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偷窺者誰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3-06 22:25      字數:2429
  她一點都不想再和申家關聯,更不提嫁去申家作媳婦,所以聽母親主張絕口不提這門婚事時如釋重負,怎知因為治喪期間,申文秀見到了她的容貌,竟私下告訴她兩人的父親其實已經達成意願想讓他兩結發成婚一事,申文秀委婉表示了他的愛慕,說是待春歸服喪期滿便請媒人再來汾陽正式提親。

  春歸明確表示了不願遠嫁與母親骨肉分離的想法,斬釘截鐵拒絕了申文秀的示愛。

  此後她與申文秀再無聯係,聽說申家一門的種種境況,其實是因阮中士對她詳細解說京中不可忽視的那些門第,於是知道吏部右侍郎申適有個孫兒申文秀,今年春闈高中進士一事。

  阮中士為了讓春歸盡快熟悉各大官眷,還極其用心寫下諸家的重要姻聯,不過春歸刻意跳過了申家,所以並不知道申文秀娶了哪家女子為妻。

  真沒想到今日竟然“狹路相逢”。

  不過春歸當然對申文秀和徐氏均無恨意,無非因為父親那場意外不願與他們再有來往而已,所以此時自然不會對徐氏冷臉譏辭,客套一句:“原來娘子的翁爹乃申世父。”

  “顧娘子也還記得令尊與舍翁的交情?”徐氏卻是一張冷臉,這話問得就很有幾分尖銳。

  “怎會相忘?畢竟先父身後之事,多得申世父施助周全。”春歸淡淡回應。

  “我也聽外子提起過那場意外……”

  “抱歉。”春歸實在忍不住打斷徐氏的話:“先父不幸之慟,不願更多提及,且今日乃姚娘子好意設宴,更不能因為傷心事擾了姚娘子的雅興。”

  徐氏的臉色就更冷了,捧著茶盞一擋幾乎掩飾不住的怨憤之情。

  姚氏很知機的岔開了話題:“我沒去過漳州,但本家有個堂姐,正是嫁去了漳州戚家,一回得了堂姐千裏迢迢遣人送來的大麗花,確乃嬌姿追美牡丹,媚態逼真芍藥,實在讓人愛不釋手。”

  “說起大麗花,確然唯戚家才有大麗花圃,七月始綻,直至次年二月才盡敗謝,所以戚家年年都要召開大麗花宴。”

  “徐苑梅林,戚園大麗,還有桑門玉蘭、陳氏重葛,可謂漳州四大名花雅宴,可惜我雖聞盛名卻

  無緣賞鑒,不過上回目睹娘子筆下所繪,終於能夠彌補遺憾了。”

  “姚姐姐還愁無緣賞鑒的?溫門祖籍雖非福建,如今可謂福建首貴,更不說不僅姐姐嫁去戚家的堂姐,不是還有個表姐嫁的也是漳州四門之一的陳家?日後多的是走親訪友的機會。”

  兩人一言一句,說的都是福建的權門豪貴,春歸完全插不進嘴。

  她也無意插嘴搭訕,安安靜靜做自己的看客就是,可坐得久了,突然感覺似乎正受窺視,像臉麵被兩道目光一直盯看著,越來越不自在。

  可環顧四周,婢女們要麽垂眸,要麽忙著添茶奉果,沒一個直視斜窺的,且隨著她的環顧,那兩道似乎帶刺的注視像並未轉移避開。

  春歸的目光停留在臉孔正對著,也就是徐氏身後,那道在此花榭中顯得極其突兀的隔屏。

  花榭一般是為了賞景,即便設置屏擋多使用的是紗屏或者花架等半通透的器物,可溫家這處花榭的西麵,用的卻是底部為檀木,上部乃橫直柵相交的隔擋,這一器物既不透光也不透風,顯得沉悶笨重,大約唯一的好處……離隔擋隻要有兩步距離,就難以觀察隔擋之後的情境,但將眼睛貼近橫直柵錯的細微鏤空之處,卻能觀測隔擋另一邊的情境。

  也就是說極其利於偷窺!

  可不過是普通官眷的閑談聚會,有哪點值得偷窺的?

  春歸實在不耐這場所謂的雅聚,開口打斷了姚氏和徐氏的相談甚歡:“娘子在花榭裏設置這樣一麵屏擋,是為防風禦寒麽?不過今日雖說陰雨綿綿,卻不讓人覺得寒涼,我瞧著實在有些好奇。”

  她清楚的看姚氏的唇角又是一抖。

  而後就感覺到了徐氏似乎忍無可忍的,一道鄙夷的瞥睨。

  當著主家的麵直接質疑人家的陳設,這當然有失禮數,不過春歸今日自從踏進溫家就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她決定聽從趙大爺的建議,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不必忍氣吞聲。

  “我真是格外好奇屏擋之後姚娘子藏著什麽驚喜,忍不住要先睹為快了。”春歸作勢起身。

  當然被姚氏一把按住。

  “哪有什麽驚喜,是我這處花榭距離茶水房

  太遠,為圖便利,需得在就近燃了爐子燒熱水衝茶,可今日下著雨,風也大些,爐子放在那頭遊廊裏炭火不易維持,故而隻好放在花榭裏,為防看著淩亂,才用了這樣一麵隔擋。”

  姚氏按過來那隻手掌極其用力,春歸確定她是生怕自己去一探究竟。

  而隨著姚氏這番話後,那莫名其妙的窺視感竟無影無蹤。

  “原來如此。”春歸笑道,沒再追究。

  於是便繼續旁聽兩個女人顯擺著彼此的家世深厚,由得她們襯托出自己的出身低微,橫豎眼下也沒有第四者,犯不著爭強鬥勝,但春歸實在覺得無聊,好在終於到了開宴的時辰。

  菜肴準備得很算豐盛了,不過春歸略嚐了嚐就放下碗箸。

  “娘子可是覺得菜肴不合胃口?”作為東道主,姚氏自然需要關心,不過她很快便自問自答:“我自來口味就偏輕淡,倒不像世居汾陽,反而竟隨了福建人士的偏好,所以請的廚子也是福建人士,菜肴裏隻愛用蝦仁等海品提鮮,倒是疏忽了娘子怕是不慣這樣的原味了。”

  好嘛,竟然諷刺起她“山豬兒吃不慣細糠”了。

  不過姚氏原籍也是汾陽,如此力捧福建踐踏本土真能夠體現優雅?

  春歸也便淡淡的道:“若用鮮蝦鮮貝,風味自然上佳,不過用醃製蝦貝提鮮,這口感的確有些讓我不甚適應,姚娘子勿怪,我最好的就是一口吃食,所以心裏怎麽想就怎麽說了,可不是埋怨姚娘子怠慢,原本在吃食一件事體,就是眾口難調,我這口味與姚娘子的確區別甚大,不過也沒什麽要緊,我能夠心領姚娘子的盛情。”

  姚氏被這話一噎,整個人都呆怔了。

  徐氏挑眉道:“看來太師府的確講究,若是普通門第,吃口鮮蝦鮮貝是大不容易的。”

  暗諷春歸無非嫁了個好門戶,否則哪裏嚐得上海蝦海貝,有什麽資格洋洋得意。

  “就地取材才能保存絕佳風味,雖說如今商市興隆,南北食材互通便利,不過也是圖個新鮮有趣罷了,倒是姚娘子一直在北地,卻偏好南食,要想滿足口味是真不容易。”春歸也還以暗諷。

  姚氏的唇角終於無力提升了。