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好走不送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5      字數:2391
  江大太太雖是心急火燎一路直往長樂宮趕,卻在踏入宮門時,還是瞅見一邊的廊廡底下,她的掌上明珠正兩手疊放胸前站得筆直,邊上立著個宮裝女官似乎正在訓話,稍遠處捧著手爐旁觀那位依稀正是春歸,江大太太幾乎沒忍住改道去廊廡底質問,不過想著家裏發生那件不得了的變故,且翁爹的一再叮囑,江大太太隻能咬咬牙忍了“解救”女兒的打算,三寸金蓮艱難的繼續前移。

  隻不過當與惠妃照麵時,江大太太仍然把多少要緊事都撇在一邊兒,先問:“寶兒為何立在廊廡底罰站,娘娘怎容顧氏這般欺辱她?”

  龔氏立即應道:“都怪那顧氏遊說聖德太後,太後遣了蕭宮令指教寶兒規矩。”

  “寶兒需得著旁人指教規矩?”在江大太太看來,她的女兒自然是知書達禮、乖巧伶俐的,可為閨秀典範,哪裏還用旁人指教規矩。

  惠妃仍為此事氣怒,但多少挫折卻不願這時和長嫂贅述,問道:“嫂嫂怎麽忽而進見?”

  江大太太這才言歸正題,目光閃爍的看向龔氏,略壓低了聲兒,口吻也極其柔和:“是桐兒著了涼……弟婦不用太著急,請過大夫看診了,並沒什麽大礙,隻是得服幾劑湯藥袪寒,不過桐兒嫌棄那藥澀嘴,不肯服用,乳母也勸不住他,老太太的意思還是讓弟婦回去照顧。”

  一聽兒子著了涼,龔氏難免心慌,又因江大太太也讓她先去收拾整理,立時便去了宿處。

  待龔氏走開,江大太太才又把聲嗓壓沉,這會兒的口吻就不那麽柔和了:“宮裏究竟出了什麽事兒?曹公公昨日忽然來見侯爺,說是……說是沈皇後要脅,讓曹公公處死弟婦!”

  “什麽?!”惠妃驚得幾乎沒有拍案而起:“沈皇後,她憑什麽?!”

  “沈皇後拿住了曹公公的養子曹渠的把柄,說是曹渠為爭對食,陷謗直殿監所屬宦人獲罪被杖斃,也不知沈皇後怎麽就拿了個罪證確鑿,要脅曹公公,若想保曹渠活命,十日之內必須處死弟婦。”江大太太說出這話,已經難掩滿臉的驚恐:“侯爺也疑惑,皇後早已知察當年是因曹公公泄密,且弟婦

  也已經察覺和淑為萬選侍收買,故而侯爺才能知悉沈皇後將計就計之策,弟婦可謂朱夫人一案的僅存人證,但沈皇後一直不曾發作,怎麽突然……竟要脅曹公公將弟婦滅口了?”

  “是顧氏!”惠妃險些沒將一口銀牙咬碎:“怪我這回大意了,非但沒把顧氏鏟除,到底還是打草驚蛇!當年沈皇後生怕計劃受阻,明知曹安足泄密卻隻能妥協,隻她當然不會由得把柄一直被我們拿捏,她怕是早就察實了曹渠罪證,一直隱而不發,是沒有發作的必要。”

  說到底朱夫人一案已經塵埃落定,倒黴的是萬氏,安陸侯府和沈皇後均為受益,誰也不可能掀發舊案,當惠妃入宮之後,隨著時過境遷,其實安陸侯府手頭的把柄已經對沈皇後不成威脅,因為對於朱夫人一死,他們兩方是同謀,揭曝真相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

  沈皇後針對曹安足,為的根本不是朱夫人這樁把柄,是她明知安陸侯府有奪儲的野心,且曹安足儼然已為安陸侯府的黨徒,曹渠這個把柄,沈皇後原本應當打算用在更加關鍵的時機。

  可為什麽會突然拋出來,換取龔氏一條已經無足輕重的性命?

  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沈皇後為了給春歸出口惡氣。

  惠妃其實並不認為龔氏不能死,但她極其氣憤的是一點:“曹渠雖入都知監,在曹安足眾義子中最有前途,但不過一介宦官,怎比得龔氏到底是安陸侯府與曹安足間的紐帶要緊?!曹安足卻寧肯舍棄龔氏,他又怎是心甘情願臣服我安陸侯府?”

  更加可恨的是,龔氏一死,且是死在安陸侯府,安陸侯府儼然是向沈皇後低頭告錯。

  “侯爺也是無可奈何,侯爺讓妾身轉告娘娘,弟婦雖說也是曹公公義女,但與曹渠這義子,在曹公公看來分量確然懸殊。”

  有了這句提醒,惠妃也回過味來。

  龔氏原本隻是隸屬東廠的暗探,為曹安足培教用於刺探太師府的內情,這和多少暗探其實並無區別,也就是因為朱夫人一案,龔氏先是被糊裏糊途的朱老太爺認作“外孫女”,後來安陸侯府為了和曹安足進一步穩固“情誼”,曹安足才認了龔

  氏為義女,但龔氏不可能繼承曹安足的人勢。

  曹安足雖是宦官,但他並不是生來就為宦官,他本是良籍出身,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好容易混成了東廠的理刑百戶,奈何光宗帝崩,弘複繼位,弘複帝信重的是高得宜,曹安足從此難有寸進,他這理刑百戶還不足夠光耀自家門楣,為兄弟侄兒爭取高官厚祿,也隻能是資助他的血緣至親可享錦衣玉食。

  但曹安足已經年過五旬。

  他豁出性命相助惠妃及十皇子奪儲,為的無非是有朝一日取高得宜代之,如果他能成為東廠廠公,執掌司禮監,才能替兄弟侄兒爭得榮華富貴,可曹安足也會擔心老天並不會給他這麽長的命數。

  功未告成身先死,難不成他還能指望安陸侯江琛能知恩圖報?

  所以他才苦心擇選了個義子曹渠成為他的繼承人,曹安足義子雖多,但不是隨便一個都能像曹渠一樣“忠孝”,會在曹安足死後仍然照恤曹家子弟,更不是所有義子都能夠在高得宜的打壓下,步步登高,躋入都知監,贏得親近聖躬的機會!

  這個義子的份量,又哪裏是龔氏能夠相提並論?

  不過惠妃雖能琢磨清楚曹安足的心態,卻並沒有因此消除氣怒:“曹安足如此顧私,而全然無視安陸侯府的顏麵,可謂不臣狂悖!”

  “娘娘,侯爺還叮囑,曹公公如今也多靠曹渠才能掌握不少乾清宮的內情,目下便有一件,曹渠竟然察實太子妃和太孫的對話,太孫犯下忤逆不孝的罪錯,且極大可能已為皇上知悉!”

  “怎會?”惠妃麵色又是一變:“我才聽說皇上因為太孫察實高氏罪錯而龍心大慰,恩賞了太傅鍾淦。”

  “君心難測,皇上為何恩賞鍾淦侯爺也不得其解,不過曹渠已經獻計,侯爺正在運籌,若這回能夠功成……太孫必被廢位,娘娘與殿下便能達成願望!”

  長樂宮中姑嫂之間一番密談,無疑已經宣判了龔氏的死刑。

  她跟著江大太太出宮的時候,春歸迎麵而來,看著這個死期將近卻無自知的婦人,莞爾一笑。

  害死朱夫人的凶手之一,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