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一波又起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5      字數:3384
  對於安陸侯府這位“金枝玉葉”而言,在過去的十三年間還從來沒有經曆過風浪險難,惠妃姑母用自己的經曆判斷侄女天然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但她疏忽了智分高下這個前提,且甚至疏忽了她的“曾經”和侄女的“眼下”其實存在差別——畢竟當年惠妃豆蔻時,江琛並非侯爵,惠妃也沒有身居一宮主位的姑母,她其實十分清醒自己能在太師府“橫行無忌”的基礎是因姑母這一趙門宗婦的偏袒,但在太師府之外,就算自己家中,惠妃一度並沒有“橫行無忌”的資本,所以審時度勢其實並不是惠妃的天然能力,她的矝傲一直就像鏡花水月,在很多時候都隻好麵對現實。

  但江珺寶不一樣,她被她的親長們保護得太好,可以說從來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挫折,在她看來最嚴重的後果無非就是慈寧宮的那一場氣辱,造成在長樂宮的言行一段時間內受到限製,她不相信內廷裏還存在比王太後更加“凶狠”的人物,可今日在琉晶館的遭遇儼然徹底顛覆了她的認知。

  淚眼模糊,卻還能看清自己的一隻右手因為滾水灼燙而紅腫瘍潰,因為徹骨的疼痛劇烈顫抖不停,膝蓋底下的地麵也好像變得異常冷硬,因為宮人的押製背上好似扛著鐵鎖枷杻,脊梁也痛,喉嚨也痛,甚至臉麵也像被自己的眼淚割傷了,針紮一樣的疼痛——她已經忘了錢昭儀的那一掌摑,雖說這是江珺寶十三年來挨的第一個巴掌,但和貴妃的“小懲”相比那一個掌摑簡直就不足為道。

  所有的愚狂像燈燭因一壺滾水的澆下而熄滅,江珺寶為此當頭棒喝大徹大悟。

  她在貴妃麵前好比一隻蟻蟲,對方談笑風生之間就能把她一腳踩死,江珺寶毫不懷疑貴妃的話,那個女人是真的膽敢斬下她一根手指,作為鄭姑娘額頭挨一茶碗的代價。

  前所未有的恐懼徹底擊敗了女孩,她渾身無力,卻因宮人的押製無法匍匐癱軟,像極了一個受控人手牽製的破布偶。

  腦子裏一片混亂,嘴巴吐出那些認罪求饒的話全憑本能,但高高在上的貴妃顯然沒有了耐性,她說“江姑娘既然難下決定,少不得本宮替她作主了,雖說十指連心,但本宮琢磨著指頭細短一些創口或許更易愈合,就小尾指吧”。

  鄭貴妃甚至還想親自監刑,但琉晶館裏似乎並沒有趁手的凶器,所以一個宮人忙不迭的去拿刀斧,絕望的少女又再淒聲哭嚎,她無比希望眼下的遭遇隻是一場噩夢,下一刻她就能夠兩眼一睜擺脫劫禍。

  轉機出現並不是因為這樣的奢想,是因為曾經讓江珺寶恨不得避之千裏的蕭宮令及時趕來。

  春歸跟在蕭宮令身後,她其實是來看熱鬧的。

  當江珺寶不屑一顧將玉蕊公主的請帖撇在一旁時,春歸其實尚在慈寧宮陪著王太後說笑,後來她告辭往長樂宮走時,正巧遇見蕭宮令正往宮後苑趕,一問之下,才知蕭宮令聽聞喬婕妤領著江珺寶前來宮後苑且還刻意不讓宮人跟隨時直覺不妙,不願冷眼旁觀的蕭宮令於是意欲“救急”,春歸原提議由自己去知會太後一聲

  兒以防不時之需,但蕭宮令拒絕了。

  蕭宮令胸有成竹地表示在後宮這“一畝三分地”少有她老人家解決不了必得請聖德太後出馬的急難。

  春歸為蕭宮令的氣勢折服,化身成為小擁躉,自然而然跟來見識。

  她完全沒有料到將要麵對的是這樣一場局麵。

  誠然,春歸對江珺寶這黃毛丫頭一點沒有好感,因著對安陸侯府這一“集體”的厭恨,也從來不將江珺寶當作表妹看待,但此時眼見著女孩這樣一副情狀,且親耳聽聞鄭貴妃道出“斷指”的懲罰,春歸也難免揪心。

  視人命如草芥,太子妃高氏如是,貴妃鄭氏如是,惠妃江氏如是,甚至年紀小小的江三娘如是,報應不爽,春歸對江珺寶沒有婦人之仁的同情憐憫,她隻是齒寒於這些人心的冷酷狠毒,在鄭貴妃和江珺寶此一場過節中,何嚐至於必須以斷指致殘作為代價的地步?就算鄭貴妃和江惠妃處於你死我活的對立陣場,也需不著一個閨閣少女的小尾指來一決勝負。

  這是毫無功利可言的殘害,是居於高位的人單純想要踐踏弱者的“趣味”!

