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必死無疑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5      字數:2473
  春歸其實可以不用回應太子妃,但她需要回應此時這間偏殿裏,可能存在的沈皇後,甚至弘複帝的耳目。

  “娘娘既對臣婦憤恨至深,相信高姑娘必與娘娘同仇敵愾,今日娘娘計劃著讓臣婦命喪慈慶宮,高姑娘又怎能甘心不在此處親眼目睹?且娘娘欲陷外子、臣婦及周王、王妃死罪,除非謀刺儲君生母的罪名,否則怎能如願?但娘娘愛惜自身性命,苦肉計隻好施於高姑娘身上了,早前臣婦與娘娘心腹宮人糾纏時,無意間瞧見那宮人……”

  春歸伸手一指不遠處站著那意欲用強,但因太子妃受控於人又難免投鼠忌器的健仆:“她袖口上還沾著血跡,聯想到今日一直未見高姑娘,且除她以外的宮人麵色惶惶,極似受迫於娘娘下令行為了極惡之罪的光景,便不難推斷出娘娘的計劃了。”

  高氏的問話,如同已經承認高皎已為她所害,春歸不知太子妃的計劃是否對太孫合盤托出,但為防事漏,應當不會事先對更多的宮人宣揚,但又必須利用這些宮人的口供坐實她的罪行,所以自然在害殺高皎時,會讓這些宮人在場施助,高氏以為這樣一來這些宮人為了自保,就必須聽她指令,誰也不敢泄露實情,擔當殺人害命的罪行。

  “好個顧氏,果然是狡詐奸滑,你既知道你今日難逃眾口鑠金,本宮勸你還是束手就擒為好,免得多受皮肉之苦。”

  “娘娘為了替罪徒複仇,連嫡親侄女的性命都不顧,難道不見諸多宮人,她們因為良知未泯也為娘娘的狠毒無情深覺齒冷?”

  “皎兒的祖父、父兄,血緣至親皆被秦詢與你等逆臣所害,她身為高氏女,自當為家人報仇血恨!”

  “娘娘稱高姑娘乃心甘情願?不過在臣婦看來,高姑娘應當萬萬沒有想到娘娘會對她痛下殺手吧,否則娘娘何需讓這多宮人一齊動手?臣婦推斷,高姑娘今日隻以為娘娘會將臣婦圍殺當場,或許還興奮不已,以為如此就能讓父祖家人瞑目,正翹首以待太孫殿下攔截臣婦來此羅網,卻聽娘娘說,要想大功告成,必須先用她的性命做為鋪墊。”

  春歸站在太子妃的身後,此時已經看不見太子妃的神情,但卻能夠看清在場的宮人,其中有

  一位站在偏角裏的,竟然大著膽子衝她微微頷首。

  這位應當是沈皇後的耳目?

  春歸念頭一轉,便繼續她的推測:“高姑娘對臣婦固然痛恨,卻當然不願與臣婦同歸於盡,她必然不肯受死,娘娘雖則心狠,且也不是沒有害殺過人命,但娘娘養尊處優,自是不用親手行凶殺人,所以娘娘下令眾宮人先將高姑娘挾製綁縛,讓高姑娘無法掙紮,再令心腹宮人用匕首刺入高姑娘的心胸,這樣一來,才能避免行凶者身上不染太過顯眼的血跡。”

  這樣的推斷也源於剛才所見的魂靈,胸口處衣衫上殘餘的血汙。

  根據春歸的經驗,魂靈不會保留死前的傷口,如樊大的屍身被焚毀,但魂影卻一點不見傷痕,不過魂影所著的衣衫卻與屍身一致,高皎死後未換衣裳,那衣裳上沾染的血汙才能被春歸目睹。

