的呻吟,情動時連一雙清澈的眼睛也變得恍惚,他能感覺春歸的指掌,在他肩上緩緩用力掐緊,他有意控製著,不急著與春歸一同趕赴那足以忘我無比歡暢的密境,他把親吻落在她的鬢角。

  “幸虧有你,歲月靜好。”

  ——

  更加夜深的時候,魏國公府的觥籌交錯也終於散場。

  渠出眼看著鄭秀進了國公夫人的房間,覺得這裏不會有什麽好戲看,她飄去了永嘉公主居住的小院。

  鄭世子今日酩酊大醉,不知在哪裏高臥著。

  永嘉公主守著她的兒子鄭英,突然垂淚。

  孩子已經熟睡,絲毫不覺母親的眼淚落在麵孔上帶來的濕涼。

  朱紗帳外仍守著一個侍婢,見公主撥開紅帳連忙過來摻扶,她扶著公主到了靠牆的立櫥前,眼瞅著公主親手開了花旗鎖,又再取出那個精美的妝匣,侍婢忍不住一聲長歎。

  永嘉公主從妝匣裏取出一件物什,渠出看得清楚,是一把長命縷,孩提時佩帶的吉物,那珠兒結的色澤都顯得歲舊了,公主卻把這件看來著實平平無奇的飾物摁緊在心胸。

  垂淚,

  卻一字不說因何愁苦。

  後來渠出都忍不住“放空”了,永嘉公主仍然握著陳舊的長命縷呆坐著。

  正月初一,百官命婦皆要入宮朝拜,待回府後,各家的酒宴便開始操辦起來,魏國公府裏更是道賀親朋接踵,拜歲故舊不絕,隻不過聽說軒翥堂的家主趙逕勿也來拜歲的時候,鄭秀略略有些驚奇。

  鄭、趙兩家沒有什麽過節也從來不算交篤,往常有魏國公盛情相邀,蘭庭也多是婉言謝絕而已,從前新歲禮節時的拜賀,來的也是拜帖而並非本尊。

  “你今早見到趙洲城沒?”魏國公問他的長子。

  “父親這樣一問,兒子才想起來仿佛朝會上並未見到趙公。”

  “看來趙洲城是沒鬥過他的侄兒。”鄭秀輕輕一笑:“可連元日朝會都缺席,莫非是被要脅著告病了?看來趙洲城隻怕不久之後就要致仕了。”

  “那趙逕勿今日登門,恐怕是來者不善。”鄭世子蹙起了眉頭。

  “他既來了,我且親自相迎吧。”鄭秀卻灑灑落落地站了起身。

  “父親何至於親自相迎,讓兒子出麵就足夠了。”

  鄭秀看了看兒子,又是一笑:“他以軒翥堂家主的名義來訪,你這世子還不夠資格迎會。”

  渠出相跟著魏國公一同“迎會”趙大爺,眼瞅著這“一老一少”客套寒喧,竟覺十分的賞心悅目,再瞅一旁的鄭世子,果然被映襯得黯淡無光,就像和兩顆珍珠擺在一起的魚眼睛般……渠出頓時警覺自己在庭大奶奶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以貌取人了,連忙端正態度不再欣賞男色,豎起耳朵專心致誌偷聽。

  “今日來意,是送還白鷺、英仙二婢。”蘭庭平靜如常,沒有興師問罪的神態。

  鄭世子卻沉不住氣了:“白鷺、英仙並非國公府之婢侍,趙修撰送還二字從何說起?”

  倒是鄭秀把長子看了一眼。

  “有勞逕勿還親自走一趟交還此二奴婢。”魏國公一笑置之。

  “便就不再多擾鄭公,告辭。”

  渠出:……

  趙大爺竟就這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