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肅清內宅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5      字數:3534
  在場的三個女人卻都黑板著臉麵,各有各的抱怨。

  彭夫人:顧氏才多大年紀,竟然就成了五品誥命,她膝下也沒個一兒半女的,難道就這樣在太師府裏站穩了腳跟?!她如今可是宜人了,縱管提出要協管中饋,豈非更沒了借口拒絕!

  蘇嬤嬤:大爺怎麽能在節骨眼上替顧氏請封?雖然隻是個五品宜人,但也是名正言順的外命婦,豈不是不由惠妃娘娘隨意發落得了?這事可大不利於六太太的計劃,就是不知還有沒有法子阻止。

  老太太直接就抱怨出口:“庭哥兒你雖授了五品文勳,也不用心急著請封妻室吧?難道就不怕閑言碎語議論你得誌便張狂?再者顧氏有無資格身為誥命,可還很值得斟酌呢!”

  蘭庭今日從踏進祖母屋子裏,便察覺出了異變,他起初還以為祖母仍在耿耿於懷春歸揭露私吞公款一事,待聽了這話,眉頭便蹙了起來:“依據朝廷法令,五品以下敕命隻授不請,五品以上誥命先請方授,庭為娘子請封符合法令,怎會引起誹毀?祖母又說娘子仍無資格身為誥命,孫兒就更是大惑不解了。”

  “老太太的意思是,大奶奶如今膝下尚且無子,請封一事不用急在一時。”蘇嬤嬤插嘴已經插成了習慣。

  蘭庭冷清清的目光看她一眼,仍然是衝老太太道:“祖母真這樣以為?”

  “難道這不是情理之中。”老太太也冷著臉。

  “祖父當年為祖母請封宜人時,父親也並未出世。”

  “大爺怎好拿大奶奶與老太太作比的!”蘇嬤嬤蹙緊了眉頭。

  “嬤嬤,我與祖母理論,還請嬤嬤禁聲。”蘭庭再次冷冷看了蘇嬤嬤一眼,起身道:“祖母雖為尊長,娘子確為卑幼,但同為趙門子媳此點卻並無殊別,且朝廷自來請封,考慮條則,也從無命婦膝下有無子嗣的限製,故而祖母用此論據反對孫兒為娘子請封,孫兒必須理論。”

  “好,那咱們就論品行德矩,你可知道你的媳婦,這幾日以來屢屢衝撞不敬費嬤嬤,還不服我對她的管教……”

  “祖母,衝撞不敬四字,不能用於仆婦,祖母倘若因為費嬤嬤不服娘子管教而責訓,娘子也自然是理論得的。”趙大爺壓根就不知這些時日以來春歸和祖母之間的爭執,但他也懶得究問是非,不由分說便偏幫自家娘子。

  這也是因為蘭庭十分明白自己的祖母,壓根就是個黑白不分的,春歸又從來不是任人欺淩的性情,要不是忍無可忍,哪裏會尋費嬤嬤的不是,再者那婆子雖然看著板正,實則也是祖母安插在斥鷃園的耳目,在蘭庭心裏就是個異己,既然春歸忍不住了,趁這機會打發遠些也罷。

  便道:“費嬤嬤既然不服差遣,我看也不用留在斥鷃園服侍了,她原本也是負責訓導小丫鬟,照舊擔當訓導督教的差使去吧。”

  這下子可把老太太嘔得,一張臉徹底有如抹了凍得梆梆硬的鍋灰。

  彭夫人趕忙助拳:“庭哥兒這樣處治可就不公道了,費嬤嬤雖是仆婦,但卻乃姑太太的教養媽媽,自來知規蹈矩不說,德行更是大受推崇,如今庭哥兒竟然質疑費嬤嬤的品行,難道

  也是質疑姑太太的德教?”

  老太太深深吸一口氣:“你姑母的德言容功,可是滿京都的女眷都挑不出過錯,這都耐於費嬤嬤教養督促有功,怎麽換到了顧氏跟前,費嬤嬤竟又變得狂妄無禮了?庭哥兒,你難不成為了你媳婦,連姑母都要挑錯了!”

  春歸剛要辯解,卻接受到了蘭庭的目光示意,她於是又緊緊閉上了嘴巴。

  “祖母與叔母的話,庭以為甚是荒唐,我軒翥堂趙門的閨秀,怎會是多耐仆婦教養方才德言容功兼全?庭記得清楚,當年費氏雖為姑母之仆,不過曾祖母也特意經二叔祖母薦舉,重金禮聘了任中士為姑母女師,姑母也一直是奉任中士為師。”

  原來那時老太太繼生了兩個嫡子後,產下嫡女,但她的心思更多用於兒子身上,對於女兒便有所輕疏,蘭庭的曾祖母當時還在世,不過身體已經不足,眼瞅著兒媳沒有相夫教子的能耐,孫兒倒是不愁,可孫女的教養卻讓老人家十分掛心,便和二老太太商量,打聽有沒有靠得住的女師,二老太太就舉薦了一位。

  這位任中士,同樣是宮裏的女官,擔當過責教公主的職務,後來年紀大了,告老辭宮,被二老太太娘家一戶親朋請回供養,教導家中的女孩兒,奈何那戶親朋的家主放了外任,需要離京,任中士卻不願再奔波,所以二老太太才舉薦來了太師府。

  那時蘭庭尚未出世,當然不知道這些事情,而當他知道人事時,任中士其實已然過世,不過蘭庭卻聽祖父提起過此件舊事,交待他勿忘遣人時時照看任中士的墳塋,也算全了任中士和姑母的師生之義。