  春歸默不作聲的悄悄後退幾步,她現在無法確定蕭宮令能否阻止鄭貴妃的惡行,但肯定的是自己就算仗義執言於鄭貴妃來說更加微不足道,她打算當情勢不妙,立時往慈寧宮去搬救兵。

  蕭宮令卻堅持理論:“江姑娘挑釁在先,且故意辱傷鄭姑娘,確為江姑娘逾規違禮,貴妃可行責教,抑或上報中宮施懲,卻不能動用私刑,更不說據貴妃所言,鄭姑娘隻受輕微皮外傷,論罪責,也無需斷指之罰。”

  “嬤嬤是要阻止本宮施懲了?”鄭貴妃挑著眉頭。

  “老奴受太後娘娘囑令,負責教管江姑娘習守宮規,所謂教不嚴師之惰,貴妃娘娘若堅持施懲,當由老奴代領斷指之罰。”

  貴妃那漫不經心的笑容總算無影無蹤,臉上籠罩一層森寒。

  她很明白自己的胡作非為有一底限,弘複帝絕對不會縱容她觸怒慈寧宮的聖德太後,弘複帝對她的姑息不是因為男歡女愛,是因當年魏國公府的護助有功,可就是論護助之功,誰也不能和聖德太後相提並論,就更不要說王太後是弘複帝的嫡母,就算弘複帝不思知恩圖報,也必須遵從於孝道。

  而蕭宮令就是聖德太後的臉麵,她斷蕭宮令一指,無異於給了聖德太後一個掌摑。

  這件事就萬萬不能善了了!

  “皇上一貫秉持公允,便是太孫犯錯,也不會施罰於太傅及屬臣,嬤嬤執教嚴格,本宮私以為斷無疏惰,今日之事,著實是江姑娘不從教令而已,又怎會遷罪於嬤嬤?”鄭貴妃仍然不說“寬赦”的話。

  “貴妃既然不施懲罰,老奴與江姑娘便先告退了。”蕭宮令轉身,略微加重語氣:“爾等鬆手。”

  最後四字是衝仍然押製著江珺寶那些宮人所說。

  宮人們卻在等待鄭貴妃的示意。

  “貴妃濫用私刑,燙傷江姑娘之手,此一錯罪老奴自會稟報皇後,爾等聽令於貴

  妃,原本可以從輕,不過如若現下還要助紂為虐,而無視宮中法規,從輕之條便不能適用了。”蕭宮令淡淡說道。

  一個宮人終於泄了力,蕭宮令輕輕一扶,就把江珺寶從地上扶了起來。

  春歸連忙緊隨其後離開了琉晶館,也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當惠妃聽聞噩耗趕回長樂宮時,江珺寶的傷手已經得到了女醫的治療包紮,她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麻木地聽著她的姑母咬著牙詛咒“鄭氏不得好死”,卻連去永寧宮理論的想法都沒有,少女終於意識到,這樣的詛咒其實荒唐可笑,她的姑母,沒有袒護她的力量,甚至,心意。

  當她絕望的以為將要遭受萬劫不複的關頭,她原本厭恨的人才是救星。

  稍晚時她聽惠妃心花怒放的告訴——皇後申飭了貴妃,罰貴妃禁足,安陸侯府的顏麵算是保住了。

  江珺寶知道這是誰的功勞。

  次日清早,她依然堅持聽授蕭宮令的教令。

  她問蕭宮令:“嬤嬤為何救我?”

  “老奴既然負責教管三娘,就有責任阻止貴妃濫用私刑,不過老奴必須告誡三娘,這場風波全因三娘挑釁在先,三娘並非毫無過錯。”

  “珺寶知錯。”這回江珺寶心服口服的向蕭宮令行了一禮:“珺寶理當向鄭姑娘當麵賠禮,但珺寶有一請求,望嬤嬤轉告聖德太後,允許珺寶辭宮。”

  她太害怕這座宮廷了,閉上眼睛就是鄭貴妃那張森涼惡煞的嘴臉,就像琉晶館的噩夢再也不會過去,她的請求甚至都沒有先對惠妃提出,因為她終於明白了姑母的外強中幹,姑母和她一樣,在這座宮廷裏都是他人刀俎之下的魚肉,所有的尊貴矝高都是自欺欺人。

  如果蕭宮令略少一些正直和道義,她的小尾指已經不在自己的右手掌上了。

  蕭宮令答應了江珺寶的請求。

  江珺寶回府的那一天,再一次和春歸“狹路相逢”,這回並沒有蕭宮令在旁督促,但江珺寶主動對春歸行了個挑不出錯處的福身禮。

  因為寶姑娘的改變,春歸有些醒悟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她覺得自己似乎又有了扭正蘭心妹妹的信心。

  轉眼之間,春歸入宮已經半月。

  王太後已經說了臘月之前讓春歸回太師府的話,且當弘複帝一回來慈寧宮省安時,王太後甚至對日理萬機的一國之君也提了提這件微不足道的事體:“蘭庭這孩子,巴巴的托了六郎送進來一盆他自個兒養的蕙蘭,賄賂之意昭然若揭,所以老婆子即便是不舍得小顧,也不好再不識趣……且我看著,惠妃心裏的芥蒂還一時難消,怕是徹底打消了‘拜師’的想法,隻她也不提什麽時候放小顧出宮,拖延著拖延著轉眼就到臘月了,我若不提這事,難不成小顧還得留在宮裏頭過完新歲?我雖是巴不得,可得苦了蘭庭。”

  弘複帝當然不會為了這些小事違背太後的想法,笑著應是。

  眼看著春歸就要有驚無險的渡過這回內廷小住的風波,想不到就在最後一日,竟又險遭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