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陶氏露形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5      字數:2243
  庭大奶奶因著被免除了晨昏定省的“苦差”,原本想著這段時間勤勤懇懇服侍好庭大爺的衣食起居,怎知剛在頭一晚履行完畢洗手作羹湯的職責,第二日清早便玩忽職守起來,酣暢淋漓的一場高臥直到中午,才迷迷糊糊的被忍無可忍的宋媽媽喚醒。

  “大爺體諒大奶奶,特意囑咐了奴婢們不用喚大奶奶起身,可大奶奶也未免太……”宋媽媽險險的才把“偷懶”二字咽回肚子:“總不能連午飯都不吃了,且今日下晝二老太太還會過來教習大奶奶撫琴,大奶奶誤了課時,可得挨二老太太的戒尺。”

  春歸終於在戒尺的威脅下一個激零清醒過來,才有些清楚了今夕何夕。

  仍扭著宋媽媽的胳膊撒嬌:“我都多久沒睡過這麽晚了,剛睜眼的時候,都沒覺著自己是在太師府,竟以為還是小的時候在汾陽家裏。”

  宋媽媽瞪了春歸一眼:“真在家的時候,有太太督促著,大奶奶哪裏敢這樣沒規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的?”

  春歸都不用過去推開窗戶張望:“哪裏日上三竿了?外頭一絲陽光不見。”

  宋媽媽無言以對,倒笑了起來:“老奴可比不過大奶奶的伶牙俐尺,更辯不過大奶奶這一套套的歪理兒,大奶奶還在酣睡的功夫,湯回已經遞進來一摞帖子,擺最上頭的就是易夫人的書帖。”

  春歸洗漱清爽填飽了肚子,才有空去看那摞書帖。

  轉眼便到新歲,各家的宴集漸漸多了起來,易夫人和舒娘子的自然不能推卻,別家的也可以酌情去走動走動,至於不想搭理的,也得回上一封帖子委婉推托才算禮貌,不過當春歸見到一摞書帖裏的其中一封,竟然又是具名溫門姚氏,著實有些連回帖都懶得再給一封了。

  自從知道溫守初那齷齪的居心,更兼不久前的一場有如身臨實境的噩夢,春歸莫說再和姚氏走動來往,就連一筆一劃都不願再落去姓溫的手裏。

  她想了一想,讓菊羞把那張帖子拿給湯

  回:“今後但凡是溫家送給我的帖子,不用往內宅送,都讓湯回代筆回絕就是,措辭也不用多麽講究,無需效仿我的口吻,就為讓姚娘子一眼看出是男子的口吻和筆跡。”

  “好咧。”菊羞痛痛快快的答應下來,問都不問大奶奶為何單對溫家的書帖如此應對。

  處理完這些事務,離二叔祖母授課的時間還有一陣兒,春歸正算著足不足夠往四夫人院裏去一趟,好預先知會一聲兒她明日及後日打算出門兒,就看著渠出穿牆過來了。

  春歸經過壽康宮的一場風險,人還在內廷,便用意念交待了渠出去一趟周王府盯看。

  喬氏背後一定有人唆使,這個人也隻能是在周王府,春歸甚至能夠鎖定必為陶才人,但要真是她在背後驅使,喬氏又怎麽會替她隱瞞呢?又或者是喬氏另有哪件要命的把柄握在陶芳林的手中,方才不敢把她招供出來?

  不過喬氏因此擔著的罪行可不算輕微,要不是聖德太後求情的話,獲死喪命大有可能,春歸也實在想不通陶芳林手裏能有什麽把柄要脅得喬氏寧肯替死。

  這會兒眼見著渠出尚不及腳踏實地,張口便道“果然是陶氏想謀你性命”,春歸自然要洗耳恭聽渠出打探得來的情報。

  原來就在春歸出宮回府的同一天,關於喬氏的罪錯及處治才下達周王府,陶芳林當時正在周王妃跟前兒,冷不丁聽聞這件消息時滿臉驚愕,一邊審度著王妃的神色,一邊發表自己的見解:“王妃因著喬才人逾禮,罰她禁足,妾身聽聞喬才人非但不曾悔改還鬧騰著要絕食,著實不像樣兒,便想著去告誡她幾句話,勸著她主動向王妃告錯賠罪,妾身還陪著她說了好一歇話,看她似乎不那樣氣惱了,才說正題,但喬才人並沒有把妾身的勸告聽進耳朵裏去,沒過幾日妾身便聽說了聖慈太後召見喬才人,心中便覺此事有些怪異,暗下一察,果然察出喬才人身邊的婢女暗暗收買了仆婦,往喬家遞信,妾身還提醒了王妃莫讓喬才人入宮,就怕她會在太後娘娘麵

  前中傷王妃,怎知道……喬才人竟敢謗毀王妃和顧宜人圖謀不軌,且還計劃著謀害顧宜人的性命!”

  她說這話時周王也已經趕了回來,聞言後不動聲色隻用眼餘光微微一掃陶芳林的神情。

  倒是董明珠又驚又氣,證實了陶芳林的說法:“陶才人確然提醒過妾身,不過既是壽康宮來的女使一定要召請喬氏入宮,妾身怎好阻攔?萬萬沒有料到喬氏竟然如此膽大包天,為了爭寵不擇手段。”

  周王見自家王妃意欲請罪了,連忙溫聲細語的安慰:“別說王妃沒相到,我也沒想到喬氏竟能愚狂到如此地步,不過好在有皇祖母明察,顧宜人非但毫發無傷,且皇祖母還當場逼問得喬氏如實招供,她得此咎由自取,父皇如此處治,自然也是信任我及王妃不存那等不臣不子的居心,這場風波還算有驚無險,王妃不用自責。”

  陶芳林見周王對王妃一句沒有責怪,似乎又不留意她的機警,雖極其不甘,卻不敢露於表麵,出陪著安慰了幾句,就知情識趣的回到了自己的居院,把門窗一關,才露出一臉殺氣。

  她的心腹婢女淑絹更加驚惶,期期艾艾一番才壯著膽子說道:“喬氏獲罪,萬一要是供出才人來……”

  “我怕她供出什麽?!”陶芳林冷哼一聲:“我讓她謗害顧氏了麽?我隻不過告誡她莫再衝撞王妃,別說王妃是晉國公的嫡長孫女,殿下怎會寵妾滅妻,且王妃還有顧氏這麽個義姐,殿下又與趙蘭庭是知交,更不能夠慢怠王妃,我教她的是向王妃低頭,莫仗著有聖慈太後撐腰就以為可以在周王府橫行無忌。是她自己從我這話裏聽出顧氏是她的絆腳石,也是她自己想到聖慈太後的擔憂,謀劃著利用張太後先毀了王妃的一支臂膀。”

  她所有的話都是引導,便沒有唆使的確鑿,還怕喬氏血口噴人拖她下水?

  “可是才人……才人讓奴婢私下去見曹公公……”淑絹想到她逼於無奈竟然和東廠理刑百戶交涉的情境,至今仍覺腿肚子抽筋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