  高氏仍被挾製的手腕又是一個顫抖。

  “我已經洞悉娘娘的計劃,娘娘仍有把握能夠大功告成?”春歸故意輕笑出聲,用輕篾不屑的態度刺激對手。

  “仗著幾分小聰明就敢目中無人!”高氏果然受不住刺激,還以冷笑:“你剛才說你和皎兒無怨無仇,所以沒有殺害皎兒的理由,這話就大是荒唐可笑。本宮不怕承認的確囑令裕兒將你攔截至此,本宮也承認為了說服裕兒,聲稱是欲向你賠罪,可本宮原本認定的是你和趙蘭庭早懷不臣之心,串通秦詢陷謗本宮父兄,所以欲擒你來此當麵問罪,皎兒自然也與本宮同仇敵愾,見你強辭奪理義憤填膺,所以用藏於袖中的利匕逼你認罪,你心中惶恐,佯作交待案情,卻趁皎兒不備奪下利匕,意圖謀刺本宮,皎兒是替本宮擋了你的一刺。

  而後你被宮人製服,本宮下令當場處決,再而後趙蘭庭、秦詢夫婦聞訊而至,本宮佯稱你已供訴實情,結果秦詢便意圖作亂,害本宮以滅口,裕兒及時趕回,下令宮衛將三人處死。

  縱使顧氏你巧舌如簧,本宮卻根本不給你狡辯機會,你四人已經命喪,難道皇上還會因為你等四具死屍責罪儲君?你也休想皇後會為你這區區棋子陷裕兒於不利,皇後隻能選擇信任本宮的說辭,秦詢及你等逆臣罪行必定落實,皇上隻能公示天下,本宮父兄

  為你等亂臣賊子陷謗!”

  太子妃的計劃其實漏洞百出,底氣無非是弘複帝仍然會包庇太孫,逼迫弘複帝不得不在周王、太孫之間做出抉擇。

  而她那員心腹“先鋒”,這會兒子也總算是徹底緩過神來,粗著嗓門又是一聲大喝:“愣著幹什麽,還不將罪婦顧氏就地處決!”

  太子妃雖受控於顧氏,但顧氏手無寸鐵,還能空手扼殺太子妃不成?便是被顧氏傷及太子妃體膚,那更加坐實了顧氏的罪行!

  “娘娘好計劃,不過娘娘以為周王、王妃及外子真會自投娘娘的羅網?”春歸也提高了聲嗓:“娘娘若單隻把臣婦害殺慈慶宮,非但不能稱為報仇血恨,且大有可能陷太孫於不利!”

  而剛才衝春歸微微頷首的宮人,也擋在了健婦身前:“姑姑不用急於一時,顧氏此時已然插翅難飛,為保萬全,先待周王等人自投羅網不遲。”

  這下子春歸確定這個宮人多半便是沈皇後的耳目了。

  “周王殿下確與外子交好,但也隻不過同窗之誼,縱然是聽聞臣婦身處險境,至多便是告知外子,外子雖說憂心臣婦安危,但身為外臣,萬萬沒有衝犯宮禁之理,最穩妥的辦法難道不是請托周王妃入宮將此事稟知皇後及聖德太後?娘娘的計劃還如何進行下去?”春歸輕笑。

  她這才算是對沈皇後的耳目委婉說明,蘭庭與周王隻是普通的友交,哪裏可能聽聞好友的妻子可能被太子妃責難,便心急火燎跑來慈慶宮搶人?

  正在這時,卻忽有宮人入內稟報——周王妃已入慈慶宮求見太子妃。

  春歸:……

  太子妃大笑出聲:“秦詢固然不會為你區區官眷犯險,可董氏卻與顧氏你狼狽為奸,董氏聽聞你受製於我,怎不擔心你受不住逼迫將秦詢和她的野心招供?前往內廷稟知皇後、王太後已經來不及了,她肯定會先來慈慶宮一探究竟,秦詢好容易才得晉國公府臂助,總不至於連董氏的性命都不顧了,他怕是根本不及和趙蘭庭碰麵,就會心急火燎趕來慈慶宮,趙蘭庭一介外臣,沒了秦詢夫婦居中傳訊,難入內廷,他也唯有來慈慶宮方有一線機會救你性命。顧氏,你已是甕中之鱉,必死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