  因為任中士已經不在人世,且姑母是遠嫁福州,家裏也不知何時便有了姑母多耐費嬤嬤教養的荒唐語,蘭庭聽了也懶得糾正,但這時老太太和彭夫人卻用此“豐功偉績”坐實春歸無理取鬧,蘭庭當然便要據理力爭。

  他也是極厭煩這類婦人之見,動輒便把仆婦和主人相提並論,訓斥費嬤嬤就有如訓斥姑母,費嬤嬤服侍過姑母就能上天不成?現而今殊不見連高得宜這堂堂秉筆太監,在皇後、嬪妃包括諸多皇子跟前,也不敢忘了身為奴婢的規矩,太師府裏一個老嬤嬤,什麽時候能夠淩駕在未來宗婦之上了?!

  且就在今日清晨,前來躊躇園之前,蘭庭還親眼目睹了費氏好手好腳身康體健的,可有半點像被苛責的模樣?無非就是被春歸拿到了錯處,她自覺那張老臉有些麵上無光,才唆使著老太太為她撐腰罷了,真要計較的話,幹脆貶去田莊更加清淨,隻是蘭庭到底心懷寬仁,念及費嬤嬤到底上了歲數,又沒犯什麽罪大惡極,要說根由的話,那也該追究老太太的指使,所以蘭庭對費嬤嬤僅隻是小懲大戒。

  老太太縱管不服,奈何無法理論獲勝,且蘇嬤嬤挨了少年家主一句提醒,不知怎麽的再提不起勇氣來多嘴聒躁,隻是臉色難看的佇在一旁,也無睱再給老太太授意,老太太隻好暫時忍了這口怨氣。

  “罷了,你既然已經請封,難不成我還能強逼著你再去禦前收回請封不成?隻是日後你總算不用再留宿值館,且又已經入仕,不比得從前為了仕進要閉門苦讀,莫忘了多去安陸侯府走動走

  動。”

  “祖母,孫兒雖不用再留宿值館,但又兼任了給事中一職,公務相比過去隻會更加繁重,且族堂家邸也有事務需要孫兒運奪,怕是實在抽不出空閑來走親訪友,安陸侯一貫體諒孫兒的難處,相信也不會強晚輩所難。”蘭庭輕而易舉就推拒了老太太的囑令。

  他其實大可不必推拒,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也是一條策略,相信祖母還不至於強押著他去安陸侯府串門兒,但他可以我行我素,春歸卻不行,要若是答應下來,祖母就能強押著春歸往安陸侯府應酬,豈不替春歸沒事找事?趙大爺表示他極其明白事理,力所能及的事決不牽連他家娘子。

  更不說隻要春歸與安陸侯府的女眷來往頻密,看世人眼中和他交好安陸侯府也沒什麽區別,這個誤會是萬萬不能形成的,否則傳到皇上耳裏去,還以為他得支持惠妃和十皇子呢,在廢儲之前,黨爭是必須暗下進行的事體,魏國公明白這個道理,蘭庭更加一貫警醒,而今他已經和周王殿下達成君臣主從的盟約,行事更加不僅關係軒翥堂一門的榮辱安危,趙江兩家本為姻親,但多年疏遠從來不是秘密,這疏遠的態度還是需要一直維係。

  至於老太太的心情會如何?

  蘭庭一笑置之。

  他的母親含恨而亡,祖母卻仍然養尊處優,難不成還得要求他務必對祖母千依百順?

  春歸被強勢的趙大爺帶離了躊躇園,夫妻兩都是昂首挺胸,兼且一路上談笑風生,這落在了不少仆婦的眼裏,極其震驚。

  原本大奶奶最近兩、三日似乎失寵於老太太,很是引起了一陣人心浮動,多數人都在守望大爺這次回府會有什麽態度,如今大爺的態度一目了然,儼然“堅貞如初”,並沒有因為大奶奶的“不孝於親”便勃然色怒,這讓多少仆婦甚至懷疑老太太心胸寬廣到了再次寬容孫媳頂撞爭執的地步。

  然而彭夫人不會放過誹壞春歸的機會,二老爺也不會放過質疑侄兒的機會,於是乎今日躊躇園中這場爭執很快就在太師府內部傳揚開來,是少年家主色令智昏助長不孝忤逆親長的版本。

  又隨著禦使奉卷宣誥春歸為五品宜人一事,此版本越傳越烈,趙大爺人在斥鷃園“花天酒地”“沉湎女色”,竟然還是聽聞了風傳。

  這回春歸完全沒有火上澆油,趙大爺便喊來大管家九叔,讓他嚴察散布誹議者,所以彭夫人又再折損幾員心腹,就連老太太的好些心腹都被牽連,一並失了體麵差使。

  三日沐假後,蘭庭恢複了工作,這才囑咐春歸:“輝輝想要快刀斬亂麻,我起初也擔心你受不了這壓力,但事情既然已經發展至此,正好趁此機會肅清人事也罷,三叔母和四叔母也已經協理了一段兒中饋,兩位看著有什麽合適的人選,都可提上來單管一處,再要有空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輝輝也可問九叔,我之前是抽不出空來調整內宅的人事,如今輝輝既要練手,放手去幹就是,全當磨練也好,這軒翥堂的中饋,橫豎早晚都是要由輝輝執掌的。”

  春歸拿了趙大爺交給的令箭,果然轉身便與三夫人、四夫人兩位會合,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